荀况 〔先秦〕

荀况图片
荀况即荀子(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县)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说”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 人物生平

  荀子(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赵国猗氏(今运城临猗)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且“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改称孙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于五十年始来游学于齐,至襄王时代“最为老师”,“三为祭酒”。后来被逸而适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家居兰陵,在此期间,他曾入秦,称秦国“治之至也”。又到过赵国与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面前。最后老死于楚国。

游学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录了他的生平。荀(xún) 子于五十岁(有学者认为传抄时误将十五改为五十)。始来游学于齐国,到襄王时代“最为老师”,“三为祭酒”。后来被逸而适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家居兰陵,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亦因为他的两名弟子为法家代表人物,使历代有部分学者怀疑荀子是否属于儒家学者,荀子也因其弟子而在中国历史上受到许多学者猛烈抨击。

  荀子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

入秦

  在此期间,他曾入秦,称秦国“治之至也”。又到过赵国与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面前。最后老死于楚国兰陵。他曾经传道授业,战国末期两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韩非、李斯,汉初政治家、科学家张苍均为其门下高足。著作集为《荀子》(唐代杨倞为其作注),因为荀子受历代学者的抨击,其注者不多。直至清代考据学兴盛,注释校订者才增加。现代研究荀子的学者也较古代为多,包括清代王先谦,民国时代的梁启雄。清末学者谭嗣同,在他的《仁学》中这样评价:(中国)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晚年的代表作有《劝学》。

帝术

  《史记》记载李斯“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荀子的“帝王之术”,通过李斯后来的实践,体现出来。北宋苏轼在《荀卿论》中说:“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

荀况的同代诗词欣赏

《笛 / 中秋闻笛》

宋代 朱淑真朱淑真 宋代

谁家横笛弄轻清,唤起离人枕上情。

自是断肠听不得,非干吹出断肠声。

暂无


分享

《自责二首》

宋代 朱淑真朱淑真 宋代

女子弄文诚可罪,那堪咏月更吟风。

磨穿铁砚非吾事,绣折金针却有功。

暂无

闷无消遣只看诗,不见诗中话别离。

暂无

添得情怀转萧索,始知伶俐不如痴。

暂无


分享

《春雨 / 雨中写怀》

宋代 朱淑真朱淑真 宋代

东风吹雨苦生寒,悭涩春光不放宽。

万紫千红浑未见,闲愁先占许多般。

暂无


分享

《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

宋代 朱淑真朱淑真 宋代

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帏寂寞无人伴。愁闷一番新,双蛾只旧颦。

远处山上的小亭依稀可见,近处水上的楼台尽入眼底。一个人躺在帷帐之中,无人相伴。双眉上还是旧愁,心中又添了新愁。

起来临绣户,时有疏萤度。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

转身起来,坐在窗前,眼前不时有流萤飞过。抬着望着天空一轮明月,想必是明月也怜惜我的忧愁,不忍变圆满。


分享

《减字木兰花·春怨》

宋代 朱淑真朱淑真 宋代

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无论行走还是静坐,无论独自吟咏还是互相唱和,乃至卧倒床榻,我都独自一人;久久的站着凝望让我倍加伤神,更无奈这春寒招惹我的愁绪。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这份愁情有谁曾见到,让我眼泪滚滚,把自己原先的粉妆冲洗得一丝不留;愁病交加,把灯芯挑了又挑,终究难以入眠。


分享

《代谢人见惠墨竹》

宋代 朱淑真朱淑真 宋代

纷纷桃李皆凡俗,四时之中惟有竹。

非惟苍悴列风轻,对之自觉清人肉。

暂无

羡君年少多才艺,笔墨潜偷造化力。

暂无

扫出一枝爰惠我,清阴翠色惊满幅。

暂无

嗟我得之喜何似,贪夫忽获珠盈斛。

暂无

朝夕捧玩不知疲,如在太白楼上宿。

暂无

遽令标轴挂壁间,劲节直日长目前。

暂无

不必溪边寻六逸,不必林间访七贤。

暂无

岂使阎本与王维,独擅古今称神师。

暂无

又有屏间名浪得,误墨成形何足奇。

暂无

未若一笔扫一枝,渭川移来人莫疑。

暂无

珍藏欲默默不得,命牋索笔成新诗。

暂无

诗穷纸满意不尽,馈笔无语愧才稀。

暂无


分享

《春半》

宋代 朱淑真朱淑真 宋代

拭目凭阑久,柔风拂面吹。

莺花争妩媚,诗酒斗清奇。

暂无

已近清明节,初过上巳时。

暂无

莫萦寻俗事,随意乐春熙。

暂无


分享

《秋夜》

宋代 朱淑真朱淑真 宋代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夜晚辗转反侧难已入睡,秋天的晚上夜气清凉。剪了很多次烛花了马上就到了三更天了。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窗外梧桐树缝的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洒在冰凉的床席上,而从梧桐缝里看上去的月亮依然是那么明亮。


分享

《春阴古律二首 其一》

宋代 朱淑真朱淑真 宋代

薄云笼日弄轻阴,试与诗工略话春。

蠢蠢杨柳初学线,茸茸碧草渐成茵。

暂无

园林深寂撩幽恨,山水昏明恼暗颦。

暂无

芳意被他寒约住,天应知有惜花人。

暂无


分享

《李花二首 其二》

宋代 朱淑真朱淑真 宋代

小小琼英舒嫩白,未饶深紫与轻红。无言路侧谁知味,惟有寻芳蝶与蜂。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