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节日文化 《西堂全集》清代大文学家、诗人尤侗所著,著作介绍

《西堂全集》清代大文学家、诗人尤侗所著,著作介绍

  《西堂全集》,清代大文学家、诗人尤侗所著,共六十七卷,现存最早刊本是康熙年间的本子,比较易得的是嘉庆年间浙江桐乡金氏文瑞楼刊本。

  尤侗一生著述极丰,数量之多在清初罕有能及,他的《西堂全集》、《西堂余集》、《鹤栖堂集》多达一百四十余卷。尤以《西堂全集》为最具代表性。将尤侗平生所著之诗、词、赋、文章尽皆收入,充分展示尤侗在学术思想上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尤侗早期和晚期诗歌写作的风格、内容上的变化,有利于后学者了解和掌握之。

  《西堂全集》共为六十一卷。分别是《西堂杂俎》三集共二十四卷,《西堂诗集》,包括以下各部,《西堂剩稿》二卷、《西堂秋梦录》一卷、《西堂小草》一卷、《论语诗》一卷、《右北平集》一卷、《看云草堂集》八卷、《述祖诗》一卷、《于京集》五卷、《哀弦集》一卷、《拟明史乐府》一卷、《外国竹枝词》一卷、《百末词》六卷、《性理吟》一卷、《后性理吟》一卷、《湘草》六卷。以上共计三十七卷。

  开卷有尤侗自作序一篇,主要谈论了尤侗在学术上的一些看法。他极力反对清初期文人佞古,他说:“无几乃末学拘墟、非今是昔。辄谓三百篇外无诗,十九首后不古雅,以谈则两京两都,以外无赋,九歌九辩,此外无骚,世家列传,独有龙门,沼令表章不出虎观,遂令后生小子含毫布策、莫敢发声、规步趋趋,鲜能吐气,此不平之甚也”。对清初学术之弊针砭得宜、一针见血。

  明代盛行空谈务虚之学风,遂使亡国之时文人学者束手无策。清初这些遗老们痛定民痛、深知空谈误国,乃发愤倡导经世致用之学。不料竟引得清初文网日密、屡兴大狱。众文人眼见无法挽回、只好埋头读古书、以校勘考证、辑佚辩古为要务。来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以避祸消灾。这种学习方法走上极端,就是什么都是过去的好,越早越好,三代以上,方是盛也。因而在学术上搞成一种论资排辈、非今是古的不良习气。这对于文化的继续发展有巨大的桎梏作用。尤侗深受其害,故能一语中的,将其揭露得体无完肤。

  其后还有两篇序言,一个是尤侗的老友王崇简所题,一个为尤侗学生徐文华所撰。徐文华乃清顺治年状元,名动一时,就是他向顺治帝极力推荐尤侗,并将尤侗作品拿给顺治看,顺治大为惊奇,称其为“真才子”。因而,紧随其后又附上《弘觉国师语录》。极力称赞尤侗文采过人,称其“不风流处也风流”,评价很高。

  《西堂杂俎》共三集,后面还附有《明史志传》二十卷、《年谱》一卷,均未付梓。

  《西堂杂俎一集》收录尤侗所作的赋十篇,如《雁声赋》、《采莲赋》、《泪赋》等。都是一时的名作。另有骚四篇,《七释》一篇、《册文》四篇、《檄》二篇、以及其他各种文体,如移文、弹文、祭文、序、墓志铭、引话传记书启赞等各式文体具备。可谓内容庞大而博杂、全面展示了尤侗文学艺术之造诣的各个方面,尤其是他当年应试时所缴的试卷,即《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也全文刊出,此即是尤侗被顺治称为“真才子”的文章。

  尤侗才华横溢,诗词歌赋无一不精,其《雁声赋》乃成名之作,该赋开头即叠字连连、峰回路转,给人无穷暇思,确系大家手笔,请看:金风草草、玉露浓浓、荻花瑟瑟、葭草苍苍、蛩咽咽令人暗壁、燕劳劳兮别空梁,松荫荫兮唳孤鹤、柳依依兮叫寒浆”,十六个叠字一出,确实起到先声夺人之势,令人百读不厌,深有宋李清照《声声慢》迭字之韵,虽不及其深沉,但文采与之相比毫不逊色。还有一个比较有特色的是《禽言》,模仿禽鸟叫声之韵而成诗,文浅近易懂,近于俚俗。如其一:“泥滑滑、泥滑滑,桔槔轧轧牛咄咄,东沟车水西沟干,上垅出日下垅势,焦头烂额不辞劳,家中麦米无声合,笑杀前村多田翁,手把金樽看新月”。描述了一个农村穷人忙着抗旱,焦头烂额,家中没有存粮,因而怨天不下雨,富人喜逢灾年,低进高出,家中米面成堆,故此举杯邀月。文中充满对劳动人民的深深同情和对不劳而获却又幸灾乐祸,落井下石的“多田翁”的愤怒。象这样直接反映人民痛苦的诗作,在清初是不多见的。而尤侗的此类文章还有很多,诸如《田夫祷》、《禽言喜语》、《问雨师》等等。这很不容易。

  该卷最后部分是一些杂文,主要是尤侗在经学、诗学上的一些看法,其中《读东坡志林》二十则,尤见作者功底。

  《西堂杂俎二集》,其体例和卷一相同,只不过内容大不相同,如果说早期的尤侗颇关心民间疾苦、敢于立言作文的话,此时的尤侗略显沧桑,颇有遁世归隐,向佛拜仙之思,开篇即为《感士不遇赋》,感概万分地说“常乐天而知命兮,渺思玄而通幽,矢卷阿之来歌兮,永伴奂以伏游”。其后文多应酬答对之作和写得诗文序,并一口气为二十余位仙佛道长、檀越居士作赞,可谓潜心皈依。但隐隐之中仍有奋笔之作,如《蟹赋》,仍能透出作者宝刀未老、锋机尚存之态。斯时尤侗深感皇恩浩荡,对顺治更是感激涕零,一篇《世祖皇帝御书记》充分反映出其思想之变化,可为以后向康熙上寿称颂作伏笔,甘言媚上,以白发皓首而为皇帝祝寿喝赞歌,尤侗功名心太重。

  《西堂杂俎三集》之文体与上二集同,此时尤侗已至暮年。文风大变,沧老中不失刚劲,艳丽之外又多一些少年心。其《?玑玉衡赋》便是为感恩戴德而作。其时正是清代博学鸿儒大兴之时,尤侗乃以白发少年之态,远赴京师、躬逢胜筵,一举得中,可以了其宿愿。因而文思愈加敏捷,有老蚌含珠之态,诗赋序赞,都透出一种春风得意的感觉,同样是写柳,“柳依依兮叫寒浆”不见了,代之以“杨柳之依依,垂长条而拂地,耸芳干以迎晖”,诚所谓老树发新枝。三篇颂文即《平蜀颂》、《平滇颂》、《弥罗宝阁颂》,都是为康熙的文治武功唱赞歌,这其中确有真情实意的流露,难怪康熙喜欢他,虽垂垂暮年仍想起用。

  但是毕竟斯时尤侗已是夕阳晚照。因而他向佛之心更切,尤其是相伴四十年的老妻突然撒手西去,给尤侗以沉重打击,在给其妻写的行述中,尤侗这样谈到:朝廷求才盛意,断难固却、你知我本无宦情,必不久恋京华,不过一年之别,谁料别五日而病作,竟成永诀!”深感暮年将逝的尤侗,求辞官归隐,恐与此有很大关系。

  《西堂诗集》等文,乃尤侗暮年检视文稿中得,多系其以前所作,内容文风与《西堂杂俎》类同。惟头绪复杂,难以具述、其中还有他与朋友之间的信件,如《湘中草》乃汤传楹所撰,二人互致来往信件以成。但这些零章片语更能多侧面反映尤侗的一生,可作为参考资料宝贵之。

  《西堂小草》收其青年时期诗作一百二十首。《论语诗》是以《论语》中的一些名言为题所作的古诗,如《有朋自远方来》:鸡鸣风雨闭门时,门外车声千里迟。乍望楚山逢宋玉,正弹流水对钟期。一梁落月添新梦,三径停云忆旧词。共把高文醉樽酒,莫将姓氏问屠儿”。较有特色。《看云草堂集》则是尤侗中年之诗作集,共六十七首。以上三集可以比较集中地反映尤侗的诗学成就或较具特色,故专门提出,余姑不赘述。

  纵观尤侗的全部作品。可以看出他年青时期不乏热血,只是仕途受挫后,改为不问世事,因而在其作品中充满了一种闲情逸致,和平静谧的田园色彩。各种写景抒情,互赠互答的诗调词中,表现出尤侗追求洒脱的不羁的个性,他的用词遣字非常讲究,但又不象明末公安、竞陵派那样一昧在字词上追新求异,搞得人人读不懂、弄不明白才算达到要求。尤侗的诗读起来颇有唐代遗风,字句平实但又恰到好处,表达明确但又意味无穷。当然,由于他后期生活环境所限,题材不是很广泛,因而思想性不足,内容上也有叠床架屋之感。这是时代造成的,尤侗个人对此无能为力。正如龚自珍所说“万马齐喑”,残酷而严密的文网使大家都是缄口不言,以免贾祸。

  但就是这样,《西堂全集》也没逃出遭禁的命运。其实在尤侗死后不久,就有人攻诘他修史时妄断擅议,也有人说他乖谬悖语。康熙以后更是打击连连,先是御赐的牌匾没有了,接着又把《西堂全集》定为禁书,理由是“有乖体例,语多悖逆”。令人感到莫名其妙,实际上是尤侗所持文风有与众不同之处,持有门户之见的人借机打击报复他,以快私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节日文化

畲族饮食 畲族的绿曲酒有什么的历史

畲族饮食  畲族的绿曲酒有什么的历史
大名鼎鼎的畲族绿曲酒绿曲酒是中国酒文化传承至今的绿酒之一。绿曲酒是使用真正的纯天然无污染原料酿制而成的,它有自然的色泽及芬芳的气息。畲族的绿曲酒更是畲族人们的养生之宝,畲族绿曲酒不仅在畲族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中国酒文化中更是尤为重要。下面就让小编来为大家介绍大名鼎鼎的畲族绿曲酒。据古书记载,绿曲酒开始酿造于唐永泰二年,距今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当时绿曲酒生产在景宁山区,景宁山区自身的生产水...

畲族音乐 畲族音乐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美妙的畲族音乐文化畲族是中国南方的游耕民族,歌对于畲族人来说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不管是节日、嫁娶还是喝酒的时候,畲族人民都会情不自禁的唱上一首山歌。就因为畲族人民喜欢唱歌,从而发展成现在的音乐文化。畲族居住在中国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5省的部分山区,人口368832人(1982年统计)。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仅广东东部极少数畲族使用苗瑶语族的布努语。民间音乐主要是民歌,其...

畲族民俗 畲族凤凰茶道有什么特点

独特文化内涵的畲族凤凰茶道茶道在中国古代就一直存在,对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畲族的茶道在畲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对畲族文化也有着巨大的影响,畲族有名的凤凰茶道还有一整套的迎宾礼节。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小畲族的凤凰茶道,看看它有什么独特文化内涵。“凤凰茶”茶艺表演,正是取材于畲乡的一个生活习俗:饮蛋茶。福建屏南县的甘棠乡巴地畲族自然村的村民以艾叶卧底,上搁一个完整的生蛋,用滚烫的山泉水...

畲族文学 畲族的小说歌文化有什么特点

源远流长的畲族小说歌文化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畲族文化中的小说歌就是最真实的写照。虽然畲族小说歌只是手抄唱本,但丰富的内容,却贯穿了畲族历史的发展进程。畲族小说歌是对压迫与苦难的深切痛诉,以及对生活的窘迫。那么,大家就随小编一起看看源远流长的畲族小说歌文化吧。发源于福建省霞浦县侯南镇白露坑村。白露坑是畲族人口最为密集和文化积淀最为丰富的区域,堪称闽东第一村。最初畲族歌手将章回小说和评话唱本改编...

畲族服饰 畲族彩带是什么有什么特色

畲族吉祥物:畲族彩带畲族彩带是传统的手工艺品,它既能美化衣着,又能充当腰带,在畲族还是男女的定情信物,同时也是畲族的吉祥物,畲族彩带还是畲族文化“活”着的文物。畲族彩带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哦,想不想知道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在畲族具有吉祥物之称的畲族彩带。传说:畲族女始祖三公主要上天了,把她的报晓鸡留给畲家小妹,让报晓鸡每天告知天下大事。后来,报晓鸡与小妹诀别时说,在封金山,我喝过千年露水,尝...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