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节日文化 傈僳族传说 傈僳族有哪些民间传说

傈僳族传说 傈僳族有哪些民间传说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许多的传说,这些传说大多来自民间,传说的题材多样、内容丰富。而在不少的少数民族中也有着属于自己民族的传说,这些传说也是根据当地故事改编而成。下面的傈僳族文化为你讲述傈僳族的传说,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傈僳族红腰带的传说》

从前,有一个聪明能干的傈僳小伙子,常常在山林里安下绳套,不是套住野猪,就是套住獐子,每次“取山”都不落空。这样,大家都喊他安山匠。

这天早晨,安山匠喜喜欢欢地来取山,走到一棵大槠木树下,一看:套着一只红棕色的毛狗了。他很讨厌毛狗,不想要它。顺手抽出腰刀,“呸!”了一声:“臭东西!我杀了你,丢在山上喂老鸹。”举起刀子就要戳下去。突然,那毛狗说起话来:“慢点!我不是毛狗。”安山匠说:“最狡猾的就是毛狗,没得人听你说假话!”他又举起刀子要杀下去。

毛狗一点也不害怕,和和气气地说:“看人不能只看样子。我只是披了一张毛狗皮,你信不信?”安山匠倒信不信,紧紧握住刀,瞪起眼睛,看毛狗耍啥子把戏。毛狗说:“不信就看。”一把拉掉披在身上的毛皮,露出白生生的皮肉,黑油油的长辫子,红润润的瓜子脸,水灵灵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小小的嘴巴,还有一对深深的酒窝。阿呗!真比山茶花还好看。

安山匠惊呆了,问:“你到底是啥子人?”仙女笑眯眯地说:“不要怕。我是天管师的女儿。八月初一开天门的时候,我在南天门玩耍,看到人间有个又勤劳又勇敢的小伙子,他安山不嫌路远,种地不怕太阳晒。天上那些天兵天将好吃懒做,一个都比不上他,我就喜欢他了。”安山匠赶忙问:“你喜欢的小伙子是哪个?”仙女说:“就是你。”安山匠心里一阵喜欢,又觉得很可惜:“你为啥偏偏披上毛狗皮啊?毛狗的名声臭得很!”

1.jpg

仙女这才对他说:她把心事给阿爸说了,天管师不答允,她就成天跟在阿爸身边,左说右说,说了很久,天管师才同意了女儿的请求,喊她披上毛狗皮,假装被套住的样子,试一试这个小伙子的心是不是善良,待女儿好不好。要真正满意了,才能成亲。安山匠一听,很不好意思:“哎呀!我差一点就把你害了。”仙女觉得他很诚实,就跟他回家,成了两口子。第二年,仙女生了个又白又胖的儿子。隔一年,又生了个乖乖巧巧的女儿。一家人日子过得很美满。

两个儿女渐渐长大了,学走路,学说话了。安山匠就给儿女讲安山、种地的事,教他们做活路;仙女给儿女讲星星、月亮的故事,教他们学礼节,都很快活,只是有个事情使她很为难,就是她从天上披起毛狗皮来到人间,一直找不到换洗衣裳。一天中午,她趁男人不在屋里,跑上大山去,想找一身合适的衣服穿。这时,本来是大太阳好天气,突然雷声“隆隆”下起了暴雨。安山匠跑回家来,浑身淋得精湿,一看铺上两个娃儿睡得好好的,婆娘不在屋里。

等了一阵不见回来,他害怕出啥事,心里又慌,又着急,打起一把青布伞,顶着大雨上山去找。一路走,一路喊。走呀,喊呀!最后在一个山洞里找到了。仙女给男人说了自己的难处,他马上走出山洞去想办法。外面,满山的树木、花草都很好看,但是一样也不能当衣裳穿,他也觉得很难办了。这时候,雨还在下,雨点打在伞上“笃、笃、笃”地响。安山匠望着伞看了一阵,忽然灵机一动,跑进山洞去高兴地喊:“找到了!找到了!”仙女问他找到啥子,他使劲拉掉伞骨子,把伞衣递给婆娘:“你看,这一条裙子多合适!”

仙女把伞衣当做裙子穿起一比试,不长也不短,刚好打齐小腿肚;一走路,伞裙飘飘浪浪,好看得很。安山匠欢喜得拉起仙女就走,仙女一松手,裙子就逡掉在地上,她只好两手提着裙口走出山洞。裙子是好,就是很不方便。阿哩喂!安山匠一时也想不出好办法来。

这时候雨停了,天晴了,山头上现出一道五颜六色的彩虹。仙女一看彩虹,心里晓得是咋个回事了,眼里流出了泪水。原来,他们两口子真心诚意地相爱,感动了天管师,天管师把一条珍奇的仙绳抛下半空,化做这条彩虹。仙女伸出两根手指,向空中的彩虹一剪,把一段红颜色的虹剪落下来,当做腰带,把裙口紧紧地扎起。这样,裙子再也不朝下逡,两只手也腾出来做活路了。傈僳妇女用仙绳做的红腰带,就像蓝天上的彩虹一样美丽;那剩下的一长节仙绳,到现在还弯弯地挂在半空中,只是,要在雨过天晴的时候才能看得见。

(二)《傈僳族黄谷祖宗的传说》

话说从前有一天,傈僳族先民阿宝发带领子女上山采集野果、挖掘野菜的过程中发现黄谷,将被称为“老虎草”的黄谷带回种植、培育、送种子给民众,并教会傈僳民众种植黄谷的故事。正如主人翁所说的:“一家种嘛一朵黄;大家种植满沟满坝黄。大家种大家吃才香啊!”为了纪念这位发现谷物并教会傈僳民众种植黄谷的阿宝发夫妇,傈僳族人民在每年七月半黄谷收割的时候,家家户户都给“傈僳族黄谷祖宗的传说”阿宝发夫妇献新米饭、献酒、献肉,以纪念阿宝发夫妇的历史功绩。

(三)《傈僳族媒山菩萨的传说》

傈僳人家里的墙壁上,家家供奉有神。神台上插着些杂木树叶和箭竹叶,神台的边沿下面挂着一长串各种野兽的下牙巴骨。这是专为供奉媒山菩萨而设的。

故事梗概是,很早以前,有一群傈僳打山匠准备进山打野猪。头天夜里,有个神枪手梦见山上有个姑娘放着一群猪,另一个姑娘去向她要了一条长嘴巴母猪,叫自己把这条猪带回家去……

第二天一大早,他临走前,将自己口弦放在神台上,嘴里念着:“你拿着口弦去找野猪脚印,找到野猪,就擗断一片弦,放在野猪脚印上,叫你姐姐来弹口弦。”祝告完毕,背着枪上山去了。媒山菩萨把那只口弦擗断一片,拿去放在野猪脚印上。一会儿,山王菩萨放一群野猪走拢来,看见了那一片口弦,就捡起来弹,她不晓得口弦是烂的,这样弹也不响,那样弹也不响,耽误了好长时间。

2.jpg

那一群打山匠趁此机会钻进深山老林打野猪,赶的赶,围的围,终于打倒了一只花脑壳公猪。几个人很快把猪剖开,打算各分一堆肉。有个人忙着砍了一条腿,先带走了。

山王菩萨到来时,看见打倒的是花脑壳公猪,不是长嘴巴母猪,就怪罪媒山妹子,说:“我昨晚叫你们去打长嘴巴母猪,咋个把我的花脑壳公猪打死了?这条公猪不给你们。”边说,边去把那些已砍做几堆的肉捡来放在一起,拿起赶猪棍朝猪肉戳几下,猪肉马上生拢来。花脑壳公猪活了,只是缺了一条腿,一跛一跨地走了。这样,打山的人都知道了,自己打得的野物,都是靠媒山菩萨帮忙向山王菩萨要来的。

后来,人们在山上打得野物,就在山上烧熟,先敬献山王菩萨,求得她的允许,才带回家去。每年阔拾节(新年),家家都要在供媒山菩萨的神台上挂红纸,撒上松针,还要献上一只未开叫的公鸡和很多糯米粑,作为过节的礼品,表示谢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节日文化

畲族饮食 畲族的绿曲酒有什么的历史

畲族饮食  畲族的绿曲酒有什么的历史
大名鼎鼎的畲族绿曲酒绿曲酒是中国酒文化传承至今的绿酒之一。绿曲酒是使用真正的纯天然无污染原料酿制而成的,它有自然的色泽及芬芳的气息。畲族的绿曲酒更是畲族人们的养生之宝,畲族绿曲酒不仅在畲族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中国酒文化中更是尤为重要。下面就让小编来为大家介绍大名鼎鼎的畲族绿曲酒。据古书记载,绿曲酒开始酿造于唐永泰二年,距今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当时绿曲酒生产在景宁山区,景宁山区自身的生产水...

畲族音乐 畲族音乐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美妙的畲族音乐文化畲族是中国南方的游耕民族,歌对于畲族人来说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不管是节日、嫁娶还是喝酒的时候,畲族人民都会情不自禁的唱上一首山歌。就因为畲族人民喜欢唱歌,从而发展成现在的音乐文化。畲族居住在中国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5省的部分山区,人口368832人(1982年统计)。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仅广东东部极少数畲族使用苗瑶语族的布努语。民间音乐主要是民歌,其...

畲族民俗 畲族凤凰茶道有什么特点

独特文化内涵的畲族凤凰茶道茶道在中国古代就一直存在,对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畲族的茶道在畲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对畲族文化也有着巨大的影响,畲族有名的凤凰茶道还有一整套的迎宾礼节。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小畲族的凤凰茶道,看看它有什么独特文化内涵。“凤凰茶”茶艺表演,正是取材于畲乡的一个生活习俗:饮蛋茶。福建屏南县的甘棠乡巴地畲族自然村的村民以艾叶卧底,上搁一个完整的生蛋,用滚烫的山泉水...

畲族文学 畲族的小说歌文化有什么特点

源远流长的畲族小说歌文化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畲族文化中的小说歌就是最真实的写照。虽然畲族小说歌只是手抄唱本,但丰富的内容,却贯穿了畲族历史的发展进程。畲族小说歌是对压迫与苦难的深切痛诉,以及对生活的窘迫。那么,大家就随小编一起看看源远流长的畲族小说歌文化吧。发源于福建省霞浦县侯南镇白露坑村。白露坑是畲族人口最为密集和文化积淀最为丰富的区域,堪称闽东第一村。最初畲族歌手将章回小说和评话唱本改编...

畲族服饰 畲族彩带是什么有什么特色

畲族吉祥物:畲族彩带畲族彩带是传统的手工艺品,它既能美化衣着,又能充当腰带,在畲族还是男女的定情信物,同时也是畲族的吉祥物,畲族彩带还是畲族文化“活”着的文物。畲族彩带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哦,想不想知道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在畲族具有吉祥物之称的畲族彩带。传说:畲族女始祖三公主要上天了,把她的报晓鸡留给畲家小妹,让报晓鸡每天告知天下大事。后来,报晓鸡与小妹诀别时说,在封金山,我喝过千年露水,尝...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