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节日文化 读《陈情表》你以为李密只是为了尽孝吗?里面涌动的是君臣之间的博弈!

读《陈情表》你以为李密只是为了尽孝吗?里面涌动的是君臣之间的博弈!

  读《陈情表》你以为李密只是为了尽孝吗?里面涌动的是君臣之间的博弈!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读高中的时候,正是十几岁的年纪,读到李密的《陈情表》深受感动,加之文章语言朴实、朗朗上口,只消朗读几次便将全文背诵下来了,但当时也只是被李密赤诚的孝心所动容。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之对《陈情表》的当事人李密和晋武帝司马炎的了解更加深入,却更加觉得李密辞不赴命除了要供养祖母以外,似乎还有很多的政治考量。

  (一)李密所处的险恶的政治环境

  公元265年,晋王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给自己,立国号晋,建都洛

  阳,改元泰始,这便是后世所称的晋武帝。而在之前两年,也就是公元263年,司马昭派大将钟会伐蜀,刘禅投降,蜀国自此灭亡。

  如何对待蜀国归降的君臣是摆在司马炎面前一个棘手的课题,由于当时孙浩依然在江东割据一方,国家并没有实现统一,司马炎需要做一个政治姿态,就是优待蜀国君臣,不计前嫌、量才录用,这样可以瓦解东吴抵抗之心,为统一全国减少阻力。

  (晋武帝司马炎)

  然而,将天下一统的晋朝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不受人待见的朝代,晋做出的历史功绩真是少之又少。司马懿采取血腥屠杀曹爽满门的方式攫取了曹魏的大权,司马昭、司马炎父子两个又从曹魏的幼主手里篡国,曹魏的立国可以说是名不正、言不顺。

  晋朝的皇帝更是奇葩,晋武帝司马炎在统一三国之后,逐渐怠惰、不理整事。攻破东吴之后,司马炎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清点人口、府库,稳定社会治安,而是忙着把孙浩的妃嫔全部送到洛阳,据为己有。还命令军士查访民间的女子,一并送到洛阳供自己享乐。

  据史料记载,司马炎的后宫有妃嫔、宫女一万余名,每天下朝之后尽然犯愁去哪个宫里,于是侍臣建议皇帝每天乘坐一辆羊车,任羊随意行走,停在哪个宫门口就去哪个宫,一个宫女为了博得宠幸,就在自己的宫门前放上蘸了盐水的叶子,这样羊就会停下,皇帝也就可以和她在一起了。后来,其他的宫女也学会了这个办法,一时之间,宫门外竟然全是洒满了盐水的叶子,堂堂一国之君,竟然荒淫到如此地步。

image.png

  (宫女)

  晋武帝司马炎的儿子,晋惠帝司马衷则完全是一个痴呆之人,连基本的辨别能力都没有,他最著名的一个典故就是“何不食肉糜”?当侍臣向他汇报老百姓受了灾荒没有食物的时候,司马衷竟然吃惊地问没有粮食为什么不吃肉粥呢。司马衷自己没有办法处理政事,只好把大权交给皇后贾南风,贾南风是一个出了名的悍妇,擅权自专,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朝堂之上司马氏诸王争夺皇位,自相残杀,战火连绵,民不聊生。

  而在晋惠帝时期爆发的八王之乱直接把中国推向了亡国灭种的深渊,八王之乱历时16年,以司马越最终拿到政权结束。在这场灾难之中,手足相残、夫妻反目,残酷血腥,八王之乱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且,由于统治者忙于内战,无暇地域外辱,那些长期盘踞在中原北部的少数民族政权乘机入侵,大肆杀戮汉人,当时长江以北的汉族人甚至已经被杀尽,华夏文明真是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混乱的局面直到隋文帝杨坚建立大隋才宣告结束。

  两晋时期,政治及其混乱,知识分子不敢参与朝政,只好崇尚玄谈,也就是著名的魏晋清谈,“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成了社会风气。在这个时期,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嵇康被司马昭杀害,由于嵇康对于司马氏的宣召采取了不合作的态度,司马昭对他很是忌恨,恰巧当时与嵇康有仇怨的钟会借机进谗言,司马昭一怒之下,处死嵇康,广陵散终成千古绝唱。

image.png

  (晋惠帝司马衷)

  (二)李密的生死抉择

  李密就是在这样纷繁复杂的情势下收到了晋武帝司马炎的征召,而这实际上

  是一封前途未卜的诏书。

  而仔细品读李密的《陈情表》,就会看到很多言不由衷的词语。

  李密说自己“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李密可以说是把自轻自贱写到了极致,古代的读书人讲究的是忠臣不事二主,为了抗拒新政权辞官不做的大有人在,李密知道晋武帝司马炎最疑虑的就是这一点。于是主动坦白自己的历史问题,表明自己本就喜欢做官,对蜀汉是没有旧情的。但是李密真的如此吗?

  李密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懂得感恩的人,自幼失去父母,祖母将自己带大,李密对祖母竭尽孝心,端汤奉药,服侍周到,在那个人均年龄都很短的时代,祖母能活到九十多岁,更加说明了李密对祖母的孝心,这些在史书中都有记载。

  (乐不思蜀,刘禅)

  这样一个孝子怎么可能对提拔重用自己的蜀汉没有丝毫的留恋,没有丝毫的守节之心呢?在蜀汉灭亡之后,晋的司空张华曾经问询过李密对于刘禅和诸葛亮的看法,李密并没有对亡国之君落井下石,而是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这件事足以说明李密并不是向他自己所陈述那样是个官迷。

  李密在《陈情表》表中恭维晋武帝“逮奉圣朝,沐浴清化”,然而这清化又体现在哪里呢?司马家族本就是曹魏的臣子,但是几代人处心积虑、暗藏祸心,欺负曹魏的幼主,才篡权登基,况且曹魏的江山也是从大汉手中篡夺而来,只有当时的蜀汉政权才是大汉朝的血统,才是名正言顺。蜀中君臣多年来都是以光复汉室为己任,如今蜀汉亡了,后主也成为了司马炎的俘虏,被册封为安乐公,乐不思蜀,蜀汉旧臣的亡国之痛无处诉说。这个时候,让李密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敌人司马炎稳固江山真是强人所难。

  (刘禅被俘)

  (三)李密和晋武帝司马炎之间的博弈

  那么司马炎明不明白李密这封陈情表的本质还是一封辞不就任的拒绝信呢?我想老奸巨猾的政治家司马炎应该也觉察到了。但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拉拢李密,给他大官做也一定不是多么信任他或者欣赏他,就是想拉他做自己心胸宽广的招牌罢了,既然李密这封公开信写的这样谦卑,字字句句都是臣服于自己,不会为旧主守节,只是想暂时奉养祖母,那么司马炎的愿望就已经实现了。

  杀掉已经给自己写了降书,且天下闻名的贤士一定会引起大家的不满,那就不如成全李密的心愿,让他在家安心奉养祖母,借以向天下人展示晋朝皇帝的博大胸怀,对于一个降臣如此宽容,东吴你就不要抗拒了,赶快归顺我司马炎吧。

  而且,李密在陈情表中也提到“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以孝治天下是自己提出来的,现在却不让李密在家里尽孝,那不是言而无信吗,索性顺水推舟,答应李密的请求,而且把戏做足,给李密配了两个丫鬟帮助他一起照顾祖母,让地方官给老祖母发放饮食,让天下人看到晋朝皇帝的仁厚。

image.png

  而李密呢,虽然在文章中把自己写的卑微低贱,但是实质上,他实现了自己的目的,没有入仕晋朝,或者说是迟缓入仕,在天下有识之士看来,李密就是用自己的方式为已经灭亡的蜀汉王朝守节,为这个在蜀汉臣子心中最正统的王朝尽最后一点哀思。

  在陈情表呈交晋武帝司马炎一年之后,李密的祖母辞世,李密为祖母守孝两年,终于入仕晋朝。但是这三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司马炎的朝局已经稳固,不再需要李密这个金字招牌了,并没有让李密担任他曾经授予过的太子洗马,而是只任命李密做了一个小官,温县县令,李密在温县政绩卓著,过去,中山诸王过境都要逼迫郡县供给,老百姓不堪其扰,李密当上县令之后,据理力争,断然拒绝,使诸王不敢苛求,这是李密为当地老百姓做的好事。

  李密后来担任过尚书郎,汉中太守等职位,任职期间,李密在汉中修建了武侯祠,这是他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老上司诸葛亮的致敬,也是对故国的最后一次追念。

  (汉中武侯祠 )

  然而那个在《陈情表》中小心谨慎的李密骨子里流淌的却是宛如竹林七贤一般不屈、傲岸的血液,在一次酒后,李密慷慨赋诗: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中无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晋武帝闻之大怒,将李密罢官回乡。

  李密的仕途虽然到此戛然而止,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李密真的当上太子洗马,成为白痴皇帝司马衷的侍从官,那么将来他一定会被卷入跌宕的朝局,若干年后,能否善终也未可知。

  从政治的角度分析《陈情表》,并不是对李密的诋毁,相反,这篇亲情和政治交织的文章更能看出李密的为人。一方面是高官厚禄,一方面是生死相胁,李密很巧妙的找到了自己的出路,得以为祖母尽孝,为故国守节。

  有人说,忠臣一定是孝子,这句话千真万确,对含辛茹苦抚养自己的骨肉至亲都不能怀一颗感恩之心,又怎么能指望他为国家尽忠,为百姓谋福。

  读《出师表》不落泪是为不忠,读《陈情表》不落泪是为不孝,几千年前的历史烽烟仍然无法丝毫消弭《陈情表》震撼人心的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节日文化

畲族饮食 畲族的绿曲酒有什么的历史

畲族饮食  畲族的绿曲酒有什么的历史
大名鼎鼎的畲族绿曲酒绿曲酒是中国酒文化传承至今的绿酒之一。绿曲酒是使用真正的纯天然无污染原料酿制而成的,它有自然的色泽及芬芳的气息。畲族的绿曲酒更是畲族人们的养生之宝,畲族绿曲酒不仅在畲族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中国酒文化中更是尤为重要。下面就让小编来为大家介绍大名鼎鼎的畲族绿曲酒。据古书记载,绿曲酒开始酿造于唐永泰二年,距今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当时绿曲酒生产在景宁山区,景宁山区自身的生产水...

畲族音乐 畲族音乐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美妙的畲族音乐文化畲族是中国南方的游耕民族,歌对于畲族人来说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不管是节日、嫁娶还是喝酒的时候,畲族人民都会情不自禁的唱上一首山歌。就因为畲族人民喜欢唱歌,从而发展成现在的音乐文化。畲族居住在中国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5省的部分山区,人口368832人(1982年统计)。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仅广东东部极少数畲族使用苗瑶语族的布努语。民间音乐主要是民歌,其...

畲族民俗 畲族凤凰茶道有什么特点

独特文化内涵的畲族凤凰茶道茶道在中国古代就一直存在,对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畲族的茶道在畲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对畲族文化也有着巨大的影响,畲族有名的凤凰茶道还有一整套的迎宾礼节。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小畲族的凤凰茶道,看看它有什么独特文化内涵。“凤凰茶”茶艺表演,正是取材于畲乡的一个生活习俗:饮蛋茶。福建屏南县的甘棠乡巴地畲族自然村的村民以艾叶卧底,上搁一个完整的生蛋,用滚烫的山泉水...

畲族文学 畲族的小说歌文化有什么特点

源远流长的畲族小说歌文化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畲族文化中的小说歌就是最真实的写照。虽然畲族小说歌只是手抄唱本,但丰富的内容,却贯穿了畲族历史的发展进程。畲族小说歌是对压迫与苦难的深切痛诉,以及对生活的窘迫。那么,大家就随小编一起看看源远流长的畲族小说歌文化吧。发源于福建省霞浦县侯南镇白露坑村。白露坑是畲族人口最为密集和文化积淀最为丰富的区域,堪称闽东第一村。最初畲族歌手将章回小说和评话唱本改编...

畲族服饰 畲族彩带是什么有什么特色

畲族吉祥物:畲族彩带畲族彩带是传统的手工艺品,它既能美化衣着,又能充当腰带,在畲族还是男女的定情信物,同时也是畲族的吉祥物,畲族彩带还是畲族文化“活”着的文物。畲族彩带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哦,想不想知道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在畲族具有吉祥物之称的畲族彩带。传说:畲族女始祖三公主要上天了,把她的报晓鸡留给畲家小妹,让报晓鸡每天告知天下大事。后来,报晓鸡与小妹诀别时说,在封金山,我喝过千年露水,尝...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