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节日文化 “龙泉青瓷”有什么特征?不同时期的“龙泉青瓷”各有什么不同?

“龙泉青瓷”有什么特征?不同时期的“龙泉青瓷”各有什么不同?

  “龙泉青瓷”有什么特征?不同时期的“龙泉青瓷”各有什么不同?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很多人知道,龙泉窑是我国古代乃至现代一个非常有名的烧制瓷器的窑,不过现如今已经没有烧制了,但是依旧有很多龙泉出产的瓷器。而在龙泉窑烧制的瓷器中,龙泉青瓷是其中一个非常有名的种类。龙泉青瓷本身有它自己的很大的特征,同时不同时期的龙泉青瓷也有很多不同的特点,今天就一起来看一看,不同时期烧制出来的龙泉青瓷有哪些特点?

  『中国陶瓷考古之父』陈万里曾经说过:『一部中国陶瓷史,半部在浙江;一部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龙泉』。龙泉窑是中国瓷业史上最后形成的一个青瓷名窑,其文化内涵丰富,生产规模极为壮观,是南北两大瓷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典范,是官民瓷业相互关联、相互激荡的结果,是中国青瓷工艺发展的历史总成。

  瓶圆唇,直口,短颈,溜肩,腹部向内斜收,胫部外撇,圈足,平底。釉面呈豆青色,颈部刻一圈缠枝花卉,肩部刻一圈藤叶纹,腹部饰缠枝花卉纹。腹部足端涩胎,胎与釉面相接涩胎处呈火石红,全身及器底施釉。

  龙泉窑经过五代、北宋早期的不断发展,至北宋中期即已初具规模,这一时期的代表性器物就是淡青釉瓷器。这种淡青釉瓷器,胎质较细,器型规整端巧,胎壁厚薄均匀,底部旋修光滑,圈足高而规整,釉面光洁,透着淡淡的青色,釉层稍薄。产品除碗、盘、壶、瓶、罐等日用品外,尚有专供随葬的冥器多管瓶及长颈盘口壶等。碗、盘类器壁内外常常施以繁缛的刻划花草并间以篦状器刻划而成的点线或弧线纹。纹饰题材有蕉叶、卷草、莲瓣、云纹、飞鸟、鱼虫和婴戏纹等,以线勾图,十分生动。

  撇口,细颈中央收束,垂腹,圈足微外撇,平底。釉面呈翠绿色,通体施釉,足端刮釉。颈部刻蕉叶纹,颈部下端装饰弦纹及回纹一周,接缠枝牡丹纹于腹部,胫部有莲瓣纹,圈足外壁有回纹一周。垫烧处有火石红。

image.png

  盘圆唇,敞口,深腹,圈足,平底。釉面呈豆青色,质地莹润。通体施釉,底部刮釉一圈,露胎处呈火石红。腹部内壁外壁分别刻划缠枝莲纹,底部内壁刻划莲花纹,圈足外壁刻划回纹。胎青白色。

  北宋覆灭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北方的汝窑、定窑等名窑又受战火影响,其制瓷技术传入南方。由于熟练掌握了胎釉配方、多次上釉技术以及烧成气氛的控制,釉色纯正,粉青釉和梅子青釉,达到青瓷釉色之美的顶峰。这时期龙泉窑的品种除日用瓷外,新增陈设瓷、文房等,如瓶、炉、尊、塑像等,其他尚有祭器及冥器,并且仿造铜器、玉器等,如鬲、鼎、觚、琮之类的器型大量出现,品种式样可谓应有尽有。

  元代龙泉已是外销瓷的重要产地之一,元政府先后在广州、泉州、杭州、庆元、上海、澉浦(今海盐)、温州设立市舶司,浙江占四处。随着社会的稳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元代龙泉窑创烧出了许多适应当时社会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的器物种类,特别是海外市场的开拓及贸易繁盛,使产品供不应求,龙泉窑产区不断扩大,数量大增。除了大量外销至亚非欧各地,元代龙泉也为宫廷烧造用瓷。《元史》祭器篇有“中统以来,杂金宋祭器而用之,至治初,始造新器于江浙行省,其旧器悉置几阁”,在当时青瓷生产以龙泉最负盛名。

image.png

  元代龙泉窑风格从南宋的雅向元代的俗、从南宋的釉装饰向元代的胎装饰、从南宋的厚釉乳浊釉向元的薄釉透明釉发展。产品种类繁多,纹饰题材广泛,山间花卉、水中游鱼、神界八仙等应有尽有。装饰手法如贴花、刻划、印花等,为加强观赏性,甚至把中断八百余年的点褐彩、红斑技术也恢复使用。装烧方式上也有了很大的变革,一些器物由于胎体厚重,特别是大型盘类开始采用器物外底托烧的装烧方式,多数器物匣钵单件装烧,有一些采用砂圈叠烧,内底出现一圈呈酱黄色的露胎涩圈,大型器物内套烧小型器物。窑具有柱形、饼形、钵形等多种样式。

  明代早期的龙泉窑生产,与同时期的景德镇青花瓷器的器物种类、造型和装饰等方面,均相类同。青瓷胎体仍十分厚重,胎呈灰白或灰色,大部分器物只施一次釉,釉层较薄,少数厚釉者,釉色深、有玉质感,釉色多数呈青绿或豆青色,黄釉比较少见。明代中期谓“化治以后,质粗色恶”。题材丰富多样,以缠枝莲纹为最多,以及植物花果纹样和吉祥语“清香美酒”、“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

  除了生产日用陶瓷器外,明代龙泉窑仍然为宫廷烧制器物。据《大明会典》卷一百九十四载,洪武二十六年,“行移饶处等府烧造”,在枫洞岩窑址就出土了明代洪武和永乐两朝的官器。明洪武官器有大型刻花大墩碗、菱口盘、折沿盘、五爪龙纹盘、高圈足碗和刻花执壶、梅瓶、玉壶春等,明永乐官器有墩碗、斗笠碗、洗、五爪龙纹盘、高足杯、卧足盅、梅瓶、玉壶春、执壶等,基本都有刻花装饰。

  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正月,宪宗帝即位,下诏:“上即帝位……以明年为成化元年,大赦天下……江西饶州府、浙江处州府,见差内官在彼烧造瓷器,诏书到日,除已烧完者,照数起解,未完者悉皆停业,差委官员即便回京,违者罪之。”由此可见,明成化以前龙泉窑仍在烧造宫廷用瓷,这是文献最后一次所见龙泉窑为皇家烧造瓷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节日文化

畲族饮食 畲族的绿曲酒有什么的历史

畲族饮食  畲族的绿曲酒有什么的历史
大名鼎鼎的畲族绿曲酒绿曲酒是中国酒文化传承至今的绿酒之一。绿曲酒是使用真正的纯天然无污染原料酿制而成的,它有自然的色泽及芬芳的气息。畲族的绿曲酒更是畲族人们的养生之宝,畲族绿曲酒不仅在畲族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中国酒文化中更是尤为重要。下面就让小编来为大家介绍大名鼎鼎的畲族绿曲酒。据古书记载,绿曲酒开始酿造于唐永泰二年,距今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当时绿曲酒生产在景宁山区,景宁山区自身的生产水...

畲族音乐 畲族音乐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美妙的畲族音乐文化畲族是中国南方的游耕民族,歌对于畲族人来说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不管是节日、嫁娶还是喝酒的时候,畲族人民都会情不自禁的唱上一首山歌。就因为畲族人民喜欢唱歌,从而发展成现在的音乐文化。畲族居住在中国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5省的部分山区,人口368832人(1982年统计)。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仅广东东部极少数畲族使用苗瑶语族的布努语。民间音乐主要是民歌,其...

畲族民俗 畲族凤凰茶道有什么特点

独特文化内涵的畲族凤凰茶道茶道在中国古代就一直存在,对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畲族的茶道在畲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对畲族文化也有着巨大的影响,畲族有名的凤凰茶道还有一整套的迎宾礼节。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小畲族的凤凰茶道,看看它有什么独特文化内涵。“凤凰茶”茶艺表演,正是取材于畲乡的一个生活习俗:饮蛋茶。福建屏南县的甘棠乡巴地畲族自然村的村民以艾叶卧底,上搁一个完整的生蛋,用滚烫的山泉水...

畲族文学 畲族的小说歌文化有什么特点

源远流长的畲族小说歌文化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畲族文化中的小说歌就是最真实的写照。虽然畲族小说歌只是手抄唱本,但丰富的内容,却贯穿了畲族历史的发展进程。畲族小说歌是对压迫与苦难的深切痛诉,以及对生活的窘迫。那么,大家就随小编一起看看源远流长的畲族小说歌文化吧。发源于福建省霞浦县侯南镇白露坑村。白露坑是畲族人口最为密集和文化积淀最为丰富的区域,堪称闽东第一村。最初畲族歌手将章回小说和评话唱本改编...

畲族服饰 畲族彩带是什么有什么特色

畲族吉祥物:畲族彩带畲族彩带是传统的手工艺品,它既能美化衣着,又能充当腰带,在畲族还是男女的定情信物,同时也是畲族的吉祥物,畲族彩带还是畲族文化“活”着的文物。畲族彩带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哦,想不想知道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在畲族具有吉祥物之称的畲族彩带。传说:畲族女始祖三公主要上天了,把她的报晓鸡留给畲家小妹,让报晓鸡每天告知天下大事。后来,报晓鸡与小妹诀别时说,在封金山,我喝过千年露水,尝...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