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节日文化 总是有人说“我比窦娥还冤”,窦娥到底受了什么冤屈?

总是有人说“我比窦娥还冤”,窦娥到底受了什么冤屈?

  总是有人说“我比窦娥还冤”,窦娥到底受了什么冤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日常生活中如果自己被冤枉了,就会不由自主的说这样一句话,“我比窦娥还冤”,其实承受窦娥这样冤屈的人,肯定不止她一个,也在其他人身上发生过。

  冤假错案历朝历代都有,哪怕在当今这样开明的时代也会有冤假错案发生,不过政府有改正错误的能力,不像封建王朝统治者,哪怕是错了,也不会承认,更不会去改正。

  可为什么单单窦娥的故事广为流传呢?主要原因是窦娥临死前许下的三个愿望,在行刑前,窦娥许下三大愿望,如果自己是冤死的,这三件事一定会灵验。

image.png

  图片:被冤枉的人剧照

  第一件,自己的血不会落在地上,而是全部撒在上方的白绫上,第二件,是六月飞雪,大雪会将自己的尸体覆盖,不让尸体暴露在外,这两件事当场就可以得以验证。

  第三件事则是当地大旱三年,庄稼颗粒无收,为什么心地善良的窦娥要许下这第3个愿望呢? 这第3个愿望影响面太广,而且最受影响的还是百姓,会让很多人挨冻受饿,还会有很多百姓因饥饿致死,

  窦娥许下这个愿望的时候自然知道后果,可她为什么还会许这样的愿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原因吧!

  图片:受影响的百姓剧照

  窦娥是元朝著名的元曲大师关汉卿笔下《窦娥冤》里面的人物,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窦娥许下的三个愿望,都是违背了自然规律,只为了证明自己冤屈有多深。

  窦娥之所以许下第3个愿望,让所有百姓跟着一起受苦,就是惩罚百姓们的麻木不仁。窦娥作为女性,在封建社会是不被尊重的。

  窦娥的父亲是一个穷酸秀才,为了进京赶考筹集盘缠,就用很低的价钱把窦娥卖给蔡婆婆家当童养媳。

  童养媳是封建社会不尊重女性的产物,在婆家的地位很低,既没有娘家撑腰,又没有像样的彩礼,跟花钱买来的丫头没区别。窦娥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肯定过得很凄惨。

image.png

  图片:窦娥、蔡婆剧照

  后来丈夫早亡,留下窦娥和蔡婆婆两个人相依为命,窦娥并没有因为婆婆对自己刻薄而虐待婆婆,反而很孝顺,对婆婆悉心照顾。

  可是孤儿寡妇日子过得很艰难,当地的无赖张驴儿跟他的父亲张老汉,欺负窦娥家里没有男人,常年赖在蔡婆婆家蹭吃蹭喝,后来在张老汉的逼迫下,蔡婆婆只好嫁给他。张驴儿则打起了窦娥的主意。

  可是窦娥坚决不从,可以看出窦娥的品质高洁,为人正派而且很有孝心。

  张驴儿为了到达长期霸占窦娥的目的,打算毒死蔡婆婆,蔡婆婆死了,窦娥就变得无依无靠,到时候也就没有能力反抗了,那张驴儿就能得逞了。

  张驴儿有这个想法但是一直没有机会下手,后来终于让张驴儿等到了机会,这天蔡婆婆生病了,窦娥熬了羊肚汤为蔡婆婆调养身体,张驴儿就在羊肚汤里下了毒。

  图片:被欺负的窦娥剧照

  不料阴差阳错,张驴儿的父亲张老汉喝了这羊肚汤,当场中毒身亡,恼羞成怒的张驴儿就将罪名嫁祸到窦娥身上。

  窦娥心性纯良,对官府抱有幻想,希望官府还自己清白,可惜的是太守收了张驴儿的银子,自然向着张驴儿,就给窦娥上各种酷刑,想屈打成招。

  可是窦娥死也不认罪,后来张驴儿想出了一个阴招,用蔡婆婆要挟窦娥,窦娥不忍心自己婆婆受苦,只好认罪,窦娥就这样被冤枉了,糊里糊涂押赴刑场执行死刑。

  在行刑前,心有不甘的窦娥许下三个愿望,如果自己是被冤死的,一腔热血撒在上方白绫上,如果自己是冤死的,六月飞雪,雪花将自己尸体覆盖,希望这个世界一片洁净。如果自己是冤死的,那么未来三年当地大旱,庄稼颗粒无收。

  图片:张老汉喝羊肚汤剧照

  窦娥的这三个愿望是一层一层递增的,很多人都觉得窦娥生性纯良,为什么要许下第3个祸害百姓的愿望呢?

  有人觉得窦娥当时很无助,自己明明是被冤枉的,而且很多人知道自己是被冤枉的,却没有人出手相助,甚至没有人替她说一句好话,临死前,产生这种报复心理也是很正常的。

  其实窦娥之所以许下第3个愿望,就希望自己的这件事情影响面更大,能够引起当政者的重视,如果不是三年大旱,导致很多人因忍饥挨饿而死,是不会引起统治者的重视。

  另外在封建统治者的高压统治下,百姓都已经变得很麻木,毫无血性和反抗的意识,窦娥通过许第3个愿望,希望能够唤醒人们的良知,做一个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也正是所有人的麻木不仁,让窦娥非常愤怒,才许下了这样的愿望。

image.png

  图片:被冤枉的窦娥剧照

  关汉卿希望能通过这部作品,让每个人身在其中,感同身受,唤醒世人的良知,表达对不平世道的愤慨,促进世人为了争取公平合理的社会权益而做出抗争。

  虽然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但是公众团结在一起的力量,还是足以引起当局者的重视。当时的社会背景,皇宫贵族骄奢淫逸,大臣们勾结地方官吏贪赃枉法,无所不为,而老百姓则过着悲惨的生活。

  作者所能做的,就是通过艺术作品抒发自己的不满,揭露社会现象。《窦娥冤》中既有真实的情节能够让观众产生共鸣,又有一定的高度,能唤起正义,希望广大人民的觉醒,伸张正义,惩治邪恶。

  作品进行艺术加工,只为产生强烈的冲击力,对人们心灵产生一种强烈的震撼,当然要让窦娥许下一个能震惊所有人的愿望。

image.png

  图片:即将被行刑的窦娥剧照

  也正是窦娥临行刑的这三个愿望,特别容易引起注意,而且很特别与众不同,才让这部戏流传至今,而且家喻户晓。

  像比窦娥还冤,六月飞雪,三年抗旱,也都成了人人知晓的词语,常常在日常生活中被用到,足见关汉卿丰富的想象力和构思的巧妙!你对窦娥临死之前许下的第三个愿望怎么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节日文化

畲族饮食 畲族的绿曲酒有什么的历史

畲族饮食  畲族的绿曲酒有什么的历史
大名鼎鼎的畲族绿曲酒绿曲酒是中国酒文化传承至今的绿酒之一。绿曲酒是使用真正的纯天然无污染原料酿制而成的,它有自然的色泽及芬芳的气息。畲族的绿曲酒更是畲族人们的养生之宝,畲族绿曲酒不仅在畲族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中国酒文化中更是尤为重要。下面就让小编来为大家介绍大名鼎鼎的畲族绿曲酒。据古书记载,绿曲酒开始酿造于唐永泰二年,距今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当时绿曲酒生产在景宁山区,景宁山区自身的生产水...

畲族音乐 畲族音乐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美妙的畲族音乐文化畲族是中国南方的游耕民族,歌对于畲族人来说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不管是节日、嫁娶还是喝酒的时候,畲族人民都会情不自禁的唱上一首山歌。就因为畲族人民喜欢唱歌,从而发展成现在的音乐文化。畲族居住在中国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5省的部分山区,人口368832人(1982年统计)。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仅广东东部极少数畲族使用苗瑶语族的布努语。民间音乐主要是民歌,其...

畲族民俗 畲族凤凰茶道有什么特点

独特文化内涵的畲族凤凰茶道茶道在中国古代就一直存在,对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畲族的茶道在畲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对畲族文化也有着巨大的影响,畲族有名的凤凰茶道还有一整套的迎宾礼节。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小畲族的凤凰茶道,看看它有什么独特文化内涵。“凤凰茶”茶艺表演,正是取材于畲乡的一个生活习俗:饮蛋茶。福建屏南县的甘棠乡巴地畲族自然村的村民以艾叶卧底,上搁一个完整的生蛋,用滚烫的山泉水...

畲族文学 畲族的小说歌文化有什么特点

源远流长的畲族小说歌文化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畲族文化中的小说歌就是最真实的写照。虽然畲族小说歌只是手抄唱本,但丰富的内容,却贯穿了畲族历史的发展进程。畲族小说歌是对压迫与苦难的深切痛诉,以及对生活的窘迫。那么,大家就随小编一起看看源远流长的畲族小说歌文化吧。发源于福建省霞浦县侯南镇白露坑村。白露坑是畲族人口最为密集和文化积淀最为丰富的区域,堪称闽东第一村。最初畲族歌手将章回小说和评话唱本改编...

畲族服饰 畲族彩带是什么有什么特色

畲族吉祥物:畲族彩带畲族彩带是传统的手工艺品,它既能美化衣着,又能充当腰带,在畲族还是男女的定情信物,同时也是畲族的吉祥物,畲族彩带还是畲族文化“活”着的文物。畲族彩带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哦,想不想知道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在畲族具有吉祥物之称的畲族彩带。传说:畲族女始祖三公主要上天了,把她的报晓鸡留给畲家小妹,让报晓鸡每天告知天下大事。后来,报晓鸡与小妹诀别时说,在封金山,我喝过千年露水,尝...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