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节日文化 白露:秋季的第三个节气,此时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

白露:秋季的第三个节气,此时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

  北京时间9月7日23时32分,我们将迎来白露节气。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俗话说“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这一时节昼夜温差最大,清晨草木凝露,秋风凉意渐显,自此,孟秋结束,仲秋开始。

  时至白露,清晨时分能在草木花瓣上看见许多晶莹剔透的露珠,这是因为水汽在夜间遇冷而凝结成小水珠。在古代,人们以四时配五行,五行对应五色,秋天所属白色,便以“白”形容秋天的露水,故称“白露”。

image.png

  相比繁盛的夏日,白露过后,草木变化甚多,丹桂飘香,白棉欲吐,残荷半倒,篱菊自黄,五彩斑斓的秋色画卷徐徐展开,诗情画意中饱含中独有的中国式浪漫。白露作为二十四节气中最富有诗意的一个,经常被作为一个意象在古诗词中被吟咏。

  《诗经》中的一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构成了许多人对白露的浪漫想象;《月夜忆舍弟》中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盈盈月色中,杜甫的思乡之情溢出心头;《题花》中的“天高白露下,空山秋寂寥”,诗人陈高沉醉于大好河山,享受着分外明净的秋季山林;《秋露》中的“白露暧秋色,月明清漏中”,唐代诗人雍陶将白露与秋色、明月相提并论,赋予白露无穷的生机。

image.png

  白露有三候:一候鸿雁来,鸿雁是古代物候观测史上重要的生物标志,白露时节,鸿雁自漠北而来,飞回过冬之地避寒;

  二候玄鸟归,玄鸟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鸟,初始形象类似燕子,白露时节,燕子归去,开始南飞;

  三候群鸟养羞,“羞”同“馐”,是美食,白露时节,百鸟也要储备食物准备过冬了。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在这个秋风渐起的诗意季节,天凉了勿忘添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节日文化

畲族饮食 畲族的绿曲酒有什么的历史

畲族饮食  畲族的绿曲酒有什么的历史
大名鼎鼎的畲族绿曲酒绿曲酒是中国酒文化传承至今的绿酒之一。绿曲酒是使用真正的纯天然无污染原料酿制而成的,它有自然的色泽及芬芳的气息。畲族的绿曲酒更是畲族人们的养生之宝,畲族绿曲酒不仅在畲族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中国酒文化中更是尤为重要。下面就让小编来为大家介绍大名鼎鼎的畲族绿曲酒。据古书记载,绿曲酒开始酿造于唐永泰二年,距今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当时绿曲酒生产在景宁山区,景宁山区自身的生产水...

畲族音乐 畲族音乐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美妙的畲族音乐文化畲族是中国南方的游耕民族,歌对于畲族人来说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不管是节日、嫁娶还是喝酒的时候,畲族人民都会情不自禁的唱上一首山歌。就因为畲族人民喜欢唱歌,从而发展成现在的音乐文化。畲族居住在中国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5省的部分山区,人口368832人(1982年统计)。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仅广东东部极少数畲族使用苗瑶语族的布努语。民间音乐主要是民歌,其...

畲族民俗 畲族凤凰茶道有什么特点

独特文化内涵的畲族凤凰茶道茶道在中国古代就一直存在,对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畲族的茶道在畲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对畲族文化也有着巨大的影响,畲族有名的凤凰茶道还有一整套的迎宾礼节。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小畲族的凤凰茶道,看看它有什么独特文化内涵。“凤凰茶”茶艺表演,正是取材于畲乡的一个生活习俗:饮蛋茶。福建屏南县的甘棠乡巴地畲族自然村的村民以艾叶卧底,上搁一个完整的生蛋,用滚烫的山泉水...

畲族文学 畲族的小说歌文化有什么特点

源远流长的畲族小说歌文化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畲族文化中的小说歌就是最真实的写照。虽然畲族小说歌只是手抄唱本,但丰富的内容,却贯穿了畲族历史的发展进程。畲族小说歌是对压迫与苦难的深切痛诉,以及对生活的窘迫。那么,大家就随小编一起看看源远流长的畲族小说歌文化吧。发源于福建省霞浦县侯南镇白露坑村。白露坑是畲族人口最为密集和文化积淀最为丰富的区域,堪称闽东第一村。最初畲族歌手将章回小说和评话唱本改编...

畲族服饰 畲族彩带是什么有什么特色

畲族吉祥物:畲族彩带畲族彩带是传统的手工艺品,它既能美化衣着,又能充当腰带,在畲族还是男女的定情信物,同时也是畲族的吉祥物,畲族彩带还是畲族文化“活”着的文物。畲族彩带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哦,想不想知道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在畲族具有吉祥物之称的畲族彩带。传说:畲族女始祖三公主要上天了,把她的报晓鸡留给畲家小妹,让报晓鸡每天告知天下大事。后来,报晓鸡与小妹诀别时说,在封金山,我喝过千年露水,尝...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