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节日文化 论平仄音的重要性!近体诗中的平仄格律是怎么样的?

论平仄音的重要性!近体诗中的平仄格律是怎么样的?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论平仄音的重要性!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懂得用平仄软件分析古诗,证明并非完全不懂平仄,但是从分析的这几首诗和分析方法来看,题主对平仄格律的误会极深。

  到底什么是平仄格律?

  平仄格律只是在进行近体诗创作时的一套帮助我们规范格式、避免音病的工具。

  那么,这套工具重不重要呢(平仄到底重不重要)?

  对近体诗来说,这是极其重要的。

  咱们打个比方吧,刀叉对西餐重不重要?没有刀叉,就不叫吃西餐了。

  有朋友就要杠了,我就要用筷子吃西餐怎么了?

  没怎么,您照样可以吃,就算是用手也可以吃,但是您就别在乎旁边吃西餐的人用旁光鄙视你。

  写诗也一样。我就不管平仄怎么了?我就几个字分行,就是要说自己写的就是诗怎么了?

  没怎么,您照样可以写,就算是“啊~”字一声你也可以自称为诗,不过就不要往近体诗里面挤就是了嘛。

  中国古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而唐人制造出平仄格律,创造出格律体之后,并没有禁止大家写古体诗啊?也没有说不守格律的就不是诗啊?在格律诗成为高层文人习惯用体之后,古体诗照样在迅猛发展,无论在哪个朝代,古体诗的创作量都要远远大于近体诗。

  上千年过去了,从来没有写古体诗的人叫嚷这“平仄是镣铐”,“平仄到底重不重要?”因为大家都知道,平仄根本与古体诗无关。

  而我们今天,太多的人对平仄格律不了解,总认为是格律限制了自己的才华,创作不出好的作品来。他们从来不思考,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写格律诗的照样汪洋恣肆,才华横溢?他们总是拿李白来做例子,却从来没有想过杜甫代表的才是人世间大多数诗人。

  何况李白也并不反对格律体,他只是更加喜欢歌行,喜欢古体诗罢了。

  其实写不出好诗,跟格律关系很小,只不过大多数人不承认自己水平差,总得有东西来背锅。

image.png

  分析平仄也要动脑筋

  题主举出的这三首诗中,《江雪》和《寻隐者不遇》都是仄声韵,根本不需要看平仄,就知道这是古体诗,跟近体诗没有任何关系,跟平仄格律也没有关系。这种诗,用平仄软件来进行分析本身就是个笑话。

  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虽然是平声结尾,但其实只是有一个地方出律,而题主却检测出这么多错误,说明题主虽然了解平仄格式的起手是以首句第二字定平仄,“人”为平声,所以用的平起入韵格式进行检测,结果错误百出。

  但是这也说明了题主不懂得切换思维。

  第二字为“人”,平声,第四字就应该为仄声,第六字应该为平声。可是第四字“辞”为平声,第六字“鹤”为仄声,“平、平、仄”按照“平、仄、平”确实是失替了,但是我们就不能根据后两个关键位置判断是第二个字出律吗?原本的平仄实际上应该是“仄、平、仄”?原本应该是仄起入韵格式?

  我们用仄起入韵格式来进行检测,就会发现除了“人”字以外,整诗其他地方都是“一三五不论”的小问题。也就是说,李白的这首诗,唯一出律的地方就是“人”字。

image.png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还是那句话,格律只是工具,是一种平仄搭配的不完全归纳法。因为不完全归纳,所以在不成熟的时期,很多人在创作的时候会进行探索、实验,直到格律完全定型,就再也没有这种“半律体”的存在。

  我们今天来看,平仄格律是近体诗创作的工具,同样是我们划分古体诗和近体诗的标尺。这个工具,这个标尺重不重要?对近体诗来说重要,对古体诗来说毫无意义。

  那么对这些半律体来说呢?这个时候,就在乎读者自己的判断了。

  你认为李白这首算是小有瑕疵的格律诗,可以,没问题。

  你认为只要有一个字出律那就不是格律诗,可以,也没有问题。

  但是,你得学习平仄之后,才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七扯八扯,回到题目。

  平仄格律重不重要?看你写什么诗。

  只要你不想学好格律诗,那么就一点都不重要,也不要费神去做平仄检测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节日文化

畲族饮食 畲族的绿曲酒有什么的历史

畲族饮食  畲族的绿曲酒有什么的历史
大名鼎鼎的畲族绿曲酒绿曲酒是中国酒文化传承至今的绿酒之一。绿曲酒是使用真正的纯天然无污染原料酿制而成的,它有自然的色泽及芬芳的气息。畲族的绿曲酒更是畲族人们的养生之宝,畲族绿曲酒不仅在畲族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中国酒文化中更是尤为重要。下面就让小编来为大家介绍大名鼎鼎的畲族绿曲酒。据古书记载,绿曲酒开始酿造于唐永泰二年,距今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当时绿曲酒生产在景宁山区,景宁山区自身的生产水...

畲族音乐 畲族音乐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美妙的畲族音乐文化畲族是中国南方的游耕民族,歌对于畲族人来说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不管是节日、嫁娶还是喝酒的时候,畲族人民都会情不自禁的唱上一首山歌。就因为畲族人民喜欢唱歌,从而发展成现在的音乐文化。畲族居住在中国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5省的部分山区,人口368832人(1982年统计)。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仅广东东部极少数畲族使用苗瑶语族的布努语。民间音乐主要是民歌,其...

畲族民俗 畲族凤凰茶道有什么特点

独特文化内涵的畲族凤凰茶道茶道在中国古代就一直存在,对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畲族的茶道在畲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对畲族文化也有着巨大的影响,畲族有名的凤凰茶道还有一整套的迎宾礼节。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小畲族的凤凰茶道,看看它有什么独特文化内涵。“凤凰茶”茶艺表演,正是取材于畲乡的一个生活习俗:饮蛋茶。福建屏南县的甘棠乡巴地畲族自然村的村民以艾叶卧底,上搁一个完整的生蛋,用滚烫的山泉水...

畲族文学 畲族的小说歌文化有什么特点

源远流长的畲族小说歌文化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畲族文化中的小说歌就是最真实的写照。虽然畲族小说歌只是手抄唱本,但丰富的内容,却贯穿了畲族历史的发展进程。畲族小说歌是对压迫与苦难的深切痛诉,以及对生活的窘迫。那么,大家就随小编一起看看源远流长的畲族小说歌文化吧。发源于福建省霞浦县侯南镇白露坑村。白露坑是畲族人口最为密集和文化积淀最为丰富的区域,堪称闽东第一村。最初畲族歌手将章回小说和评话唱本改编...

畲族服饰 畲族彩带是什么有什么特色

畲族吉祥物:畲族彩带畲族彩带是传统的手工艺品,它既能美化衣着,又能充当腰带,在畲族还是男女的定情信物,同时也是畲族的吉祥物,畲族彩带还是畲族文化“活”着的文物。畲族彩带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哦,想不想知道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在畲族具有吉祥物之称的畲族彩带。传说:畲族女始祖三公主要上天了,把她的报晓鸡留给畲家小妹,让报晓鸡每天告知天下大事。后来,报晓鸡与小妹诀别时说,在封金山,我喝过千年露水,尝...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