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节日文化 傈僳族饮食 傈僳族的常见美食有哪些

傈僳族饮食 傈僳族的常见美食有哪些

我国因地理位置差异,各地的饮食习惯也就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地区的经济作物。傈僳族都居住在高半山区,高半山区气候寒冷,地势不平,粮食作物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不产稻谷,少产小麦,多为包谷、荞子、燕麦、等,造就了当地的特色饮食文化。下面我们一起来傈僳族文化看看当地的美食吧。酸竹菜

酸竹菜是山里生长的一种青嫩的竹笋,夏初挖出,削皮切成片状晾晒成干菜(独龙语称“美皓”),食前以热水浸泡,常用来炒肉食和做汤料,味鲜美爽口。制成的酸笋是将鲜笋剁碎,舂打至绵软,密封在竹筒里,用芭蕉叶封口,放在有细小泉溪处淋滴,数天后发酵变酸,取出晾干做酸竹汤,去暑解渴,是夏季适宜的汤食。

酒焖鸡(独龙语称“夏热阿”)

即将鸡连骨剁成块,用油爆炒,放入大量的烧酒,一只鸡约放二三斤白酒,一般不放盐,只放些野花椒,在火上焖食。其鸡味酒香四溢,亦颇鲜美。酒焖荷包鸡蛋也类似这种做法,一般是十个鸡蛋放一斤酒。

打茶

独龙河上游的人有“打茶”的习惯,可能是受到邻近藏族习俗的影响。独龙族不种茶,多购买砖茶,煮沸后就饭食而饮。打茶常用来招待客人。打茶的工具,是一个长约70公分,口径约10公分的竹筒,内置一个上下活动长约90公分的带竹柄木塞。

1.jpg

筒中放进少许盐和熟的动植物油脂,如猪油、肥肉丁、鸡油、核桃油或酥油等,以及加放上一些有香味的苏麻籽,也有加入调好的鸡蛋,再将煮好的茶水倒入,然后手握竹柄木塞,上下反复打茶,再倒出饮用。其色浅褐,味咸香,能提神解乏,是一种滋补饮料。

漆油炖鸭

漆油炖鸭,是生活在怒江峡谷的傈僳族喜爱的传统食品。逢年过节或远方的朋友到来,傈僳人都会做上这道菜来庆贺佳节、招待贵宾。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盛产漆树、漆油。漆油可食用,也可用作化工原料,还可入药。

漆油炖鸭的制作方法是:先宰好一只壮鸭,剔毛洗净切成小块,把100余克漆油投入锅中熔化烧沸后,将鸭肉置于锅中焖炒五六分钟,然后洒入适量烧酒,配以八角、草果、食盐等作料,加入适量的水,用温火炖二三小时即可食用。漆油炖出来的鸭,肉香嫩、酥甜可口。

荞耗子

做荞耗子必须先在锅里烧好油汤,取所需的甜荞面于菜盆里,放适当的水将面稀释调制成浆糊状,加盐拌匀,用调匙将调好的甜荞面一调匙一调匙地舀放进锅里,再加上腌菜或煮好的干板菜或白菜。另外,有一种用包谷面做的面团,做法与此相似,食用时若能搭配点卤腐之类的辣酱,味道就更鲜美了。

侠辣与巩辣

怒族人不仅爱饮酒,而且也善于用酒做出各种美味的食物,侠辣和巩辣就是贡山境内的怒族的珍馐。在怒语中,辣是阿辣的简称,意为烧酒。侠的意思是肉,因此侠辣就是肉炒的酒。巩是鸡蛋的意思,巩辣就是鸡蛋炒的酒。

侠辣常用鸡肉为原料,先把肉砍剁成小块,在炒锅中放进酥油或漆油,加热后倒入肉块。把肉块煎炒的又脆又黄时,将火撤小,再把烧酒倒进锅中,盖上锅盖煨上五六分钟,就可以连酒连肉倒出来品尝了。此外,它也是傈僳族的喜爱。一般来说,只要是有条件,主人总喜欢端出侠辣和巩辣来宴请宾客。

烧包谷花

傈僳族家家户户都设有大火塘。火塘里白天黑夜都有火。烧包谷花时必然要有大火,把火塘里的子母灰扒在火塘边,扒成一块平平的小场子,从准备好干透了的包谷包包上,拨下包谷籽放在小场子里,然后用专制的竹夹不停地搅拌包谷籽。片刻,包谷籽一颗颗绽开了变成包谷花。围坐在火塘边的人便用竹夹子拈了来吃。

2.jpg

这种包谷花味道香脆,如果吃几粒包谷花,喝上几口盐巴茶,更是别有一番风味。有些傈僳族把它作为正餐。据说,年轻的妇女烧包谷花,能够做到用竹夹子拈包谷花,除供自己吃饱以外,还能供几个围坐在火塘边的人吃,所以有些人找媳妇,就通过在火塘边烧包谷花吃来考验其本领。

刮给楼

刮给楼的做法是:在锅里放少许香油,然后把用涨水和好的包谷面,用手搓捏成有锅底直径那样长,两公分左右粗的面条,然后把面条像堆木楞子那样把它砌起来,盖上锅盖,把锅架在三脚上,下面烧火。

待锣锅里的面条发出香味时,摘掉锅盖,放上一勺水,再卡上盖,烘烤在火塘边,要注意随时转动锣锅,不使它烤糊,直到水气烤干便可食用,此食品主要用于出门放牧、砍柴时的作干粮之用。其味香甜,打点蘸水更为可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节日文化

畲族饮食 畲族的绿曲酒有什么的历史

畲族饮食  畲族的绿曲酒有什么的历史
大名鼎鼎的畲族绿曲酒绿曲酒是中国酒文化传承至今的绿酒之一。绿曲酒是使用真正的纯天然无污染原料酿制而成的,它有自然的色泽及芬芳的气息。畲族的绿曲酒更是畲族人们的养生之宝,畲族绿曲酒不仅在畲族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中国酒文化中更是尤为重要。下面就让小编来为大家介绍大名鼎鼎的畲族绿曲酒。据古书记载,绿曲酒开始酿造于唐永泰二年,距今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当时绿曲酒生产在景宁山区,景宁山区自身的生产水...

畲族音乐 畲族音乐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美妙的畲族音乐文化畲族是中国南方的游耕民族,歌对于畲族人来说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不管是节日、嫁娶还是喝酒的时候,畲族人民都会情不自禁的唱上一首山歌。就因为畲族人民喜欢唱歌,从而发展成现在的音乐文化。畲族居住在中国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5省的部分山区,人口368832人(1982年统计)。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仅广东东部极少数畲族使用苗瑶语族的布努语。民间音乐主要是民歌,其...

畲族民俗 畲族凤凰茶道有什么特点

独特文化内涵的畲族凤凰茶道茶道在中国古代就一直存在,对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畲族的茶道在畲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对畲族文化也有着巨大的影响,畲族有名的凤凰茶道还有一整套的迎宾礼节。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小畲族的凤凰茶道,看看它有什么独特文化内涵。“凤凰茶”茶艺表演,正是取材于畲乡的一个生活习俗:饮蛋茶。福建屏南县的甘棠乡巴地畲族自然村的村民以艾叶卧底,上搁一个完整的生蛋,用滚烫的山泉水...

畲族文学 畲族的小说歌文化有什么特点

源远流长的畲族小说歌文化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畲族文化中的小说歌就是最真实的写照。虽然畲族小说歌只是手抄唱本,但丰富的内容,却贯穿了畲族历史的发展进程。畲族小说歌是对压迫与苦难的深切痛诉,以及对生活的窘迫。那么,大家就随小编一起看看源远流长的畲族小说歌文化吧。发源于福建省霞浦县侯南镇白露坑村。白露坑是畲族人口最为密集和文化积淀最为丰富的区域,堪称闽东第一村。最初畲族歌手将章回小说和评话唱本改编...

畲族服饰 畲族彩带是什么有什么特色

畲族吉祥物:畲族彩带畲族彩带是传统的手工艺品,它既能美化衣着,又能充当腰带,在畲族还是男女的定情信物,同时也是畲族的吉祥物,畲族彩带还是畲族文化“活”着的文物。畲族彩带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哦,想不想知道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在畲族具有吉祥物之称的畲族彩带。传说:畲族女始祖三公主要上天了,把她的报晓鸡留给畲家小妹,让报晓鸡每天告知天下大事。后来,报晓鸡与小妹诀别时说,在封金山,我喝过千年露水,尝...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