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节日文化 《韩熙载夜宴图》的创作背景是怎样的?该如何赏析?

《韩熙载夜宴图》的创作背景是怎样的?该如何赏析?

  《韩熙载夜宴图》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中国五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画作闻名遐迩者不在少数,其中有一幅画作《韩熙载夜宴图》,被誉为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这幅画作分多个部分,如同一幅连环画,绘制了南唐时期著名官员韩熙载家中开宴作乐的场景,每段一个情节、一个地点、一个人物组合,每段相对独立,而又统一在一个严密的整体布局当中,繁简相约,虚实相生,富有节奏感。

image.png

  然而这幅名画创作的背后,以及之后的传承有序,都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今天就带大家深入地走进这幅千古名作。

  一:创作背景

  画作当中的主人翁韩熙载,生活中五代南唐,南唐后主李煜即位后,任命韩熙载为吏部侍郎、兼修国史,可谓国之重臣。画作的作者,顾闳中,和韩熙载同朝为官,南唐李煜在位时期的画院待诏。

  李唐末年,各路节度使、太守、军阀趁势而起,撕裂瓜分大唐江山,江西、浙江一带为南唐,彼时的韩熙载已经可以说是权倾朝野的重臣了。他和南唐后主李煜的关系可以用微妙来形容,虽说韩熙载忠于国家、忠于君主,但是他为人耿直,时常顶撞李煜,李煜也很是无奈,对他又爱又恨,升了他的官又想踢他下台。

image.png

  不久以后,中原赵宋兴盛,南唐岌岌可危,南唐的满朝文武都是深知大势已去,韩熙载也是意识到这点,知道自己无力回天,于是就不再上朝,终日宴请达官显贵在家中饮酒作乐,夜夜笙歌。此事传入李煜耳中,甚是气愤,于是就叫顾闳中去参加韩熙载的夜宴,并要他将夜宴的场景细致的刻画出来。画作完成后,又将此画送给了韩熙载,李煜希望韩熙载能够领会自己的用意。然而韩熙载并没有,依旧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直至李煜将他放逐金陵。

  二:画作赏析

  《韩熙载夜宴图》全卷分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用屏风和隔扇加以分割画面场景,使得整幅画作能够巧妙地连接,场景布局又显得统一。

  【一】琵琶演奏

  描绘了韩熙载与宾客们正在聆听弹奏琵琶的情景。画上每一个人物的精神和视线,都集中到了琵琶女的手上,结构紧凑,人物集中。但人们又都屏气凝神,使得场面显得十分宁静。画中的韩熙载,盘腿坐于榻上,左手腕落在膝盖上,手指下垂,神情凝重,略有所思的样子。此段出现人物最多,计有七男五女,有的可确指其人,弹琵琶者为教坊副使李佳明之妹,李佳明离她最近并侧头向着她,穿红袍者为状元郎粲。另有韩熙载的门生舒雅、宠妓弱兰和王屋山等。

  【二】击鼓观舞

image.png

  众人正在看王屋山跳“六幺舞”,韩熙载站在红漆揭鼓旁,两手抑扬地敲鼓。韩熙载右手举起鼓捶,使人感觉仿佛这二捶敲下去就能听见鼓的声音似的。郎粲侧身斜靠在椅子上,一边可以照顾到韩熙载击鼓,一边可以欣赏王屋山的舞技,不单单是画出了神韵,连心理都刻画得淋漓尽致。特别要注意的是,这部分新出现的一个人物德明和尚,他拱手伸着手指,谦卑的低着头,好像感觉和尚出现在这种场合多少有些不好意思。只能看着韩熙载击鼓而不看舞伎,眼神也是略显尴尬,十分符合人物身份。

  【三】中场小憩

  描绘的是宴会进行中间的休息场面,人物安排相对松散。韩熙载在侍女们的簇拥下躺在内室的卧榻上,一边洗手,一边和侍女们交谈着,也是整个画卷所表现的夜宴情节的一个间歇,整体气氛舒缓放松。

  【四】独自赏乐

image.png

  这个场面的主人公韩熙载换下了正装并盘膝坐在椅子上,一边挥动着扇子,一边跟一个侍女吩咐着什么话。五个奏乐人横坐一排,各有自己的动态,虽同列一排,但也没有感到整齐统一的滞板。旁边一名打板男子坐姿端正,与富有变化的吹奏管乐的女伎们又形成一对比。

  【五】依依惜别

  画面描绘宴会结束,韩熙载站在两组人物的中间,伸出左手呈摆手状,宾客们有的离去,有的依依不舍地与女伎们谈心调笑的情状,结束了整个画面。

image.png

  整幅卷轴中,虽然都是觥筹交错,但是所有人脸上都没有出现笑容,要么平淡无奇,要么眉头紧锁,交织着热烈而冷清、缠绵又沉郁的氛围,把韩熙载等达官贵人在醉生梦死中及时行乐描绘的惟妙惟肖。

  三:传承有序

  虽然原版的《韩熙载夜宴图》已经失传,但是宋人临摹本现如今珍藏在故宫博物院中。此画历经沧桑,经许多名人之手。卷后有南宋史弥远“绍勋”葫芦印,清代宋荦钤“商丘宋荦审定真迹”一印,后隔水清代王铎题跋,后有“董林居士”、“纬萧草堂画记”等收藏印,明代王鹏翀、孙承泽、梁清标等鉴藏家的钤印。

  乾隆皇帝对《韩熙载夜宴图》十分倾心,留下了“乾”、“隆”、“乾隆鉴赏”、“乾隆预览之宝”、“古稀天子”、“太上皇帝”、“五福五音昌堂古稀天子宝”、“御书房鉴藏宝”、“石渠宝笈”、“三希堂精鉴玺”和“宜子孙”等诸多皇家印鉴。在《韩熙载夜宴图》卷后,有乾隆皇帝亲写的一段跋,落款:乾隆御识。

image.png

  还有就是张大千对《韩熙载夜宴图》也可谓情有独钟。某日,张大千从一位古玩商的口中得知,《韩熙载夜宴图》被北京玉池山房(老板马霁川)购得。张大千闻讯后想买下这张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乃国画之粹,稀世珍宝,被历代帝王珍藏。辗转流落到北京玉池山房。当日晚上,张大千来到北京南新街一位姓萧的朋友家中商量,那朋友的儿子萧允中是张大千的学生,朋友让他陪张大千前往玉池山房 。马掌柜索价500两黄金,张大千答应,又风风火火地带着画卷再至朋友家,与朋友再次同赏这件稀世名画。他俩看一会儿画,认定这幅《夜宴图》绝对是真品,不是赝品。张大千决定暂缓买王府的房子,先买下《夜宴图》。他有一枚印章,文曰“东南西北,只有相随无别离”。加盖在图卷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节日文化

畲族饮食 畲族的绿曲酒有什么的历史

畲族饮食  畲族的绿曲酒有什么的历史
大名鼎鼎的畲族绿曲酒绿曲酒是中国酒文化传承至今的绿酒之一。绿曲酒是使用真正的纯天然无污染原料酿制而成的,它有自然的色泽及芬芳的气息。畲族的绿曲酒更是畲族人们的养生之宝,畲族绿曲酒不仅在畲族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中国酒文化中更是尤为重要。下面就让小编来为大家介绍大名鼎鼎的畲族绿曲酒。据古书记载,绿曲酒开始酿造于唐永泰二年,距今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当时绿曲酒生产在景宁山区,景宁山区自身的生产水...

畲族音乐 畲族音乐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美妙的畲族音乐文化畲族是中国南方的游耕民族,歌对于畲族人来说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不管是节日、嫁娶还是喝酒的时候,畲族人民都会情不自禁的唱上一首山歌。就因为畲族人民喜欢唱歌,从而发展成现在的音乐文化。畲族居住在中国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5省的部分山区,人口368832人(1982年统计)。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仅广东东部极少数畲族使用苗瑶语族的布努语。民间音乐主要是民歌,其...

畲族民俗 畲族凤凰茶道有什么特点

独特文化内涵的畲族凤凰茶道茶道在中国古代就一直存在,对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畲族的茶道在畲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对畲族文化也有着巨大的影响,畲族有名的凤凰茶道还有一整套的迎宾礼节。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小畲族的凤凰茶道,看看它有什么独特文化内涵。“凤凰茶”茶艺表演,正是取材于畲乡的一个生活习俗:饮蛋茶。福建屏南县的甘棠乡巴地畲族自然村的村民以艾叶卧底,上搁一个完整的生蛋,用滚烫的山泉水...

畲族文学 畲族的小说歌文化有什么特点

源远流长的畲族小说歌文化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畲族文化中的小说歌就是最真实的写照。虽然畲族小说歌只是手抄唱本,但丰富的内容,却贯穿了畲族历史的发展进程。畲族小说歌是对压迫与苦难的深切痛诉,以及对生活的窘迫。那么,大家就随小编一起看看源远流长的畲族小说歌文化吧。发源于福建省霞浦县侯南镇白露坑村。白露坑是畲族人口最为密集和文化积淀最为丰富的区域,堪称闽东第一村。最初畲族歌手将章回小说和评话唱本改编...

畲族服饰 畲族彩带是什么有什么特色

畲族吉祥物:畲族彩带畲族彩带是传统的手工艺品,它既能美化衣着,又能充当腰带,在畲族还是男女的定情信物,同时也是畲族的吉祥物,畲族彩带还是畲族文化“活”着的文物。畲族彩带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哦,想不想知道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在畲族具有吉祥物之称的畲族彩带。传说:畲族女始祖三公主要上天了,把她的报晓鸡留给畲家小妹,让报晓鸡每天告知天下大事。后来,报晓鸡与小妹诀别时说,在封金山,我喝过千年露水,尝...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