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节日文化 怒族音乐 怒族的歌谣共分为几类

怒族音乐 怒族的歌谣共分为几类

  怒族虽然没有本民族文字,但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她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口头文学,歌谣便是其中的一种。正因为她们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流传到现在的或许就是歌谣海洋中的一朵浪花,而现在搜集到的恐怕又仅是这朵浪花的一瓣了。

  怒族歌谣种类很多,粗略划分,大致有如下七种:

  一、古歌

  天地怎样形成、万物怎么起源、人类怎样繁衍、发展和迁徙,这是每个民族的先民都不可回避的话题。对于这些,在怒族古歌中都作了详尽的“探究”和叙述。并且讲得有头有尾,活灵活现,几乎令人深信不疑。比较集中地反映这方面内容的是《万物起源》和《创世纪》、《人类的起源》等。

  二、礼仪歌

  在怒族的社会生活中,凡婚丧嫁娶、添丁生女、年节庆典,都约定俗成了一整套规矩礼仪、而歌谣舞蹈即是各种礼仪题中应有的重要内容。如反映婚嫁的有《开门调》、《接亲调》、《待客调》、《祝福歌》、《祝酒歌》等;反映丧葬的有《哭爷、奶调》、《哭父、母调》、(哭儿、女调)、《指路歌》、《给饭调》、《出灵调》、(下葬歌)等;反映节庆的有《贺年调》、(祭祖调)、《尝新歌》等;反映生儿育女方面的有《贺生歌》、《取名歌》等,以上这些歌谣,有时还配之以舞乐、其内容生动,语言感人,气氛浓烈,体现了怒族人民良好的道德礼节,高超的表情达意水平和丰富的想象能力。

3.jpeg

  三、生产劳动歌

  怒族人民获取物质资料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自然资源的不同,反映在生产劳动方面的歌谣,与其他兄弟民族有共性,也有其特殊性。

    在解放前,怒族衣着的重要原料是麻。因此,种麻、薅麻、挑麻、割麻、浸麻、剥麻、晒麻、绩麻、纺麻、织麻……这其间的每道工序是不能紊乱的,为了便于传承,怒族人民创作了《唱麻歌》。这既是生产娱乐,又是知识传授,其价值是显而易见的。怒族地区又多江河沟涧,溜索是重要的交通设施。编制溜索的材料千百年来是篾片来充当的。

    于是就有了《扭溜索歌》。此歌对砍竹、剥篾、拉篾、选篾、浸篾、扭溜索各道工序都毫无遗漏地作了叙述。最富有节奏感和热烈、有力的部分便是集中近百人扭溜索而溜索即将扭完时的一段。比如:“龙头怎么摆呀,龙尾就怎么用;口里怎么讲呀,手里就怎么做;眼要看,心要齐,手要动;左边高呀右边低;向左摆呀向右摆:手要做呀脚要移;用力扭呀使劲拉……”这样,寓娱乐于繁重的劳动之中,授知识于实干之时。真是一举两得,其乐无穷。

  四、民歌

  怒族民歌可分为新、旧两种。旧民歌主要反映了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和对黑暗社会的诅咒和鞭挞等:新民歌以饱满热情和昂扬的意气抒发了对新中国、新社会、新生活的赞颂之情以及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褒扬。比如《感激共产党》、《歌颂毛主席》、《社会主义就是好》、《歌声飞出心窝窝》、《阿怒对》等。

4.jpeg

  五、情歌

  情歌,顾名思义是表现爱情的歌。由于各民族所处的生活环境、心理特征、道德情操的不同,导致了人们表达男女情怀的形式也会有所区别。按其使用范围的不同、怒族情歌可分为公开化(大庭广众)情歌、半公开情歌(专属青年人汇聚的场所唱的歌)、不公开的情歌(即情侣双方对唱的歌)、玄奥难懂的情歌(即怒族民间用怒琴、琵琶弹奏的一种情歌,会听的人一听便知乐曲的全部语言内容,这种曲调只能在远离亲属时才能弹奏)。

    按其对唱对象的不同,又可分为团体间对唱的情歌、恋人间对唱的情歌、情人(过去曾有寻求情夫、情妇的习俗)之间唱的情歌:又根据对唱双方相距的长短不同而可分为大声唱的情歌,小声唱的情歌、窃窃私语般的情歌。按其内容可划分为试探性情歌、释疑性情歌、交心性情歌、直白性情歌、含蓄性情歌、挑逗性情歌,甚至还有挖苦性情歌。

  六、儿歌、童谣

  儿歌、童谣反映的是天真浪漫的孩提时代所接触的人、物、事;人,有讲好人、坏人的;有讲大人、小孩的。有讲爷奶父母的;有讲植物的,动物的。有讲玩具和食物的;有讲过去的或现在的事的,有讲坏事和好事的,有讲高兴的事或害怕的事的。歌词结构的短小、重复、内容简明清新、节奏明快轻松、语句连环易记,这是怒族儿歌、童谣的最大特点。如《你的阿爸去哪里》中是这样唱的:“你的阿爸去哪里?我的阿爸去兰坪。

    去兰坪做什么?去兰坪借锛,借锛做什么?借锛挖猪槽。猪槽做什么?猪槽养肥猪,养猪做什么?养猪娶儿媳。儿媳做什么,儿媳抬磨石……”又如,在《太阳出》中是这样唱的:“太阳出、出、出,虫子爬、爬、爬,你妈你爸漆树底下回来了。核桃沟里回来了。瞧见了!你们两个坐在篾笆上。一起偷偷吃鸡蛋。”当我们唱起这样的儿歌时。要么眼前浮现出许多脸蛋花花的、赤着小脚的可爱的小朋友:要么一时间自己又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想起在沟边、树下、秸秆堆里喜戏玩耍的往事。儿歌是童年人的福音,也是中老年人打开往事闸门的钥匙。

5.jpeg

  七、叙事长诗(《创世史诗》)

  如果说其他种类的歌谣是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的内容而以短见长的话。那么,叙事长诗则是以恢宏的篇幅展示一个民族的哲理智慧的以长见长的上乘之作。从怒族的叙事长诗《创世纪》看,其时空跨度大,结构严谨,颇富哲理,是形象思维走向逻辑思维的成功尝试,是古代怒族社会思想发展水平的一个丰碑。

    《创世纪》不仅具有艺术的价值,而且还具有历史的、宗教的、道德的和哲学的价值。可惜怒族先民创造而流传到今日的长诗己寥若晨星,即使是能够搜集到的长诗也是残缺不全的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永久的憾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节日文化

畲族饮食 畲族的绿曲酒有什么的历史

畲族饮食  畲族的绿曲酒有什么的历史
大名鼎鼎的畲族绿曲酒绿曲酒是中国酒文化传承至今的绿酒之一。绿曲酒是使用真正的纯天然无污染原料酿制而成的,它有自然的色泽及芬芳的气息。畲族的绿曲酒更是畲族人们的养生之宝,畲族绿曲酒不仅在畲族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中国酒文化中更是尤为重要。下面就让小编来为大家介绍大名鼎鼎的畲族绿曲酒。据古书记载,绿曲酒开始酿造于唐永泰二年,距今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当时绿曲酒生产在景宁山区,景宁山区自身的生产水...

畲族音乐 畲族音乐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美妙的畲族音乐文化畲族是中国南方的游耕民族,歌对于畲族人来说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不管是节日、嫁娶还是喝酒的时候,畲族人民都会情不自禁的唱上一首山歌。就因为畲族人民喜欢唱歌,从而发展成现在的音乐文化。畲族居住在中国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5省的部分山区,人口368832人(1982年统计)。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仅广东东部极少数畲族使用苗瑶语族的布努语。民间音乐主要是民歌,其...

畲族民俗 畲族凤凰茶道有什么特点

独特文化内涵的畲族凤凰茶道茶道在中国古代就一直存在,对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畲族的茶道在畲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对畲族文化也有着巨大的影响,畲族有名的凤凰茶道还有一整套的迎宾礼节。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小畲族的凤凰茶道,看看它有什么独特文化内涵。“凤凰茶”茶艺表演,正是取材于畲乡的一个生活习俗:饮蛋茶。福建屏南县的甘棠乡巴地畲族自然村的村民以艾叶卧底,上搁一个完整的生蛋,用滚烫的山泉水...

畲族文学 畲族的小说歌文化有什么特点

源远流长的畲族小说歌文化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畲族文化中的小说歌就是最真实的写照。虽然畲族小说歌只是手抄唱本,但丰富的内容,却贯穿了畲族历史的发展进程。畲族小说歌是对压迫与苦难的深切痛诉,以及对生活的窘迫。那么,大家就随小编一起看看源远流长的畲族小说歌文化吧。发源于福建省霞浦县侯南镇白露坑村。白露坑是畲族人口最为密集和文化积淀最为丰富的区域,堪称闽东第一村。最初畲族歌手将章回小说和评话唱本改编...

畲族服饰 畲族彩带是什么有什么特色

畲族吉祥物:畲族彩带畲族彩带是传统的手工艺品,它既能美化衣着,又能充当腰带,在畲族还是男女的定情信物,同时也是畲族的吉祥物,畲族彩带还是畲族文化“活”着的文物。畲族彩带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哦,想不想知道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在畲族具有吉祥物之称的畲族彩带。传说:畲族女始祖三公主要上天了,把她的报晓鸡留给畲家小妹,让报晓鸡每天告知天下大事。后来,报晓鸡与小妹诀别时说,在封金山,我喝过千年露水,尝...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