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节日文化 探索中元节各地区的习俗,中元节该吃些什么?

探索中元节各地区的习俗,中元节该吃些什么?

  中元节和清明节、重阳节、除夕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中元节祭祖在华夏以及海外华人地区都十分流行。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中元节是道教的一种叫法,民间俗称一般就是七月十五或者七月半,这个节日的主要习俗就是焚烧纸锭、祭祖,还可以说这个节日就是追怀先人的一种传统的文化节日,文化核心就是敬祖尽孝,不忘根本。

  中元节的来历

  七月十五原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日,到了东汉时期道教称之为“中元节”,而佛教称其为“盂兰盆节”,在唐代时期统治者开始推崇道教,因此道教的“中元节”开始盛行,节日设在七月十五,并一直延至迄今。

image.png

  很多人认为中元节就是盂兰盆节,其实这种认识存在很大的误解,正确来讲七月半祭祖、中元节以及盂兰盆节分别属于民间俗信、道教和佛教的说法,三者呈现并列关系,而不是一个节日有三个称谓,在民间,七月半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就是敬祖尽孝,在佛教中“盂兰盆”是梵文的音译,大概的意思就是解救在地狱受苦的鬼魂,而非“鬼节”,而道教中的“中元节”主要是祭祖,强调的是孝道,佛教与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各有不同的解释,所以如今的中元节可以说是世俗、道教与佛教的融合。

  中元节国外习俗

  了解了中元节的历史由来,再来了解一下中元节的节日习俗,关于中元节国内各个地区的习俗不同,如河北有些地区会携带水果、糕点、纸钱或者烧纸等物品前往祖先墓地上坟每个地区基本上都有各自的习俗,而且习俗不尽相同。中元节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也是世界的节日,国外很多国家也过中元节,只是各个国家叫法不同而已,最典型的就是日本,众所周知,日本被称为“盂兰盆节”,日本的盂兰盆节是由隋唐时期传入日本,并沿用至今,日本人非常重视盂兰盆节,每到盂兰盆节全国上下不约而同的会放假一周,返乡团聚祭祖,因此这个节日也成为了仅次于新年的一个大节。除了日本,泰国在七月十五这一天会举办“水灯节”,人们放天灯为逝去的亡灵祈福,朝鲜称为“百中节”。

image.png

  中元节的饮食习俗

  中元节既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当然跟其他节日一样,也有属于自己的饮食习惯,全国各个地区的饮食习俗都有各自的说法和特点,不过很多地方都有吃鸭子的习惯,鸭子取其谐音,“鸭”同“压”,寓意就是吃鸭子能压住鬼魂,其实排除这个说法,从科学养生角度来分析,秋季吃鸭子对身体也是大有益处的,中元节吃鸭习俗还是比较好的习俗。

  除了吃鸭子,有些地区还有吃粗茶淡饭的习俗,俗称“掐嘴节”,中元节过后便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了,白露之后天气开始变冷,这个时节饮食调整要多吃清淡食物,少吃油腻的大鱼大肉,所以吃粗茶淡饭也是一种比较养生的习俗吧。

  中元节这天,在江苏的有些地区会有吃扁食的习俗,扁食是一种用面粉和糖做成的畚箕形的食物,类似饺子。在浙江地区中元节这天会吃“饺饼”,一种类似春卷的食物。其实关于中元节的饮食习俗还有很多,每个地区各有各的说法和吃法,无论什么样的饮食习俗其意思都是在中元节这天缅怀祖先和逝去的亲人。

image.png

  中元节后的养生

  除了中元节的饮食习俗,这里还要讲一下中元节后的养生,中元节与白露相差几天,白露节气后,气温开始逐渐下降,天气逐渐开始转凉,早晚温差较大,这时候需要注意防寒,同时也要注意饮食上的调整,无论是蔬菜还是水果都要了解其性质,从而根据它们的营养特点来帮助身体获得健康,那么白露后什么可以吃什么要少吃或者不吃呢,接下来简单分析一下,白露正是秋意渐浓的时期,秋天是进补的最佳季节,进补需要先将脾胃调理好,所以饮食上一定要注意不要吃损伤脾胃的食物,最常见的西瓜就是其中之一,西瓜属于寒凉水果,夏天消暑止渴,但是过了夏天就不要再吃了。这个时候要多吃应季的水果,如梨、葡萄等,梨有滋阴润肺的功效,任何食物再好也要摄入适量。秋季根据养生原则要多吃豆类、莲藕、银耳、大枣、茄子、胡萝卜等食物,饮食要清淡,不要油腻。

  总结

  中元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人了解的并不多,本篇文章从中元节的来历、中元节的鬼神论、中元节的国外习俗、中元节的饮食习俗以及中元节后的养生等方面给大家做了分析,中元节从上古时代就是祭祖的节日,只是因为东汉后道教的理论思想演变成“鬼节”,其实中元节只是追怀先人的一种传统文化的节日,而七月也并非不吉利的月份,只是人们返乡祭祖和尽孝的日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节日文化

畲族饮食 畲族的绿曲酒有什么的历史

畲族饮食  畲族的绿曲酒有什么的历史
大名鼎鼎的畲族绿曲酒绿曲酒是中国酒文化传承至今的绿酒之一。绿曲酒是使用真正的纯天然无污染原料酿制而成的,它有自然的色泽及芬芳的气息。畲族的绿曲酒更是畲族人们的养生之宝,畲族绿曲酒不仅在畲族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中国酒文化中更是尤为重要。下面就让小编来为大家介绍大名鼎鼎的畲族绿曲酒。据古书记载,绿曲酒开始酿造于唐永泰二年,距今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当时绿曲酒生产在景宁山区,景宁山区自身的生产水...

畲族音乐 畲族音乐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美妙的畲族音乐文化畲族是中国南方的游耕民族,歌对于畲族人来说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不管是节日、嫁娶还是喝酒的时候,畲族人民都会情不自禁的唱上一首山歌。就因为畲族人民喜欢唱歌,从而发展成现在的音乐文化。畲族居住在中国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5省的部分山区,人口368832人(1982年统计)。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仅广东东部极少数畲族使用苗瑶语族的布努语。民间音乐主要是民歌,其...

畲族民俗 畲族凤凰茶道有什么特点

独特文化内涵的畲族凤凰茶道茶道在中国古代就一直存在,对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畲族的茶道在畲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对畲族文化也有着巨大的影响,畲族有名的凤凰茶道还有一整套的迎宾礼节。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小畲族的凤凰茶道,看看它有什么独特文化内涵。“凤凰茶”茶艺表演,正是取材于畲乡的一个生活习俗:饮蛋茶。福建屏南县的甘棠乡巴地畲族自然村的村民以艾叶卧底,上搁一个完整的生蛋,用滚烫的山泉水...

畲族文学 畲族的小说歌文化有什么特点

源远流长的畲族小说歌文化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畲族文化中的小说歌就是最真实的写照。虽然畲族小说歌只是手抄唱本,但丰富的内容,却贯穿了畲族历史的发展进程。畲族小说歌是对压迫与苦难的深切痛诉,以及对生活的窘迫。那么,大家就随小编一起看看源远流长的畲族小说歌文化吧。发源于福建省霞浦县侯南镇白露坑村。白露坑是畲族人口最为密集和文化积淀最为丰富的区域,堪称闽东第一村。最初畲族歌手将章回小说和评话唱本改编...

畲族服饰 畲族彩带是什么有什么特色

畲族吉祥物:畲族彩带畲族彩带是传统的手工艺品,它既能美化衣着,又能充当腰带,在畲族还是男女的定情信物,同时也是畲族的吉祥物,畲族彩带还是畲族文化“活”着的文物。畲族彩带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哦,想不想知道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在畲族具有吉祥物之称的畲族彩带。传说:畲族女始祖三公主要上天了,把她的报晓鸡留给畲家小妹,让报晓鸡每天告知天下大事。后来,报晓鸡与小妹诀别时说,在封金山,我喝过千年露水,尝...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