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节日文化 唐代繁荣多样的酒文化从何而来?在文化交流中起到什么作用?

唐代繁荣多样的酒文化从何而来?在文化交流中起到什么作用?

  唐朝时期经济、社会、文化、艺术都繁盛发展,具有多元化、开放性等特点,酒文化也繁荣多样。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酒不断创新酿酒技术与各异的文化相结合,始终将中西文化交往紧紧联系在一起,而其中所衍生出来的酒文化更是中国历史长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所谓的酒文化就是指人类是如何尝试酿制出酒,又是如何把酒的特质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将酒与自己的文明融合交织,并演变出一种全新而独特的酒文化。

  唐朝文化种类繁多而灿烂,国力强盛、经济稳定、开放包容,是中国古代最为辉煌璀璨的朝代之一。

  随着频繁的对外交流,这一时期的社会风气也非常开放,西方文化不断涌入,民众的思想也愈加开放自由,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唐代文学的发展,甚至曾一度达到了鼎盛时期。与此同时,诗歌文化成就也随之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

  盛唐时期,大多数的诗人都喜欢饮酒赋诗,酒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更是他们创作诗歌时至关重要的关键因素。

  纵观我国古代文学的历史长河,文人与酒始终都是永恒的话题,似乎处处都弥漫散发着幽幽的酒香,可以说是酒特有的功能催生了文人的才气,也是文人的依赖才赋予了酒更多的美誉。

image.png

  在这繁荣发展的文学背后,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不断丰富,有着其独特的地位,直到现如今,每逢佳节聚会,人们都会小酌几杯,欢度大好时光。

  那么,在富饶强盛的大唐时代,繁荣的酒文化究竟从何而来呢?

  唐代酿酒技术普及全国,酒业前景十分兴盛

  1、酒酿出品的渠道广泛、多样

  早在数千年前,中国的老祖先就已从生活经验中发掘了酒的甘醇美味,进而发明出利用酒曲造酒的伟大技艺。新石器中晚期的农业文明在物资方面为人工酿酒提供了时代契机,而酿酒作为一种专门的生产行业,也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趋势,逐渐于夏周时代开始浮现。

  酿酒业发展到唐朝,已经初具规模,分布也极其广泛,大到专业酒坊,小至百姓家庭,均能自行酿酒,而这种小规模、酿者众的生产模式构建了唐代酿酒业的主体框架。

  尽管唐代的酒业呈大范围分散状态,但它可以分为官营酒业、民营酒坊以及家庭自酿三大体系,而正是这三大体系所酿制的酒已然占据了人们日常酒类消费的绝大份额。

  官营酒业是指由政府及官员直接控制的酿酒行业。早在唐朝建立之初,长安城内就设置了良酝署,由朝廷委派出专职酒务官员,负责皇家及国事的用酒。

  良酝署是朝廷直接设立的酿酒组织,主要用于从事酒类生产,生产的酒专供朝廷国事祭祀使用,同时还会酿造上等好酒,供皇帝日常饮用,故此被称为御酒。

  民营酒坊是指民间经营的各种酿酒及售酒点,官方称其为酒户。唐代酒户对外表现形式非常显著,大多数都是集酿酒与售酒于一体的实体店铺,人们俗称酒肆、酒楼、酒家、酒舍等等。

  唐代民营酒坊一般都能酿制出品质较高的酒,也因此争取到了酒类市场的主动权,到酒肆买酒、饮酒的人络绎不绝。

  由于唐代的民营酒业广为普及并且相当发达,唐人的日常生活便往往与酒肆结下亲缘,人们生活中的很大一部分开支都耗费于酒肆沽饮之中。唐人这种干金买醉、以酒为乐的生活态度,也大大刺激了民营酒业的膨胀。

image.png

  家庭自酿一般是指普通百姓或官宦之家自己酿酒。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唐朝,大多数家庭都能掌握简单的酿酒技术,在自家范围之内自酿自用。

  家庭酿酒主要目的是满足一家的酒水消费,同时也可以馈送亲友。由于这种家庭自酿的小生产模式十分普遍。所以,唐代酒业的产酒量与消费量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这种家庭酿酒,其额度也不容忽视。

  2、酒肆兴起:唐代酒肆的发展盛况

  唐代发达的社会经济催动着商业文化的繁荣,酒肆作为唐人生活中的重要商业设施,在唐代经济浪潮中发展较为迅速。

  那时,制酒业和酒肆文化都极其繁盛,大小酒肆遍布全国,上至长安等通都大邑,下至乡村山野、河岸湖边,皆有酒肆存在,“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成了唐人生活中最炫美的风景。

  唐代酒肆以庞大的数量、多样的体制、完善的服务设施以及丰富的社会功能影响了唐人的生活方式,拓展了唐人的社交场域,酒肆在空间上将社会中的各层次人群紧密联系起来,在心理上加强了人们心灵的沟通与情感的交流。

  因此,酒肆在唐人生活中的作用不可小视,在唐代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至关重要。

  酒肆中的消费群体呈现出多样性与动态性,官员之宴会、商人之驻足、举子之宴集、旅人之休憩均能在酒肆中进行。

  酒肆正是这样一个极为开放的空间,它以广泛的包容性迎接来自四面八方、身份各异的消费者。诗人与酒有着天然的有机联系,他们饮酒是为了激发沉闷的诗思,更加畅快地抒发感情。因此,诗人频繁往来于酒肆,成为酒肆消费者中的一大特殊群体。

  唐代酒肆中弥漫出的独特氛围为诗人打造了一个自在潇洒的虚幻世界,改变着诗人的心态,对唐代诗歌流派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在这种环境与心态下吟唱出的诗歌自然具有别样的风貌,富有诗酒交融的气质。

  酒肆宴饮社交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时城市文化的复苏与商业经济的繁盛。唐代酒肆兴盛的一大表现就是酒肆数量庞大,大小酒肆遍布全国,形成了“酒幔高楼一百家”的壮观景象。长安是当时的经济政治与文化中心,其发达程度更足令今人瞠目。

  酒文化在唐代文化交流中的作用特征

image.png

  1、酒入豪肠诗自成,酒壮“诗”之胆

  在近三百年的岁月中,唐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大都呈现出蓬勃向上、生机盎然的发展态势,强盛稳定的国力以及开放的文化环境促进了唐代文学的全面发展。相比之下,唐朝宽松的酒政策更使得酒文化日趋繁盛,作为促进唐诗创作的一个重要因素,酒文化在诗歌中也得以集中体现。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唐代嗜酒之风极为盛行,酒水兴奋了诗人的敏感神经,充实了诗人的生活趣味,他们借酒酣之自由状态抒发感情,亦在诗中直接言及酒水,故而唐诗中有大量的涉酒诗,且在诗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酒文化塑造的唐人的诗酒风流之精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酒文化精神乃是诗的一个重要精神支柱, 也是诗的自由之魂。

  实际上,酒不但给诗人提供了创作的灵感和足够放松的诗歌环境, 同时也给予了“诗”以胆量和魄力。

  人人都说酒壮英雄胆, 三杯黄酒饮下肚, 全身热血涌上心头, 诗人们可以摆脱现实生活中所有愁闷、羁绊, 勇敢自由地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 尽情抒发自己想表达的情感, 做自己想做的事。

  故而在此基础上, 李白才得以“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而杜甫才能“儒术于我何有哉, 孔丘盗跖俱尘埃!”, 陶渊明曾说:“若复不快饮, 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 君当恕醉人。”

  若非是喝醉了酒,诗人们是绝不敢如此放肆大胆的。酒之于诗, 还可称其为“保护伞”。唐诗的繁荣兴盛虽是原由多样, 但酒的促进作用不可小视, 酒刺激了诗兴和诗人的创造力。

  2、唐朝酒文化中的西域民族特色

  唐朝前期统治的少数民族血统,征战沙场的丰富阅历,使其制定的各项政策具有包容与自信的特点。待到统治基调的确定,国力日渐强盛,经过中宗、武则天的推进深化,到玄宗时,唐朝达到了盛世景象。

  盛世之下的唐朝人民把酒言欢,对酒高歌,沽酒吟诗成为寻常之态,酒的需求日益增长,酒文化在盛唐频繁的东西交流中也异彩纷呈,从而创造了唐朝风格鲜明的酒文化。

  唐朝民族政策开放包容,唐朝政府通过政治手段将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笼络到广大的唐朝疆土范围内。各民族交流频繁,因此唐代酒文化中的西域元素众多,民族融合特点浓厚,这和统治者的民族政策密不可分。

  正是因为唐朝开放包容的民族政策,各国各民族交流融合频繁,酒文化也繁荣多样,酒文化在继承传统的酒文化基础上,融合来自于西域各族文化,呈现出璀璨夺目的特点。

image.png

  此前,唐人多以饮谷物酒为主,果品酒甚为稀少,直到后来,才开始品赏果品酒,这些果酒几乎都是来自于“胡人”西、北地区的非汉民族,如哈萨克、俄罗斯、锡伯等,他们常以牛、马、羊为食,“不耕稼......取麦他国以酿酒”,“胡人”虽然并不是依靠农耕来生活,但这并不会妨碍他们对酒的热爱。

  少数民族酿出的酒多是果酒或是以动物乳液所酿制的酒,东北地区亦能够自行酿酒。葡萄原产于西域,受西汉时丝绸之路的影响,葡萄酒开始传入中国,因而葡萄酒在古代是弥足珍贵的果品酒之一。

  到了唐代,直到太宗破高昌后才知道葡萄酒的美味,后被当时的人们所推崇和夸赞。除此之外,还有石榴酒、乳酒等。

  三、结语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进程中,长久累积了无穷无尽的文化资产,宛如一副色彩绚丽的锦绣,而其秀美多姿的图案,则是由祖先们的生活轨迹与聪慧所交织而成。

  自古谓酒,虽各有各的见解,然酒以成礼、酒以成俗,早已融入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中,成为最广泛的社会文化现象,间接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行为、道德观念以及文化行为,真可谓“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随着盛唐时期酿酒生产经验的不断积累、丰富,酿酒的生产技艺不断进步、完善,特别是我国率先发明了制曲的酿造技术,一举奠定了在人类酿造技术领域里的领先地位,积累了一份十分宝贵的文化财富,成为世界酿酒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节日文化

畲族饮食 畲族的绿曲酒有什么的历史

畲族饮食  畲族的绿曲酒有什么的历史
大名鼎鼎的畲族绿曲酒绿曲酒是中国酒文化传承至今的绿酒之一。绿曲酒是使用真正的纯天然无污染原料酿制而成的,它有自然的色泽及芬芳的气息。畲族的绿曲酒更是畲族人们的养生之宝,畲族绿曲酒不仅在畲族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中国酒文化中更是尤为重要。下面就让小编来为大家介绍大名鼎鼎的畲族绿曲酒。据古书记载,绿曲酒开始酿造于唐永泰二年,距今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当时绿曲酒生产在景宁山区,景宁山区自身的生产水...

畲族音乐 畲族音乐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美妙的畲族音乐文化畲族是中国南方的游耕民族,歌对于畲族人来说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不管是节日、嫁娶还是喝酒的时候,畲族人民都会情不自禁的唱上一首山歌。就因为畲族人民喜欢唱歌,从而发展成现在的音乐文化。畲族居住在中国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5省的部分山区,人口368832人(1982年统计)。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仅广东东部极少数畲族使用苗瑶语族的布努语。民间音乐主要是民歌,其...

畲族民俗 畲族凤凰茶道有什么特点

独特文化内涵的畲族凤凰茶道茶道在中国古代就一直存在,对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畲族的茶道在畲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对畲族文化也有着巨大的影响,畲族有名的凤凰茶道还有一整套的迎宾礼节。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小畲族的凤凰茶道,看看它有什么独特文化内涵。“凤凰茶”茶艺表演,正是取材于畲乡的一个生活习俗:饮蛋茶。福建屏南县的甘棠乡巴地畲族自然村的村民以艾叶卧底,上搁一个完整的生蛋,用滚烫的山泉水...

畲族文学 畲族的小说歌文化有什么特点

源远流长的畲族小说歌文化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畲族文化中的小说歌就是最真实的写照。虽然畲族小说歌只是手抄唱本,但丰富的内容,却贯穿了畲族历史的发展进程。畲族小说歌是对压迫与苦难的深切痛诉,以及对生活的窘迫。那么,大家就随小编一起看看源远流长的畲族小说歌文化吧。发源于福建省霞浦县侯南镇白露坑村。白露坑是畲族人口最为密集和文化积淀最为丰富的区域,堪称闽东第一村。最初畲族歌手将章回小说和评话唱本改编...

畲族服饰 畲族彩带是什么有什么特色

畲族吉祥物:畲族彩带畲族彩带是传统的手工艺品,它既能美化衣着,又能充当腰带,在畲族还是男女的定情信物,同时也是畲族的吉祥物,畲族彩带还是畲族文化“活”着的文物。畲族彩带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哦,想不想知道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在畲族具有吉祥物之称的畲族彩带。传说:畲族女始祖三公主要上天了,把她的报晓鸡留给畲家小妹,让报晓鸡每天告知天下大事。后来,报晓鸡与小妹诀别时说,在封金山,我喝过千年露水,尝...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