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节日文化 汉族历史 汉族农业发展史简介

汉族历史 汉族农业发展史简介

  汉族先民很早就发明了农业。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普遍出土的石制农具,还有部分遗址发现的农作物遗迹遗物,都证明了这一点。汉族先民最早种植了粟、黍、稷、稻、菽、菜、瓠、大麻、荣麻等,发明了养蚕缫丝,驯养了猪、鸡、狗等畜禽。后来引进了麦、玉米、棉花、甘薯、马铃薯、花生、烟草、糖用甜菜等作物。

  汉族先民最早发明和使用双齿木耒和铲形石耜、骨耜耕耘土地。周代有了金属农具。公元前6世纪发明了铁犁,公元前2—前1世纪设计了犁壁并装在铧犁上,大大提高了启土和翻土的效率。与此同时,铁锄已普遍制作使用。公元前2世纪发明了耧(以畜力牵引的多管种子条播机)和扬车(旋转式扬谷扇车)。公元1世纪发明了龙骨水车(脚踏式板叶链传运器,主要用于提水)。这些发明使中国农业的面貌大为改观,并由此奠定了建立疆域辽阔的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国的坚实基础。

  汉族的传统农业,属于东方集约农业类型。以重视土壤的深耕和熟化,广泛积制和施用各种有机肥料,实行分行栽培、合理密植、轮作复种、套作间种、注意中耕管理为特点。这与西方的从单一种植的粗放农业发展而来的休耕农业适成鲜明对照。

3.jpeg

  由于积累了数千年的耕作经验,汉族先民留下了丰富的汉文农学著作。先秦诸书中多含有农学篇章,如《管子·地员》、《尚书·禹贡》、《周礼·职方》记录了各地土壤分类及物产。《礼记·月令》记录了春夏秋冬各月的特候和农事活动。《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四篇农学专论,分别论述重农、精耕细作、施肥灌溉、不违农时的道理和具体作法。

  两汉时期,农学已成为一种专门学料。最著名的农学著作如《汜胜之书》,总结了关中地区农人的经验,以提倡精耕细作的“区种法”和下种前用肥料和农药处理种子的“溲种法”为特点。其时,农学著作《四民月令》,记述了每月例行的农事活动。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系统农书,讲述从农业耕作(包括种植菜蔬果木、养殖畜禽鱼类)到各类食品加工的技术知识。

  宋代问世的农学专著《农书》,专述南方稻区农事。元代王祯著《农书》,全面总结了北魏以来的农业生产经验,以记述农业技术和工具创造为特色。明代徐光启著《农政全书》,对当时的农耕工具、农业技术、土壤、水利、施肥、选种、插种、植桑养蚕、果木嫁接等都有详尽论述,特别介绍了棉花和甘薯的种植技术。此外,各朝各代各地区刻印的农书也不在少数。

  近代以来,在向西方学习的潮流中,从洋务派李鸿章、张之洞,改良派梁启超、谭嗣同,到革命派领袖孙中山等,都先后表示重视技术兴农,努力促进农业近代化。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中国人大量翻译外国农业科技论著,建立农业学校,高薪聘用外籍农学家任教师,选派留学生出国学习,努力培养自己的农业新学技术人才。又努力引进外国先进农业技术成果,如新式农业机具(以抽水排灌机械效用最大),化肥、农药,以及良种农作物和禽畜良种等,为中国农学从经验农学进入现代科学研究领域作了准备。

4.jpeg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政府在人民群众中普遍宣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思想,提高全民族对农业的认识。成立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各省、地、县都成立农业科学研究所。创办了农业大学、农学院和农业专科学校,培养从事农学研究和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的人才。

    新中国农业研究注意发掘本国农业的优良传统,对前人总结的生产经验技术进行考察推广,总结了“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八字方针,大力提倡科学种植。同时,努力发展农机、化肥、农药和塑料薄膜的生产,在有条件的地方使用西方现代化农业的生产技术。并积极开展高科技领域如遗传工程学、现代细胞培育技术、高光效育种等方面的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节日文化

畲族饮食 畲族的绿曲酒有什么的历史

畲族饮食  畲族的绿曲酒有什么的历史
大名鼎鼎的畲族绿曲酒绿曲酒是中国酒文化传承至今的绿酒之一。绿曲酒是使用真正的纯天然无污染原料酿制而成的,它有自然的色泽及芬芳的气息。畲族的绿曲酒更是畲族人们的养生之宝,畲族绿曲酒不仅在畲族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中国酒文化中更是尤为重要。下面就让小编来为大家介绍大名鼎鼎的畲族绿曲酒。据古书记载,绿曲酒开始酿造于唐永泰二年,距今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当时绿曲酒生产在景宁山区,景宁山区自身的生产水...

畲族音乐 畲族音乐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美妙的畲族音乐文化畲族是中国南方的游耕民族,歌对于畲族人来说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不管是节日、嫁娶还是喝酒的时候,畲族人民都会情不自禁的唱上一首山歌。就因为畲族人民喜欢唱歌,从而发展成现在的音乐文化。畲族居住在中国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5省的部分山区,人口368832人(1982年统计)。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仅广东东部极少数畲族使用苗瑶语族的布努语。民间音乐主要是民歌,其...

畲族民俗 畲族凤凰茶道有什么特点

独特文化内涵的畲族凤凰茶道茶道在中国古代就一直存在,对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畲族的茶道在畲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对畲族文化也有着巨大的影响,畲族有名的凤凰茶道还有一整套的迎宾礼节。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小畲族的凤凰茶道,看看它有什么独特文化内涵。“凤凰茶”茶艺表演,正是取材于畲乡的一个生活习俗:饮蛋茶。福建屏南县的甘棠乡巴地畲族自然村的村民以艾叶卧底,上搁一个完整的生蛋,用滚烫的山泉水...

畲族文学 畲族的小说歌文化有什么特点

源远流长的畲族小说歌文化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畲族文化中的小说歌就是最真实的写照。虽然畲族小说歌只是手抄唱本,但丰富的内容,却贯穿了畲族历史的发展进程。畲族小说歌是对压迫与苦难的深切痛诉,以及对生活的窘迫。那么,大家就随小编一起看看源远流长的畲族小说歌文化吧。发源于福建省霞浦县侯南镇白露坑村。白露坑是畲族人口最为密集和文化积淀最为丰富的区域,堪称闽东第一村。最初畲族歌手将章回小说和评话唱本改编...

畲族服饰 畲族彩带是什么有什么特色

畲族吉祥物:畲族彩带畲族彩带是传统的手工艺品,它既能美化衣着,又能充当腰带,在畲族还是男女的定情信物,同时也是畲族的吉祥物,畲族彩带还是畲族文化“活”着的文物。畲族彩带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哦,想不想知道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在畲族具有吉祥物之称的畲族彩带。传说:畲族女始祖三公主要上天了,把她的报晓鸡留给畲家小妹,让报晓鸡每天告知天下大事。后来,报晓鸡与小妹诀别时说,在封金山,我喝过千年露水,尝...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