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节日文化 乌孜别克族历史 乌孜别克族经济发展简介

乌孜别克族历史 乌孜别克族经济发展简介

  过去,他们驱牛赶羊辗转在漫长的牧道上,忍受冬寒夏暑……如今,他们相继拥有了抗震安居房,还学会种植大棚蔬菜。“放下马鞭子,编起菜篮子”,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间,全国唯一的乌孜别克乡牧民经历了游牧天山到定居发展设施农业的巨大变迁。

  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大南沟乌孜别克乡地处天山北麓东端。记者在当地建立的蔬菜大棚基地看到,33座大棚整齐排列,每个大棚旁都有一座政府援建的50平方米抗震安居房,定居下来的牧民在此生产生活。

  在一间大棚外,乌孜别克族村民乌木尔别克正忙着批发自种的芹菜。他7岁的儿子一边吃着番茄,一边笑呵呵地拉着记者参观他家的两座大棚。10月末新疆气温已降到10摄氏度以下,但大棚里却温暖如春,番茄、芹菜、小油菜等果蔬长势正旺。

  乌木尔别克说:“年轻的时候嘛,我们都赶着羊群在天山里放牧。后来乡政府动员我们定居,

  帮我们贷款建了大棚,还教给我们技术。去年我家一个大棚就收入了3000多元。今年我们承包了三个大棚。”

3.jpeg

  看着越建越多的蔬菜大棚,身为乡长的帕克江十分欣慰。“30年前,这里还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随着乌孜别克族乡民逐渐定居,21年前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乌孜别克乡。到目前为止,全乡997名乌孜别克族牧民已有60%实现定居。”

  帕克江告诉记者,乌孜别克乡建乡以后,先后于1989年、1998年、2003年进行了三次大规模搬迁定居,在木垒县城北12公里处建立了定居点,走上了“以牧为主,牧农结合”的发展之路。全乡有可耕地面积1.5万亩,年总播面积达8332亩,比20年前增加了6倍,作物有玉米、小麦、豌豆、苜蓿等。

  近几年来,乌孜别克乡还建立了手工刺绣协会、优质奶源基地、民俗风情园等,2007年全乡农村经济收入比1987年增长了6.7倍。乡里的3个村如今通水、通电、通路、通邮、通广播电视,呈现出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的新乡貌。过去游牧时难以入学的适龄青少年全部在校就读。

  哈萨克族姑娘玛尔江古丽是乡里刺绣协会的技术员。她说,现在乡里的妇女农闲和不放牧时都学着刺绣。县里帮着把绣品卖到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去,她们可以放心做活不用担心销路。“一个手工绣毯可以卖到1000多元。”

4.jpeg

  回顾由游牧到定居的生活变迁,帕克江很感慨:“30年来我们乡的变化真可谓翻天覆地!今后我们还得加快发展,力争到2015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较2005年翻三番,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

  大南沟乌孜别克乡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县城以北13公里处,是全国唯一的乌孜别克族乡。全乡共有乡民591户、3096人,由乌孜别克、哈萨克、塔塔尔、维吾尔、汉、回等六个民族组成。2001年被国家确定为重点扶持发展的人口较少民族乡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节日文化

畲族饮食 畲族的绿曲酒有什么的历史

畲族饮食  畲族的绿曲酒有什么的历史
大名鼎鼎的畲族绿曲酒绿曲酒是中国酒文化传承至今的绿酒之一。绿曲酒是使用真正的纯天然无污染原料酿制而成的,它有自然的色泽及芬芳的气息。畲族的绿曲酒更是畲族人们的养生之宝,畲族绿曲酒不仅在畲族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中国酒文化中更是尤为重要。下面就让小编来为大家介绍大名鼎鼎的畲族绿曲酒。据古书记载,绿曲酒开始酿造于唐永泰二年,距今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当时绿曲酒生产在景宁山区,景宁山区自身的生产水...

畲族音乐 畲族音乐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美妙的畲族音乐文化畲族是中国南方的游耕民族,歌对于畲族人来说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不管是节日、嫁娶还是喝酒的时候,畲族人民都会情不自禁的唱上一首山歌。就因为畲族人民喜欢唱歌,从而发展成现在的音乐文化。畲族居住在中国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5省的部分山区,人口368832人(1982年统计)。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仅广东东部极少数畲族使用苗瑶语族的布努语。民间音乐主要是民歌,其...

畲族民俗 畲族凤凰茶道有什么特点

独特文化内涵的畲族凤凰茶道茶道在中国古代就一直存在,对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畲族的茶道在畲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对畲族文化也有着巨大的影响,畲族有名的凤凰茶道还有一整套的迎宾礼节。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小畲族的凤凰茶道,看看它有什么独特文化内涵。“凤凰茶”茶艺表演,正是取材于畲乡的一个生活习俗:饮蛋茶。福建屏南县的甘棠乡巴地畲族自然村的村民以艾叶卧底,上搁一个完整的生蛋,用滚烫的山泉水...

畲族文学 畲族的小说歌文化有什么特点

源远流长的畲族小说歌文化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畲族文化中的小说歌就是最真实的写照。虽然畲族小说歌只是手抄唱本,但丰富的内容,却贯穿了畲族历史的发展进程。畲族小说歌是对压迫与苦难的深切痛诉,以及对生活的窘迫。那么,大家就随小编一起看看源远流长的畲族小说歌文化吧。发源于福建省霞浦县侯南镇白露坑村。白露坑是畲族人口最为密集和文化积淀最为丰富的区域,堪称闽东第一村。最初畲族歌手将章回小说和评话唱本改编...

畲族服饰 畲族彩带是什么有什么特色

畲族吉祥物:畲族彩带畲族彩带是传统的手工艺品,它既能美化衣着,又能充当腰带,在畲族还是男女的定情信物,同时也是畲族的吉祥物,畲族彩带还是畲族文化“活”着的文物。畲族彩带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哦,想不想知道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在畲族具有吉祥物之称的畲族彩带。传说:畲族女始祖三公主要上天了,把她的报晓鸡留给畲家小妹,让报晓鸡每天告知天下大事。后来,报晓鸡与小妹诀别时说,在封金山,我喝过千年露水,尝...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