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节日文化 乌孜别克族饮食 乌孜别克族日常饮食简介

乌孜别克族饮食 乌孜别克族日常饮食简介

  乌孜别克族以牛、羊、马肉及乳制品为主,一日三餐离不开馕和奶茶,以胡椒、酸奶子和肉汤做成的“那仁”最具有特色,手抓食是乌孜别克族待客的佳品。乌孜别克族禁酒,忌食猪、狗、驴、骡肉。

  一日三餐,早晚两餐较简单,早餐吃馕喝奶茶,既简便又实惠,午饭是正餐,吃各种丰富的主食。用餐时,长者居上座,晚辈坐下席,家中人口多的,就分桌用餐。过去许多食物可以用手抓食,如抓饭等,故而饭前饭后要洗手,虽然现在大都改用筷子和匙子,但这种良好的卫生习惯一直保持下来。

  乌孜别克族的食物结构中,肉食和奶制品占有很大的比重,不常吃蔬菜,多吃羊、牛、马肉。馕是主食,也是新疆信奉伊斯兰教各民族最常见的面食,还专有乌孜别克式的馕。其它主食有汤面、抻面、爆炒面、揪面片、油饼、馃子、薄饼、煎饼、肉焖饼、蒸包子、烤包子、馓子、花卷、饺子、馄饨、馒头、甜搅团等。

3.jpeg

    其中,馕的制法很多,有配加植物油或羊油、酥油的油馕;配加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葱末的肉馕,以及薄片馕、窝窝馕;小圆馕、葱馕、平玉米面馕种种。他们也爱吃大米,除去米饭、粘饭和米粥,还精于烹制有“十全大补”之誉的“朴劳”(抓饭)。如菜朴劳(粉条白菜、番茄、辣椒抓饭)、肉朴劳(羊肉丁、胡萝卜丁抓饭)、蛋朴劳(葡萄干、杏干抓饭)、克德克朴劳(酸牛奶抓饭)、阿西曼吐(包子抓饭)。

  乌孜别克人十分讲究饮食卫生,饭前饭后都要要用流动的水洗手。农牧区的人以仍以手抓进餐为主,居住在城市的人已开始使用筷子和匙子。

    他们习惯于一日三餐,早晚饭多以馕、奶茶为主,配以糖浆与蜂蜜;午饭吃各种主食,辅以肉品和水果。用餐时,长者坐上座,幼者在下座。人口多的家庭或有客人还要分席用餐,一般是客人和男人一席,妇女和孩子一席。每逢节日或来客,乌孜别克人就要做一顿有民族特色的佳肴,或抓肉、或烤全羊、或那仁、米肠子、库尔达克、苗喀瓦波等,再摆上西瓜、苹果、葡萄、香梨、石榴、无花果等特产果品,相当丰盛。

  副食多为牛、羊、马肉和蛋、奶,也吃鸡鸭鱼、蔬菜和水果,特别喜爱糖浆与蜂蜜,奶皮、奶油、奶豆腐、干奶酪等均系常备食物。

4.jpeg

    其烹调方法也较精细,如“那仁”,是将羊肉煮熟切碎,与洋葱末、胡椒粉、酸奶子搅拌均匀盖在肉汤或面片上食用。

    “米肠子”是将羊肠洗净,灌入大米、羊肝丁、羊心丁,煮熟切片,用酱油、香醋、辣椒佐食。还有“库尔达克”(土豆炖牛羊肉)、“咯瓦波”(串烤羊肉疙瘩)、“尼沙拉”(蛋清白糖羹)、“纠波”(撕面片煮鸡蛋、羊肉片、菠菜)、抓肉、烤肉等,都有独特有风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节日文化

畲族饮食 畲族的绿曲酒有什么的历史

畲族饮食  畲族的绿曲酒有什么的历史
大名鼎鼎的畲族绿曲酒绿曲酒是中国酒文化传承至今的绿酒之一。绿曲酒是使用真正的纯天然无污染原料酿制而成的,它有自然的色泽及芬芳的气息。畲族的绿曲酒更是畲族人们的养生之宝,畲族绿曲酒不仅在畲族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中国酒文化中更是尤为重要。下面就让小编来为大家介绍大名鼎鼎的畲族绿曲酒。据古书记载,绿曲酒开始酿造于唐永泰二年,距今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当时绿曲酒生产在景宁山区,景宁山区自身的生产水...

畲族音乐 畲族音乐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美妙的畲族音乐文化畲族是中国南方的游耕民族,歌对于畲族人来说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不管是节日、嫁娶还是喝酒的时候,畲族人民都会情不自禁的唱上一首山歌。就因为畲族人民喜欢唱歌,从而发展成现在的音乐文化。畲族居住在中国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5省的部分山区,人口368832人(1982年统计)。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仅广东东部极少数畲族使用苗瑶语族的布努语。民间音乐主要是民歌,其...

畲族民俗 畲族凤凰茶道有什么特点

独特文化内涵的畲族凤凰茶道茶道在中国古代就一直存在,对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畲族的茶道在畲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对畲族文化也有着巨大的影响,畲族有名的凤凰茶道还有一整套的迎宾礼节。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小畲族的凤凰茶道,看看它有什么独特文化内涵。“凤凰茶”茶艺表演,正是取材于畲乡的一个生活习俗:饮蛋茶。福建屏南县的甘棠乡巴地畲族自然村的村民以艾叶卧底,上搁一个完整的生蛋,用滚烫的山泉水...

畲族文学 畲族的小说歌文化有什么特点

源远流长的畲族小说歌文化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畲族文化中的小说歌就是最真实的写照。虽然畲族小说歌只是手抄唱本,但丰富的内容,却贯穿了畲族历史的发展进程。畲族小说歌是对压迫与苦难的深切痛诉,以及对生活的窘迫。那么,大家就随小编一起看看源远流长的畲族小说歌文化吧。发源于福建省霞浦县侯南镇白露坑村。白露坑是畲族人口最为密集和文化积淀最为丰富的区域,堪称闽东第一村。最初畲族歌手将章回小说和评话唱本改编...

畲族服饰 畲族彩带是什么有什么特色

畲族吉祥物:畲族彩带畲族彩带是传统的手工艺品,它既能美化衣着,又能充当腰带,在畲族还是男女的定情信物,同时也是畲族的吉祥物,畲族彩带还是畲族文化“活”着的文物。畲族彩带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哦,想不想知道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在畲族具有吉祥物之称的畲族彩带。传说:畲族女始祖三公主要上天了,把她的报晓鸡留给畲家小妹,让报晓鸡每天告知天下大事。后来,报晓鸡与小妹诀别时说,在封金山,我喝过千年露水,尝...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