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节日文化 门巴族艺术 门巴族传统的门巴戏啥样

门巴族艺术 门巴族传统的门巴戏啥样

  “门巴戏”从起源到形成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时期。据史料记载,“门巴戏”产生于西藏藏传佛教五世达赖时期。当时,门隅地方有一处叫“隅松沙定”的村庄,那里有一位名叫洛追加措的人。因为他当时对门隅群众发展生产有功,为此五世达赖为了表彰他的功绩,收洛追加措为自己的弟子,并让他到哲蚌寺学经。学成后,人们尊称他为“门巴梅惹喇嘛·洛追加措”。

  公元1680年,五世达赖拨给洛追加措一笔经费,派他回到门隅担任行政长官,同时让他修建达旺寺。达旺寺建成后,五世达赖为表彰他的功绩,赠送给他一尊自己供奉的五个莲花生像中的一个像和一幅五世达赖自己用鼻血画成的--班登拉姆的画像唐卡。这期间,洛追加措搜集、整理了很多当地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并编写了藏戏《卓娃桑姆的》剧本。从此以后,这个剧本也成为藏族地区各地到处传演的“着名的八大藏戏之一”。与此同时,门巴族群众也以本民族的歌舞说唱表演这些故事和剧本,“门巴戏”就萌芽产生了。

  起源

3.jpeg

  门巴戏的起源主要是酬神歌舞,其直接源头据认为是宗教祭祀活动中的巴羌表演,把它加以情节化,就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门巴歌舞戏剧。门巴戏由于源自宗教仪式活动,戴假面具演出者在锣钹伴奏下,说、唱、舞错落穿插,交替配合,常常会产生令人震撼的艺术效果。唱词采用散体歌谣形式,曲调随内容和情节的变化而变化。门巴戏虽然受到藏戏的影响,但并未照搬藏戏的模式,而是根据本民族的审美需要和审美心理进行消化和吸收,使之成为巴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特色

  门巴戏的表演源自门巴族的民间舞蹈、歌舞和宗教艺术表演,其音乐则源自门巴族民歌“萨玛”(酒歌),此外又吸收了门巴族的说唱音乐、古歌、悲歌和宗教音乐。门巴戏的服装主要以门巴族生活服装为基础,同时又受到藏族服饰的影响。

  规定

  “门巴戏”规定只有六个演员和一个司鼓钹的伴奏员。演出的开场仪式叫“顿羌”,亦叫“琼根杂娃松”,意为“三个根本的来源”,指借用藏戏开场仪式中的三种人物温巴、甲鲁、拉姆,使之化成门巴戏开场仪式中的六个角色:渔翁、渔夫、甲鲁、仙翁、仙女、龙女。仪式由这六个角色先后出场舞跳、歌唱、表演,还穿插表演祭祀众神:太阳神、香獐神、大象神、牦牛神、鹿子神、石磨神等等。

  正戏开始后,六个演员除要分别扮演剧中六个角色外,剧中的其他角色也要由六人轮流串演,串演时服装、装扮都不变换。戏班除六个演员和一个伴奏员外,还有一个是管理人,他也要参加开场演出,他穿黑藏装,戴"薄独"帽,举一面保护神“杜嘎日”旗帜,第一个出来绕场一圈,然后引出六个演员出来表演。而对伴奏员--鼓钹师,则有更高的要求,除小鼓小钹要由他司奏外,还要求他谙熟全部剧情、戏词,懂全部唱腔、舞蹈动作和表演,以使鼓钹点与整个戏剧节奏相合。

4.jpeg

  演出

  门巴戏的演出按开场戏“顿羌”、正式“雄”和结尾戏“扎西”的顺序进行。扮演“娘钦”(即渔翁)的演员在正戏开始之前有一段念诵介绍,在正戏演出中则很少再穿插念诵,只在剧本的散文叙述处,要把作者的议论以念诵的方式介绍出来。一般情况下,一个整本大戏要演很长时间。

    在勒布地区,每年藏历新年期间,规定都要连续演出《诺桑法王》七天,一天演一段。据1981年回藏定居的门达旺寺喇嘛次旦次仁说,演出是以有重头戏的角色分成一段段来进行表演的,如《诺桑法王》中云卓仙女飞下人间林泉沐浴,仙女被渔夫捉住,仙翁劝解渔夫将仙女献给诺桑王子这一段戏,就称为《云卓拉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节日文化

畲族饮食 畲族的绿曲酒有什么的历史

畲族饮食  畲族的绿曲酒有什么的历史
大名鼎鼎的畲族绿曲酒绿曲酒是中国酒文化传承至今的绿酒之一。绿曲酒是使用真正的纯天然无污染原料酿制而成的,它有自然的色泽及芬芳的气息。畲族的绿曲酒更是畲族人们的养生之宝,畲族绿曲酒不仅在畲族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中国酒文化中更是尤为重要。下面就让小编来为大家介绍大名鼎鼎的畲族绿曲酒。据古书记载,绿曲酒开始酿造于唐永泰二年,距今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当时绿曲酒生产在景宁山区,景宁山区自身的生产水...

畲族音乐 畲族音乐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美妙的畲族音乐文化畲族是中国南方的游耕民族,歌对于畲族人来说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不管是节日、嫁娶还是喝酒的时候,畲族人民都会情不自禁的唱上一首山歌。就因为畲族人民喜欢唱歌,从而发展成现在的音乐文化。畲族居住在中国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5省的部分山区,人口368832人(1982年统计)。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仅广东东部极少数畲族使用苗瑶语族的布努语。民间音乐主要是民歌,其...

畲族民俗 畲族凤凰茶道有什么特点

独特文化内涵的畲族凤凰茶道茶道在中国古代就一直存在,对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畲族的茶道在畲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对畲族文化也有着巨大的影响,畲族有名的凤凰茶道还有一整套的迎宾礼节。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小畲族的凤凰茶道,看看它有什么独特文化内涵。“凤凰茶”茶艺表演,正是取材于畲乡的一个生活习俗:饮蛋茶。福建屏南县的甘棠乡巴地畲族自然村的村民以艾叶卧底,上搁一个完整的生蛋,用滚烫的山泉水...

畲族文学 畲族的小说歌文化有什么特点

源远流长的畲族小说歌文化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畲族文化中的小说歌就是最真实的写照。虽然畲族小说歌只是手抄唱本,但丰富的内容,却贯穿了畲族历史的发展进程。畲族小说歌是对压迫与苦难的深切痛诉,以及对生活的窘迫。那么,大家就随小编一起看看源远流长的畲族小说歌文化吧。发源于福建省霞浦县侯南镇白露坑村。白露坑是畲族人口最为密集和文化积淀最为丰富的区域,堪称闽东第一村。最初畲族歌手将章回小说和评话唱本改编...

畲族服饰 畲族彩带是什么有什么特色

畲族吉祥物:畲族彩带畲族彩带是传统的手工艺品,它既能美化衣着,又能充当腰带,在畲族还是男女的定情信物,同时也是畲族的吉祥物,畲族彩带还是畲族文化“活”着的文物。畲族彩带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哦,想不想知道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在畲族具有吉祥物之称的畲族彩带。传说:畲族女始祖三公主要上天了,把她的报晓鸡留给畲家小妹,让报晓鸡每天告知天下大事。后来,报晓鸡与小妹诀别时说,在封金山,我喝过千年露水,尝...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