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节日文化 锡伯族抹黑节是怎么来的?详解抹黑节的传说

锡伯族抹黑节是怎么来的?详解抹黑节的传说

  抹黑节,是锡伯族的节日,主要是为了确保小麦的丰收,保佑百姓平安,那么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相传在每年农历正月十六的清晨,“五谷之神”要下凡巡视,人们互相往脸上抹黑,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讲讲这个节日的传说,快来一起看看吧。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老头一个老太太。这老两口淳朴勤快,心地善良,膝下无儿无女,住在河边。春天打鱼,冬天狩猎,藉以为生。

  有一天,吃过早饭,老头子正坐在炕沿上抽烟,突然“唆”地从南窗飞进两只燕子,叽叽喳喳吵个不停。老头子听了一会儿,好像是两个小家伙是为争夺筑巢的栋梁而吵,就站起来,走到它俩面前“劝架”道:“小东西,吵什么呀!你在东边,它在西边不就完了吗?嗯?”

图片.png

  可是,两个小家伙根本不听劝告,越发打得难解难分。老头子正想上前去拉开,突然,一只燕子“呀”地一声掉到炕上,喘着气,不断呻吟,另一只却以胜利者的姿态扬长飞去。老头子捧起受伤的燕子一看,不好!右腿被打断了。他赶忙叫来老婆子,两口子小心翼翼地把断腿放平,从炕席上取下两片苇叶夹住,然后用线绑结实,涂点药就放开了。小家伙也怪灵的,在老两口头上盘旋3次,叽叽喳喳说了些感激不尽的话,飞走了。

  过了不久,有一天老婆子正在纳鞋底,受伤的燕子突然飞进了屋,落在老太婆的手上。从嘴里吐出一粒籽种,朝着老太婆点点头,叽喳了几句,又飞走了。老太婆等老头子回来就把籽种给他看。“呀!这粒籽种又圆又大,饱鼓鼓、金灿灿的像一颗金子,叫人看着眼馋。第二天,老两口商定后就把这粒籽种埋在房前。不几天,嫩芽破土而出,老两口细心管理,小苗越长越高,墨绿粗壮。

  一天早晨,老头子出去一看,他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揉了揉,再定睛一看,一夜之间,小苗的每节都长出许多穗子,从根到尖尽是穗子!老头子三步并作两步跑进屋,拉住老伴就往外拽。

  “老婆子,……奇迹………真是,这是怎么回事?”

  “啊!……这是什么草啊?一夜就长出这么多穗子!”老婆子也发愣了。

  秋天一打,一粒竟收一斗。老两口煮点一尝,嘿!真是又嫩又粘,又甜又香,可好吃啦!第二年刚开春,老头子也顾不得打鱼,老两口刨了一块地,一下种了半斗,到秋天竟收十斗!不几天,这个奇闻不翼而飞,远近邻居都来借种,老两口就分给大家,家家户户都种上了。这就是现在种的麦子。从此锡伯人就开始种麦子了。巡天神知道这事后,派神犬告谕大家,今后人吃面粉,麸皮喂狗。

  一次过年,有一家年轻媳妇正在煎油饼。突然孩子在炕上拉了屎,年轻媳妇一时顾不了锅,饼子煎糊了,她怕老人责备就把饼子扔给狗。谁知,这下可惹祸了!人吃的东西怎能扔给狗呢?巡天神正好路过此地,他看到这情景,气得肝胆冒火,七窍生烟。暗暗想定,瞅个机会,好好惩治一下不守规矩的锡伯人。

图片.png

  隆冬已过,春天接撞而来。正当人们选种时,巡天神见是个好机会,略施神法,使种子全都变成了黑丹。这下可糟了!秋天一收全是沉甸甸的黑子,哪有麦子呢?

  人们都慌了,你看我,我看你,不知所措。这时,老两口来了,小燕子在前面引路。老两口集合全村的男女老少,领着大家点上千烛,磕头烧香,虔诚地祈求巡天神恕罪。大家发誓,为了记取这次教训,宁愿往自己脸上抹黑,也不叫麦子生黑丹!巡天神看见他们确实诚心诚意,也就动了慈悲之心,收回神法。可是走的时候用手抓住麦根往上一捋,捋走了所有节上的穗子,只留下尖上的一穗。传说,麦子从那时起就剩下一穗。

  从此,每年正月十六日这天,巡天神就出来察看一次锡伯人记取教训没有。而这一天,人们天放亮就往脸上抹黑让巡天神看,希望来年的麦子不要生黑丹。人们的诚心也感动了燕子,从此,每年开春后,燕子也飞来在农家屋檐筑巢,帮助人们捉吃害虫,好让麦子年年丰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节日文化

畲族饮食 畲族的绿曲酒有什么的历史

畲族饮食  畲族的绿曲酒有什么的历史
大名鼎鼎的畲族绿曲酒绿曲酒是中国酒文化传承至今的绿酒之一。绿曲酒是使用真正的纯天然无污染原料酿制而成的,它有自然的色泽及芬芳的气息。畲族的绿曲酒更是畲族人们的养生之宝,畲族绿曲酒不仅在畲族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中国酒文化中更是尤为重要。下面就让小编来为大家介绍大名鼎鼎的畲族绿曲酒。据古书记载,绿曲酒开始酿造于唐永泰二年,距今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当时绿曲酒生产在景宁山区,景宁山区自身的生产水...

畲族音乐 畲族音乐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美妙的畲族音乐文化畲族是中国南方的游耕民族,歌对于畲族人来说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不管是节日、嫁娶还是喝酒的时候,畲族人民都会情不自禁的唱上一首山歌。就因为畲族人民喜欢唱歌,从而发展成现在的音乐文化。畲族居住在中国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5省的部分山区,人口368832人(1982年统计)。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仅广东东部极少数畲族使用苗瑶语族的布努语。民间音乐主要是民歌,其...

畲族民俗 畲族凤凰茶道有什么特点

独特文化内涵的畲族凤凰茶道茶道在中国古代就一直存在,对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畲族的茶道在畲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对畲族文化也有着巨大的影响,畲族有名的凤凰茶道还有一整套的迎宾礼节。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小畲族的凤凰茶道,看看它有什么独特文化内涵。“凤凰茶”茶艺表演,正是取材于畲乡的一个生活习俗:饮蛋茶。福建屏南县的甘棠乡巴地畲族自然村的村民以艾叶卧底,上搁一个完整的生蛋,用滚烫的山泉水...

畲族文学 畲族的小说歌文化有什么特点

源远流长的畲族小说歌文化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畲族文化中的小说歌就是最真实的写照。虽然畲族小说歌只是手抄唱本,但丰富的内容,却贯穿了畲族历史的发展进程。畲族小说歌是对压迫与苦难的深切痛诉,以及对生活的窘迫。那么,大家就随小编一起看看源远流长的畲族小说歌文化吧。发源于福建省霞浦县侯南镇白露坑村。白露坑是畲族人口最为密集和文化积淀最为丰富的区域,堪称闽东第一村。最初畲族歌手将章回小说和评话唱本改编...

畲族服饰 畲族彩带是什么有什么特色

畲族吉祥物:畲族彩带畲族彩带是传统的手工艺品,它既能美化衣着,又能充当腰带,在畲族还是男女的定情信物,同时也是畲族的吉祥物,畲族彩带还是畲族文化“活”着的文物。畲族彩带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哦,想不想知道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在畲族具有吉祥物之称的畲族彩带。传说:畲族女始祖三公主要上天了,把她的报晓鸡留给畲家小妹,让报晓鸡每天告知天下大事。后来,报晓鸡与小妹诀别时说,在封金山,我喝过千年露水,尝...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