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道 〔宋代〕

陈师道图片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轶事典故
陈师道日常生活拮据困窘,在《与鲁直书》中,陈师道向友人黄庭坚述说了失官后生活的艰难:“罢官六年,内无一钱之入,艰难困苦,无所不有。沟壑之忧,尽在朝夕,甚可笑矣……某素有脾疾,今复得风旋,时时间作,亦有并作时,极以为苦。若不饿死、寒死,亦当疾死。”后山述贫诗形象地再现了其日常生活拮据困窘的情状:盎中有声囊不瘿,咽息不如带加紧。人生七十今已半,一饱无食何可忍。公侯早岁有如此,奴婢蓐食知夜永。向来糠核之子孙,居邻无传家并存。昔作九日期,一览知四方。夜雨秋水深,裂风畏褰裳。尊空囊亦空,花且为我黄。官奴覆青绫,破屋任飞霜。密雨吹不断,贫居常闭门。东溟容有限,西极更能存。束湿炊悬斧,翻床补坏垣。倒身无著处,呵手不成温。师道甚至穷到无力养家的地步,不得不让妻子带着三个孩子投奔岳父。《送内》、《寄外舅郭大夫》、《东阿》、《送外舅郭大夫概西川提刑》、《别三子》、《示三子》等诗篇描写了与亲人“贫贱离”的痛苦,如《别三子》:夫妇死同穴,父子贫贱离。天下宁有此,昔闻今见之。母前三子后,熟视不得追。嗟乎胡不仁,使我至于斯。有女初束发,已知生离悲。枕我不肯起,畏我从此辞。大儿学语言,拜揖未胜衣。唤爷我欲去,此语哪可思。小儿襁褓间,抱负有母慈。汝哭犹在耳,我怀人得知。
陈师道的诗词欣赏

《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宋代 陈师道陈师道 宋代

平林广野骑台荒,山寺钟鸣报夕阳。

原野空旷,平林漠漠,戏马台一片荒凉;深山古寺,夕阳返照,钟声报告已是黄昏时光。

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

人事变幻,每逢重阳,便有万千思绪;年年岁岁,菊花开放,依旧阵阵寒香。

巾欹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

头巾倾斜,更觉得清霜已侵上了鬓发;语言佳妙,并不碍诗人的铁石心肠。

落木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

放眼望,落木萧萧,长江滚滚流淌;谁知道,今日里,为政务还得繁忙!


分享

《菩萨蛮·七夕》

宋代 陈师道陈师道 宋代

东飞乌鹊西飞燕。盈盈一水经年见。急雨洗香车。天回河汉斜。

离愁千载上。相远长相望。终不似人间。回头万里山。

暂无


分享

《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宋代 陈师道陈师道 宋代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读到一本好书,心中十分高兴,可惜没多久就读完了;与知心朋友亲切交谈,心中十分高兴,可惜朋友不能常常到来。

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世界上的事往往是这样美中不足与意愿相乖,人生百年,有多少次能够欢笑开怀?


分享

《除夜对酒赠少章》

宋代 陈师道陈师道 宋代

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

一年将尽,这身子将向何处寄托?灯下的客人,事业理想却未落空。

半生忧患里,一梦有无中。

我的前半生均在忧患里度过,仿佛一场梦在现实与幻境中。

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

忧愁烦恼催短催白了头发,憔悴的容颜凭借酒力发红。

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

我唱起歌来,你且跳起舞,我俩潦倒的景况大致相同。


分享

《清平乐·秋光烛地》

宋代 陈师道陈师道 宋代

秋光烛地。帘幕生秋意。露叶翻风惊鹊坠。暗落青林红子。

微行声断长廊。熏炉衾换生香。灭烛却延明月,揽衣先怯微凉。

暂无


分享

《示三子》

宋代 陈师道陈师道 宋代

时三子已归自外家

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

你们走远了,我倒也不再惦念;及至归期接近,反而难、以忍耐。

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儿女们已站在眼前,你们的容貌我已认不出来。

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

欢喜到了极点,不知说什么好。收泪一笑,包含着多少悲哀。

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

明知这不是在梦中,可我的心仍在摇摆不踏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