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相关诗词鉴赏

本诗单主要收录汇集了《讽刺》标签的相关诗词,以方便更快的找到《讽刺》的相关古诗词!如果你感觉不错,请CTRL+D收藏讽刺专题页,也可以把此页分享给您的朋友!

《白沟行》

宋代 王安石王安石 宋代

白沟河边蕃塞地,送迎蕃使年年事。

白沟河是宋辽交界的边塞之地,年年都有送迎辽国使臣的事情。

蕃马常来射狐兔,汉兵不道传烽燧。

辽国人常常借口打猎亲侵扰边界,边界上的驻军却不知道点燃烽火发出警报。

万里鉏耰接塞垣,幽燕桑叶暗川原。

边塞护卫着广阔的农业生产地区,幽燕两州韵蚕桑生产又占宿极重要的地位。

棘门灞上徒儿戏,李牧廉颇莫更论。

可是边界上的守将对此毫无所知,他们把自己的工作当儿戏,如果想找像李牧、廉颇那样的良将,那就更是找不到了。


分享

《帝子歌》

唐代 李贺李贺 唐代

洞庭明月一千里,凉风雁啼天在水。

九节菖蒲石上死,湘神弹琴迎帝子。

暂无

山头老桂吹古香,雌龙怨吟寒水光。

暂无

沙浦走鱼白石郎,闲取真珠掷龙堂。

暂无


分享

《诸将五首》

唐代 杜甫杜甫 唐代

汉朝陵墓对南山,胡虏千秋尚入关。

昨日玉鱼蒙葬地,早时金碗出人间。

暂无

见愁汗马西戎逼,曾闪朱旗北斗殷。

暂无

多少材官守泾渭,将军且莫破愁颜。

暂无

韩公本意筑三城,拟绝天骄拔汉旌。

暂无

岂谓尽烦回纥马,翻然远救朔方兵。

暂无

胡来不觉潼关隘,龙起犹闻晋水清。

暂无

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

暂无

洛阳宫殿化为烽,休道秦关百二重。

暂无

沧海未全归禹贡,蓟门何处尽尧封。

暂无

朝廷衮职虽多预,天下军储不自供。

暂无

稍喜临边王相国,肯销金甲事春农。

暂无

回首扶桑铜柱标,冥冥氛祲未全销。

暂无

越裳翡翠无消息,南海明珠久寂寥。

暂无

殊锡曾为大司马,总戎皆插侍中貂。

暂无

炎风朔雪天王地,只在忠臣翊圣朝。

暂无

锦江春色逐人来,巫峡清秋万壑哀。

暂无

正忆往时严仆射,共迎中使望乡台。

暂无

主恩前后三持节,军令分明数举杯。

暂无

西蜀地形天下险,安危须仗出群材。

暂无


分享

《玉楼春·昭华夜醮连清曙》

宋代 柳永柳永 宋代

昭华夜醮连清曙。金殿霓旌笼瑞雾。九枝擎烛灿繁星,百和焚香抽翠缕。

仙曲自夜至晓鸣奏着,在祈祷神仙降临。宫殿四周五色旗飘扬,宫殿笼罩在吉祥的云雾之中。无数的烛光如同天上的繁星,灿烂辉煌,燃着的百和香冒着一缕缕苍郁的烟丝,分外幽香。

香罗荐地延真驭。万乘凝旒听秘语。卜年无用考灵龟,从此乾坤齐历数。

宫殿内铺着芳香的丝绸地毯,敬请的神仙终于降临了。天子屏息静气听着神仙对他传授仙家秘诀。再无须用灵龟去占卜了,从此以后王朝的命运将与天地一样长久。


分享

《水仙子·怀古》

元代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秋风远塞皂雕旗,明月高台金凤杯。红妆肯为苍生计,女妖娆能有几?两蛾眉千古光辉:汉和番昭君去,越吞吴西子归。战马空肥。

在萧瑟秋风中王昭君跟着打皂雕旗的人到塞外去;明月高照时西施常常在姑苏台上端起金凤杯侍候吴王。一个女子能为人民的利益着想,这样的美女古往今来能有几人?两个美女的事迹千百年来都闪耀着光辉:汉元帝与匈奴和亲时昭君出塞,越国攻灭吴国以后西施才回越国来。养肥了的战马也就无用了。


分享

《蓝田县丞厅壁记》

唐代 韩愈韩愈 唐代

  丞之职所以贰令,于一邑无所不当问。其下主簿、尉,主簿、尉乃有分职。丞位高而逼,例以嫌不可否事。文书行,吏抱成案诣丞,卷其前,钳以左手,右手摘纸尾,雁鹜行以进,平立睨丞曰:“当署。”丞涉笔占位,署惟谨,目吏,问:“可不可?”吏曰:“得。”则退。不敢略省,漫不知何事。官虽尊,力势反出主簿、尉下。谚数慢,必曰“丞”。至以相訾謷。丞之设,岂端使然哉?

  县丞一职是用以辅佐县令的,对于一县的政事没有什么不应过问。其下是主簿、尉,主薄和尉才各有专职。县丞的地位高于主簿、尉,逼近县令,照例为了避嫌疑而对公事不加可否。在公文发出之前,吏胥怀抱已拟成的案卷,到丞那儿去,卷起前面的内容,用左手夹住,右手摘出纸尾签名处,像鹅和鸭那样摇摇摆摆地进来,直立斜视,对县丞说:“您还要署一下名。”县丞拿笔望着应由自己署名的位置,谨慎地签上名字。抬头望着小吏,问:“可以了吗?”小吏说:“就这样。”然后退下。县丞不敢稍稍了解一下公文的内容,茫然不知道是什么事情。官位虽较高,实权和势力反而在主簿、尉之下。民间谚语列举闲散多余的官职,一定说到县丞,甚至把丞作为相互谩骂的话。设立县丞一职。难道本意就是如此吗?

  博陵崔斯立,种学绩文,以蓄其有,泓涵演迤,日大以肆。贞元初,挟其能战艺于京师,再进再屈千人。元和初,以前大理评事言得失黜官,再转而为丞兹邑。始至,喟曰:“官无卑,顾材不足塞职。”既噤不得施用,又喟曰:“丞哉,丞哉!余不负丞,而丞负余。”则尽枿去牙角,一蹑故迹,破崖岸而为之。

  博陵人崔斯立,勤学苦练,以积累学问,他的学问包容宏深,境界广阔,每天都有长进,并且逐步显露出来。贞元初年,他怀藏本领,在京城与人较量文艺,两次得中,两次折服众人。元和初年。他任大理评事,因为上疏论朝政得失而被贬官,经过两次迁谪,来到这里做县丞。刚到时,他叹息说:“官无大小,只怕自己的能力不能称职。”在只能闭口无言无所作为的现实面前,他又感慨地说:“县丞啊,县丞啊,我没有对不起县丞,县丞却对不起我!”于是完全去掉棱角,一概按照旧例,平平庸庸地去做这县丞。

  丞厅故有记,坏漏污不可读。斯立易桷与瓦,墁治壁,悉书前任人名氏。庭有老槐四行,南墙巨竹千梃,俨立若相持,水㶁㶁循除鸣。斯立痛扫溉,对树二松,日吟哦其间。有问者,辄对曰:“余方有公事,子姑去。”考功郎中知制诰韩愈记。

  县丞的办公处原来刻有一篇壁记,但房屋损坏漏水而遭污损,已无法阅读。崔斯立为之换椽易瓦,粉刷墙壁,将前任县丞的名氏全部写上。庭院里有老槐四行,南墙有大竹千株,昂首挺立,好像互不相下,水声汩汩绕庭阶而鸣。崔斯立把厅屋里外打扫干净,种上两棵相对的松树,每日在庭中吟诗。有人问他,他就回答说:“我正有公事,您暂请离开这里。”考功郎中知制诰韩愈记。


分享

《古风·秦王扫六合》

唐代 李白李白 唐代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秦王嬴政以虎视龙卷之威势,扫荡、统一了战乱的中原六国。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天子之剑一挥舞,漫天浮云消逝,各国的富贵诸侯尽数迁徙到咸阳。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所谓大命天与,宏图大略驾御群雄。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天下兵器铸为十二金人,函谷关的大门向东面大开,国内太平。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会稽岭刻石记下丰功伟绩,驰骋琅琊台了望大海,何处是仙岛蓬莱?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用了七十万刑徒在骊山下修建陵墓,劳民伤财!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盼望着神仙赐长生不老之药来,徒然心哀!

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派大海船入海,用连发的弓箭射杀山一样大的鲸鱼,是为了清除所谓的妖怪。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

哦,那鲸鱼多么大啊,额头就有山丘大,呼吸时扬起的波浪势如云声如雷。

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鱼刺一张开,青天看不见,有他们在海里,怎能到蓬莱?

徐巿载秦女,楼船几时回?

徐芾用楼船载三千童男童女去寻仙药,至今没有回来!

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看看骊山脚下的深土里,金棺盛的只是秦始皇冰冷的骨灰。


分享

《昏镜词》

唐代 刘禹锡刘禹锡 唐代

镜之工列十镜于贾奁,发奁而视,其一皎如,其九雾如。或曰:“良苦之不侔甚矣。”工解颐谢曰:“非不能尽良也,盖贾之意,唯售是念,今来市者,必历鉴周睐,求与己宜。彼皎者不能隐芒杪之瑕,非美容不合,是用什一其数也。”予感之,作《昏镜词》。

制镜工陈列十面镜子于商人的柜中。在柜中看上去,只有一枚清澈,九枚都是雾茫茫的。有人说,好坏的区别太大了,制镜工微笑着说:不是每面镜子都不能做到清澈。因为商人的意愿,仅仅是能卖出镜子而已,现在来市集的人,一定是细心周到的挑选,选择与自己容貌相宜者。那清澈的镜子不能掩盖瑕疵,不是面目姣好的人就不能用,故喜昏镜者十居其九,而喜明镜者十难有一。我对此深有感慨,作出了《昏镜词》。

昏镜非美金,漠然丧其晶。

昏镜不是用优质的青铜所制,它模糊不清,光泽已经消失。

陋容多自欺,谓若他镜明。

容貌丑陋的人往往自欺欺人,说这昏镜竟与其他明镜无异。

瑕疵自不见,妍态随意生。

在昏镜中既看不到自己的缺陷,就可以随心想象自己是如何美丽。

一日四五照,自言美倾城。

陋容者一日照它四五次,自以为漂亮得全城人都倾慕不已。

饰带以纹绣,装匣以琼瑛。

他用有花纹的锦绣制成这镜带,又用美玉做的匣子来盛放这镜子。

秦宫岂不重,非适乃为轻。

像秦宫宝镜那样的明镜难道不贵重吗?但因它不合心意,反而被陋容者所弃。


分享

《筑城行》

宋代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万夫喧喧不停杵,杵声丁丁惊后土。

众人扰攘纷杂的筑城,不敢停下手中筑土的木锤。木锤筑土的叮叮声都似乎惊动了大地之母后土。

遍村开田起窑灶,望青斫木作楼橹。

众多村落里所有的农田都用来烧窑。所见的全部树木都砍来做瞭望高台。

天寒日短工役急,白棒诃责如风雨。

天气寒冷的冬日白天短,工程进展却越发迅速。监工酷吏手挥棍棒,口吐恶言犹如暴风雨般猛烈。

汉家丞相方忧边,筑城功高除美官。

因为汉族的丞相方忧虑边疆,所以筑城的官员功劳很大获得了升迁。

旧时广野无城处,而今烽火列屯戌。

昔日那空旷的原野上没有城池的地方,现在却是狼烟燃起,排列着戍边将士。

君不见高城齾齾如鱼鳞,城中萧疏空无人。

你没见那那高大的城池参差起伏,如同鱼鳞般密集。但城池之中却已萧条荒凉,空无一人。


分享

《闻都城渴雨时苦摊税》

明代 汤显祖汤显祖 明代

五风十雨亦为褒,薄夜焚香沾御袍。

风调雨顺本是上苍的褒奖,可如今难得一见哪!每到夜晚,皇帝都要焚香祷告,祈求风凋雨顺,香烟阵阵沾染着龙袍。

当知雨亦愁抽税,笑语江南申渐高。

皇上您也应当知道,雨不下来,是雨也害怕而今的捐税呀!当年的申渐高不就笑着这样给他的主子解释过这种现象吗?  


分享

第9/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