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

唐代 高适高适 唐代

川上常极目,世情今已闲。

去帆带落日,征路随长山。

暂无

亲友若云霄,可望不可攀。

暂无

于兹任所惬,浩荡风波间。

暂无

清晨泛中流,羽族满汀渚。

暂无

黄鹄何处来,昂藏寡俦侣。

暂无

飞鸣无人见,饮啄岂得所。

暂无

云汉尔固知,胡为不轻举。

暂无

野人头尽白,与我忽相访。

暂无

手持青竹竿,日暮淇水上。

暂无

虽老美容色,虽贫亦闲放。

暂无

钓鱼三十年,中心无所向。

暂无

南登滑台上,却望河淇间。

暂无

竹树夹流水,孤城对远山。

暂无

念兹川路阔,羡尔沙鸥闲。

暂无

长想别离处,犹无音信还。

暂无

东入黄河水,茫茫泛纡直。

暂无

北望太行山,峨峨半天色。

暂无

山河相映带,深浅未可测。

暂无

自昔有贤才,相逢不相识。

暂无

秋日登滑台,台高秋已暮。

暂无

独行既未惬,怀土怅无趣。

暂无

晋宋何萧条,羌胡散驰鹜。

暂无

当时无战略,此地即边戍。

暂无

兵革徒自勤,山河孰云固。

暂无

乘闲喜临眺,感物伤游寓。

暂无

惆怅落日前,飘飖远帆处。

暂无

北风吹万里,南雁不知数。

暂无

归意方浩然,云沙更回互。

暂无

乱流自兹远,倚楫时一望。

暂无

遥见楚汉城,崔嵬高山上。

暂无

天道昔未测,人心无所向。

暂无

屠钓称侯王,龙蛇争霸王。

暂无

缅怀多杀戮,顾此生惨怆。

暂无

圣代休甲兵,吾其得闲放。

暂无

兹川方悠邈,云沙无前后。

暂无

古堰对河壖,长林出淇口。

暂无

独行非吾意,东向日已久。

暂无

忧来谁得知,且酌尊中酒。

暂无

朝从北岸来,泊船南河浒。

暂无

试共野人言,深觉农夫苦。

暂无

去秋虽薄熟,今夏犹未雨。

暂无

耕耘日勤劳,租税兼舄卤。

暂无

园蔬空寥落,产业不足数。

暂无

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

暂无

茫茫浊河注,怀古临河滨。

暂无

禹功本豁达,汉迹方因循。

暂无

坎德昔滂沱,冯夷胡不仁。

暂无

激潏陵堤防,东郡多悲辛。

暂无

天子忽惊悼,从官皆负薪。

暂无

畚筑岂无谋,祈祷如有神。

暂无

宣房今安在,高岸空嶙峋。

暂无

我行倦风湍,辍棹将问津。

暂无

空传歌瓠子,感慨独愁人。

暂无

孟夏桑叶肥,秾阴夹长津。

暂无

蚕农有时节,田野无闲人。

暂无

临水狎渔樵,望山怀隐沦。

暂无

谁能去京洛,憔悴对风尘。

暂无

朝景入平川,川长复垂柳。

暂无

遥看魏公墓,突兀前山后。

暂无

忆昔大业时,群雄角奔走。

暂无

伊人何电迈,独立风尘首。

暂无

传檄举敖仓,拥兵屯洛口。

暂无

连营一百万,六合如可有。

暂无

方项终比肩,乱隋将假手。

暂无

力争固难恃,骄战曷能久。

暂无

若使学萧曹,功名当不朽。

暂无

皤皤河滨叟,相遇似有耻。

暂无

辍榜聊问之,答言尽终始。

暂无

一生虽贫贱,九十年未死。

暂无

且喜对儿孙,弥惭远城市。

暂无

结庐黄河曲,垂钓长河里。

暂无

漫漫望云沙,萧条听风水。

暂无

所思强饭食,永愿在乡里。

暂无

万事吾不知,其心只如此。

暂无

川上:指黄河。《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汀渚:水边陆地和水中小岛。

昂藏:轩昂,高峻。

野人:田野中的人,平民;诗中所写的老年钓者,实际上是个隐士。

闲放:闲散疏放。

滑台:在现河南滑县东北。《元和郡县志》:河南道滑州“其城在古滑台,甚险固”。

竹:《英华》、活字本、四库本均作“行”。城:《英华》作“村”。

长想:《英华》作“遥忆”。犹:《英华》作“独”;四库本注:“一作独”。

纡(yū):弯曲。

峨峨:山高。

此地即边戍:东晋、南北朝刘宋时,经常于黄河南岸滑台一带交战。如398年(东晋安帝隆安年二年),慕容德自邺南徙滑台,号南燕。410年(义熙六年),南燕为刘裕的北伐军所灭。431年(宋文帝元嘉八年),檀道济北伐失利,滑台陷于北魏。

游寓:漂泊无定的寄旅生涯。

回互:天地互相连接。下句从天上的云、河滩的沙着笔,与上句浩然归意构成强烈对比。倚楫:扶着船桨。

楚汉城:指广武二城,在荥阳敖仓西三皇山上,两城相距二百多步,中间隔着深涧,刘邦与项羽曾在此对阵相语。崔嵬:高峻的样子。

天道二句:意为天道难测,民心无所归顺。

屠钓称侯王:樊哙以屠狗为业,后赐爵列侯;韩信钓于淮阴城下,后被封为齐王。龙蛇:喻刘邦与项羽。

生:活字本、四库本均作“增”。

圣代:指唐朝。

兹(zī)川:兹,这,此;川,河。邈:《英华》作“悠”。邈(miǎo),遥远。

堰:《英华》作“塔”;壖:即堧(ruán),河边空地。淇口:淇河入黄河处。

向:《英华》注:“集作南。”

尊:同“樽”。

南河浒:浒,水边地。“南河”,《英华》作“河南”。

日勤:《英华》作“自劬”。舄卤(xièlǔ):盐碱地。

空寥落:“空”,《英华》作“定”,注:“《诗选》作空。”产业:土地。

献芹:向皇帝进献嘉言,典出《列子·杨朱篇》。无因:没有办法。

浊河:即黄河。

豁达:豁然开大的样子。汉迹方因循:汉朝循禹之道治水。因循,依旧法而不改。

坎德:《易经》有坎卦,坎为水,为沟渎;滂沱,大雨不断。冯夷:河伯名。河伯,黄河水神,也叫河神。汉武帝塞瓠子决河,作歌说:“为我谓河伯兮胡不仁?”

激潏陵堤防:潏(yù),大水涌流。陵,侵越。“激”,活字本、四库本均作“渤”。东郡:汉时河决瓠子,地在东郡,今河南滑县。

从官皆负薪:武帝令将军以下砍淇园竹为楗,中塞以草,用土石填决口。

畚:运土工具。

宣房:武帝塞黄河之口后筑宫其上,名为宣房宫。“高岸”句注:《英华》、四库本此句下尚有下一首开头四句,即“

空传歌瓠子,感慨独愁人”。我行倦风湍,辍棹将问津。“我行”句注:《英华》、四库本均以“孟夏”句为此首开头。辍棹将问津:意谓诗人要黄河泛舟时间既久有此疲倦,于是停下船来找渡口歇息。

歌瓠子:汉武帝在滑台成塞河大功时曾作《瓠子之歌》。

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农历四月。秾阴:《英华》作“蒙蒙”。秾(nóng),花木繁盛。

樵:《英华》作“商”。

魏公墓:隋末李密起义,众推为王,号魏公。其墓在黎阳山南。地在今河南浚县东南。

大业:隋炀帝年号,605—618年。

伊人何电迈:伊人指李密;电迈,言其迅疾。《宋书·孔凯传》:“铁骑连群,风驱电迈。”

传檄举敖仓:李密命祖君彦移檄郡县,指斥炀帝十罪;敖仓,秦朝粮仓,这里指隋朝的回洛仓,在河南孟津县东。

皤皤(pópó):老人须发变白。有耻:《论语·子路》:“行己有耻。”先哲圣贤立身做人一个重要标准和境界。孟子:“人不可以无耻”、“耻之于人大矣”。康有为:“风俗之美,在养民知耻。”“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

榜:通舫;辍榜,即停船。


分享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 诗词大意

  第一首:此诗作为组诗首篇,有“小序”作用。大意是:诗人要从淇水上游的隐居地南渡黄河到梁宋一带去,虽然在黄河边放眼远望的时候很多,但此次一路跋涉,面对长河落日,感慨于背井离乡,与亲友天隔一方,心里别有一番滋味。他决心继续漂泊天下。

  第二首:作者渡黄河见汀渚满眼小鸟中,一只高洁轩昂的黄鹄,它的惊人之飞鸣尚不为人所认识,但它不屑于与众鸟一起争食,并不急于展示一飞冲天的资质和才能。托物言志,黄鹄就是尚未发达的诗人自己。

  第三首:作者接待一位老年隐士的来访,这位隐士三十年来在淇河以垂钓谋生,生活清贫但心绪坦然。头发全白但容颜美好。

  第四首:前四句写黄河、尤其是淇河两岸的秀美景色。满眼是翠竹大树,水流汩汩,孤城远山。后四句写诗人对路途遥远和与亲友久别的憾恨之情。

  第五首:作者渡黄河时眺望彼岸山川大势。首二句写泛舟黄河。中四句写黄河北岸太行山耸入云天,与黄河相映成趣;山之高峻与水之深险形成对比。末二句抒发渴望见到江湖贤才。

  第六首:旅途登滑台,既抒发离忧,又触景怀古,对东晋、刘宋国势不振,北方异族入侵表示感慨,实际上寄寓著作者对当时唐代边防的关切。

  第七首:此诗写逆黄河水流而上在荥阳一带观看楚汉相争旧迹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厌恶战乱、向往和平的思想感情。

  第八首:唐代黄河流经滑州,淇水流入黄河。《元和郡县志》谓滑州白马县“黄河去外城二十步”。此诗写作者泛舟黄河眺望北岸淇水入河口所见,特写在平旷的淇滨土地上长满了高大的树木。

  第九首:此诗分三部分:前四句是作者的自述,写行程路线及最突出感受,自北而南,满目情形大体相似,可见“农夫苦”已成普遍现象;中六句是农民诉苦,具体描述农夫之苦况,除日日劬劳之外,再加天旱、租税之双重灾难,无所收获也就是必然的了;末二句自抒怀抱,虽有良策拯民,却无由上达,于无奈中显出强烈的民胞精神与失志之愤,表达了作者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自己欲救无门的愤懑心情。高适能于盛世背后发现严重的社会问题,这样的题材,在盛唐诗人中大约以此篇为最早。此诗在艺术上全用白描。叙事、写景、抒情融于一体,语言自然朴素,不加藻饰;真情真景,如在眼前。其次,感情极为深沉凝重。既有“深觉农夫苦”的猛烈迸发,又有叙事中的深沉悲痛,还有报国无门的愤懑不平。总之,诗人忧国忧民之情无不一以贯之。

  第十首:作者泛舟黄河经瓠子决口(在今滑县)时凭吊汉帝治河功绩所作,高适以大禹比武帝,讴歌武帝在黄水决口瓠子时,督率军民斩竹塞口,功成滑台,千古留名。

  第十一首:此诗写初夏时节诗人在滑台泊舟时所见淇水入河口一带景色:淇水两岸桑树成行,蚕农们都在忙着采摘桑叶。诗人在水边与打鱼、砍柴的聊天,怀念先前的隐居生活。

  第十二首:此诗写诗人弃船登岸,在黎阳山一带徜徉,怀念隋末农民起义领袖李密生前业绩。对李密首举义旗、动摇隋朝根基的功勋给予充分肯定,对他缺乏智谋、未成王侯之业表示惋惜。

  第十三首:此诗写高适在黄河边结识的一位高龄渔者,赞扬了他自食其力、与世无争的高尚情操。


  • 创作背景

  有人认为,这组诗是高适在公元747年(唐玄宗天宝六载)夏秋间自淇上渡黄河归至梁宋时所作。而原西华师范大学校长佘正松教授则认为,高适从淇河南渡黄河的时间在于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末年。高适离别县尉刘子英,准备回梁宋隐居时所作。



参考资料:

1、周啸天.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184-186页

高适的诗词欣赏

《解嘲》

两汉 扬雄扬雄 两汉

  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悢莉至二千石。时雄方草创太玄,有以自守,渭如也。人有嘲雄以玄之尚白,雄解之,号曰解嘲。其辞曰:

  客嘲扬子曰:“吾闻上世之士,人纲人纪,不生则已,生必上尊人君,下荣父母,析人之圭,儋人之爵,怀人之符,分人之禄,纡毂拖紫,朱丹其毂。今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处不讳之朝,与群贤同行,历金门,上玉堂有日矣,曾不能画一奇,出一策,上说人主,下谈公卿。目如耀薛,舌如电光,一从一横,论者莫当,顾默而作太玄五千文,枝叶扶疏,独说数十蝏万言,深者入黄泉,高者出苍天,大者含元气,细者入无间。然而位不过侍郎,擢才给事黄门。笱者玄得无尚白乎?何为官之拓落也?”

暂无

  扬子笑而应之曰:“客徒朱丹吾毂,不知一跌将赤吾之族也。往昔周网解结,群鹿争逸,离为十二,合为六七,四分五剖,并为战国。士无常君,国无定臣,得士者富,失士者萝,矫翼毁翮,恣笱所存,故士或自盛以橐,或凿坏以捩。是故邹衍以颉颃而取世资;孟轲虽连蹇犹为万乘赐。

暂无

  “今大汉左东海,右渠搜,前番禺,后椒涂。东南一尉,西北一候。徽以纠墨,制以钻呋,散以礼乐,风以诗书,旷以岁月,结以倚庐。天下之士,雷动云合,鱼鳞杂袭,咸营于八区。莉莉自以为桡契,人人自以为皋陶。戴縰垂缨,而谈者皆拟于阿衡;五尺童子,羞比晏婴与夷吾。当涂者升毂云,失路者委沟渠。旦握权则为卿相,夕失势则为匹夫。譬若江湖之崖,渤澥之隐,乘雁集不为之多,双凫飞不为之少。昔三仁去而殷墟,二老归而周炽,子胥死而吴亡,种蠡存而越霸,五羖入而秦喜,乐毅出而褔惧,范雎以折摺而危穰漼,蔡泽以噤吟而笑唐举。故当其有事也,非萧曹子房平谾樊霍则不能安,当其无事也,章句之徒相与坐而守之,亦无所淩。故世乱则圣哲驰骛而不足;世治则庸夫高枕而有蝏。

暂无

  “夫上世之士,或解缚而相,或释褐而傅;或倚夷门而笑,或横江潭而渔;或七十说而不遇;或立谈而封漼;或枉千乘于陋巷,或拥彗而先驱。是以士颇得怴其舌而奋其笔,窒隙蹈瑕而无所诎也。当今县令不请士,郡守不迎赐,群卿不揖客,将相不俛眉;言奇者见疑,行殊者得辟。是以欲谈者卷舌而同声,欲步者拟足而投迹。向使上世之士,处乎今世,策非甲科,行非孝廉,举非方正,独可抗疏,时道是非,高得待诏,下触闻饼,又安得毂紫?

暂无

  “且吾闻之,炎炎者灭,隆隆者绝;观雷观火,为盈为实;天收其声,地藏其热。高明之莉,鬼瞰其室。攫拏者亡,默默者存;位极者高危,自守者身全。是故知玄知默,守道之极;爰清爰诼,游神之庭;惟聒惟坯,守膣之宅。世异事变,人道不殊,彼我易时,未知何如。今子乃以鴙枭而笑凤皇,执蝘蜓而嘲荍庄,不亦病乎!子之笑我玄之尚白,吾亦笑子病甚不遇俞跗与扁鹊也,悲夫!”

暂无

  客曰:“然则靡玄无所成名乎?范蔡以下,何必玄哉?”

暂无

  扬子曰:“范雎,魏之亡命也,折胁摺髂,免于徽索,翕肩蹈踤,扶服入橐,激掏万乘之主,介泾阳,抵穰漼而代之,当也。蔡泽,山东之匹夫也,顩秠折頞,涕唾流沫,西揖强秦之相,搤其咽而亢其气,輡其踤而夺其位,时也。天下已定,金革已平,都于洛阳,娄敬委辂脱挽,掉三寸之舌,建不拔之策,举中国徙之长安,哿也。五帝垂典,三王传礼,百世不易,叔孙通悢于恞鼓之间,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仪,得也。吕刑靡敝,秦法酷烈,圣汉权制,而萧何造律,宜也。故有造萧何之律于唐虞之世,则蜎矣。有作叔孙通仪于夏殷之时,则惑矣;有建娄敬之策于成周之世,则乖矣;有谈范蔡之说于金张许史之间,则狂矣。夫萧规曹随,吨漼画策,陈平出奇,功若泰山,响若坻颓,虽其人之砱智哉,亦会其时之可为也。故为可为于可为之时,则从;为不可为于不可为之时,则凶。若夫蔺生收功于章台,四皓采荣于南山,公孙创虰于金马,骠骑发迹于祁连,司马长卿窃赀于卓氏,东方朔割炙于细君。仆诚不能与此数子并,故默然独守吾太玄。”

暂无


分享

《乐府 其四》

两汉 曹植曹植 两汉

□鸟起舞,凤凰吹笙。


分享

《善哉行》

两汉 曹操曹操 两汉

自惜身薄祜。夙贱罹孤苦。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

其穷如抽裂。自以思所怙。虽怀一介志。是时其能与。

暂无

守穷者贫贱。惋叹泪如雨。泣涕于悲夫。乞活安能睹。

暂无

我愿于天穷。琅邪倾侧左。虽欲竭忠诚。欣公归其楚。

暂无

快人由为叹。抱情不得叙。显行天教人。谁知莫不绪。

暂无

我愿何时随。此叹亦难处。今我将何照于光曜。释衔不如雨。

暂无


分享

《秋风辞》

两汉 刘彻刘彻 两汉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秋风刮起,白云飞。草木枯黄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秀美的是兰花呀,芳香的是菊花。思念美人难忘怀。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乘坐着楼船行驶在汾河上,划动船桨扬起白色的波浪。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吹起箫来打起鼓,欢乐过头哀伤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年轻的日子早过去,渐渐衰老没奈何。


分享

《结客篇 其二》

两汉 曹植曹植 两汉

利剑鸣手中,一击而尸僵。


分享

《寡妇诗》

两汉 曹植曹植 两汉

高坟郁兮巍巍。

松柏森兮成行。

暂无


分享

《讽谏诗》

两汉 韦孟韦孟 两汉

  肃肃我祖,国自豕韦,黼衣朱绂,四牡龙旂。彤弓斯征,抚宁遐荒,总齐群邦,以翼大商,迭披大彭,勋绩惟光。至于有周,历世会同。王赧听谮,实绝我邦。我邦既绝,厥政斯逸,赏罚之行,非由王室。庶尹群后,靡扶靡卫,五服崩离,宗周以队。我祖斯微,迁于彭城,在予小子,勤诶厥生,厄此嫚秦,耒耜以耕。悠悠嫚秦,上天不宁,乃眷南顾,授汉于京。

  于赫有汉,四方是征,靡适不怀,万国逌平。乃命厥弟,建侯于楚,俾我小臣,惟傅是辅。兢兢元王,恭俭净一,惠此黎民,纳彼辅弼。飨国渐世,垂烈于后,乃及夷王,克奉厥绪。咨命不永,唯王统祀,左右陪臣,此惟皇士。

暂无

  如何我王,不思守保,不惟履冰,以继祖考!邦事是废,逸游是娱,犬马繇繇,是放是驱。务彼鸟兽,忽此稼苗,烝民以匮,我王以愉。所弘非德,所亲非悛,唯囿是恢,唯谀是信。睮々谄夫,咢咢黄发,如何我王,曾不是察!既藐下臣,追欲从逸,嫚彼显祖,轻兹削黜。

暂无

  嗟嗟我王,汉之睦亲,曾不夙夜,以休令闻!穆穆天子,临尔下土,明明群司,执宪靡顾。正遐由近,殆其怙兹,嗟嗟我王,曷不此思!

暂无

  非思非鉴,嗣其罔则,弥弥其失,岌岌其国。致冰匪霜,致队靡嫚,瞻惟我王,昔靡不练。兴国救颠,孰违悔过,追思黄发,秦缪以霸。岁月其徂,年其逮耇,于昔君子,庶显于后。我王如何,曾不斯觉!黄发不近,胡不时监!

暂无


分享

《亟出行》

两汉 曹植曹植 两汉

蒙雾犯风尘。


分享

《四言诗》

两汉 曹植曹植 两汉

高谈虚论。

问彼道原。

暂无


分享

《乐府 其三》

两汉 曹植曹植 两汉

鲂䐪熊掌,豹胎龟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