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夜眠》

唐代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有点凉的深秋之夜,又一个老头悠闲自在。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吹灯后迟迟才躺下睡觉,秋雨声中渐渐入眠。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火盆的火已经灭了,加点火,烤烤被子。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早上天晴了有些寒冷不想起,看看窗外树叶霜打成红的了。

三秋:指秋季。七月称孟秋、八月称仲秋、九月称季秋、合称三秋。安闲:安宁清闲,安宁自在的样子。

宿:夜。瓶:烤火用的烘瓶。

晓:拂晓,天刚亮的时候。阶:台阶。


分享

秋雨夜眠 诗词大意

  “秋雨夜眠”是古人写得腻熟的题材。白居易却能开拓意境,抓住特定环境中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细致的描写,成功地刻画出一个安适闲淡的老翁形象。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诗人用气候环境给予人的“凉冷”感觉来形容深秋之夜,这就给整首诗抹上了深秋的基调。未见风雨,尚且如此凉冷,加上秋风秋雨的袭击,自然使诗人更感到寒气逼人。运用这种衬叠手法能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增强诗的感染力。次句点明人物。“安闲”二字勾画出“老翁”喜静厌动、恬淡寡欲的形象。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卧迟”写出老翁的特性。老年人瞌睡少,宁可闲坐闭目养神,不喜早上床,免得到夜间睡不着,老翁若不是“卧迟”,恐亦难于雨声中“睡美”。以“灯灭后”三字说明“卧迟”时间,耐人玩味。窗外秋雨淅沥,屋内“老翁”安然“睡美”,正说明他心无所虚,具有闲淡的情怀。

  以上两联是从老翁在秋雨之夜就寝情况刻画他的性格。诗的下半则从老翁睡醒之后情况作进一步描绘。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以烘瓶里的燃料经夜已化为灰烬,照应老翁的“睡美”。才三秋之夜已经要烤火,突出老翁的怕冷。夜已经过去,按理说老翁应该起床了,却还要“香添暖被笼”,打算继续躺着,生动地描绘出体衰闲散的老翁形象。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与首句遥相呼应,写气候对花木和老翁的影响。风雨过后,深秋的气候更加寒冷,“寒”字交代了老翁“未起”的原因。“霜叶满阶红”,夜来风雨加深了“寒”意,不久前还红似二月花的树叶,一夜之间就被秋风秋雨无情地扫得飘零满阶,这是运用了反衬的手法,表现了大自然的冷酷无情。从树木移情到人,从自然想到社会,令诗人深有感触。然而“老翁”却“晓晴寒未起”,对它漫不经心,突出了老翁的心境清静淡泊。全诗紧紧把握老翁秋雨之夜安眠的特征,写得生动逼真,亲切感人,富有生活气息。


  • 诗词译文
  • 创作背景

有点凉的深秋之夜,又一个老头悠闲自在。

吹灯后迟迟才躺下睡觉,秋雨声中渐渐入眠。

火盆的火已经灭了,加点火,烤烤被子。

早上天晴了有些寒冷不想起,看看窗外树叶霜打成红的了。

三秋:指秋季。七月称孟秋、八月称仲秋、九月称季秋、合称三秋。

安闲:安宁清闲,安宁自在的样子。

宿(xiǔ):夜。瓶:烤火用的烘瓶。

晓:拂晓,天刚亮的时候。

阶:台阶。

  这首诗作于唐文宗大和六年(832年)秋,当时白居易任河南尹。诗人已六十多岁,体衰多病,官务清闲,加上亲密的诗友元稹已经谢世,心情特别寂寞冷淡。



参考资料:

1、宛新彬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911-912

白居易的诗词欣赏

《禁中晓卧,因怀王起居》

唐代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迟迟禁漏尽,悄悄暝鸦喧。夜雨槐花落,微凉卧北轩。

曙灯残未灭,风帘闲自翻。每一得静境,思与故人言。

暂无


分享

《腊后岁前遇景咏意》

唐代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海梅半日柳微黄,冻水初融日欲长。度腊都无苦霜霰,迎春先有好风光。

郡中起晚听衙鼓,城上行慵倚女墙。公事渐闲身且健,使君殊未厌馀杭。

暂无


分享

《闲园独赏(因梦得所寄蜂鹤之咏,因成此篇以和之)》

唐代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午后郊园静,晴来景物新。雨添山气色,风借水精神。

永日若为度,独游何所亲。仙禽狎君子,芳树倚佳人。

暂无

蚁斗王争肉,蜗移舍逐身。蝶双知伉俪,蜂分见君臣。

暂无

蠢蠕形虽小,逍遥性即均。不知鹏与鷃,相去几微尘。

暂无


分享

《久不见韩侍郎戏题四韵以寄之》

唐代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近来韩閤老,疏我我心知。户大嫌甜酒,才高笑小诗。

静吟乖月夜,闲醉旷花时。还有愁同处,春风满鬓丝。

暂无


分享

《三谣。朱藤谣》

唐代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朱藤朱藤,温如红玉,直如朱绳。自我得尔以为杖,

大有裨于股肱。前年左选,东南万里。交游别我于国门,

暂无

亲友送我于浐水。登高山兮车倒轮摧,渡汉水兮马跙蹄开。

暂无

中途不进,部曲多回。唯此朱藤,实随我来。瘴疠之乡,

暂无

无人之地。扶卫衰病,驱诃魑魅。吾独一身,赖尔为二。

暂无

或水或陆,自北徂南。泥黏雪滑,足力不堪。吾本两足,

暂无

得尔为三。紫霄峰头,黄石岩下。松门石磴,不通舆马。

暂无

吾与尔披云拨水,环山绕野。二年蹋遍匡庐间,

暂无

未尝一步而相舍。虽有佳子弟、良友朋,扶危助蹇,

暂无

不如朱藤。嗟乎,穷既若是,通复何如,吾不以常杖待尔,

暂无

尔勿以常人望吾。朱藤朱藤,吾虽青云之上、黄泥之下,

暂无

誓不弃尔于斯须。

暂无


分享

《采地黄者》

唐代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餱粮。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

暂无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暂无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暂无


分享

《续古诗十首》

唐代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戚戚复戚戚,送君远行役。行役非中原,海外黄沙碛。

伶俜独居妾,迢递长征客。君望功名归,妾忧生死隔。

暂无

谁家无夫妇,何人不离坼。所恨薄命身,嫁迟别日迫。

暂无

妾身有存殁,妾心无改易。生作闺中妇,死作山头石。

暂无

掩泪别乡里,飘飖将远行。茫茫绿野中,春尽孤客情。

暂无

驱马上丘陇,高低路不平。风吹棠梨花,啼鸟时一声。

暂无

古墓何代人,不知姓与名。化作路傍土,年年春草生。

暂无

感彼忽自悟,今我何营营。

暂无

朝采山上薇,暮采山上薇。岁晏薇亦尽,饥来何所为。

暂无

坐饮白石水,手把青松枝。击节独长歌,其声清且悲。

暂无

枥马非不肥,所苦常絷维。豢豕非不饱,所忧竟为牺。

暂无

行行歌此曲,以慰常苦饥。

暂无

雨露长纤草,山苗高入云。风雪折劲木,涧松摧为薪。

暂无

风摧此何意,雨长彼何因。百丈涧底死,寸茎山上春。

暂无

可怜苦节士,感此涕盈巾。

暂无

窈窕双鬟女,容德俱如玉。昼居不逾阈,夜行常秉烛。

暂无

气如含露兰,心如贯霜竹。宜当备嫔御,胡为守幽独。

暂无

无媒不得选,年忽过三六。岁暮望汉宫,谁在黄金屋。

暂无

邯郸进倡女,能唱黄花曲。一曲称君心,恩荣连九族。

暂无

栖栖远方士,读书三十年。业成无知己,徒步来入关。

暂无

长安多王侯,英俊竞攀援。幸随众宾末,得厕门馆间。

暂无

东阁有旨酒,中堂有管弦。何为向隅客,对此不开颜。

暂无

富贵无是非,主人终日欢。贫贱多悔尤,客子中夜叹。

暂无

归去复归去,故乡贫亦安。

暂无

凉风飘嘉树,日夜减芳华。下有感秋妇,攀条苦悲嗟。

暂无

我本幽闲女,结发事豪家。豪家多婢仆,门内颇骄奢。

暂无

良人近封侯,出入鸣玉珂。自从富贵来,恩薄谗言多。

暂无

冢妇独守礼,群妾互奇邪。但信言有玷,不察心无瑕。

暂无

容光未销歇,欢爱忽蹉跎。何意掌上玉,化为眼中砂。

暂无

盈盈一尺水,浩浩千丈河。勿言小大异,随分有风波。

暂无

闺房犹复尔,邦国当如何。

暂无

心亦无所迫,身亦无所拘。何为肠中气,郁郁不得舒。

暂无

不舒良有以,同心久离居。五年不见面,三年不得书。

暂无

念此令人老,抱膝坐长吁。岂无盈尊酒,非君谁与娱。

暂无

揽衣出门行,游观绕林渠。澹澹春水暖,东风生绿蒲。

暂无

上有和鸣雁,下有掉尾鱼。飞沉一何乐,鳞羽各有徒。

暂无

而我方独处,不与之子俱。顾彼自伤己,禽鱼之不如。

暂无

出游欲遣忧,孰知忧有馀。

暂无

春旦日初出,曈曈耀晨辉。草木照未远,浮云已蔽之。

暂无

天地黯以晦,当午如昏时。虽有东南风,力微不能吹。

暂无

中园何所有,满地青青葵。阳光委云上,倾心欲何依。

暂无


分享

《长相思》

唐代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暂无

深画眉,浅画眉。蝉鬓鬅鬙云满衣,阳台行雨回¤

暂无

巫山高,巫山低。暮雨潇潇郎不归,空房独守时。

暂无


分享

《浔阳三题。湓浦竹》

唐代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浔阳十月天,天气仍温燠。有霜不杀草,有风不落木。

玄冥气力薄,草木冬犹绿。谁肯湓浦头,回眼看修竹。

暂无

其有顾盼者,持刀斩且束。剖劈青琅玕,家家盖墙屋。

暂无

吾闻汾晋间,竹少重如玉。胡为取轻贱,生此西江曲。

暂无


分享

《华原磬-刺乐工非其人也》

唐代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华原磬,华原磬,古人不听今人听。泗滨石,泗滨石,

今人不击古人击。今人古人何不同,用之舍之由乐工。

暂无

乐工虽在耳如壁,不分清浊即为聋。梨园弟子调律吕,

暂无

知有新声不如古。古称浮磬出泗滨,立辨致死声感人。

暂无

宫悬一听华原石,君心遂忘封疆臣。果然胡寇从燕起,

暂无

武臣少肯封疆死。始知乐与时政通,岂听铿锵而已矣。

暂无

磬襄入海去不归,长安市儿为乐师。华原磬与泗滨石,

暂无

清浊两声谁得知。

暂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