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弹琴》

唐代 刘长卿刘长卿 唐代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七弦一作:七丝)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七弦 一作:七丝)七弦琴奏出清凉的曲调悠扬起伏,细细倾听就像那滚滚的松涛声。

(七弦 一作:七丝)泠泠:形容清凉、清淡,也形容声音清越。丝:一作“弦”。松风: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凄凉。琴曲中有《风入松》的调名。


分享

听弹琴 诗词大意

  此诗题一作“弹琴”,《刘随州集》与《全唐诗》均为“听弹琴”。从诗中“静听”二字细味,题目以有“听”字为妥。

  琴是中国古代传统民族乐器,由七条弦组成,所以首句以“七弦”作琴的代称,意象也更具体。“泠泠”形容琴声的清越,逗起“松风寒”三字。“松风寒”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的凄清,极为形象,引导读者进入音乐的境界。“静听”二字描摹出听琴者入神的情态,可见琴声的超妙。高雅平和的琴声,常能唤起听者水流石上、风来松下的幽清肃穆之感。而琴曲中又有《风入松》的调名,一语双关,用意甚妙。

  如果说前两句是描写音乐的境界,后两句则是议论性抒情,牵涉到当时音乐变革的背景。汉魏六朝南方清乐尚用琴瑟。而到唐代,音乐发生变革,“燕乐”成为一代新声,乐器则以西域传入的琵琶为主。“琵琶起舞换新声”的同时,公众的欣赏趣味也变了。受人欢迎的是能表达世俗欢快心声的新乐。穆如松风的琴声虽美,毕竟成了“古调”,已经没有几个人能怀着高雅情致来欣赏,言下便流露出曲高和寡的孤独感。“虽”字转折,从对琴声的赞美进入对时尚的感慨。“今人多不弹”的“多”字,更反衬出琴客知音者的稀少。有人以此二句谓今人好趋时尚不弹古调,意在表现作者的不合时宜,是很对的。刘长卿清才冠世,一生两遭迁斥,有一肚皮不合时宜和一种与流俗落落寡合的情调。他的集中有《幽琴》(《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之一)诗曰:“月色满轩白,琴声宜夜阑。飗飗青丝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向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其中四句就是这首听琴绝句。“所贵知音难”也正是诗的题旨之所在。“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诗咏听琴,只不过借此寄托一种孤芳自赏的情操罢了。


  • 诗词译文

七弦琴奏出清凉的曲调悠扬起伏,细细倾听就像那滚滚的松涛声。

我虽然很喜爱这首古时的曲调,但在今天人们大多已不去弹奏了。

泠(líng)泠:形容清凉、清淡,也形容声音清越。丝:一作“弦”。

松风: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凄凉。琴曲中有《风入松》的调名。

古调:古时的曲调。

刘长卿的诗词欣赏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唐代 刘长卿刘长卿 唐代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鹦鹉洲在长江中浮沉,无浪也无烟;我这楚客思念中丞,心绪更加渺远。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汉口斜映着夕阳,飞鸟都纷纷归巢;洞庭湖的秋水,烟波浩渺远接蓝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独树一作:独戍)

(独树一作:“戍”)汉阳城后的山岭,传来悲凉的号角;滨临江边的独树旁,夜里泊着孤船。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当年贾谊上书文帝,全是忧心汉室;他却被贬谪居长沙,古今谁不衰怜!


分享

《奉和李大夫同吕评事太行苦热行兼寄院中诸公仍呈王员外》

唐代 刘长卿刘长卿 唐代

迢递太行路,自古称险恶。千骑俨欲前,群峰望如削。

火云从中出,仰视飞鸟落。汗马卧高原,危旌倚长薄。

暂无

清风竟不至,赤日方煎铄。石枯山木燋,鳞穷水泉涸。

暂无

九重今旰食,万里传明略。诸将候轩车,元凶愁鼎镬。

暂无

何劳短兵接,自有长缨缚。通越事岂难,渡泸功未博。

暂无

朝辞羊肠阪,夕望贝丘郭。漳水斜绕营,常山遥入幕。

暂无

永怀姑苏下,遥寄建安作。白雪和难成,沧波意空托。

暂无

陈琳书记好,王粲从军乐。早晚归汉廷,随公上麟阁。

暂无


分享

《送李七之笮水谒张相公》

唐代 刘长卿刘长卿 唐代

惆怅青春晚,殷勤浊酒垆。后时长剑涩,斜日片帆孤。

东阁邀才子,南昌老腐儒。梁园旧相识,谁忆卧江湖。

暂无


分享

《发越州赴润州使院,留别鲍侍御》

唐代 刘长卿刘长卿 唐代

对水看山别离,孤舟日暮行迟。

江南江北春草,独向金陵去时。

暂无


分享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 寒釭》

唐代 刘长卿刘长卿 唐代

向夕灯稍进,空堂弥寂寞。光寒对愁人,时复一花落。

但恐明见累,何愁暗难托。恋君秋夜永,无使兰膏薄。

暂无


分享

《重送道标上人》

唐代 刘长卿刘长卿 唐代

衡阳千里去人稀,遥逐孤云入翠微。

春草青青新覆地,深山无路若为归。

暂无


分享

《同姜濬题裴式微馀干东斋》

唐代 刘长卿刘长卿 唐代

世事终成梦,生涯欲半过。白云心已矣,沧海意如何。

藜杖全吾道,榴花养太和。春风骑马醉,江月钓鱼歌。

暂无

散帙看虫蠹,开门见雀罗。远山终日在,芳草傍人多。

暂无

吏体庄生傲,方言楚俗讹。屈平君莫吊,肠断洞庭波。

暂无


分享

《奉送从兄罢官之淮南》

唐代 刘长卿刘长卿 唐代

何事浮溟渤,元戎弃莫邪。渔竿吾道在,鸥鸟世情赊。

玄发他乡换,沧洲此路遐。溯沿随桂楫,醒醉任松华。

暂无

离别谁堪道,艰危更可嗟。兵锋摇海内,王命隔天涯。

暂无

钟漏移长乐,衣冠接永嘉。还当拂氛祲,那复卧云霞。

暂无

溪路漫冈转,夕阳归鸟斜。万艘江县郭,一树海人家。

暂无

挥袂看朱绂,扬帆指白沙。春风独回首,愁思极如麻。

暂无


分享

《题冤句宋少府厅留别》

唐代 刘长卿刘长卿 唐代

宋侯人之秀,独步南曹吏。世上无此才,天生一公器。

尚甘黄绶屈,未适青云意。洞澈万顷陂,昂藏千里骥。

暂无

从宦闻苦节,应物推高谊。薄俸不自资,倾家共人费。

暂无

顾予倦栖托,终日忧穷匮。开口即有求,私心岂无愧。

暂无

幸逢东道主,因辍西征骑。对话堪息机,披文欲忘味。

暂无

壶觞招过客,几案无留事。绿树映层城,苍苔覆闲地。

暂无

一言重然诺,累夕陪宴慰。何意秋风来,飒然动归思。

暂无

留欢殊自惬,去念能为累。草色愁别时,槐花落行次。

暂无

临期仍把手,此会良不易。他日琼树枝,相思劳梦寐。

暂无


分享

《送李中丞之襄州》

唐代 刘长卿刘长卿 唐代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这位漂泊流离的征南老将,当年曾经指挥过十万雄师。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后来他罢职回乡没有产业,到老年他还留恋贤明之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少壮时独立功勋三边平静,为国轻生只有随身佩剑知。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在茫茫的汉江上飘来荡去,日到黄昏你还想要去哪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