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元夕》

金朝 元好问元好问 金朝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元宵节时,到处都能碰到女人们穿着盛装,化着美好的妆容来看灯;小孩子们则在街道上欢闹着。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我这个穿朴素长衫的读书人做什么呢?也在游人欢声笑语的气氛中赏灯猜谜。

袨服:盛服,艳服,漂亮的衣服。华妆:华贵的妆容。着处:到处。闹:玩耍嬉闹。

长衫:读书人多穿着长衫。何为:为何,做什么。


分享

京都元夕 诗词大意

  开头两句写京都元夕的热闹场面,\"袨服华妆\",写出了游人们穿着鲜明华丽,”六街灯火“写出了大街小巷到处在舞弄着花灯的景象,前两句用元夕日,街上的人们的装束和举动反衬了汴京一派繁华、升平的气象,也为下文诗人这个穿着长衫的读书人都外出游玩,沉醉在游人的欢声笑语,抒发情感作铺垫。

  而三句一转,用“长衫”对“炫服华妆”,写到自己竟然也随游人追欢逐乐。一个隐晦的发问,包含着辛酸的自嘲,严峻的自责,同时也是对前面所铺叙的场景的否定。表现了诗人对此时金朝的偏安处境的嘲讽,也表达了对繁华背后危机的担忧。

  此诗展现了游人在元宵节游玩的景象,写出了元夕夜的盛世繁华,手法上,用乐景抒哀愤之情,长衫和炫服华妆的对比,含蓄动人,意味深长。


  • 诗词译文
  • 创作背景

元宵节时,到处都能碰到女人们穿着盛装,化着美好的妆容来看灯;小孩子们则在街道上欢闹着。

我这个穿朴素长衫的读书人做什么呢?也在游人欢声笑语的气氛中赏灯猜谜。

京都:指汴京。今属河南开封。

元夕:元宵,正月十五日晚上。

袨(xuàn)服:盛服,艳服,漂亮的衣服。

华妆:华贵的妆容。

着处:到处。

闹:玩耍嬉闹。

长衫:读书人多穿着长衫。

何为:为何,做什么。

  金哀宗正大二年,即公元1225年,当时诗人家住登封县,他自己在汴京任国史院编修官,来往于汴京与登封之间。这年他在汴京度元夕,看到元夕之时京都的繁华,写下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1、林从龙.元好问和他的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08:23

2、邓绍基 周秀才 侯光复.中国古代十大词人精品全集:元好问:大连出版社,1998.03:290

元好问的诗词欣赏

《摸鱼儿·雁丘词》

金朝 元好问元好问 金朝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啊!请问世间的各位,爱情究竟是什么,竟会令这两只飞雁以生死来相对待?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南飞北归遥远的路程都比翼双飞,任它多少的冬寒夏暑,依旧恩爱相依为命。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比翼双飞虽然快乐,但离别才真的是楚痛难受。到此刻,方知这痴情的双雁竟比人间痴情儿女更加痴情!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相依相伴,形影不离的情侣已逝,真情的雁儿心里应该知道,此去万里,形孤影单,前程渺渺路漫漫,每年寒暑,飞万里越千山,晨风暮雪,失去一生的至爱,形单影只,即使苟且活下去又有什么意义呢?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这汾水一带,当年本是汉武帝巡幸游乐的地方,每当武帝出巡,总是箫鼓喧天,棹歌四起,何等热闹,而今却是冷烟衰草,一派萧条冷落。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武帝已死,招魂也无济于事。女山神因之枉自悲啼,而死者却不会再归来了!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双雁生死相许的深情连上天也嫉妒,殉情的大雁决不会和莺儿燕子一般,死后化为一抔尘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将会留得生前身后名,与世长存。狂歌纵酒,寻访雁丘坟故地,来祭奠这一对爱侣的亡灵。


分享

《论诗三十首·十五》

金朝 元好问元好问 金朝

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饭山前。

世间东抹西涂手,枉着书生待鲁连。

暂无


分享

《论诗三十首·二十四》

金朝 元好问元好问 金朝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

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

暂无


分享

《水龙吟·从商帅国器猎于南阳同仲泽鼎玉赋此》

金朝 元好问元好问 金朝

从商帅国器猎于南阳,同仲泽、鼎玉赋此。

我跟随商帅国器围猎南阳,与仲泽、鼎玉对这件事作了文章。

少年射虎名豪,等闲赤羽千夫膳。金铃锦领,平原千骑,星流电转。路断飞潜,雾随腾沸,长围高卷。看川空谷静,旌旗动色,得意似,平生战。

少年射虎的英豪,统领赤羽千军若等闲。头悬金铃,锦绣围脖,千骑相随于广袤平原,纵横驰骋快如流星闪电。飞禽游鱼无路可遁,骏马在浓雾中奔腾,长长的队列合围在一起。看那寂静的山谷,旌旗飘扬,志得意满,好似平生一场胜战。

城月迢迢鼓角,夜如何,军中高宴。江淮草木,中原狐兔,先声自远。盖世韩彭,可能只办,寻常鹰犬。问元戎早晚,鸣鞭径去,解天山箭。

城台明月高悬,鼓角声远远传来,夜里营中在做什么呢?满载而归的将军在高堂设宴。江淮的草木,中原的狐兔,一听到声威便不战而退。那功劳卓绝的韩信和彭越,不过是供人驱使的鹰犬。试问商帅何时策马扬鞭,三箭定天山。


分享

《论诗三十首·十四》

金朝 元好问元好问 金朝

出处殊涂听所安,山林何得贱衣冠。

华歆一掷金随重,大是渠侬被眼谩。

暂无


分享

《论诗三十首·二十九》

金朝 元好问元好问 金朝

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

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

暂无


分享

《论诗三十首·其一》

金朝 元好问元好问 金朝

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

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

暂无


分享

《台山杂咏》

金朝 元好问元好问 金朝

西北天低五顶高,茫茫松海露灵鳌。

太行直上犹千里,井底残山枉呼号。

暂无

万壑千岩位置雄,偶从天巧见神功。

暂无

湍溪已作风雷恶,更在云山气象中。

暂无

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

暂无

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

暂无


分享

《论诗三十首·其五》

金朝 元好问元好问 金朝

纵横诗笔见高情,何物能浇块垒平?

老阮不狂谁会得?出门一笑大江横。

暂无


分享

《论诗三十首·二十五》

金朝 元好问元好问 金朝

乱后玄都失故基,看花诗在只堪悲。

刘郎也是人间客,枉向春风怨兔葵。

暂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