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

唐代 罗隐罗隐 唐代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都说瑞雪兆丰年,丰年情况将如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长安城里有穷人,我说瑞雪不宜多。

尽:全。道:讲,说。丰年瑞:瑞雪兆丰年。若何:如何,怎么样。

宜:应该。


分享

雪 诗词大意

  题目是“雪”,诗却非咏雪,而是发了一通雪是否瑞兆的议论。绝句长于抒情而拙于议论,五绝篇幅极狭,尤忌议论。作者偏用其短,看来是有意造成一种特殊的风格。 

  瑞雪兆丰年。辛勤劳动的农民看到飘飘瑞雪而产生丰年的联想与期望,是很自然的。但眼下是在繁华的帝都长安,这“尽道丰年瑞”的声音就颇值得深思。“尽道”二字,语含讥讽。联系下文,可以揣知“尽道丰年瑞”者是和“贫者”不同的另一世界的人们。这些安居深院华屋、身袭蒙茸皮裘的达官显宦、富商大贾,在酒酣饭饱、围炉取暖、观赏一天风雪的时候,正异口同声地大发瑞雪兆丰年的议论,他们也许会自命是悲天悯人、关心民生疾苦的仁者呢! 

  正因为是此辈“尽道丰年瑞”,所以接下去的是冷冷的一问:“丰年事若何?”即使真的丰年,情况又怎样呢?这是反问,没有作答,也无须作答。“尽道丰年瑞”者自己心里清楚。唐代末叶,苛重的赋税和高额地租剥削,使农民无论丰歉都处于同样悲惨的境地。“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珰。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箱”。这些诗句对“事若何”作出了明确的回答。但在这首诗里,不道破比道破更有艺术力量。它好象当头一闷棍,打得那些“尽道丰年瑞”者哑口无言。 

  三、四两句不是顺着“丰年事若何”进一步抒感慨、发议论,而是回到开头提出的雪是否为瑞的问题上来。因为作者写这首诗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抒写对贫者虽处丰年仍不免冻馁的同情,而是向那些高谈丰年瑞者投一匕首。“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好象在一旁冷冷地提醒这些人:当你们享受着山珍海味,在高楼大厦中高谈瑞雪兆丰年时,恐怕早就忘记了这帝都长安有许许多多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露宿街头的“贫者”。他们盼不到“丰年瑞”所带来的好处,却会被你们所津津乐道的“丰年瑞”所冻死。一夜风雪,明日长安街头会出现多少“冻死骨”啊!“为瑞不宜多”,仿佛轻描淡写,略作诙谐幽默之语,实际上这里面蕴含着深沉的愤怒和炽烈的感情。平缓从容的语调和犀利透骨的揭露,冷隽的讽刺和深沉的愤怒在这里被和谐地结合起来了。

  雪究竟是瑞兆,还是灾难,离开一定的前提条件,是很难辩论清楚的,何况这根本不是诗的任务。诗人无意进行这样一场辩论。他感到憎恶和愤慨的是,那些饱暖无忧的达官贵人们,本与贫者没有任何共同感受、共同语言,却偏偏要装出一副对丰年最关心、对贫者最关切的面孔,因而他抓住“丰年瑞”这个话题,巧妙地作了一点反面文章,扯下了那些“仁者”的假面具,让他们的尊容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诗里没有直接出现画面,也没有任何形象的描绘。但读完了全诗,诗人自已的形象却鲜明可触。这是因为,诗中那些看来缺乏形象性的议论,不仅饱含着诗人的憎恶、蔑视、愤激之情,而且处处显示出诗人幽默诙谐、愤世疾俗的性格。从这里可以看出,对诗歌的形象性是不宜作过分偏狭的理解的。


  • 诗词译文

都说瑞雪兆丰年,丰年情况将如何?

长安城里有穷人,我说瑞雪不宜多。

尽:全。道:讲,说。丰年瑞:瑞雪兆丰年。

若何:如何,怎么样。

宜:应该。

罗隐的诗词欣赏

《雪》

唐代 罗隐罗隐 唐代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都说瑞雪兆丰年,丰年情况将如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长安城里有穷人,我说瑞雪不宜多。


分享

《仿玉台体》

唐代 罗隐罗隐 唐代

青楼枕路隅,壁甃复椒涂。晚梦通帘柙,春寒逼酒垆。

解吟怜芍药,难见恨菖蒲。试问年多少,邻姬亦姓胡。

暂无


分享

《西施》

唐代 罗隐罗隐 唐代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国家兴亡衰败自有其时运,吴人又何苦埋怨是西施使他们国家灭亡的呢?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如果西施知道怎样颠覆吴国,那么后来让越国灭亡的又是谁呢?


分享

《寄乔逸人》

唐代 罗隐罗隐 唐代

南经湘浦北扬州,别后风帆几度游。春酒谁家禁烂漫,

野花何处最淹留。欲凭尺素边鸿懒,未定雕梁海燕愁。

暂无

长短此行须入手,更饶君占一年秋。

暂无


分享

《升仙》

唐代 罗隐罗隐 唐代

危梁枕路岐,驻马问前时。价自友朋得,名因妇女知。

直须论运命,不得逞文词。执戟君乡里,荣华竟若为。

暂无


分享

《魏城逢故人》

唐代 罗隐罗隐 唐代

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一年曾经两次到锦城去游玩,头一次利春风第二次是秋天。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芳草有情碍马蹄不让我们走,彩云片片把楼阁层层来遮掩。

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青山把我们隔断产生了别恨,绿水把离愁梦中送到我心田。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今天为你向锦官城回首眺望,只见绵州的乔木和淡淡云烟。


分享

《息夫人庙》

唐代 罗隐罗隐 唐代

百雉摧残连野青,庙门犹见昔朝廷。一生虽抱楚王恨,

千载终为息地灵。虫网翠环终缥缈,风吹宝瑟助微冥。

暂无

玉颜浑似羞来客,依旧无言照画屏。

暂无


分享

《寄渭北徐从事》

唐代 罗隐罗隐 唐代

暖云慵堕柳垂条,骢马徐郎过渭桥。官秩旧参荀秘监,

樽罍今伴霍嫖姚。科随鹄箭频曾中,礼向侯弓以重招。

暂无

莫恨东风促行李,不多时节却归朝。

暂无


分享

《黄河》

唐代 罗隐罗隐 唐代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不要把阿胶向黄河里倾倒,这里上天的意思难以明了。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黄河能曲曲弯弯上通银河,刚从昆仑发源便不再清澈。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高祖平定天下时宣誓好听,严君平占卜张骞乘槎上天。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三千年后黄河才澄清一次,你又何必着急报告好消息。


分享

《酬章处士见寄》

唐代 罗隐罗隐 唐代

中原甲马未曾安,今日逢君事万端。乱后几回乡梦隔,

别来何处路行难。霜鳞共落三门浪,雪鬓同归七里滩。

暂无

何必新诗更相戏,小楼吟罢暮天寒。

暂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