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古体诗,从题材上看,这首诗属于边塞诗。
诗一开头,便写告急途中,军使跃马扬鞭,飞驰而来,一下子就把读者的注意力紧紧吸引住了。一、二句形容在“一走马”“一扬鞭”的瞬息之间,“十里”“五里”的路程便风驰电掣般地一闪而过,以夸张的语言渲染了十万火急的紧张气氛,给人以极其鲜明而飞动的形象感受。这是两个倒装句,按一般的写法是:一走马十里,一扬鞭五里。但是这样写,一个五言的句子上三下二,不符合诗歌语言的正常节奏,读起来拗口。像这样“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不仅上口,也因为将“十里”“五里”提前,加以强调,而突出了马的速度之快。中间两句,点明了骑者的身份和告急的事由。一个“围”字,可见形势的严重。一个“至”字,则交代了军使经过“走马”“扬鞭”的飞驰疾驱,终于将军书及时送到。最后两句,补充交代了气候对烽火报警的影响。按理,应当先见烽火,后到军书。然而如今在接到军书之后,举目西望,却只见漫天飞雪,一片迷茫,望断关山,不见烽烟。是因雪大点不着烽火呢,还是点着了也望不见,反正是烽火联系中断了。这就更突出了飞马传书的刻不容缓。写到这里,全诗便戛然而止了,结得干脆利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尽管写形势危急,气氛紧张,而诗中表现的情绪却是热烈、镇定和充满自信的。
这首诗,取材的角度很有特色。它反映的是边塞战争,但并不正面描写战争。诗人的着眼点既不在军书送出前边关如何被围,也不在军书送至后援军如何出动,而是仅仅撷取军使飞马告急这样一个片断、一个侧面来写,至于前前后后的情况,则让读者自己用想象去补充。这种写法,节奏短促,一气呵成,篇幅集中而内蕴丰富,在艺术构思上也显得不落俗套。
告急的军使跃马扬鞭,飞驰而来,一走马便是十里,一扬鞭便是五里,漫长的路程风驰电掣般一闪而过。这是西北都护府的军使,他传来了加急的军书,报告匈奴的军队已经包围了我大唐的西域重镇酒泉。在接到军书之后,举目西望,却只见漫天飞雪,一片迷茫,望断关山,不见烽烟的痕迹,原来军中的烽火联系已经中断了。
陇西行:乐府古题,又名“步出夏门行”,属《相和歌·瑟调曲》。陇西,陇山之西,在今甘肃省陇西县以东。
都护:官名。汉代设置西域都护,唐代设置六大都护府以统辖西域诸国。
匈奴:这里泛指中国北部和西部的少数民族。酒泉:郡名,在今酒泉市东北。
关山:泛指边关的山岳原野。
烽戍:烽火台和守边营垒。古代边疆告警,以烽燧为号,白天举烟为“燧”,夜晚举火为“烽”。戍,一本作“火”。断:中断联系。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384 .
2、刘德重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136-137 .
此诗当作于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前后。当时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奉使出塞,出参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幕府。
参考资料:
1、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67-68
〔时年二十一〕
汉家天(一作大)将才且雄。
暂无
来时(一作时来)谒帝明光宫。
暂无
万乘亲推双阙下。
暂无
千官出饯五陵东。
暂无
誓辞甲第金门里。
暂无
身作长城玉塞中。
暂无
卫霍才堪一骑将。
暂无
朝廷不数贰师功。
暂无
赵魏燕韩多劲卒。
暂无
关西侠少何咆勃。
暂无
报仇只是闻尝胆。
暂无
饮酒不曾妨刮骨。
暂无
画戟雕戈白日寒。
暂无
连旗大旆黄尘没。
暂无
叠鼓遥翻瀚海波。
暂无
鸣笳乱动天山月。
暂无
麒麟锦带佩吴钩。
暂无
飒沓青骊跃紫骝。
暂无
拔剑已断天骄臂。
暂无
归鞍共饮月支头。
暂无
汉兵大呼一当百。
暂无
虏骑相看哭且愁。
暂无
教战虽令赴汤火。
暂无
终知上将先伐谋。
暂无
分享 拼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渭水萦绕着秦关曲折地东流,黄麓山环抱着汉宫长年依旧。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皇辇远出千重宫门夹道杨柳,阁道回看上林百花恰似锦绣。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帝城高耸入云的是凤阁凤楼,春雨润泽千家树木美不胜收。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为了把住春光时令出巡民忧,不是因为玩赏春光驾车逛游!
分享 拼 译 注
吾弟东山时。
心尚一何远。
暂无
日高犹自卧。
暂无
钟动始能饭。
暂无
领上发未梳。
暂无
床头书不卷。
暂无
清川兴悠悠。
暂无
空林对偃蹇。
暂无
青苔石上净。
暂无
细草松下软。
暂无
窗外鸟声闲。
暂无
阶前虎心善。
暂无
徒然万象多。
暂无
澹尔太虚缅。
暂无
一知与物平。
暂无
自顾为人浅。
暂无
对君忽自得。
暂无
浮念不烦遣。
暂无
张弟五车书。
暂无
读书仍隐居。
暂无
染翰过草圣。
暂无
赋诗轻子虚。
暂无
闭门二室下。
暂无
隐居十年余。
暂无
宛是野人野(一作也)。
暂无
时从渔父渔(一作鱼)。
暂无
秋风自(一作日)萧索。
暂无
五柳高且疏。
暂无
望此去人世。
暂无
渡水向吾庐。
暂无
岁晏同携手。
暂无
只应君与予。
暂无
设[四↑且↓]守[繁体“才”去“纟”]兔。
暂无
垂钓伺游鳞。
暂无
此是安口腹。
暂无
非关慕隐沦。
暂无
吾生好清净(一作静)。
暂无
蔬食去情尘。
暂无
今子方豪荡。
暂无
思为鼎食人。
暂无
我家南山下。
暂无
动息自遗身。
暂无
入鸟不相乱。
暂无
见兽皆相亲。
暂无
云霞成伴侣。
暂无
虚白侍衣巾。
暂无
何事须夫子。
暂无
邀予谷口真。
暂无
分享 拼
杨子谈经所,淮王载酒过。
西汉的扬雄读书写字的贫穷住所,淮南王刘安带着酒过去一起狂饮。
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
兴尽才发现鸣叫的鸟儿已经换了种类,坐的时间太长,以至丁地上的落花也多了起来。
径转回银烛,林开散玉珂。
穿行在曲折的林径,烛光闪闪,等走出去后眼前豁然开朗。
严城时未启,前路拥笙歌。
一直游玩到凌晨回城,城门还未开启,一路余兴未尽,照样笙歌相伴。
分享 拼 译 注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现在正是农历十二月的末尾,气候温和舒畅,旧居蓝田山很可以一游。您正在温习经书,仓猝中不敢打扰,就自行到山中,在感配寺休息,跟寺中主持一起吃完饭,便离开了。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我向北渡过深青色的灞水,月色清朗,映照着城郭。夜色中登上华子冈,见辋水泛起涟漪,水波或上或下,水中的月影也随同上下。那寒山中远远的灯火,火光忽明忽暗在林外看得很清楚。深巷中狗叫,叫声像豹叫一样。村子里传来舂米声,又与稀疏的钟声相互交错。这时,我独坐在那里,跟来的僮仆已入睡,多想从前你我于搀着手吟诵诗歌,在狭窄的小路上漫步,临近那清澈流水的情景。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檗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
等到了春天,草木蔓延生长,春天的山景更可观赏,轻捷的鲦鱼跃出水面,白色的鸥鸟张开翅膀,晨露打湿了青草地,麦田里雉鸟在清晨呜叫,这些景色离现在不远了,(您)能和我一起游玩吗?如果你天性不是与众不同的话,难道我能把邀请你当作闲事吗?而这当中有很深的旨趣啊!不要忽略。因为有载运黄檗的人出山,托他带给你这封信,不一一详述了。
分享 拼 译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