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

唐代 刘方平刘方平 唐代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

春风卷着漫天大雪,飘来飘去,落得到处都是。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城中。

你看那欣赏雪景的人们,原都是居住在洛阳城中的富贵人家啊!

徘徊:来回地行走。诗中指雪花飞来飞去。

君:相当于“你”,有尊敬的意思。似花处:指雪花落在树枝上,如盛开的梨花一般。洛城:即洛阳;洛城中:即“洛城东”,当时豪贵宅第之所在。


分享

春雪 诗词大意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是写景;第三句“君看似花处”,有承有转,过渡句,使诗文由景转情。第四句“洛城中”,一作“洛城东”,这里指富贵人家居住之地。联系诗题来看这两句,那意思是说冬天已经结束,突然来了一场春雪,这在那些无饥寒之虑的富贵人心中,不由得产生了一种难得又见的满足和喜悦,于是这熟悉而又新鲜的飞雪,在他们的眼中便成了飞花舞空的美景。但是,对于“洛城外”的穷人来说,他们好不容易在饥寒交迫中熬过了大雪纷飞的隆冬,盼来了春回大地,谁知又来一场大雪,这逝而复回的威胁和灾难,所带来的艰难与怨恨是不难想见的。这首诗的得力之处正在尾句,尾句之中又得力于一个“偏”字,是它构成了虚实两个空间,两种境界,两种生活,两种感情的对比,而诗人的爱与恨,同情与憎恶,也都融入这个对比之中。通过对比所展现的不同状况,及其所孕育的主题等,都留在了诗外,为读者开拓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此诗通过描写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雪,侧面写出了富人们在屋内赏雪以美酒相伴,穷人们却在雪天流落街头,形成鲜明对比。诗人用曲折的笔法,讽刺了那班达官贵人只图自己享乐,忘了广大地区人民的贫困。


  • 诗词译文

春风卷着漫天大雪,飘来飘去,落得到处都是。

你看那欣赏雪景的人们,原都是居住在洛阳城中的富贵人家啊!

徘徊:来回地行走。诗中指雪花飞来飞去。

君:相当于“你”,有尊敬的意思。

似花处:指雪花落在树枝上,如盛开的梨花一般。

洛城:即洛阳;洛城中:即“洛城东”,当时豪贵宅第之所在。

刘方平的诗词欣赏

《梅花落》

唐代 刘方平刘方平 唐代

新岁芳梅树,繁花四面同。春风吹渐落,一夜几枝空。

少妇今如此,长城恨不穷。莫将辽海雪,来比后庭中。

暂无


分享

《秋夜寄皇甫冉郑丰》

唐代 刘方平刘方平 唐代

洛阳清夜白云归,城里长河列宿稀。秋后见飞千里雁,

月中闻捣万家衣。长怜西雍青门道,久别东吴黄鹄矶。

暂无

借问客书何所寄,用心不啻两乡违。

暂无


分享

《代春怨》

唐代 刘方平刘方平 唐代

朝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

时至暮春,独守空闺,莺啼声稀稀落落,应和着我的阵阵低泣。扯起珠帘,扑面央入满眼芳草。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一阵东风从小院里吹过;千万条柳枝便如同千万缕离情,一条一缕都向西指;那迢迢的西陲啊,正是爱人守戍的地方。


分享

《春怨》

唐代 刘方平刘方平 唐代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纱窗外的阳光淡去,黄昏渐渐降临;锁闭华屋,无人看见我悲哀的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庭院空旷寂寞,春天景色行将逝尽;梨花飘落满地,无情无绪把门关紧。


分享

《月夜》

唐代 刘方平刘方平 唐代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夜静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夜里。北斗星倾斜了,南斗星也倾斜了。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今夜才知春天的来临,因为你听那被树叶映绿的窗纱外,唧唧的虫鸣,头一遭儿传到了屋子里来了。


分享

《春雪》

唐代 刘方平刘方平 唐代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

春风卷着漫天大雪,飘来飘去,落得到处都是。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城中。

你看那欣赏雪景的人们,原都是居住在洛阳城中的富贵人家啊!


分享

《采莲曲》

唐代 刘方平刘方平 唐代

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暂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