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

宋代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繁灯夺霁华。戏鼓侵明发。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

元宵节的繁灯丽彩夺去了明月的光华,喧闹的戏鼓声一直响至天亮。习俗风情与以前没什么两样,只是人到中年,情味有些凄凉。

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

像汉朝的张敞,对着明镜为佳人描眉,一起在楼中赏月,祈求天长地久。欢乐的人们渐渐散去,街上如往常般寂静,而我的心情却渐渐感到有些忧伤。

霁华:月光皎洁。明发:黎明阳光散开。

浅画镜中眉:用张敞画眉事,表现夫妻恩爱。


分享

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 诗词大意

  这是一首元宵观灯戏友感怀之佳作,突出中年情怀与往昔的不同,抒写自己中年气衰、叹世事沧桑,和对友人和美夫妻生活的羡慕及自己生活的愁苦。上片写元宵夜晚灯火通明、锣鼓声不决的繁盛景象,景象不改,而自己则已入中年,情味自别,虽旷达如陈敬叟者亦不可免,衬托了作者自己的孤独。“繁灯”两句概说元夕灯光赛过明月,概括了元夕的繁盛,第一句写灯光之多与明亮,第二句写人们彻夜狂欢。形声兼备,概括力极强。三、四句写“物色”依旧,而人近中年,不觉感慨系之,颇有悲凉之感。

  下片换头转写闺情,悬想陈敬叟之妻在家画眉拜月,盼夫早归,而陈敬叟却留滞临安,当夜阑人静之时,亦不免愁肠渐生。题中云“戏”,便是指调侃友人夫妻恩爱,反衬自己的寂寞,暗寓着羡慕之情。结尾两句与开头两句相呼应,强化了主题,点出主旨:欢乐时,人们可暂时忘却忧伤,但当欢乐过后,孤寂之感便会重新萦绕心头,突出自己忧愁的心绪,昭示出盛筵必散的哲理,有感伤之味。一个“渐”字,慢慢道出作者委曲幽怨之情。全词层次分明,有真实的人生体验,含蓄有余味。


  • 诗词译文

元宵节的繁灯丽彩夺去了明月的光华,喧闹的戏鼓声一直响至天亮。习俗风情与以前没什么两样,只是人到中年,情味有些凄凉。

像汉朝的张敞,对着明镜为佳人描眉,一起在楼中赏月,祈求天长地久。欢乐的人们渐渐散去,街上如往常般寂静,而我的心情却渐渐感到有些忧伤。

陈敬叟:字以庄,号月溪,建安人。

霁(jì)华:月光皎洁。

明发:黎明阳光散开。《诗·小雅·宛》:“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浅画镜中眉:用张敞画眉事,表现夫妻恩爱。

刘克庄的诗词欣赏

《杂咏一百首 其四十 汾亭钓者》

宋代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太公辅西伯,严子客东京。独有汾亭者,无人得姓名。


分享

《自题长短句后》

宋代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春端帖子让渠侬,别有诗馀继变风。

压尽晚唐人以下,托诸小石调之中。

暂无

蜀公喜柳歌仁庙,洛叟讥秦媟上穹。

暂无

可惜今无同好者,樽前忆杀老花翁。

暂无


分享

《又和后九首》

宋代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自遣病魔病竖,不干药上药王。

洗眼菊泉旧本,照怀蓉月新凉。

暂无


分享

《挽吴茂新侍郎三首》

宋代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衰老归休矣,公曾怂恿之。

门无今雨客,笥有隔年诗。

暂无

友课招魂些,儿徵积善碑。

暂无

白头哭同社,心折可胜悲。

暂无


分享

《观傩二首 其一》

宋代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烟熏野狐怪,雨熄毕方讹。惟有三彭黠,深藏不畏傩。


分享

《饮者》

宋代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大醉害心风,小醉卧咽呕。

世有大先生,一饮石五斗。

暂无


分享

《蚊蝇五言一首》

宋代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蚊集殊难散,蝇驱已复回。

偏能侵枕簟,尤喜败樽镭。

暂无

恰则噬脐去,何曾洗足来。

暂无

化工生育尔,岂不甚仁哉。

暂无


分享

《挽顾君任粹二首》

宋代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有酒常相觅,无金尚欲挥。

竟骑黄鹤去,谁见素骡飞。

暂无

华屋俄零露,蓉城果是非。

暂无

自嫌闻道浅,怀旧忽沾衣。

暂无


分享

《五和二首》

宋代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尚记诸贤聚本朝,当时君相急旁招。

箫韶九奏凤谐乐,金弹一声莺下乔。

暂无

彊项昔尝攀殿槛,饥肠今欲把憎瓢。

暂无

蚤知不得文章力,却悔从初夺锦标。

暂无


分享

《晓意》

宋代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鸦帝曙色尚朦胧,惊起山房梦蝶翁。

始悟区区大槐里,不如栩栩乱花中。

暂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