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判官》

唐代 高适高适 唐代

逢君说行迈,倚剑别交亲。

听说你要出门远行,仗剑辞别朋友亲人。

幕府为才子,将军作主人。

幕府之中堪为才子,将军作主任用贤能。

近关多雨雪,出塞有风尘。

边关一带常多雨雪,出塞途中风沙阵阵。

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

安边良策应当贡献,男儿报国莫惜生命。

行迈:远行。倚剑:仗剑。交亲:交结很深的亲友。

幕府:军队出征施用帐幕,故将军的府署称为幕府。将军:指董判官的上级将领。

长策:好计策。莫顾身:不顾惜自身。


分享

送董判官 诗词大意

  送友人赴边,这是高适边塞诗中常见题材。这篇作品以极朴素的语言、极深厚的情谊,慰勉友人莫辞旅途艰辛,施展才略,立功边关。

  诗的首联点出友人即将远行。“倚剑”二字是关键字眼,它不仅使“行迈”、“别交情”既悲且壮,而且暗示了友人的身分是从戎,交待了友人行迈辞亲的原因是御边。“行迈”,已可见旅途遥远;辞亲,更不免心中眷恋,然而用“倚剑”二字,不仅点出此行为投身戎旅,而且使辞亲远行带上慷慨之气。

  次联写友人赴边作判官,供职幕府,将军以主人身份盛待才子。这两句承接首联,预言友人此次赴边,可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文才,必受主将的赏识,而得真诚接待。如诗人在《别冯判官》一诗中所写道的:“才子方为客,将军正渴贤,遥知幕府下,书记日翩翩。”董判官以才子之能,投奔渴贤之将军,必以其翩翩之姿,得意于将军幕府。诗人在预祝之中,流露出一股羡慕之情。这是诗人对友人赴边后的设想,也是对董判官的赞誉和慰勉。

  颈联仍承上两句设想友人赴边途中的情景。先“近关”,再“出塞”,紧扣“行迈”,具体写出路途遥远;“多雨雪”,“有风尘”,遥领末句,如实描绘边塞苦寒。可见旅途之苦辛。诗人多次出塞,对边地苦寒有切身体验,曾不止一次在诗中提到。如“关山唯一道,雨雪近三边”(《别冯判官》),如“莫言关塞极,云雪尚漫漫”(《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如“北使径大寒,关山饶苦辛”(《答侯少府》)等等。因而“近关多雨雪,出塞有风尘”两句并非夸张之笔,不过是实写关塞景物,从而逼出诗的结尾两句:“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

  尾联勉励友人莫畏艰辛,要经得住雨雪风尘之苦,为保卫边防贡献良策,为祖国立功奋不顾身。莫顾一身,施展长策,立功边陲,是一种先抑后扬的笔法,使诗歌顿生波澜。“男儿莫顾身”是对友人的慰勉,但也反映了诗人自己立功边塞的愿望和为国事献身的精神,以高昂的情调回答开头“行迈”的问题,结束全诗,使作品显得气势流畅,格调雄健,毫无一般送别诗的儿女离别之态。

  首联实写眼前,稍露惆张;次联预言今后,情调陡转;三联写旅途情况,凄苦不堪;尾联劝友人立功,文势高扬。全诗先扬后抑,跌宕有致,胸襟抱负,令人钦佩。


  • 诗词译文
  • 创作背景

听说你要出门远行,仗剑辞别朋友亲人。

幕府之中堪为才子,将军作主任用贤能。

边关一带常多雨雪,出塞途中风沙阵阵。

安边良策应当贡献,男儿报国莫惜生命。

董(dǒng)判官:名字事迹不详。

行迈:远行。

倚(yǐ)剑:仗剑。

交亲:交结很深的亲友。

幕(mù)府:军队出征施用帐幕,故将军的府署称为幕府。

将军:指董判官的上级将领。

长策:好计策。

莫顾身:不顾惜自身。

  此首赠别诗,不写惜别之情,多激励慰勉之词,是天宝十一载(752),高适在长安所作。



参考资料:

1、孙钦善.高适岑参诗选:1985年08月第1版,人民文学出版社:59

高适的诗词欣赏

《同颜六少府旅宦秋中之作》

唐代 高适高适 唐代

传君昨夜怅然悲,独坐新斋木落时。逸气旧来凌燕雀,

高才何得混妍媸。迹留黄绶人多叹,心在青云世莫知。

暂无

不是鬼神无正直,从来州县有瑕疵。

暂无


分享

《真定即事,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

唐代 高适高适 唐代

飘泊怀书客,迟回此路隅。问津惊弃置,投刺忽踟蹰。

方伯恩弥重,苍生咏已苏。郡称廉叔度,朝议管夷吾。

暂无

乃继三台侧,仍将四岳俱。江山澄气象,崖谷倚冰壶。

暂无

诏宠金门策,官荣叶县凫。擢才登粉署,飞步蹑云衢。

暂无

起草征调墨,焚香即宴娱。光华扬盛矣,霄汉在兹乎。

暂无

隐轸推公望,逶迤协帝俞。轩车辞魏阙,旌节副幽都。

暂无

始佩仙郎印,俄兼太守符。尤多蜀郡理,更得颍川谟。

暂无

城邑推雄镇,山川列简图。旧燕当绝漠,全赵对平芜。

暂无

旷野何弥漫,长亭复郁纡。始泉遗俗近,活水战场无。

暂无

月换思乡陌,星回记斗枢。岁容归万象,和气发鸿炉。

暂无

沦落而谁遇,栖遑有是夫。不才羞拥肿,干禄谢侏儒。

暂无

契阔惭行迈,羁离忆友于。田园同季子,储蓄异陶朱。

暂无

方欲呈高义,吹嘘揖大巫。永怀吐肝胆,犹惮阻荣枯。

暂无

解榻情何限,忘言道未殊。从来贵缝掖,应是念穷途。

暂无


分享

《留上李右相(一作奉赠李右相林甫)》

唐代 高适高适 唐代

风俗登淳古,君臣挹大庭。深沉谋九德,密勿契千龄。

独立调元气,清心豁窅冥。本枝连帝系,长策冠生灵。

暂无

傅说明殷道,萧何律汉刑。钧衡持国柄,柱石总朝经。

暂无

隐轸江山藻,氛氲鼎鼐铭。兴中皆白雪,身外即丹青。

暂无

江海呼穷鸟,诗书问聚萤。吹嘘成羽翼,提握动芳馨。

暂无

倚伏悲还笑,栖迟醉复醒。恩荣初就列,含育忝宵形。

暂无

有窃丘山惠,无时枕席宁。壮心瞻落景,生事感浮萍。

暂无

莫以才难用,终期善易听。未为门下客,徒谢少微星。

暂无


分享

《武威同诸公过杨七山人,得藤字》

唐代 高适高适 唐代

幕府日多暇,田家岁复登。相知恨不早,乘兴乃无恒。

穷巷在乔木,深斋垂古藤。边城唯有醉,此外更何能。

暂无


分享

《塞上听吹笛》

唐代 高适高适 唐代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冰雪融尽,入侵的胡兵已经悄然返还。月光皎洁,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试问饱含离情的《梅花曲》飘向何处?它仿佛像梅花一样随风落满了关山。


分享

《同群公登濮阳圣佛寺阁》

唐代 高适高适 唐代

落日登临处,悠然意不穷。佛因初地识,人觉四天空。

来雁清霜后,孤帆远树中。裴回伤寓目,萧索对寒风。

暂无


分享

《送李侍御赴安西》

唐代 高适高适 唐代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作为行客面对着飞蓬,手持金鞭指挥着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功名在万里之外,心声在一杯之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虏障在燕支之北,长安在太白之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离别时不要难过,看取宝刀称雄。


分享

《送蹇秀才赴临洮》

唐代 高适高适 唐代

怅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

怅望一日千里,如今头上有了白发。

犹思阳谷去,莫厌陇山高。

还想奔赴阳谷,不嫌陇山山高。

倚马见雄笔,随身唯宝刀。

倚马可见纸笔,随身只带宝刀。

料君终自致,勋业在临洮。

预料你终能自致高位,建功立业的地方就在临洮。


分享

《效古赠崔二》

唐代 高适高适 唐代

十月河洲时,一看有归思。

寒冬十月我徘徊在河洲之上,一眼看去便想回家乡。

风飙生惨烈,雨雪暗天地。

猛烈的风暴带来了严寒,雨雪飘飘天地为之无光。

我辈今胡为?浩哉迷所至。

我们今天为了什么?浩渺地不知走向何方。

缅怀当途者,济济居声位。

遥想那当道的执政,一个个地位显赫名声远扬。

邈然在云霄,宁肯更沦踬?

他们高远地像坐在云端,哪里还能沦落困顿。

周旋多燕乐,门馆列车骑。

款待宾客演奏着流行音乐,门前的马车排得老长。

美人芙蓉姿,狭室兰麝气。

美人像盛开的芙蓉,狭室里散发出兰麝的芬芳。

金炉陈兽炭,谈笑正得意。

金色的火炉里燃着兽炭,宾主间谈笑风生得意洋洋。

岂论草泽中,有此枯槁士?

有谁知道在广大的平民中,我等是如此枯槁模样。

我惭经济策,久欲甘弃置。

我惭愧没有经世济民的谋略,甘愿长久地被弃置闲放。

君负纵横才,如何尚憔悴?

您有经营天下的才能,为什么也还是那么憔悴忧伤!

长歌增郁怏,对酒不能醉。

长歌反添胸中愤懑,对酒不醉烦恼怎忘。

穷达自有时,夫子莫下泪。

穷达自有命运,请您切莫独自泪下成行。


分享

《苦雪四首·其二》

唐代 高适高适 唐代

惠连发清兴,袁安念高卧。

大雪之时,谢惠连曾有清逸的兴致,而袁安也曾恬然高枕而卧。

余故非斯人,为性兼懒惰。

我本来就不像他们那样的人,更何况我的性情又是这样懒惰。

赖兹尊中酒,终日聊自过。

全凭着那杯中的美酒,整天姑且这么孤独地度过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