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
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暂无
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
暂无
案前舞者颜如玉,不著人间俗衣服。
暂无
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纍纍佩珊珊。
暂无
娉婷似不任罗绮,顾听乐悬行复止。
暂无
磬箫筝笛递相搀,击恹弹吹声逦迤。
暂无
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
暂无
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坼。
暂无
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
暂无
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
暂无
螾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
暂无
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
暂无
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
暂无
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
暂无
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
暂无
一落人间八九年,耳冷不曾闻此曲。
暂无
湓城但听山魈语,巴峡唯闻杜鹃哭。
暂无
移领钱塘第二年,始有心情问丝竹。
暂无
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觱栗沈平笙。
暂无
清弦脆管纤纤手,教得霓裳一曲成。
暂无
虚白亭前湖水畔,前后祇应三度按。
暂无
便除庶子抛却来,闻道如今各星散。
暂无
今年五月至苏州,朝钟暮角催白头。
暂无
贪看案牍常侵夜,不听笙歌直到秋。
暂无
秋来无事多闲闷,忽忆霓裳无处问。
暂无
闻君部内多乐徒,问有霓裳舞者无?
暂无
答云七县十万户,无人知有霓裳舞。
暂无
唯寄长歌与我来,题作霓裳羽衣谱。
暂无
四幅花笺碧间红,霓裳实录在其中。
暂无
千姿万状分明见,恰与昭阳舞者同。
暂无
眼前仿佛覩形质,昔日今朝想如一。
暂无
疑从魂梦呼召来,似著丹青图写出。
暂无
我爱霓裳君合知,发于歌咏形于诗。
暂无
君不见我歌云“惊破霓裳羽衣曲”,
暂无
又不见我诗云“曲爱霓裳未拍时”。
暂无
由来能事皆有主,杨氏创声君造谱。
暂无
君言此舞难得人,须是倾城可怜女。
暂无
吴妖小玉飞作烟,越艳西施化为土。
暂无
娇花巧笑久寂寥,娃馆苎萝空处所。
暂无
如君所言诚有是,君试从容听我语。
暂无
若求国色始翻传,但恐人间废此舞。
暂无
妍媸优劣宁相远,大都只在人抬举。
暂无
李娟张态君莫嫌,亦拟随宜且教取。
暂无
分享 拼
《霓裳羽衣曲》是唐代著名宫廷乐曲。出自印度,原名《婆罗门曲》,开元中河西节度使杨敬述献呈宫廷,经唐玄宗李隆基加工润色,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年)改名为《霓裳羽衣曲》。玄宗宠妃杨玉环就以善舞《霓裳羽衣舞》闻名于世。安史之乱后,谱调逐渐失传。白居易这首《霓裳羽衣舞歌》生动传神地描述了这种舞蹈的服饰、乐器伴奏和具体表演的细节。除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外,包括自注在内的许材料,其音乐史料价值也是极其重要的。
这首诗大致可分为三段。第一段叙述元和年间诗人曾于内宴时见过《霓裳舞》。诗人写道:可见诗人不止一次参加过内宴,也观赏过不知多少歌舞节目,然而印象最深、最为喜爱者却首推这《霓裳羽衣舞》。那么,这首舞曲为什么能在众多的朝廷乐舞中脱颖而出呢?由此,引起了读者的兴趣和注意。
“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点出了表演的时间、地点。明媚的春天当然是表演歌舞的最佳季节,而“玉钩栏下”更非一般场所可比。这时间、舞台,自然应有好的演员演出好的剧目。关于演员,诗歌仅用“案前舞者颜如玉”、“娉婷似不任罗绮”两句作了交待,前者指容貌,后者形容体态,可谓惜墨如金,言简意赅。而“不著人间俗衣服”等句,更把这容颜如玉、体态轻盈的演员妆点成了仙女。在古代的神话传说中,仙女的美貌是不容置疑,也非人间可比的。她身穿彩色如虹的裙子、回云流霞之披肩,钿璎纍纍,玉佩珊珊。诗中不仅描绘出歌舞艺人穿着打扮的华贵,也隐约透露出这是一出以神仙故事为题材的剧目。
从“磬箫筝笛递相搀”以下六句是介绍和描写《霓裳舞》的乐器伴奏和舞蹈的正式表演。磬箫筝笛,递相弹奏,击扌厌弹吹,悠扬曲折,此为序曲。“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两句下有诗人自注说:“散序六遍无拍,故不舞也。”这时整装已毕的神女还娇慵地伫立在舞台一角,作将要起飞状。突然,乐曲由柔转刚,擘騞作响,直如秋竹坼裂,春冰迸碎。再看此时的神女,舞姿轻盈,飘飘若流风雪回,疾速如游龙受惊。时而挥舞轻柔的广袖,若弱柳迎风;时而轻曳罗裙的下摆,似流云缭绕。这些动作据诗人自注说:“皆霓裳舞之初态。”诗比喻巧妙,绘声绘色。下文“烟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画龙点睛,描绘舞女在表演上述动作时,眉黛有姿,风袖传情,不仅是动作本身舞得漂亮,更主要的是演员通过眉眼、服装传达出一定的声情。这样的舞蹈才会打动人、感染人,才会引起下文“凝视谛听殊未足”的效果。
以上是重墨描绘《霓裳舞》的音乐伴奏、表演动作。“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二句将舞蹈内容一笔带过,繁简得当,有利于突出舞蹈的姿态描写。下文“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是对舞蹈音乐的总结性描写,说明舞蹈结束,以照应上文“秋竹竿裂春冰坼”等。面对如此美妙的音乐舞蹈,诗人看得目瞪口呆了。“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道出了《霓裳舞》强烈的艺术效果。
“一落人间八九年”至“闻道如今各星散”是诗的第二段,大意是写诗人自己曾在杭州教练歌妓们排演《霓裳舞》。诗人自从在宫廷见到这个舞蹈后,惊人的演出效果使他终生难忘。因此在调任杭州刺史的几年中,公务之余,常以排演《霓裳舞》为乐。无奈诗人一离开,众歌妓如飞鸟各投林四散而去,几年心血付之东流。
“今年五月至苏州”以下为第三段。诗人念念不忘《霓裳舞》的重现,在苏州听说好友元稹的部属多有能歌善舞者,于是以书问之。元稹答以《霓裳羽衣谱》。诗人如获至宝,“眼前仿佛睹形质”、“疑从魂梦呼召来”等语表达了他的喜悦。元谱所写形象鲜明,使他仿佛看到了当初宫廷美人千姿百态的表演实况,犹如梦中一般。最后他决心以谱为据,在苏州重新教练歌妓排演。“但恐人间废此舞”表达了担心优美舞乐失传的思想。
诗歌叙述了诗人围绕《霓裳羽衣舞》在几十年间的沧桑变化,内容丰富,情节曲折。但在诗人的笔下,却极富条理。“就中最爱霓裳舞”、“教得霓裳一曲成”、“无人知有霓裳舞”、“恰与昭阳舞者同”、“但恐人间废此舞”,层次分明,层层照应,可作为一篇《霓裳羽衣记》来读。
诗的韵脚转换流畅自然,极富音乐美。多为两句押一韵,如:“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等。“嫣然纵送游龙惊”、“斜曳裾时云欲生”、“风袖低昂如有情”、“王母挥袂别飞琼”则是隔句押韵。至于“唳鹤曲终长引声”在隔了一句后又回到前边的韵上。如此,抑扬顿挫,婉转流畅,读者在欣赏诗歌优美的文辞时,也体味到了个中音乐流动之美。
优美的文辞,精妙的比喻,贴切的用典,使这首长诗成为价值很高的优秀之作。如“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一句以流风回雪形容舞姿的轻盈,以游龙受惊比拟舞女前进时的飘忽之态,形象新颖,同时又暗用曹植《洛神赋》中的典故,曹植描绘的是神女,《霓裳舞》演出的是神话传说。可见白诗用典决非信笔为之。再如“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一句是表现舞蹈的终止,鸾凤两翼长着美丽的彩色羽毛,是象征《霓裳舞》的服装;“却收翅”是指展开的翅膀再收回来,比喻舞罢。把本来难以描绘的动作用形象的比喻再现出来,使人如见舞蹈的优美,服装的鲜艳,形成色彩繁富、充满动态感的画面。
午后郊园静,晴来景物新。雨添山气色,风借水精神。
永日若为度,独游何所亲。仙禽狎君子,芳树倚佳人。
暂无
蚁斗王争肉,蜗移舍逐身。蝶双知伉俪,蜂分见君臣。
暂无
蠢蠕形虽小,逍遥性即均。不知鹏与鷃,相去几微尘。
暂无
分享 拼
朱藤朱藤,温如红玉,直如朱绳。自我得尔以为杖,
大有裨于股肱。前年左选,东南万里。交游别我于国门,
暂无
亲友送我于浐水。登高山兮车倒轮摧,渡汉水兮马跙蹄开。
暂无
中途不进,部曲多回。唯此朱藤,实随我来。瘴疠之乡,
暂无
无人之地。扶卫衰病,驱诃魑魅。吾独一身,赖尔为二。
暂无
或水或陆,自北徂南。泥黏雪滑,足力不堪。吾本两足,
暂无
得尔为三。紫霄峰头,黄石岩下。松门石磴,不通舆马。
暂无
吾与尔披云拨水,环山绕野。二年蹋遍匡庐间,
暂无
未尝一步而相舍。虽有佳子弟、良友朋,扶危助蹇,
暂无
不如朱藤。嗟乎,穷既若是,通复何如,吾不以常杖待尔,
暂无
尔勿以常人望吾。朱藤朱藤,吾虽青云之上、黄泥之下,
暂无
誓不弃尔于斯须。
暂无
分享 拼
戚戚复戚戚,送君远行役。行役非中原,海外黄沙碛。
伶俜独居妾,迢递长征客。君望功名归,妾忧生死隔。
暂无
谁家无夫妇,何人不离坼。所恨薄命身,嫁迟别日迫。
暂无
妾身有存殁,妾心无改易。生作闺中妇,死作山头石。
暂无
掩泪别乡里,飘飖将远行。茫茫绿野中,春尽孤客情。
暂无
驱马上丘陇,高低路不平。风吹棠梨花,啼鸟时一声。
暂无
古墓何代人,不知姓与名。化作路傍土,年年春草生。
暂无
感彼忽自悟,今我何营营。
暂无
朝采山上薇,暮采山上薇。岁晏薇亦尽,饥来何所为。
暂无
坐饮白石水,手把青松枝。击节独长歌,其声清且悲。
暂无
枥马非不肥,所苦常絷维。豢豕非不饱,所忧竟为牺。
暂无
行行歌此曲,以慰常苦饥。
暂无
雨露长纤草,山苗高入云。风雪折劲木,涧松摧为薪。
暂无
风摧此何意,雨长彼何因。百丈涧底死,寸茎山上春。
暂无
可怜苦节士,感此涕盈巾。
暂无
窈窕双鬟女,容德俱如玉。昼居不逾阈,夜行常秉烛。
暂无
气如含露兰,心如贯霜竹。宜当备嫔御,胡为守幽独。
暂无
无媒不得选,年忽过三六。岁暮望汉宫,谁在黄金屋。
暂无
邯郸进倡女,能唱黄花曲。一曲称君心,恩荣连九族。
暂无
栖栖远方士,读书三十年。业成无知己,徒步来入关。
暂无
长安多王侯,英俊竞攀援。幸随众宾末,得厕门馆间。
暂无
东阁有旨酒,中堂有管弦。何为向隅客,对此不开颜。
暂无
富贵无是非,主人终日欢。贫贱多悔尤,客子中夜叹。
暂无
归去复归去,故乡贫亦安。
暂无
凉风飘嘉树,日夜减芳华。下有感秋妇,攀条苦悲嗟。
暂无
我本幽闲女,结发事豪家。豪家多婢仆,门内颇骄奢。
暂无
良人近封侯,出入鸣玉珂。自从富贵来,恩薄谗言多。
暂无
冢妇独守礼,群妾互奇邪。但信言有玷,不察心无瑕。
暂无
容光未销歇,欢爱忽蹉跎。何意掌上玉,化为眼中砂。
暂无
盈盈一尺水,浩浩千丈河。勿言小大异,随分有风波。
暂无
闺房犹复尔,邦国当如何。
暂无
心亦无所迫,身亦无所拘。何为肠中气,郁郁不得舒。
暂无
不舒良有以,同心久离居。五年不见面,三年不得书。
暂无
念此令人老,抱膝坐长吁。岂无盈尊酒,非君谁与娱。
暂无
揽衣出门行,游观绕林渠。澹澹春水暖,东风生绿蒲。
暂无
上有和鸣雁,下有掉尾鱼。飞沉一何乐,鳞羽各有徒。
暂无
而我方独处,不与之子俱。顾彼自伤己,禽鱼之不如。
暂无
出游欲遣忧,孰知忧有馀。
暂无
春旦日初出,曈曈耀晨辉。草木照未远,浮云已蔽之。
暂无
天地黯以晦,当午如昏时。虽有东南风,力微不能吹。
暂无
中园何所有,满地青青葵。阳光委云上,倾心欲何依。
暂无
分享 拼
浔阳十月天,天气仍温燠。有霜不杀草,有风不落木。
玄冥气力薄,草木冬犹绿。谁肯湓浦头,回眼看修竹。
暂无
其有顾盼者,持刀斩且束。剖劈青琅玕,家家盖墙屋。
暂无
吾闻汾晋间,竹少重如玉。胡为取轻贱,生此西江曲。
暂无
分享 拼
华原磬,华原磬,古人不听今人听。泗滨石,泗滨石,
今人不击古人击。今人古人何不同,用之舍之由乐工。
暂无
乐工虽在耳如壁,不分清浊即为聋。梨园弟子调律吕,
暂无
知有新声不如古。古称浮磬出泗滨,立辨致死声感人。
暂无
宫悬一听华原石,君心遂忘封疆臣。果然胡寇从燕起,
暂无
武臣少肯封疆死。始知乐与时政通,岂听铿锵而已矣。
暂无
磬襄入海去不归,长安市儿为乐师。华原磬与泗滨石,
暂无
清浊两声谁得知。
暂无
分享 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