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小山篇》

唐代 徐惠徐惠 唐代

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

仰望着幽深的岩石而眼波流盼,抚摸着桂花的枝条而凝神冥想。

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

等待千年才等到与你相遇,你又为何独自前往?

流盼:犹流眄,流转目光观看。凝想:“犹凝思,聚精会神地思考;沉思。

千龄:犹千年、千岁。极言时间久长。荃: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亦用以喻国君。


分享

拟小山篇 诗词大意

  徐惠的《拟小山篇》系徐贤妃徐惠八岁时所作的骚体诗,由其父亲命题,为仿汉代淮南小山《招隐士》而作。因为题目指定为拟《离骚》,所以使运用幽岩、桂枝、荃这类与屈原有关的意象和骚体表达方式的构思成为必然选择。也使文字层面的体性特征也必然是古雅庄重。本诗继承了《楚辞》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作者者技巧娴熟,用连缀的方式组合诗歌意象,把前两句中“流盼”和”凝想“的屈原形象与“千龄此遇”的作者关联起来。最后一句则挽结全诗。诗歌音韵流转,境界清雅,含义深远,格调沉着。中间虚词的使得诗歌语气舒缓有致,节奏抑扬顿错,含蓄蕴藉地抒发了诗人的内在情感,委婉曲折地表现了身处封建社会的学识出众的女子无法实现心志的孤寂。

  全诗运用整齐的六言句式塑造了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女子,“她”在幽深寂静的岩谷,站立着、探寻着、若有所待。渐渐地,在惆怅袭上心头时,她下意识地抚摸着幽香清远的桂枝!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和久久的凝视。所待之人的久久不至,虽然使她的身心都笼罩在渐渐浓重的惆怅之中,但她深信那一份寂寞的孤独非常有价值,那份孤高拔俗、凝神澄志的虔诚等待,一定会在不期然中创造一段旷古未有的传奇。落寞的心虽然叹息“荃何为兮独往?”。但”她“并没有停止等待,诗中以\"荃“指代”她“在等待的人。而”荃“这一意象在《离骚》中,专用以指代楚王。显然,徐惠模仿屈原的语气,向虚拟中的\"荃”表白自己的等待。最后两小句诗显然表明,从女童步入少女时代的徐惠,心中早有一个属于想象世界的、与周围现实世界的凡夫俗子截然不同的”荃“。

  全诗渗透着浪漫而幽婉的风格,显示出诗人在内心深处,渴望与一个伟大的人物建立起一份“千古一遇”足以传为万世美谈的旷古奇缘。


  • 诗词译文
  • 创作背景

仰望着幽深的岩石而眼波流盼,抚摸着桂花的枝条而凝神冥想。

等待千年才等到与你相遇,你又为何独自前往?

流盼:犹流眄,流转目光观看。

凝想:“犹凝思,聚精会神地思考;沉思。

千龄:犹千年、千岁。极言时间久长。

荃: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亦用以喻国君。

  此诗系徐惠八岁时,由其父徐孝德出题而作,诗成后,其父大惊,认为徐惠的才华是不可能被人为掩盖,从此徐惠的诗作等被广泛传播。唐太宗听说后,将徐惠纳入宫中,封为才人。



参考资料:

1、(北宋)欧阳修等 .新唐书 .北京 :中华书局 ,2000 .

徐惠的诗词欣赏

《赋得北方有佳人》

唐代 徐惠徐惠 唐代

由来称独立,本自号倾城。

她向来有独来独往的名声,自认有倾国倾城的容貌。

柳叶眉间发,桃花脸上生。

修长的眉毛宛如柳叶,艳丽的面容好似盛开的桃花。

腕摇金钏响,步转玉环鸣。

金钏随着手腕的摇动发出响动,腰间的玉环因为舞步转换而发出鸣声。

纤腰宜宝袜,红衫艳织成。

彩色的腰带与纤细的腰肢相得益彰,红色的衣衫衬着华丽的织成更加鲜艳。

悬知一顾重,别觉舞腰轻。

料想到(观舞者)的知遇之恩有多么重要,更觉得自己舞动的腰肢分外轻盈。


分享

《拟小山篇》

唐代 徐惠徐惠 唐代

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

仰望着幽深的岩石而眼波流盼,抚摸着桂花的枝条而凝神冥想。

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

等待千年才等到与你相遇,你又为何独自前往?


分享

《秋风函谷应诏》

唐代 徐惠徐惠 唐代

秋风起函谷,劲气动河山。

秋风从函谷关吹起,凌冽的寒气惊动了河山。

偃松千岭上,杂雨二陵间。

偃松生长在千山万岭之上,杂雨飘落在南陵北陵之间。

低云愁广隰,落日惨重关。

愁云惨淡地压在广阔的低谷,落日斜照着雄关一派黯淡。

此时飘紫气,应验真人还。

此时山间飘起了紫气,应是验证了真人回还。


分享

《进太宗》

唐代 徐惠徐惠 唐代

朝来临镜台,妆罢暂裴回。

一清早我就对镜梳妆,妆成后却又忍不住犹豫徘徊。

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

古人千金才买美人一笑,陛下一纸诏书就能把我召来吗?


分享

《长门怨》

唐代 徐惠徐惠 唐代

旧爱柏梁台,新宠昭阳殿。

柏梁台里是曾经的旧爱,昭阳殿里有新宠的美人。

守分辞芳辇,含情泣团扇。

我恪守本分,拒绝登上香车与君王同行;我脉脉含泪,吟咏着凄凉的《团扇歌》。

一朝歌舞荣,夙昔诗书贱。

载歌载舞的新人一旦得到恩宠,旧人昔日的诗书都变得卑贱。

颓恩诚已矣,覆水难重荐。

往日的恩宠果真已完全断绝,失宠的旧人正如泼出去的水,再难重获欢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