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昱》

唐代 李颀李颀 唐代

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

八月的芦苇和江边的浪花都是白色的。

北风吹五两,谁是浔阳客。

北风吹着候风器,谁才是浔阳的客人呢?

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

雨后天晴,鸬鹚在山头停留,扬州的外城晚上生出潮水。

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

行路之人晚上住在金陵的小岛上,可以听到沙滩边大雁的鸣叫。

苇:芦苇。浪头:掀起的波浪。

五两:古代的候风器,用鸡毛五两(或八两)系于高竿顶上而成。浔阳: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的古称。

鸬鹚:一种鸟,也叫水老鸦、墨鸦、鱼鹰,属于鹈形目鸬鹚科。郭:外城。

金陵:今江苏南京的古称。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分享

送刘昱 诗词大意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在有情无情之间,着笔淡永,但也并不是敷衍应酬。

  诗一开头,就以景衬情,渲染了离别的气氛:“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八月秋意凉,岸边的苇花是白色的,江中的浪头也是白色的,再加上秋风瑟瑟,于是,浪花借助风力打湿苇花,苇花则随风而扑向浪花,两者似乎浑然一“白”了。这“白”,不是严冬霜雪之白,也不是三春柳絮梨花之白,而是凉秋八月之白,既不绚烂,也不凛烈,而是素净萧疏。此诗将芦花与秋江浪花联想在一起,让人感受到一片雪白的情境之中,纯洁的友情之爱白浪滔天——那种“芦花一白万顷雪”的情景之美,也就构成了雪花一样翻腾的江水了。其时,北风吹动船桅上的“五两”,似乎在催赶着离客。“浔阳客”,表明了船的去处。浔阳,在镇江的西南方,北风恰是顺风。看来,船就要趁好风而开动了。那么,“谁是浔阳客?”当然是刘昱,这一点,诗人明白,读者也明白。然而诗却故意用设问句式,使文气突起波澜,增强了韵味。八月风高,苇寒浪白,谁也不会愿意风行水宿。眼前刘昱偏偏要冒风波而远去浔阳,因而“谁是”一问,言外之意,还是希望刘昱且住为佳。诗心至此而更曲,诗味至此而更永。

  可是刘昱究竟是留不住的。北风吹着五两,何况雨止潮生,又具备了扬帆启碇的条件。“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这两句并不是泛泛写景,而是既暗示离客之将行,又补点出启行的地点(鸬鹚山当在镇江一带,其地已不可考)。而诗由此也已从前面的入声十一陌韵而转用八庚韵,给人以清新之感,与这两句所表现的秀丽景色是十分和谐的。于是,刘昱在这风高潮涨雨霁天晴之时走了。诗人伫立凝望着远去的客船,不禁想道:今宵客船会在哪里夜泊呢?“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一般送客诗,往往易落入送别时依依不舍,分别后惆怅独归这一窠臼,而李颀却把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到行客身上,代行人设想。身在此,而心随友人远去。后来北宋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用的也是这种手法。诗人推想刘昱今夜大概可以停泊金陵江边了,那时,耳边会传来一阵阵凄凉的雁叫声。苇中有雁,这是常见的,因而诗人由镇江江边的芦苇,很容易联想到雁。但仅仅这样理解还不够。雁是合群性的禽鸟,夜宿苇中也是群栖的,群栖时一般不发声,如果发出鸣声,那一定是失群了。刘昱单身往浔阳,无异于孤雁离群,那么夜泊闻雁,一定会联想到镇江的那些朋友,甚或深悔此行。“试”字,即暗含比意。反过来,留着的人都思念刘昱,这就不必说了。末句既以“雁”字呼应芦苇,又从雁声发生联想,委婉蕴藉,毫无显豁呈露之气,别有一番情味,开后来神韵之风。

  此诗虽然是一首古体诗,但在古拗中时有律句,在散漫中夹带对偶,丰富多姿。如第一段头两句都是拗句,而第三句用律句;第二段四句七言诗,除第一句是连下五个平声字的拗句外,其余三句都是格律严整的律句,与七律仄起式的第二、三、四句平仄格律全同,在声律上兼有铿锵顿挫的音乐感、柔和婉谐的美感。再如“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两句,在前后一片散漫之中,突然插入工整的对偶句,正所谓“于局势散漫中求整饬”(《说诗晬语》),错落有致,别具一格。在声韵与情境的配合方面,第一段用节拍急促的五言诗,配以短促的入声韵,抒写临别时激烈的情怀;第二段,情境由激烈转为舒展,声韵也随之转换,变五言为七言,化急节为慢声,配上悠扬的平声韵,更显情深意切。


  • 诗词译文
  • 创作背景

八月的芦苇和江边的浪花都是白色的。

北风吹着候风器,谁才是浔阳的客人呢?

雨后天晴,鸬鹚在山头停留,扬州的外城晚上生出潮水。

行路之人晚上住在金陵的小岛上,可以听到沙滩边大雁的鸣叫。

刘昱(yù):作者的友人。

苇(wěi):芦苇。李时珍《本草纲目》:“苇之初生曰葭,未秀曰芦,长成曰苇。”

浪头:掀起的波浪。

五两:古代的候风器,用鸡毛五两(或八两)系于高竿顶上而成。

浔(xún)阳: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的古称。

鸬鹚(lú cí):一种鸟,也叫水老鸦、墨鸦、鱼鹰,属于鹈形目鸬鹚科。

郭:外城。

金陵:今江苏南京的古称。

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


参考资料:

1、王力.《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3月第2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宦游江南送别朋友刘昱时所作。刘昱不知何许人,从诗中可考见的,他与李颀是朋友,但关系并不十分密切,两人当时同在镇江扬州这一带。八月间,刘昱溯江西上,准备到九江去,李颀作此诗送别。



参考资料:

1、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08-109

李颀的诗词欣赏

《古从军行》

唐代 李颀李颀 唐代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白天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饮水靠近交河边。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昏暗的风沙传来阵阵刁斗声,如同汉代公主琵琶充满幽怨。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无边的沙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哀鸣的胡雁夜夜从空中飞过,胡人士兵个个眼泪双双滴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听说玉门关已被挡住了归路,战士只有追随将军拼命奔波。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汉家。


分享

《琴歌》

唐代 李颀李颀 唐代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主人摆酒今晚大家欢聚,琴师拨动琴弦助兴酒宴。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万树一作:万木)

明月照向城头乌鸦纷飞,寒霜降临寒风吹透衣衫。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炉火暖融融华烛添光辉,艺人先弹《渌水》后奏《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他的琴声一响万物寂静,四座无言屏气凝神倾听。

清淮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奉命去远离乡关清淮,敬告大家我要归隐云山。


分享

《晚归东园》

唐代 李颀李颀 唐代

荆扉带郊郭,稼穑满东菑。倚杖寒山暮,鸣梭秋叶时。

回云覆阴谷,返景照霜梨。澹泊真吾事,清风别自兹。

暂无


分享

《杂兴》

唐代 李颀李颀 唐代

沉沉牛渚矶,旧说多灵怪。行人夜秉生犀烛,

洞照洪深辟滂湃。乘车驾马往复旋,赤绂朱冠何伟然。

暂无

波惊海若潜幽石,龙抱胡髯卧黑泉。水滨丈人曾有语,

暂无

物或恶之当害汝。武昌妖梦果为灾,百代英威埋鬼府。

暂无

青青兰艾本殊香,察见泉鱼固不祥。济水自清河自浊,

暂无

周公大圣接舆狂。千年魑魅逢华表,九日茱萸作佩囊。

暂无

善恶死生齐一贯,只应斗酒任苍苍。

暂无


分享

《句》

唐代 李颀李颀 唐代

但看青玉五枝灯,蟠螭火尽光欲然。


分享

《塞下曲》

唐代 李颀李颀 唐代

黄云雁门郡,日暮风沙里。千骑黑貂裘,皆称羽林子。

金笳吹朔雪,铁马嘶云水。帐下饮蒲萄,平生寸心是。

暂无


分享

《古塞下曲》

唐代 李颀李颀 唐代

行人朝走马,直指蓟城傍。

远行的人早早就骑上了骏马,行途直指蓟城的旁边。

蓟城通漠北,万里别吾乡。

蓟城北通大漠,我万里辞别故乡。

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

大漠瀚海上,燃起万千烽火,黄沙之中,曾是千百年来的战场。

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

军书急迫,发至上郡,春色青青,越过了中州河阳。

袅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

长安宫中的柳条已经婀娜多姿,塞北地区的桑条依然颜色青青。

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

琵琶呜咽,弹出令人泪垂的出塞曲,横笛声声,令人肝肠寸断。


分享

《望秦川》

唐代 李颀李颀 唐代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我清晨从长安出发,回头东望,离秦川已经很远了,太阳从东峰上冉冉升起。

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天气晴朗,远处的山水明洁清净,可清清楚楚地看见;长安城蜿蜒曲折,重重叠叠宏伟壮丽。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秋风吹起,家家户户的竹林飒飒作响,五陵一带的松林蒙上一层寒冷的色彩。

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我有归去的感叹,这里霜寒露冷,还是回去吧。


分享

《少室雪晴送王宁》

唐代 李颀李颀 唐代

少室众峰几峰别,一峰晴见一峰雪。

少室山峰三十六,其中几峰更特别;一峰晴朗阳光照,一峰皑皑铺白雪。隔城半山连青松,素色峨峨千万重。隔城遥望半山上,处处青松连青松。

隔城半山连青松,素色峨(é)峨千万重。

余辉斜照景色美,妙不可言趣无穷;白云几缕有还无,山光变化难形容。

过景斜临不可道,白云欲尽难为容。

王宁与我兴致高,赏玩幽境忘启程;北风呼啸声凄厉,吹在身上透骨冷。

行人与我玩幽境,北风切切吹衣冷。

浮桥依依惜别时,紧勒辔头马不行;不忍离别频回首,含情眺望南山岭。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

暂无


分享

《送魏万之京》

唐代 李颀李颀 唐代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清晨听到游子高唱离别之歌,昨夜下薄霜你一早渡过黄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怀愁之人最怕听到鸿雁鸣叫,云山冷寂更不堪落寞的过客。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树色一作:曙)

潼关晨曦催促寒气临近京城,京城深秋捣衣声到晚上更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请不要以为长安是行乐所在,以免白白地把宝贵时光消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