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文化历史 孟达作为三国最为臭名昭著的“投机者”,他的结局如何?

孟达作为三国最为臭名昭著的“投机者”,他的结局如何?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害关羽之命,背蜀投魏,搅浑三国局势的“墙头草”孟达下场有多惨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驻守于新城的魏国将领是平阳亭侯孟达,他本是益州牧刘璋麾下的爱将,后续汉末军阀强人刘备入驻益州,孟达见刘璋大势已去,便率部归降刘备,成为刘备的部将。

  建安二十四年,蜀主刘备派遣孟达率部攻打房陵城,结果房陵城内发生兵败,太守蒯祺在兵变中被杀,这就使得孟达兵不血刃的夺取了房陵城。

  《三国志》:建安二十四年,命达从秭归北攻房陵,房陵太守蒯祺为达兵所害。达将进攻上庸,先主阴恐达难独任,乃遣封自汉中乘沔水下统达军,与达会上庸。

  孟达拿下房陵城之后,便又开始举兵攻打上庸城,而蜀主刘备深知上庸城城高墙厚,恐怕很难攻破,便派遣刘封领兵前去驰援,不久,二人合兵一处,向上庸城发起了攻势,最终上庸城被顺利攻下。

image.png

  而与此同时,就在孟达和刘封在上庸城进行休整之时,蜀军第一虎将关羽却遭遇到了东吴军队和曹魏军队的前后夹击,局面十分危急,为此,关羽派出兵士前往上庸,向孟达进行求援,但是孟达却以上庸之地刚刚归附而人心不稳为借口拒绝出兵救援,使得蜀军第一虎将关羽最终兵败身死。

  关羽兵败身死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成都,令蜀主刘备十分悲愤,要治孟达的罪,孟达为此十分惶恐,为了免遭刘备的责罚,孟达只能够率领麾下人马背蜀投魏,投入曹魏政权的怀抱。

  《三国志》: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会羽覆败,先主恨之。又封与达忿争不和,封寻夺达鼓吹。达既惧罪,又忿恚封,遂表辞先主,率所领降魏。

  当时,曹魏皇帝曹丕见孟达率众来归,大喜,当即下旨,将其委以重任,封为新城太守,并封侯为平阳亭侯。

  公元226年,魏主曹丕病逝,随后与孟达关系不错的桓阶、夏侯尚二人也先后病逝,这就使得魏国朝堂之上看不惯孟达的魏国重臣们趁机向孟达发难,使得孟达在魏国的处境十分的被动。

  于是乎,孟达再一次化身“墙头草”,派出密使去往成都,联系蜀汉丞相诸葛亮,表示自己率部返归蜀汉。

image.png

  而蜀汉丞相诸葛亮向来厌恶孟达反复投机的行径,因此他便趁机大做文章,他一方面派人回信表示蜀汉不计前嫌愿意接受孟达的归降,另一方面诸葛亮派遣自己的部下郭模假装投降,然后故意将孟达暗中联络诸葛亮之事透漏给与孟达素来不合的魏国大臣们,魏国大臣们获悉此事后,当即将这个事情上报给了魏明帝。

  《魏略》:(孟)达既为文帝所宠,又与桓阶、夏侯尚亲善,及文帝崩,时桓、尚皆卒,达自以羁旅久在疆埸,心不自安。诸葛亮闻之,阴欲诱达,数书招之,达与相报答。魏兴太守申仪与达有隙,密表达与蜀潜通,帝未之信也。司马宣王遣参军梁几察之,又劝其入朝。达惊惧,遂反。

  而年轻的魏明帝觉得这个事情很是棘手,处理不好将会出大问题,于是乎,就派遣老臣司马懿来全权处理这件事情。

  我们都知道司马懿是三国时代比肩诸葛亮的存在,那么由他全权处理孟达反叛之事后,这位昔日害关羽之命,背蜀投魏,搅浑三国局势的“墙头草”孟达下场到底有多惨呢?

  当时,孟达隐约察觉到曹魏皇帝已经对自己起疑心了,于是便想要提前起事,而司马懿获悉孟达要提前起事的消息后,当即写信对孟达进行了宽慰,在信中,司马懿这样写道:孟达将军,昔日你离开刘备,归顺于朝廷,朝廷因而对你委以重任,让你担任要职,这是普天之下都知道的事情。

  而蜀人因你归顺朝廷之事,对你怨恨已久,在加上蜀汉丞相诸葛亮早就想离间你与朝廷之间的关系,只是一直找不到机会,现如今,郭模告发你想要举兵起事,判魏投蜀,这并不是一件小事,在我看来,诸葛亮不可能将这个事情轻易的泄露出来。

  “将军昔弃刘备,讬身国家,国家委将军以疆场之任,任将军以图蜀之事,可谓心贯白日。蜀人愚智,莫不切齿于将军。诸葛亮欲相破,惟苦无路耳。模之所言,非小事也,亮岂轻之而令宣露,此殆易知耳。”(《晋书》)

  孟达看后,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他自以为是地以为朝廷对自己还是十分信任,因此便暂缓了起事的时间,准备以此和诸葛亮讨价还价,谋取更多的利益。

  而司马懿这边,见暂时稳定住了孟达,便开始暗自调兵遣将,集结重兵,日夜兼程去往新城,讨伐孟达。

  而孟达却全然不知,还在写信和蜀汉丞相诸葛亮讨价还价,等到下属报告,说司马懿领魏军主力已经兵临新城之后,孟达这个时候才惊呼自己上了司马懿这个老狐狸的当了。

  孟达见司马懿率强兵来袭,深知自己不是对手,便一面加固城防,依托防御工事抵御魏军进攻,另一面则是派遣下属去往蜀汉和东吴求援。

image.png

  而孟达的这一系列操作早在老狐狸司马懿的算计之中,作出应对,司马懿一面派遣魏军兵分八路攻城,给孟达一点喘息的机会都不给,另一面司马懿派遣部将分别去往安桥、木兰塞设伏,将蜀汉和东吴的援军打退,使得孟达失去了最后的“救命稻草”。

  司马懿把蜀汉和东吴的援军打退后, 便开始全力攻城,就这样,司马懿亲率魏军连攻新城16天之后,孟达的外甥邓贤、部将李辅见大势已去,不想做孟达的陪葬者,便打开城门,放魏军入城。

  而在太守府内的孟达获悉外甥邓贤、部将李辅入城后,愤怒不已,但也无可奈何,只好束手就擒,被魏军擒获。

  孟达被魏军擒获后,司马懿根本不听孟达的辩解,当即命刀斧手将其就地斩首,然后再将其头颅送往京师,交由魏国皇帝曹叡进行处置,而魏国皇帝曹叡则是将孟达的头颅在朝中进行展示,以此来震慑那些有谋逆之心的魏国臣子们。

  孟达,可谓是搅浑三国局势的“墙头草”,“搅屎棍”,他为了利益和权势,一反刘璋,二反刘备,三反曹魏,可谓是三国时期最为臭名昭著的“投机者”,常言道,常在河边走,那有不湿鞋,即使孟达再过狡诈和投机,他最终还是落了一个众叛亲离,身死人手,传首于京师,受尽天下人唾弃的结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文化历史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其中哪一关的守将是最厉害的?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其中哪一关的守将是最厉害的?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其中哪一关最难,哪一将最厉害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东岭关是关羽离开许都后的第一关,把关将为孔秀,手下有五百军士。关羽没有丞相文凭,被孔秀拦住,两人战在一起。仅仅一个回合,关羽将孔秀斩于马下,干脆利索,一点也不...

司马懿在曹叡死后十年内,为什么不选择发动政变?

司马懿在曹叡死后十年内,为什么不选择发动政变?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曹叡死后10年,司马懿为何才发动高平陵之变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司马懿在曹叡活着时,是一个大大的“忠臣”,安分守己。  曹叡是曹魏的第二个皇帝,于黄初七年(226年)即位为帝,年仅24岁。他在辅政大臣曹真、司马懿、陈群、...

如果刘备从汉中出兵,能与关羽一同夹击并斩杀曹军吗?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关羽已威震华夏,刘备为何没有趁机灭掉曹操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其一,刘备让关羽发动战争,只是局部战争,为了配合争夺汉中。  主战场在汉中,双方主公曹操和刘备都亲自在汉中督战,为了争夺战略要地汉中,打到了白热化的地步。如刘备发动...

乐进作为追随曹操最早的外姓将领,他立下了哪些功勋?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他是五子良将第二,为何给人的感觉寸功未立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其一,乐进追随曹操时间,早于其他外姓将领,仅次于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宗亲大将。  初平元年(190年),曹操不满汉贼董卓废立皇帝,逃出京城洛阳,到陈留后,“...

关羽的汉寿亭侯,为何值得被张辽、徐晃眼红、羡慕?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关羽为何一直以“汉寿亭侯”自居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其一,汉寿亭侯虽然是曹操赏赐的,名义上是汉献帝刘协封的,含金量大。  关羽的汉寿亭侯是曹操表扬关羽斩颜良,向汉献帝刘协请封的。当时汉献帝虽然已经名存实亡,可是在名义上,还是汉...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文化历史

  •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其中哪一关的守将是最厉害的?
  • 司马懿在曹叡死后十年内,为什么不选择发动政变?
  • 如果刘备从汉中出兵,能与关羽一同夹击并斩杀曹军吗?
  • 乐进作为追随曹操最早的外姓将领,他立下了哪些功勋?
  • 关羽的汉寿亭侯,为何值得被张辽、徐晃眼红、羡慕?
  • 曹魏末代皇帝曹奂,为什么连曹芳和曹髦都比不上?
  • 赤壁之战后曹操做了哪些事情?为什么不再次攻打荆州?
  • 司马懿在曹操对他有所怀疑后,他是怎么打消疑虑的?
  • 刘备在出征东吴时,为什么不带上诸葛亮与五虎上将?
  • 司马昭为何不但没有杀了刘禅,还封他为安乐县公?
  • 在曹操25个儿子中,楚王曹彪是怎么反抗司马懿的?
  • 诸葛亮劝刘备赐死刘封,有什么直接原因和深层次原因?
  • 赵云被封为翊军将军,那么翊军将军是个什么样的官职?
  • 诸葛亮为何不同意“子午谷奇谋”?怕曹魏一方也有人想到
  • 老古话说的“早起两不要,睡前四不宜”是指的什么?
  • 在曹操眼中,曹彰为什么不适合作为曹魏的继承人?
  • 刘备为什么会选择两个托孤重臣?是不信任其中一位吗?
  • 在关羽被擒时,东吴除了鲁肃之外还有谁能够为他求情?
  • 诸葛亮之所以敢率军攻打曹魏,主要是因为哪三个原因?
  • 张飞在刘备伐吴前是什么状态?为什么会被部下杀死?
  • 诸葛亮之所以挥泪斩马谡,主要是因为哪三个原因?
  • 三星堆的发现对中国历史造成了哪些影响?
  • 吕布在兖州之所以打不过曹操,主要是因为哪三个原因?
  • 古蜀人崇拜太阳神吗?详解三星堆商铜太阳形器
  • 曹操为何亲率大军征讨马超?怕潼关丢失后失去关中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