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文化历史 清朝时期,侧福晋和庶福晋有哪些区别?

清朝时期,侧福晋和庶福晋有哪些区别?

  众所周知福晋这个称呼是清朝独有对贵妇人的称呼,那么其中侧福晋和庶福晋有哪些区别?哪个权利更大些?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清朝是由满人建立的政权,福晋一词就是源于满语的称呼,在清朝只有亲王、郡王、亲王世子的老婆才能被称之为福晋,其余爵位的老婆只能被称之为夫人,所以其实福晋这个称呼大致相当于汉语中的王妃称呼。

  在清初时期其实福晋这个称呼是专门用来指皇帝的老婆,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十六位夫人皆称福晋,只不过正妻被称为大福晋而已。

  但是到了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皇太极效仿明朝的后宫制度,才把妻妾有了后妃之分,皇太极当初设立了五宫,不过皇太极的崇德五宫大妃虽有妃号,但是仍称福晋,时人称之为五大福晋,著名的孝庄文皇后,当时就是永福宫庄妃,位列五大福晋之一。

  到了清圣祖康熙皇帝时期,清朝已经基本承袭了明朝的各种制度,才彻底制定了后宫妃嫔称号,福晋也不再被用来称呼后宫妃嫔了,这时候福晋的称呼反而成了清朝皇室贵族夫人所专享的称呼了。

  福晋这个称呼其实还是流传下来的错误称呼,现代著名的书法家、前清皇室成员爱新觉罗·启功先生曾经就指出来过,按照启功先生的说法,福晋中的“福”字实际上读音是通“夫”字,但是现代清宫剧已经按字面读音读了,所以读音也成了二声读音。

图片.png

  最初在满人的习俗中没有嫡庶之分,所有的夫人皆称福晋,但是随着清朝统治者逐渐都被汉化,汉人的嫡庶观念也被满人所吸收。于是到了福晋这也就出现了嫡福晋、侧福晋、庶福晋的区分。

  都知道中国古代传统的汉人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也就是说古代的男人只能有一个妻子,但是不限制纳妾数量,只要这个男人足够有钱有能力,那么纳多少小妾都没人管,可是小妾在家庭中的名分地位待遇却有着严格规矩。

  按照汉人传统的规矩,一家之中只能有一个嫡妻,那么嫡妻相对应的就是嫡福晋,嫡妻的婚姻关系是受到古代律法保护的,而且王公贵族的嫡妻是要被册封封号的,是有称号有朝服的,同样清朝皇室贵族的嫡福晋也是有封号有朝服的。

  一家之中除了嫡妻还要有侧室,古代的侧室属于是贵妾,在家庭中的身份地位仅次于嫡妻,按照古代的律法娶贵妾时,要在官府进行备案登记,贵妾的身份也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侧室生不生儿子,死后都要被葬进祖坟,名字也要被写进宗谱,享受家族后人香火祭祀,当嫡妻去世后,侧室可以享受优先扶正的待遇。而侧室相对应的就是侧福晋,也就是说侧福晋相当于贵妾。

  在清朝皇室贵族尤其是皇子想娶侧福晋,是必须经过皇帝许可,通常皇子娶侧福晋都是皇帝赐婚,而皇室贵族娶侧福晋则需要经过宗人府许可。在嫡福晋去世后,侧福晋是有机会被优先晋升为嫡福晋,而侧福晋根据丈夫的爵位高低是有着明确的人数要求的。

  在康熙和雍正时期规定,亲王只能有两名侧福晋,郡王和亲王世子则只能有一名侧福晋,在乾隆时期之后这个数量就改了,乾隆时期规定亲王可以有四名侧福晋,郡王和亲王世子可以有三名侧福晋。

  侧福晋的待遇是仅次于嫡福晋的,是要在宗人府报备,而且朝廷也会给侧福晋进行册封,同时也会发放比嫡福晋低一级的朝服,侧福晋的家世资料也要被宗人府录进皇室宗谱《玉牒》之中,吃饭的时候侧福晋是可以和嫡福晋一起上桌陪丈夫吃饭,也可以陪丈夫出席一些公开的社交场合。这些都代表了侧福晋的身份地位是仅次于嫡福晋,是得到夫家认可的。

  在汉人贵族家庭中除了有嫡妻和贵妾侧室之外,还有良妾也就是俗称的偏房。在古代传统中偏房的身世和姓名也是可以写进宗谱中的,不过娶偏房是不需要向官府报备,偏房也不能陪丈夫出席公开的社交场合,而偏房相对应的就是庶福晋。

  庶福晋就属于王府中身份地位略高一些的偏房良妾,而侍妾则就属于贱妾一类了。

  要知道中国古代是分为三妻四妾,实际上三妻是指的三类高级贵妾,主要是指媵室、侧室和副室,她们在家庭中的身份地位很高,与丈夫的婚姻是受到律法保护,是仅次于嫡妻的存在。但是这些称呼大多是秦汉时期流传下来,到了明清时期高级贵妾几乎统称为侧室,也就对应的是侧福晋。

  四妾则是指偏房、陪房、婢妾、通房,这些统称为侍妾,而四妾中也有高低,偏房就属于良妾,虽然不像贵妾那样婚姻都受到律法保护,但良妾的身份地位要比陪房、婢妾、通房都要高,对应的就是庶福晋,而陪房、婢妾、同房则属于贱妾一类。

  陪房、婢妾、通房都属于是贱妾一类,她们大多是出身低微的女孩。陪房通常是指嫡妻带过来的陪嫁丫环,时日长久之后,就顺道被男主人给收为妾,但是身份地位肯定属于比较低微。

  婢妾属于是男主人买回来的贱籍女孩,所谓贱籍是中国古代独有的一种身份籍贯,共分为奴籍、乐籍、妓籍,也就是对应的指贫困的卖身为奴的女孩、戏班的戏子、青楼女子。男主人出手阔绰把她们买回家就成了婢妾,但是她们身份低微是获得不了夫家认可,只有生了儿子之后才会得到认可,名字和家世才能被写入宗谱。

  通房就属于是男主人家的丫环,她们的身份最低微,白天是丫环,晚上还得陪男主人睡觉,属于是在家庭中都没有名分的女人,也可以称为候补侍妾。

  通常贱妾所生的子女在家庭中也是极不受待见,会受到兄弟姐妹甚至是家中长辈的歧视,这主要也是贱妾的身份不受认可的原因。

图片.png

  而侍妾就属于是贱妾的一种,清朝的皇室贵族还对侍妾有专属的称呼,又称作格格。在清朝皇室贵族生育的女儿可以称之为格格,他们的侍妾也可被称之为格格,也就是侍妾格格。

  对应下来庶福晋在家庭中的地位要略比侍妾格格高一些,所以庶福晋就属于是偏房,是良妾。而侍妾格格就属于是陪房、婢妾、通房这类的贱妾。

  庶福晋与侍妾格格主要区分在于,庶福晋生不生孩子,她的姓名和家世都能被收录进《玉牒》之中,侍妾格格则只有生下儿子之后,她的姓名和家世才能被收录进《玉牒》中。要知道《玉牒》是每十年修撰一次,如果侍妾格格生的儿子在这时期夭折了,她的名字依然不能被收录进《玉牒》,从这里就能看出庶福晋比侍妾格格身份地位略高一些,属于是偏房良妾。

  了解了古代的三妻四妾,再总结到清朝皇室王爷们的福晋身上就明白了,嫡妻等于嫡福晋,贵妾侧室等于侧福晋,良妾偏房等于庶福晋,贱妾陪房丫环、婢妾、通房丫环这些就等于侍妾格格。按照家庭中的身份地位排序就是嫡福晋最大,其次是侧福晋,再其次是庶福晋,最次的就是侍妾格格。

  就拿雍正皇帝胤禛来举例子,胤禛在康熙三十年(1691年)时,由老爹康熙赐婚娶了重臣费扬古之女乌拉那拉氏为嫡福晋,也就是后来的孝敬宪皇后。再之后胤禛在众多的庶福晋中看中了李氏,于是胤禛向康熙申请将李氏册封为侧福晋,李氏也就是后来雍正皇帝的齐妃,是皇三子弘时的生母。

  而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时,康熙又给胤禛赐婚了四川巡抚年羹尧的妹妹年氏为侧福晋,至此雍正就有了一位嫡福晋外加两名侧福晋。

  别看当时乾隆皇帝的生母钮祜禄氏已经生育了乾隆,但是由于钮祜禄氏不太受胤禛的宠爱,她依然只是庶福晋。按照规矩,胤禛一家子吃饭的时候,嫡福晋乌拉那拉氏和侧福晋年氏以及李氏都是可以和胤禛一起同桌进餐,而钮祜禄氏作为庶福晋则不能上桌一起吃饭。

  除了这些区别之外,还有的区别就是生育子女的所获封爵区别,一般亲王嫡福晋所生的儿子,除了嫡长子继承爵位之外,其余嫡子则能承袭不入八分辅国公,嫡女则能封为郡主;侧福晋所生的儿子都能封为二等镇国将军,女儿被封为郡君;庶福晋和侍妾格格所生的儿子能被封为三等辅国将军,女儿就没有封爵了。

  所以这么一看就能明白了清朝的侧福晋、庶福晋、侍妾的区别了,虽然三者都是妾,但是在身份地位和子女待遇方面则是完全不同,三者相差很大。三者也属于是中国古代的三妻四妾制度之下的产物,说白了三者之间身份地位差距就是贵妾、良妾、贱妾的区别。

  其实归根也说明了中国古代社会身份等级的森严性,人一出生就被分为三六九等,即便在家庭内部都是如此,社会上的身份地位直接被套搬进家庭之中,因此古代的妾也就被划分成了三六九等,侧福晋、庶福晋、侍妾的区别就是古代礼法中把女人地位划分成三六九等的最真实写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文化历史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其中哪一关的守将是最厉害的?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其中哪一关的守将是最厉害的?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其中哪一关最难,哪一将最厉害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东岭关是关羽离开许都后的第一关,把关将为孔秀,手下有五百军士。关羽没有丞相文凭,被孔秀拦住,两人战在一起。仅仅一个回合,关羽将孔秀斩于马下,干脆利索,一点也不...

司马懿在曹叡死后十年内,为什么不选择发动政变?

司马懿在曹叡死后十年内,为什么不选择发动政变?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曹叡死后10年,司马懿为何才发动高平陵之变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司马懿在曹叡活着时,是一个大大的“忠臣”,安分守己。  曹叡是曹魏的第二个皇帝,于黄初七年(226年)即位为帝,年仅24岁。他在辅政大臣曹真、司马懿、陈群、...

如果刘备从汉中出兵,能与关羽一同夹击并斩杀曹军吗?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关羽已威震华夏,刘备为何没有趁机灭掉曹操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其一,刘备让关羽发动战争,只是局部战争,为了配合争夺汉中。  主战场在汉中,双方主公曹操和刘备都亲自在汉中督战,为了争夺战略要地汉中,打到了白热化的地步。如刘备发动...

乐进作为追随曹操最早的外姓将领,他立下了哪些功勋?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他是五子良将第二,为何给人的感觉寸功未立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其一,乐进追随曹操时间,早于其他外姓将领,仅次于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宗亲大将。  初平元年(190年),曹操不满汉贼董卓废立皇帝,逃出京城洛阳,到陈留后,“...

关羽的汉寿亭侯,为何值得被张辽、徐晃眼红、羡慕?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关羽为何一直以“汉寿亭侯”自居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其一,汉寿亭侯虽然是曹操赏赐的,名义上是汉献帝刘协封的,含金量大。  关羽的汉寿亭侯是曹操表扬关羽斩颜良,向汉献帝刘协请封的。当时汉献帝虽然已经名存实亡,可是在名义上,还是汉...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文化历史

  •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其中哪一关的守将是最厉害的?
  • 司马懿在曹叡死后十年内,为什么不选择发动政变?
  • 如果刘备从汉中出兵,能与关羽一同夹击并斩杀曹军吗?
  • 乐进作为追随曹操最早的外姓将领,他立下了哪些功勋?
  • 关羽的汉寿亭侯,为何值得被张辽、徐晃眼红、羡慕?
  • 曹魏末代皇帝曹奂,为什么连曹芳和曹髦都比不上?
  • 赤壁之战后曹操做了哪些事情?为什么不再次攻打荆州?
  • 司马懿在曹操对他有所怀疑后,他是怎么打消疑虑的?
  • 刘备在出征东吴时,为什么不带上诸葛亮与五虎上将?
  • 司马昭为何不但没有杀了刘禅,还封他为安乐县公?
  • 在曹操25个儿子中,楚王曹彪是怎么反抗司马懿的?
  • 诸葛亮劝刘备赐死刘封,有什么直接原因和深层次原因?
  • 赵云被封为翊军将军,那么翊军将军是个什么样的官职?
  • 诸葛亮为何不同意“子午谷奇谋”?怕曹魏一方也有人想到
  • 老古话说的“早起两不要,睡前四不宜”是指的什么?
  • 在曹操眼中,曹彰为什么不适合作为曹魏的继承人?
  • 刘备为什么会选择两个托孤重臣?是不信任其中一位吗?
  • 在关羽被擒时,东吴除了鲁肃之外还有谁能够为他求情?
  • 诸葛亮之所以敢率军攻打曹魏,主要是因为哪三个原因?
  • 张飞在刘备伐吴前是什么状态?为什么会被部下杀死?
  • 诸葛亮之所以挥泪斩马谡,主要是因为哪三个原因?
  • 三星堆的发现对中国历史造成了哪些影响?
  • 吕布在兖州之所以打不过曹操,主要是因为哪三个原因?
  • 古蜀人崇拜太阳神吗?详解三星堆商铜太阳形器
  • 曹操为何亲率大军征讨马超?怕潼关丢失后失去关中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