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战史风云 唐灭西突厥之战是怎么回事?为大唐赢得了空前辽阔的版图

唐灭西突厥之战是怎么回事?为大唐赢得了空前辽阔的版图

  唐显庆二年,李治派遣大将军苏定方率军攻灭西突厥,史称“唐灭西突厥之战”。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唐朝算得上我国古代实力最强的王朝,强大的表现之一便是拥有广阔的版图。那么大唐最大版图出现在哪个皇帝当政时期呢?既不是英明神武的天可汗唐太宗,也不是开创盛世的唐玄宗,而是在介于二者之间的高宗李治统治时期。

  李治是李世民的嫡三子,二十二岁登基,继承了父亲留下的国富民强的局面。上位伊始,意气风发,登基后第三年便抓住时机,发动了对西突厥的战争,历时六年,一举消灭西突厥,将西至咸海的广大区域收入囊中,打造了大唐最大版图。

image.png

  战争背景

  太宗李世民英明神武,在位时期将周围不听话的国家及部落一一降服,赢得了“天可汗”的尊称。

  哪里有战争,哪里就有大唐军队的身影。天可汗的存在,维护了整个亚洲的安定。而且,李世民这种将危机消除在国门之外,消除在萌发阶段的策略,也为国内人民赢得了安定祥和的生活。

  当时,大唐周边只剩两个国家存在不安定因素。一是东边的高句丽,一是西边的西突厥。

  高句丽是隋唐几代人的心病,李世民御驾亲征也没有能够征服,制定了逐步消耗高句丽国力的策略。

  而西突厥关乎这丝绸之路的畅通,李世民非常重视。成立安西都护府,负责打通商路,并发动了吐谷浑、高昌、龟兹等一系列战争,使大唐的势力在西域逐步站稳了脚跟。此时,在西域广大的土地上,只有一个西突厥有实力与大唐为敌。

  然而,西突厥离大唐过于遥远,劳师远征,并非上策。李世民制定了分化瓦解,离强和弱的战略,从政治上进行控制。并安抚归降的西突厥王室成员阿史那贺鲁,任命他为左骁卫将军、瑶池都督,牵制西突厥。

image.png

  三征西突厥

  李世民驾崩后,阿史那贺鲁蠢蠢欲动,趁大唐主少国疑,大臣未附之际发动了叛乱。很快,阿史那贺鲁征服了十姓部落,控制了西突厥,自称沙钵罗可汗。

  随后,贺鲁将矛头对准了大唐,悍然攻打庭州与西州。此举不但中断了商路,更侵犯了大唐天威,李治勃然大怒,下旨征讨。

  永徽三年(652),将军梁建方、契苾何力率府兵三万、回纥兵五万讨伐西突厥。本来制定了招降归附西突厥的处月部落,里应外合一举消灭贺鲁计划。但处月部落竟然临阵反水,导致大军没能包围贺鲁,仅将处月部落痛打一顿,便撤兵了。

  永徽六年(655),李治派德高望重的老将军程知节(程咬金)为行军大总管,挂帅出征,大有一举消灭贺鲁的决心。

  战役一开始顺风顺水,前军总管苏定方老当益壮,率五百精兵就敢追击突厥大军。按这个势头发展下去胜利在望,然而副大总管王文度嫉妒苏定方的战功,假传圣旨欺骗程老将军,致使唐军错过了战机。随后又犯了杀降的错误。

  接连失误导致第二次征讨功亏一篑,程知节一世英名毁于一战。

image.png

  显庆二年(657),李治知人善任,提拔第二次征讨立下大功的苏定方为大总管,继续征讨。

  西突厥众多部落并非铁板一块,十姓部落中矛盾重重,李治命令苏定方利用这个矛盾做文章。苏定方与程知节年龄相仿,虽是暮年,但壮心不已,以一万精兵对阵突厥十万大军而毫不怯懦,取得了大胜,成为历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取胜后,苏定方释放了各个部落俘虏,并对他们良言安抚。使本就不很团结的突厥内部更加骚动,苏定方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穷追猛打,期间不断有部落投降,贺鲁被逼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仓皇逃窜到中亚石国,不料一心向唐,将他的首级送给了大唐。

  第三次征讨,唐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西突厥灰飞烟灭。

  开疆拓土

  西突厥灭亡后,李治下令在安西都护府治下,设立昆陵、濛池二都护府,管理西域事务。

  原依附于西突厥的中亚各国,米国、石国、安国、疏勒、朱驹半等二十几国纷纷归附大唐。二都护府在这些地区设立了一百二十多个州县,形成了有效的治理,管理范围延伸到今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一代。

  后来,中亚吐火罗、罽宾等十六个国家也归附了大唐,大唐又先后建立了八个都护府与一百多个县管理这些地区。大唐的统治范围又从中亚拓展到了西亚,最西部的一个都护府为波斯都护府,位于伊朗东部。

  高宗李治上承太宗李世民之威,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毫不手软,从胜利走向了胜利,赢得了空前辽阔的版图,使大唐子孙世世代代引以为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战史风云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后期一次非常重要的农民起义,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然而这场曾横扫清朝半壁江山的运动,前后存在14年,最终还是失败了。  那么究竟有哪些原因,促使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走向覆灭的呢?这就需要了解于太平天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一方面清朝作为旧秩序的延续,是封建专制皇权统治(这里...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唐开元初年不仅是唐朝和中国封建王朝最为鼎盛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丝路贸易的鼎盛时期。然而,好花不常在,好景不常来,安史之乱和其后的藩镇割据让这个曾经强大辉煌的王朝在苦苦挣扎中走向穷途末路。强大的唐帝国缘何由盛转衰?自汉朝开始与西方进行交流的舞台—“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这些疑问我们可以从安史之乱前的怛罗斯之...

方腊起义的起因是什么?方腊起义为什么失败?

  方腊起义的起因是什么?方腊起义为什么失败?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宋徽宗时期的花石纲把东南一带闹得昏天黑地,出产花石多的地方,百姓遭殃也最重。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县)地方,出产各种花石竹木,朱勔的应奉局常常派差人到那里,搜刮花石。当地有个方腊,家里有个漆园。方腊平时靠这个园里的出产,日子勉强过得去。自从朱勔办了花石纲以后,方腊家也遭到勒索。方腊恨透那些官府差役,又看到当地农民兄弟...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从唐穆宗以后,唐朝的皇帝都是由宦官拥立的。这样一来,宦官的权力就更大了,连皇帝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还有谁敢跟他们作对呢?  唐文宗李昂(穆宗的儿子)即位的第二年,各地推荐的举人到京都应试。有一个举人叫做刘蕡(音fén),在试卷里公开反对宦官掌权,认为要国家安定,应该排斥宦官,把政权交给宰相,把兵权交给将...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清朝以武力征服天下,在前期时曾与蒙古准噶尔部进行了长达75年的战争,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最终才将其彻底征服。在与准噶尔部交战过程中,清朝遭到了建立以来最惨痛的一次失败,也成为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话说在康熙年间,康熙帝先后三次亲征,将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击败,之后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成为...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战史风云

  •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
  •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 方腊起义的起因是什么?方腊起义为什么失败?
  •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
  •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
  • 安史之乱是怎么爆发的?安史之乱的经过和结果!
  • 诸葛亮的空城计真的奏效了吗?其实司马懿早已看穿一切!
  • 李世民在位做过哪些事情?唐朝守业者李世民的政绩!
  • 春秋时期发生的争桑之战到底是什么样的 两个村民而引发的战争
  • 黄巢攻下长安后义军为什么迅速落败了?是黄巢膨胀了吗?
  • 赵国反攻秦军大败,秦昭王和赵孝成王究竟谁打残了谁?
  • 六国合纵伐秦明明不止一条路,为何偏偏盯着函谷关不放?
  • 南宋是蒙古最难啃的骨头?元军南侵费了多少时间?
  • 廉颇“抗秦援韩”为什么败了?“抗秦援韩”有机会取胜吗?
  • 长平之战白起为什么没有一鼓作气灭赵?乘胜追击会有什么结果?
  • “死诸葛走生仲达”是什么意思?诸葛亮司马懿相持五丈原!
  • 诸葛亮到底是几次出祁山北伐?诸葛亮北伐的真实战绩如何?
  • 睢阳之战张巡为守城吃三万人,如何评价他?
  • 淝水之战是怎么胜利的?谢玄败秦绝对不是侥幸!
  • 长平之战为秦国统一天下埋下伏笔!长平之战的起因和结果是什么?
  • 安史之乱后大唐怎么衰败了?安史之乱对大唐有哪些影响?
  • 诸葛诞为什么叛魏反司马?诸葛诞最后结局怎么样?
  • 秦琼避战为什么?玄武门之战有什么值得深思的地方?
  • 东吴、蜀汉同时起兵,虞松向司马师献出了什么计策?
  • 襄平之战讲了什么?司马懿谋略与血性爆发尽显牛人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