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神话故事 山海经里的人面兽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动物像人面兽?

山海经里的人面兽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动物像人面兽?

  对山海经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山海经里面记载的众多生物,不管是一些奇异国家的国民,还是各种奇怪的山上的动物,都是一种非常奇怪的样子,现在几乎很少见了,所以很多时候,山海经里面所记载的这些生物都被认为是神话传说里面才存在的,现实生活中并没有。然而最近却发现,有一种生活在南美洲的动物,长得非常像是数中记载的人面兽,这到底是什么动物呢?

image.png

  最近网上走红的酷似山海经中人面兽的动物狨照片走红,因为长得给人的感觉确实很像妖怪。产于中南美洲的许多种属于狨科(Callithricidae)的软毛猴子,除大趾外,其他诸趾皆具尖爪而不是指甲 marmoset。

  狨原生于南美洲,主要分布于玻利维亚、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巴拉圭、秘鲁,最近亦可在发现于中美洲及墨西哥等地。 在某些国家,狨亦可当成宠物饲养。

  大部分的狨身长都在20公分左右。它们的主要特征是:有爪子,腕部带有绒毛,没有智齿,大脑比较原始,体温也不稳定。由以上特征显示,相较其他猴类,狨是比较原始的物种。

  生活在森林的树冠处,杂食性动物,以昆虫、水果和树叶为食。一般为群居。似乎狨科的动物都能套用到山海经中,只是山海经里面的名字太怪异了。

image.png

  拓展阅读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 221年)时期的古籍。其中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

  《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约31000字。记载了100多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

  其中《山经》所载的大部分是历代巫师、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记录,经长期传写编纂,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山海经》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它保存了大量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羿射九日、嫦娥奔月、女娲补天、鲧禹治水、共工怒触不周山。

  《山海经》中也记载了很多匪夷所思的奇禽怪兽,它就像是一个令人拍案惊奇的动物博物馆。而其中有一些很有特点,比如人面马身的英招,人面鸟身的毕方,人面豺神的化蛇,千奇百怪不一而足。今天小编就要为大家盘点一番千古奇书《山海经》中的14个人面兽。

  1.马身人面的英招。《山海经·西山经》记载,在槐江之山上有一股河水流出,叫做丘时之水,最终注入了泑(yōu)水。这座山上盛产雄黄,玉石和金银矿藏都很丰富。山的南坡是一片朱红色的沙石,北坡则是金银遍地。从槐江之山到整个丘时之水这大片的区域,其实是天帝的后花园。

  而看管这座苑囿的正是神兽英招。英招长着一张人脸,却是马的身子,它的叫声就像辘轳抽水,有鸟一样的翅膀,羽毛上有老虎一样的斑纹。它的职责就是飞来飞去在山川之间巡逻警戒。

  2.人面鸟身的毕方。大海之东青水之西有一种大鸟叫毕方。它是人面鸟身,木精所生,两翼一足,只要是它出现的地方必然会有火灾,所以人们都很避讳它。黄帝与蚩尤大战时,曾有赖于毕方出手才破了蚩尤和灵媒组成的亡灵军团,一统四海。

  3.人面鸟身的橐蜚(tuo’fei)。橐蜚也是长着一只脚,样子很像猫头鹰,人面鸟身。它夏天躲在窝里不露面,到了冬天才会出现。橐蜚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可以抵御雷电的袭击而毫发无伤。把它的羽毛做成蓑衣就可以躲避天劫,是修道修仙者竞相争夺的宝物。

  4.豺身人面的化蛇。《山海经(中次二经)》中记载,化蛇是一种水兽,人面而豺身,背生两翼,走路像蛇一样爬着蜿蜒游动。化蛇的叫声像是婴儿在啼哭,又像是女人在破口大骂。和毕方相反,化蛇招水,只要他发出怪叫此地必然要发洪水,大浪滔天,一泻千里。

  5.人面的九头鸟九凤。在苍茫的荒野,有一座山,叫北极柜,海水从它的北面注入山中。有一种神兽,有九个头,俗称九头鸟。奇特都是,它的这些头都是人的脸。它是一个人面鸟身的九头神兽。

  6.羊身人面的狍鸮。狍鸮是生活在钩(gōu)吾山的怪兽,它的下身像羊,却长着一颗人头,但是眼睛是长在腋下的。这是一种食人兽,十分凶恶。

  7.人面龙身的雷神。山海经·海内东经》记载“雷泽中有雷神,龙身人头,鼓其腹则雷。”

  雷神是一种半兽人,龙身人头,游弋在雷泽之中,它只要敲一敲肚皮,天上就会雷声隆隆,电闪雷鸣。

  8.豹身人面的诸犍。它是一种人面豹身的神兽,尾巴很长,能发出巨大的响声。行走时就把尾巴咬在嘴中,休息时才盘着。

  9.人面虎身的陆吾。人面虎身,虎爪而九尾。《山海经·西山经》记载,陆吾乃是掌管昆仑山的神兽,司天之九部和天地的苑囿,它是所有看园子的神兽里级别最高的一个。

  10.鱼身人面的鲛人。鲛人又叫泉客,是一种人身鱼尾的神秘兽人,生长在水中,与美人鱼有些相似。《搜神记》记载他们居住在南海之外,像鱼一样居住在水中,整日纺织不辍,只要一哭,眼泪就变成珍珠,传说入水不湿的龙绡就是它们织就的。

  11.人面兔身的讹兽。《神异经》记载,在西南一带的荒野中,生长着讹兽,形状像是兔子,长着人脸会说人话,喜欢骗人,常常说反话,比如你跟它问路,是西偏说东,但是这些谎言并没有恶意,就只是说说玩笑而已。讹兽虽然毒舌但是内心善良,传说吃了它的肉就不会再说真话了。

  12.虎爪类人傲因。傲因又叫獏,居住在西方蛮荒之地,身高跟人差不多。傲因有个恶习,就是喜欢袭击单独行动的旅人,抓到就会吃人脑。傲因的舌头非常长,能够卷出地面一丈多远。如果遇到它就要想方设法让它先伸舌头,然后把烧红的大石头扔到它的舌头上,这种猛兽就会气绝而死。

image.png

  13.人面犬身的山犭(quan入声)军。山犭军是一种招风的怪兽,它跑起来也像风一样快,只要它出现必然会刮起大风来。山犭军长得像狗,人面,见人就笑,善于投掷,百发百中。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山喙。

  14.蛇身人面的白矖(xi入声)。白矖是女娲仿照自己造出来的一个兽人,人面蛇身,雄性为螣蛇,雌性为白矖。它们也是女娲的左右护法,共工怒触不周山之后,天塌地陷,女娲化炼五色石,可还是缺了一块,最终以身补天,白矖和螣蛇也追随而去。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版本复杂,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郭璞《山海经传》。但《山海经》的书名《史记》便有提及,最早收录书目的是《汉书·艺文志》。至于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认为是禹、伯益、夷坚,经西汉刘向、刘歆编校,才形成传世书籍,现多认为,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确证。

  对于《山海经》的内容性质,古今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如司马迁直言其内容过于荒诞无稽,所以作史时不敢以为参考 ,如鲁迅认为“巫觋、方士之书”。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神话故事

神话故事女娲造人 女娲造人的故事简单介绍

神话故事女娲造人 女娲造人的故事简单介绍
导读:神话故事之女娲造人——女娲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传说女娲用泥土仿照自己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又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被传为婚姻女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她慈祥地创造了我们,又勇敢地照顾我们免受天灾。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  太虚产生出的形下世界天地上下分离形成,阴阳二气造出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那残留在天地间的浊气慢慢化作虫鱼...

吴刚伐桂的故事介绍 吴刚伐桂有几种神话传说?

吴刚伐桂的故事介绍 吴刚伐桂有几种神话传说?
  导读:神话传说中月亮上的吴刚因遭天帝惩罚到月宫砍伐桂树,其树随砍随合,以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为对吴刚的惩罚。关于吴刚伐桂的传说一共有五种:  传说之一  相传在月亮上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拘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吴刚便开始伐桂,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

神农氏是炎帝吗? 神农氏和炎帝到底什么关系?

神农氏是炎帝吗? 神农氏和炎帝到底什么关系?
  神农氏是炎帝吗? 神农氏和炎帝到底什么关系?炎帝神农氏有哪些传说?炎帝世系及炎帝子孙有哪些?炎帝(Yandi;YanEmperor),华夏始祖之一,与黄帝并称为中华始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首领。又称赤帝、烈山氏,距今6000年至5500年左右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炎帝制耒耜,种五谷。立市廛,首辟市场。治麻为布,民着衣裳。作五弦琴,以乐百姓。削木为弓,以威天下。制作陶器,改善生活。为中华民族...

揭秘赤脚大仙的来历

揭秘赤脚大仙的来历
  在道教传奇与神话故事中,赤脚大仙这一角色的形象虽短暂却极为鲜明,他在《西游记》中的出场更是令人印象深刻。然而,关于赤脚大仙的具体来历,文学艺术形象与传说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将详细解析赤脚大仙的神秘来历及其背后的文化象征意义。  赤脚大仙的基本信息和特征  赤脚大仙,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位散仙。他以赤脚著称,常常四处云游,以其独特的形象和性情在民间传说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赤脚大仙性情随和,...

牛郎织女说的起源 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如何?

牛郎织女说的起源 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如何?
  导读:牛郎织女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是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南北朝时代任昉的《述异记》里有这么一段:“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相传天上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织女和牵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是,天条律令是...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神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