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文化历史 三国时期,为什么于禁保全了自己,却留下千古骂名?

三国时期,为什么于禁保全了自己,却留下千古骂名?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于禁返回魏国之后,没有受到高规格的礼遇,反而是遭到嘲讽和凌辱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219年,刘备麾下大将关羽利用地势,将汉水积蓄起来,自上而下将于禁七军淹没,战后,关羽兵不血刃地俘获了曹军统帅于禁和大将庞德,庞德大骂:你这竖子,说什么屁话!魏王雄兵百万,威震天下,所向无敌,刘备算什么东西?不过一个庸才罢了,哪里是我们魏王的对手!关羽则微微一笑:你旧主马超现今在汉中,为什么不快快投诚与他团聚呢?

image.png

  庞德一听,义正言辞地说道:无需多言,我庞德宁愿做国家的鬼,也不做贼人的将!关羽见庞德如此坚决,便不再婉言相劝,命令下属将庞德推出营门斩首。

  庞德被斩首以后,关羽双目注视着被绑缚的魏国大将于禁,语气平和地对于禁说道:文则,我们是老交情了,我不为难你,请你也不要让我难堪,好吗?

image.png

  于禁犹豫了片刻,想到庞德的下场之后,于禁叹了口气,摇头道:罢了,罢了,云长,我向你投降,关羽一听,顿时心花怒放,命令侍卫为于禁松绑。

  就这样于禁得以保全了自己,但是却留下千古骂名,说他是一个贪生怕死之辈,连他的老上司曹操得知他兵败投降关羽之后,哀叹道:于禁跟随我三十来年了,怎么面临险境,还不如一个中途加入的庞德呢!

  于禁,出身行伍,先属鲍信,后属曹操,跟随曹操东征西讨,立下赫赫战功,是曹操麾下少有的一员儒将,

  他跟随曹操三十载,是曹操的嫡系将领,也是是曹操所有将领中唯一的假节钺之人,因此曹操万分看重他,曹操曾在众人面前多次称赞于禁,夸他“胜过古代名将”,本身,于禁如果能够以这样的姿态走完人生的旅途,他必定会封侯加爵,受世人敬仰!

  但是生活总是不尽如人意,建安二十四年,关羽挥军北伐,连克曹军多个重镇,剑锋直指许昌,这个时候,曹操麾下大将于禁主动请战,并对曹操夸下海口:主公,末将必生擒关羽献于阶下。

  曹操一听,封于禁为征南将军,统领七路大军前去抵御关羽,同时,曹操又命西凉降将庞德担任先锋官,助力于禁。

image.png

  但是这次出兵打仗不比以往,以往出兵打仗,于禁都是作为先锋官或者是副将,由曹操或者其他曹军将领主持全局,而现今于禁成为主将,亲自统兵,他相比关羽缺乏了更多的实战指挥经验,来到战场之后,他竟将兵营立于低洼地带,他所谓的战略部署漏洞百出,而反观关羽,充分利用了入秋之后的大雨,趁着襄江水涨之机,在罾口川筑坝,待于禁安营在口中,决坝水淹樊城,曹军因此死伤无数,于禁见兵败如山倒,为求自保,向关羽投降!

  于禁投降关羽之后,关羽对他并不放心,并没有委以重任,而是将于禁软禁在荆州江陵处。 于禁没有想到自己的一世英名竟然毁在一场倾盆大雨中,至此于禁过起了多年委屈求去的日子!

  后续,吕蒙白衣渡江攻破江陵,击败关羽,于禁又成了吕蒙的阶下囚,被带到了东吴,吴主孙权知晓于禁的名号,知他是一员儒将,便善待与他。

  但是孙权身边的将领并不待见于禁,觉得他是一个贪生怕死之辈,骑都尉虞翻多次找茬,给于禁难堪,有一次,于禁受邀和吴主孙权一同骑马出游,虞翻见状,十分不满,当着孙权的面,痛斥于禁只是一个俘虏,怎配与吴主孙权并排同行,还拿着马鞭要鞭挞于禁,多亏吴主孙权是一个贤明之主,第一时间呵斥了虞翻,保护了于禁,作为于禁感到寄人篱下的痛苦,但也无可奈何,只能够默默承受。

  公元221年,孙权为了讨好曹魏皇帝曹丕,将于禁这名降将送还了回去,于禁想到自己终于可以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心中顿时十分欢喜,但是回到魏国之后,于禁没有受到高规格的礼遇,反而是遭到嘲讽,于禁对此,只能够“欣然承受”!

  后续,于禁入魏国皇宫觐见皇帝,魏国皇帝曹丕见于禁成年轻时的英姿飒爽,变为了如今的老态龙钟,仰天长叹,岁月神偷,如白驹过隙,而这个时候于禁突然痛苦了起来,诉说着自己多年来的不容易,曹丕顿时感到黯然神伤,对于禁好言抚慰几句后,奉他为安远将军。

  而于禁叩首之后,说自己想去邺城拜谒曹操的陵墓,以弥补当年辜负的忠义,曹丕听后,欣然同意于禁前往。于禁后续来到了曹操陵墓前,眼前的一幕让他羞愧难当,曹操陵墓的壁画之上赫然画着樊城之战时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之状的画,于禁这下才明白,主公曹操并没有原谅他的投降行为,顿时内心失落无比,回到家中的于禁,像失了魂一样,一病不起,没过多久,便忧郁而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文化历史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其中哪一关的守将是最厉害的?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其中哪一关的守将是最厉害的?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其中哪一关最难,哪一将最厉害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东岭关是关羽离开许都后的第一关,把关将为孔秀,手下有五百军士。关羽没有丞相文凭,被孔秀拦住,两人战在一起。仅仅一个回合,关羽将孔秀斩于马下,干脆利索,一点也不...

司马懿在曹叡死后十年内,为什么不选择发动政变?

司马懿在曹叡死后十年内,为什么不选择发动政变?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曹叡死后10年,司马懿为何才发动高平陵之变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司马懿在曹叡活着时,是一个大大的“忠臣”,安分守己。  曹叡是曹魏的第二个皇帝,于黄初七年(226年)即位为帝,年仅24岁。他在辅政大臣曹真、司马懿、陈群、...

如果刘备从汉中出兵,能与关羽一同夹击并斩杀曹军吗?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关羽已威震华夏,刘备为何没有趁机灭掉曹操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其一,刘备让关羽发动战争,只是局部战争,为了配合争夺汉中。  主战场在汉中,双方主公曹操和刘备都亲自在汉中督战,为了争夺战略要地汉中,打到了白热化的地步。如刘备发动...

乐进作为追随曹操最早的外姓将领,他立下了哪些功勋?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他是五子良将第二,为何给人的感觉寸功未立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其一,乐进追随曹操时间,早于其他外姓将领,仅次于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宗亲大将。  初平元年(190年),曹操不满汉贼董卓废立皇帝,逃出京城洛阳,到陈留后,“...

关羽的汉寿亭侯,为何值得被张辽、徐晃眼红、羡慕?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关羽为何一直以“汉寿亭侯”自居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其一,汉寿亭侯虽然是曹操赏赐的,名义上是汉献帝刘协封的,含金量大。  关羽的汉寿亭侯是曹操表扬关羽斩颜良,向汉献帝刘协请封的。当时汉献帝虽然已经名存实亡,可是在名义上,还是汉...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文化历史

  •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其中哪一关的守将是最厉害的?
  • 司马懿在曹叡死后十年内,为什么不选择发动政变?
  • 如果刘备从汉中出兵,能与关羽一同夹击并斩杀曹军吗?
  • 乐进作为追随曹操最早的外姓将领,他立下了哪些功勋?
  • 关羽的汉寿亭侯,为何值得被张辽、徐晃眼红、羡慕?
  • 曹魏末代皇帝曹奂,为什么连曹芳和曹髦都比不上?
  • 赤壁之战后曹操做了哪些事情?为什么不再次攻打荆州?
  • 司马懿在曹操对他有所怀疑后,他是怎么打消疑虑的?
  • 刘备在出征东吴时,为什么不带上诸葛亮与五虎上将?
  • 司马昭为何不但没有杀了刘禅,还封他为安乐县公?
  • 在曹操25个儿子中,楚王曹彪是怎么反抗司马懿的?
  • 诸葛亮劝刘备赐死刘封,有什么直接原因和深层次原因?
  • 赵云被封为翊军将军,那么翊军将军是个什么样的官职?
  • 诸葛亮为何不同意“子午谷奇谋”?怕曹魏一方也有人想到
  • 老古话说的“早起两不要,睡前四不宜”是指的什么?
  • 在曹操眼中,曹彰为什么不适合作为曹魏的继承人?
  • 刘备为什么会选择两个托孤重臣?是不信任其中一位吗?
  • 在关羽被擒时,东吴除了鲁肃之外还有谁能够为他求情?
  • 诸葛亮之所以敢率军攻打曹魏,主要是因为哪三个原因?
  • 张飞在刘备伐吴前是什么状态?为什么会被部下杀死?
  • 诸葛亮之所以挥泪斩马谡,主要是因为哪三个原因?
  • 三星堆的发现对中国历史造成了哪些影响?
  • 吕布在兖州之所以打不过曹操,主要是因为哪三个原因?
  • 古蜀人崇拜太阳神吗?详解三星堆商铜太阳形器
  • 曹操为何亲率大军征讨马超?怕潼关丢失后失去关中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