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神话故事 “龙树说空”的故事是怎么样的?龙树是怎么死的?

“龙树说空”的故事是怎么样的?龙树是怎么死的?

  “龙树说空”的故事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

  说到大乘佛法,就不能不提一提龙树菩萨,龙树一系的学说是佛教大乘教法的开端,也是后世大乘佛教宗奉的主要理论。

  龙树大约生活在公元2世纪的印度,属婆罗门种姓,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是一位通晓“天文地理、图纬秘纤”的博学之人。龙树出身高贵,自幼生治就很放荡不羁。传说他与两位好友一起学习外道道术,尤其擅长于隐身之术。三个人一起潜入王宫戏弄宫女,因为隐去了身形而使得王宫侍从无从捉拿。国王震怒,调集兵士手执兵器,并排向空中四处乱戳,并不放过任何一个隐秘之处。龙树的两位同伴死于非命,只有龙树一人躲在桌子下面,发誓愿说,如果能免过这次灾难的话,就一定皈依佛门,修习佛法,普度众生,这样苦苦念佛,终于躲过了灭顶之灾。此后龙树实践誓言,出家为僧。

  龙树出家,广习一切经典,不久把几乎所有的佛教典籍都给学了一遍,感叹世间佛法记载多有疏漏,而且很多地方并未把道理说得明白透彻,于是发大愿要入龙宫获取经文,果然得以进入龙王的藏经阁,取来了十万偈的《华严经》。《华严经》这才在人间流传开来。据说《华严经》本有三种。前两种意义深奥,人间根本没有可以受持之人,龙树带回的是比较通俗的本子。

  龙树从此佛学大进,尤其是在般若空的学说方面撰述了大量著作。主要有《大智度记》一百卷、《中论》四卷,《十二门论》一卷,《顺中论》二卷,《般若灯论》十五卷。其中〈大智度记》由鸠摩罗什译出,据传原文有一千卷之多,而鸠摩罗什根据中土人士不喜繁琐的特点,撮要翻译成一百卷。今天看来,龙树完全算得上是个特级的多产作家。

image.png

  龙树的思想《中论》中表现得较为集中浅白。《中论)开门见山地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这是对客观世界的总体认识,其理论根据是佛教因缘说。

  在龙树看来,世间一切现象,都是一定的条件集聚而来,这些条件互相依赖,互相构成,其中抽不出一点点可以脱离现象条件而根本独立的存在,所以说万事万物都没有“自性”。世间一切万物存在是不真实的,是瞬间无常的。这种无自性就是“空”,空就是无自性。进一步讲,空其实就是对事物生灭过程的肯定和事物自身本质存在的否定。

  既然万物的存在不过是“空”,不过是各种因缘的聚散,那么其实就没有真正的生,真正的灭;没有真正的永恒,没有绝对的断灭,不可以说同样也不可说异样,无所谓来到也无所谓离去。归根结底,对于各种因缘深究到极致,了无一法可得。

  龙树解释说:“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这个逻辑很奇特,各种事物不能说是依赖自身而生,也不能说是依赖他力而生(他力能生,那么他力自己又是怎么生的呢?)不是自力与他力交会而生,但也不能说是莫名其妙地毫无原因地生出来的,所以“诸法”根本是无生的。总结出来,龙树把世界万物的存在看成了各种因缘交织起来的网络,网络本身又是由因缘而生,重重追究,则没在什么东西是根本存在的,这样就达到了“空”。

image.png

  认识不了“空”,总把世间事归结到某个相对方面的就是“邪见”,所谓的邪见也就是“生”、“灭”、“常”、“断”、“一”、异”、“来”、“出”。龙树就这样通过纯粹的思辨把事物存在的所有性质给全部否定掉了。

  “一切皆空”的思想继续向前走,自然要触及佛法自身的问题,龙树毫不袒护,一点也不客气地把佛法、涅槃都放到他的“空”中。“诸法不可得,灭一切戏论,无人亦无处,佛亦无所说。”

  这就否定了佛的说法,指出所谓佛说也只是一种因缘聚合,并无根本体性。只有明白了诸法实体了不可得才能真正远离一切戏说,没有什么主体、客体的麻烦,进而,“有尚非涅槃,何况于无耶?涅槃无有有,何处当有无!”龙树的意思是涅槃这种事根本就没有,当然也没有什么有没有的问题,没有涅槃,涅槃怎么会是无呢?古希腊的智者们如果碰见龙树一定要佩服得了不得,但龙树肯定不以为意,接下来他还要把空也给舍弃掉,他说:“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

  这就是说,把万事万物“空”显发出来,就是要众生远离各种戏论,要是再多了一个“空”的看法,佛也拿他没办法。换成今天的说法,人的一切认识都是互相依恃而建立的,有了“空”的看法,这个“空”肯定是用其它概念来阐释的,那层层而追,就没有尽头了。

image.png

  至此,龙树终于直指佛教中“彼岸”的意义,“无得亦无至,不断也不常,不生亦不灭,是说名涅槃”。万法本幻,不生不灭,这就是解脱所有的相对二边,远离了一切戏论,达到了“中道”,这就是“涅槃”。

  大乘空宗的理论较之小乘的理论更为深奥,思辨色彩更浓,一旦传播,外道简直措手不及,无法抵挡。于是,他们采取“有”的办法,把龙树给逼死。龙树的高足提婆则被一婆罗门弟子用刀捅死。这个婆罗门弟子叫嚣说:“汝以‘空’刀困我,我以‘实刀困汝。”理论上的争端最终用武力的方式解决,人类思想史上的悲剧不止此例。然而龙树一系的佛学思想毕竟代表了佛教思想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二百多年之后,中国佛教真诚而又灵活的僧人们把它接纳下来,创发了大乘佛教的再一次兴盛之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神话故事

神话故事女娲造人 女娲造人的故事简单介绍

神话故事女娲造人 女娲造人的故事简单介绍
导读:神话故事之女娲造人——女娲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传说女娲用泥土仿照自己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又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被传为婚姻女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她慈祥地创造了我们,又勇敢地照顾我们免受天灾。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  太虚产生出的形下世界天地上下分离形成,阴阳二气造出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那残留在天地间的浊气慢慢化作虫鱼...

吴刚伐桂的故事介绍 吴刚伐桂有几种神话传说?

吴刚伐桂的故事介绍 吴刚伐桂有几种神话传说?
  导读:神话传说中月亮上的吴刚因遭天帝惩罚到月宫砍伐桂树,其树随砍随合,以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为对吴刚的惩罚。关于吴刚伐桂的传说一共有五种:  传说之一  相传在月亮上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拘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吴刚便开始伐桂,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

神农氏是炎帝吗? 神农氏和炎帝到底什么关系?

神农氏是炎帝吗? 神农氏和炎帝到底什么关系?
  神农氏是炎帝吗? 神农氏和炎帝到底什么关系?炎帝神农氏有哪些传说?炎帝世系及炎帝子孙有哪些?炎帝(Yandi;YanEmperor),华夏始祖之一,与黄帝并称为中华始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首领。又称赤帝、烈山氏,距今6000年至5500年左右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炎帝制耒耜,种五谷。立市廛,首辟市场。治麻为布,民着衣裳。作五弦琴,以乐百姓。削木为弓,以威天下。制作陶器,改善生活。为中华民族...

揭秘赤脚大仙的来历

揭秘赤脚大仙的来历
  在道教传奇与神话故事中,赤脚大仙这一角色的形象虽短暂却极为鲜明,他在《西游记》中的出场更是令人印象深刻。然而,关于赤脚大仙的具体来历,文学艺术形象与传说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将详细解析赤脚大仙的神秘来历及其背后的文化象征意义。  赤脚大仙的基本信息和特征  赤脚大仙,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位散仙。他以赤脚著称,常常四处云游,以其独特的形象和性情在民间传说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赤脚大仙性情随和,...

牛郎织女说的起源 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如何?

牛郎织女说的起源 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如何?
  导读:牛郎织女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是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南北朝时代任昉的《述异记》里有这么一段:“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相传天上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织女和牵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是,天条律令是...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神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