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文化历史 传闻说汉献帝被曹丕害死后,刘备对此如何大做文章?

传闻说汉献帝被曹丕害死后,刘备对此如何大做文章?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备为什么不迎汉献帝入蜀为帝,而是自己当了皇帝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曹操在公元220年正月去世,十一月曹丕便废掉了汉献帝,自己当上了皇帝,曹丕当上了皇帝之后,关于汉献帝的谣言满天飞,最主要的传闻的是说汉献帝是被曹丕害死的,刘备于是对此大做文章,命令蜀汉文武百官为汉献帝吊丧,之后,刘备借着这个“风”,在成都称帝。

  第一,少年刘备就志存高远,立下死誓不愿寄人于篱下

  ——少年刘备就志存高远:刘备乃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但因为父亲早逝,家道中落,没有钱继续上学,但是少年刘备却体现出了与他年龄的不相符的志向,他常与他的叔叔说,自己以后要坐“羽葆盖车”(羽葆盖车是汉室皇族,皇帝的座驾),这就反映出刘备以后成龙成凤的心愿。

  ——青年时期不愿寄人于篱下:刘备青年时期先后跟过公孙瓒,曹操,袁绍等人,在这些诸侯那只能做幕僚,一直苦于寻找翻身的机会,但事实证明,刘备委身于这些人,没有发展的机会。所以,刘备后续就离开了。

image.png

  ——壮年时期不愿“给人做嫁衣”:等到刘备到了壮年时期,手下也有了精兵强将,他被荆州刘表和益州刘璋先后邀请过来一起守卫荆益两州,抵御曹军,等到事成之后,刘备却一点地盘和利益也没分到,刘备感到自己出工出力,却没有成果,所以至此“不愿给人做嫁衣”,向荆州和益州两地,兴兵问罪。刘备在自己的三个年龄段时期,就证明自己不是“池中之物”,自己不会屈于人下。

  第二,刘备看到曹丕称帝, 内心急不可耐,

  公元220年,魏王曹操去世,世子曹丕继位。此时。虽然南有孙权,西有刘备,但对于曹丕构成不了威胁,并且,曹氏家族人心所向,文武百官皆是曹氏心腹,曹丕一看这种局面,就怂恿手下幕僚,逼迫汉献帝刘协禅位于曹丕,汉献帝刘协为求自保,只好将皇帝位置禅让于曹丕,曹丕遂在繁阳亭登上受禅坛,接受玉玺,即皇帝位,历史史称“曹魏”。

image.png

  此时远在成都的刘备一听,又气又喜,气的是曹氏公开篡权,夺取汉室天下,喜的是曹丕公开篡权,成为众矢之的,自己有机会借助这个形势,成就自己的霸业。

  但是现在汉献帝刘协并没有死,所以说刘备不能直接盲目称帝,他遂派人在川蜀之地,大肆散布信息,说汉献帝刘协被曹丕害死了,激起蜀中百姓对曹魏的不满,刘备遂接着这个风在成都称帝。史称“蜀汉”。

  曹丕称帝,迫使刘备不得不散布汉献帝刘协被曹丕杀害的谣言,一是为了让自己称帝,名正言顺。二是让曹丕成为天下的公敌,成为众矢之的。

  第三,刘备有机会成为帝王,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皆以具备

  地利上说:刘备依据益州和汉中地区,已然成为了一方不可轻视的势力,在加上蜀道难以行走,山势崎岖,易守难攻,使的刘备可以靠川蜀之地,建立基业。

  人和上说:即使关羽战死荆州,但还是有马超,赵云,张飞,魏延等良将,文臣有诸葛亮,黄权,李严,等人,他们都尽力辅佐刘备,使的有刘备敢于称帝的资本。

  天时上说:刘备等的就是曹丕篡权,汉室天下的时刻,曹丕篡权,使的刘备在名义上可以称帝,建国,所以说刘备等的这个“时机”,也已经到来了,可以放心在成都建立基业。

image.png

  刘备占天时、地利、人和、已经具备了三分天下的机会,所以刘备毫不犹豫地在成都称帝,建立蜀汉,成就自己的霸业。

  第四,刘备手下文臣武将为了能够加官进爵,力劝刘备称帝。

  早在刘备成为汉中王的时候,就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封官进爵。如果现在刘备做了皇帝,想必又将有一次官员爵位大派送,所以刘备手下的文武百官都开始力劝刘备称帝。

  刚开始力劝刘备称帝的人员有黄权、李严、杨洪等人,到后面诸葛亮和糜竺,许靖等重臣也加入进来了,诸葛亮为此还写了劝进书,诸葛亮在劝进书中进一步阐述了刘备在此刻即位皇帝的理由。更重要的是,诸葛亮认为刘备出身好,是刘氏子孙,根正苗红:二来,刘备有高祖之风,“仁德爱人”,“四方归心”,所以刘备应该“继承大统,即皇帝之位!”

  经过三番五次地劝进,刘备在也不拒绝了,客观上,这时候称帝对于刘备以及对刚刚遭遇荆州之败地蜀汉政权来说,是很必要地,需要通过称帝举起汉室大旗,重整旗鼓,重新凝聚民心士气,此时,当不当皇帝并不以刘备的意志力为转移,而是由战略形势所决定。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设高坛,举行隆重地登基仪式,正式称帝,成立蜀汉政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文化历史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其中哪一关的守将是最厉害的?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其中哪一关的守将是最厉害的?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其中哪一关最难,哪一将最厉害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东岭关是关羽离开许都后的第一关,把关将为孔秀,手下有五百军士。关羽没有丞相文凭,被孔秀拦住,两人战在一起。仅仅一个回合,关羽将孔秀斩于马下,干脆利索,一点也不...

司马懿在曹叡死后十年内,为什么不选择发动政变?

司马懿在曹叡死后十年内,为什么不选择发动政变?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曹叡死后10年,司马懿为何才发动高平陵之变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司马懿在曹叡活着时,是一个大大的“忠臣”,安分守己。  曹叡是曹魏的第二个皇帝,于黄初七年(226年)即位为帝,年仅24岁。他在辅政大臣曹真、司马懿、陈群、...

如果刘备从汉中出兵,能与关羽一同夹击并斩杀曹军吗?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关羽已威震华夏,刘备为何没有趁机灭掉曹操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其一,刘备让关羽发动战争,只是局部战争,为了配合争夺汉中。  主战场在汉中,双方主公曹操和刘备都亲自在汉中督战,为了争夺战略要地汉中,打到了白热化的地步。如刘备发动...

乐进作为追随曹操最早的外姓将领,他立下了哪些功勋?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他是五子良将第二,为何给人的感觉寸功未立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其一,乐进追随曹操时间,早于其他外姓将领,仅次于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宗亲大将。  初平元年(190年),曹操不满汉贼董卓废立皇帝,逃出京城洛阳,到陈留后,“...

关羽的汉寿亭侯,为何值得被张辽、徐晃眼红、羡慕?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关羽为何一直以“汉寿亭侯”自居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其一,汉寿亭侯虽然是曹操赏赐的,名义上是汉献帝刘协封的,含金量大。  关羽的汉寿亭侯是曹操表扬关羽斩颜良,向汉献帝刘协请封的。当时汉献帝虽然已经名存实亡,可是在名义上,还是汉...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文化历史

  •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其中哪一关的守将是最厉害的?
  • 司马懿在曹叡死后十年内,为什么不选择发动政变?
  • 如果刘备从汉中出兵,能与关羽一同夹击并斩杀曹军吗?
  • 乐进作为追随曹操最早的外姓将领,他立下了哪些功勋?
  • 关羽的汉寿亭侯,为何值得被张辽、徐晃眼红、羡慕?
  • 曹魏末代皇帝曹奂,为什么连曹芳和曹髦都比不上?
  • 赤壁之战后曹操做了哪些事情?为什么不再次攻打荆州?
  • 司马懿在曹操对他有所怀疑后,他是怎么打消疑虑的?
  • 刘备在出征东吴时,为什么不带上诸葛亮与五虎上将?
  • 司马昭为何不但没有杀了刘禅,还封他为安乐县公?
  • 在曹操25个儿子中,楚王曹彪是怎么反抗司马懿的?
  • 诸葛亮劝刘备赐死刘封,有什么直接原因和深层次原因?
  • 赵云被封为翊军将军,那么翊军将军是个什么样的官职?
  • 诸葛亮为何不同意“子午谷奇谋”?怕曹魏一方也有人想到
  • 老古话说的“早起两不要,睡前四不宜”是指的什么?
  • 在曹操眼中,曹彰为什么不适合作为曹魏的继承人?
  • 刘备为什么会选择两个托孤重臣?是不信任其中一位吗?
  • 在关羽被擒时,东吴除了鲁肃之外还有谁能够为他求情?
  • 诸葛亮之所以敢率军攻打曹魏,主要是因为哪三个原因?
  • 张飞在刘备伐吴前是什么状态?为什么会被部下杀死?
  • 诸葛亮之所以挥泪斩马谡,主要是因为哪三个原因?
  • 三星堆的发现对中国历史造成了哪些影响?
  • 吕布在兖州之所以打不过曹操,主要是因为哪三个原因?
  • 古蜀人崇拜太阳神吗?详解三星堆商铜太阳形器
  • 曹操为何亲率大军征讨马超?怕潼关丢失后失去关中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