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文化历史 为什么说袁术贸然称帝,必定会以失败而告终?

为什么说袁术贸然称帝,必定会以失败而告终?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袁术称帝到底是对是错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袁术称帝必须是错的,因为袁术依据手下孙坚得来的汉室传国玉玺,冒天下之大不韪,擅自称帝,致使自己成为众矢之的,被天下人群起而攻之,自己最终忧郁而终。

  第一,袁术称帝名不正,言不顺,汉献帝虽然懦弱,但依然健在

  首先东汉政府虽然腐败无能,“摇摇欲坠”,但是因为汉献帝的健在,依然可以保持政府各方面的运转。并且朝中还是有一大批官僚贵族是支持现在的东汉政权。使的东汉政权可以继续维持下去。

image.png

  其次大将军何进和强人董卓在位的时候,他们二人尚且不敢废帝,另立政权,并且这两个人不管从实力,背景上都比袁术强了太多,他们二人都知道维持现状,而袁术不知道从何处借的“胆”,就凭借着一个不是合法途径获得地的汉室传国玉玺,擅自称帝,导致自己被天下唾弃,群起而攻之。

  最后袁术想要称帝的时候,心里也没有底,让术士河内人张鮍为自己卜卦,说他做有皇帝命,因此袁术以此为理由,在寿春称帝,自己看袁术称帝的这件事情,袁术只凭借汉室传国玉玺和一个江湖术士的卜卦,让人看了都觉的是笑话,因为自古成王成帝,要拥有三个因素,天时,地利,人和,而袁术一样都不没有,所以他的这个皇帝长稳不了。

  第二,袁术称帝,动了大家的“奶酪”,使的他成为了众矢之的

  首先,袁术称帝,打破了政治平衡,各路诸侯都在为瓜分地盘而”角力“,袁术的突然称帝,打破了现状,各路诸侯都停止了厮杀,把“火力点”,全部都对准了袁术,一是为了合力打败袁术,瓜分他的地盘,二是反对他篡权行径。

image.png

  其次诸侯中,刘备,曹操,袁绍,吕布都是有不臣之心的人,他们也想当皇帝,但是苦于形势和实力不济,就一直没有做出忤逆之事。现在袁术突然称帝,这几个人没有一个服的,并且这些诸侯都和袁术曾经发生过摩擦,现在袁术的篡权行为使他成为了众矢之的,现在这些诸侯绝对会抓住这个现成的机会,往死里整袁术。

  《后汉书》:建安二年,因河内张炯符命,遂果僣号,自称“仲家”。以九江太守为淮南尹,置公卿百官,郊祀天地。乃遣使以窃号告吕布,并为子娉布女。布执术使送许。术大怒,遣其将张勋、桥蕤攻布,大败而还。术又率兵击陈国,诱杀其王宠及相骆俊,曹操乃自征之。术闻大骇,即走度淮,留张勋、桥蕤于蕲阳,以拒操。操击破斩蕤,而勋退走。术兵弱,大将死

  最后来说,袁术这个人不仅得罪了诸侯中的君子,如刘备等人,而且还得罪了诸侯中的小人,如吕布,刘表等人,君子小人你都得罪完了,还会有谁来帮你,袁术称帝必定不会成功,下场也是可想而知的。

  第三,袁术称帝,众叛亲离,他身边的文臣家将不愿趟这个浑水

  首先,袁术手下的大将孙坚之子孙策,率先在江东脱离袁术而自立,驱逐走袁术任命的丹杨太守袁胤和广陵太守吴景,导致袁术丧失广陵、江东等大片土地,实力被大大削弱了。

  其次,袁术和文臣舒邵因为散粮救饥民产生分歧,文臣舒邵看到大旱灾与大饥荒,希望袁术开仓放粮,但是袁术自私自利,只希望留下粮食供自己家人们食用,没有顾及自己治下的老百姓,致使文臣舒邵对袁术产生厌恶之心,想要离去。就这样袁术的境遇越来越不好受,他手下的部将陈兰、雷薄发生叛变,在掠夺粮草后,带兵出逃了。

  最后,走投无路的袁术,只好向自己的亲哥哥袁绍求救,自己拿出传国玉玺,并且奉袁绍为帝,希望袁绍能够保全他,给他一个庇护之所,袁绍一看,有利可图,就同意接纳袁术。可是袁术在投奔袁绍的路上,被曹操和刘备所率的大军截住退路,袁术只好退回寿春,在“四面楚歌”的局面下,忧郁而终。

image.png

  第四,袁术称帝,不占天时,不占地利,不占人和。

  ——不占天时:袁术称帝,没有好的时机,汉献帝健在,东汉政权依然在有效运转,并且各个诸侯虎视中原,袁术贸然称帝,使自己成为群起而围攻的对象。——不占地利:袁术只占一个扬州,只是偏角一隅,而袁绍占四州,曹操占许都,刘表占荆州,袁术在地利上并没有任何优势,想划江而治根本不可能,刘表的水军随时可以到达袁术的领地。所以说袁术要靠长江之险想来抵御各个诸侯,是不可能。——不占人和:袁术手下大将孙策江东自立,文臣出走众多,部将陈兰、雷薄发生叛变,并且袁术治下,鱼肉百姓,腐败不堪,致使民不聊生,在加上天灾人祸并发,使的袁术失去人心,失去立国之本。

  综上所述:袁术称帝,不具备各方面条件,所以说袁术贸然称帝,必定会失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文化历史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其中哪一关的守将是最厉害的?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其中哪一关的守将是最厉害的?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其中哪一关最难,哪一将最厉害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东岭关是关羽离开许都后的第一关,把关将为孔秀,手下有五百军士。关羽没有丞相文凭,被孔秀拦住,两人战在一起。仅仅一个回合,关羽将孔秀斩于马下,干脆利索,一点也不...

司马懿在曹叡死后十年内,为什么不选择发动政变?

司马懿在曹叡死后十年内,为什么不选择发动政变?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曹叡死后10年,司马懿为何才发动高平陵之变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司马懿在曹叡活着时,是一个大大的“忠臣”,安分守己。  曹叡是曹魏的第二个皇帝,于黄初七年(226年)即位为帝,年仅24岁。他在辅政大臣曹真、司马懿、陈群、...

如果刘备从汉中出兵,能与关羽一同夹击并斩杀曹军吗?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关羽已威震华夏,刘备为何没有趁机灭掉曹操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其一,刘备让关羽发动战争,只是局部战争,为了配合争夺汉中。  主战场在汉中,双方主公曹操和刘备都亲自在汉中督战,为了争夺战略要地汉中,打到了白热化的地步。如刘备发动...

乐进作为追随曹操最早的外姓将领,他立下了哪些功勋?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他是五子良将第二,为何给人的感觉寸功未立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其一,乐进追随曹操时间,早于其他外姓将领,仅次于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宗亲大将。  初平元年(190年),曹操不满汉贼董卓废立皇帝,逃出京城洛阳,到陈留后,“...

关羽的汉寿亭侯,为何值得被张辽、徐晃眼红、羡慕?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关羽为何一直以“汉寿亭侯”自居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其一,汉寿亭侯虽然是曹操赏赐的,名义上是汉献帝刘协封的,含金量大。  关羽的汉寿亭侯是曹操表扬关羽斩颜良,向汉献帝刘协请封的。当时汉献帝虽然已经名存实亡,可是在名义上,还是汉...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文化历史

  •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其中哪一关的守将是最厉害的?
  • 司马懿在曹叡死后十年内,为什么不选择发动政变?
  • 如果刘备从汉中出兵,能与关羽一同夹击并斩杀曹军吗?
  • 乐进作为追随曹操最早的外姓将领,他立下了哪些功勋?
  • 关羽的汉寿亭侯,为何值得被张辽、徐晃眼红、羡慕?
  • 曹魏末代皇帝曹奂,为什么连曹芳和曹髦都比不上?
  • 赤壁之战后曹操做了哪些事情?为什么不再次攻打荆州?
  • 司马懿在曹操对他有所怀疑后,他是怎么打消疑虑的?
  • 刘备在出征东吴时,为什么不带上诸葛亮与五虎上将?
  • 司马昭为何不但没有杀了刘禅,还封他为安乐县公?
  • 在曹操25个儿子中,楚王曹彪是怎么反抗司马懿的?
  • 诸葛亮劝刘备赐死刘封,有什么直接原因和深层次原因?
  • 赵云被封为翊军将军,那么翊军将军是个什么样的官职?
  • 诸葛亮为何不同意“子午谷奇谋”?怕曹魏一方也有人想到
  • 老古话说的“早起两不要,睡前四不宜”是指的什么?
  • 在曹操眼中,曹彰为什么不适合作为曹魏的继承人?
  • 刘备为什么会选择两个托孤重臣?是不信任其中一位吗?
  • 在关羽被擒时,东吴除了鲁肃之外还有谁能够为他求情?
  • 诸葛亮之所以敢率军攻打曹魏,主要是因为哪三个原因?
  • 张飞在刘备伐吴前是什么状态?为什么会被部下杀死?
  • 诸葛亮之所以挥泪斩马谡,主要是因为哪三个原因?
  • 三星堆的发现对中国历史造成了哪些影响?
  • 吕布在兖州之所以打不过曹操,主要是因为哪三个原因?
  • 古蜀人崇拜太阳神吗?详解三星堆商铜太阳形器
  • 曹操为何亲率大军征讨马超?怕潼关丢失后失去关中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