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秘闻野史 汉武帝曾许诺金屋藏娇,陈阿娇是怎么被废的?

汉武帝曾许诺金屋藏娇,陈阿娇是怎么被废的?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汉武帝的故事。

  汉武帝即位之前,太子的人选并不是他。当时汉景帝刘启十分宠爱栗姬,而汉武帝的母亲王氏则默默无闻,不被人所熟知。所以最初刘启看好的人选是栗姬的儿子,自己的长子刘荣。可以说这样的形式对于刘彻非常不利,太子之位已定,刘荣虽然才智不及刘彻,但是其母栗姬受宠,又占据长子的头衔,历朝历代以来立嫡立长都是传统,更何况自己也没有背景的支持,所以说处境堪忧。

  不久之后,薄皇后因为不受宠爱,又无子嗣傍身,被汉景帝刘启废掉了,这种情况下栗姬算是最大的受益人了,自己的儿子已经被立为了太子,皇后之位也是唾手可得。但是正所谓不作死就不会死,栗姬是宫女出身,本身没有受过什么教育,性子也是比较蛮横骄纵,只不过一直有刘启宠着,倒也没什么事情。不过她错就错在不该惹馆陶公主刘嫖,刘嫖是刘启的亲姐姐,窦太后的嫡长女,可以说是出身尊贵,顺风顺水。

image.png

  馆陶本人很有野心,一心想要让自己的女儿成为皇后,一开始馆陶看好的人选是太子刘荣,但是当她去和栗姬商量这件事情的时候,被栗姬狠狠拒绝,并加以嘲讽,骄傲的刘嫖怎么受得了这个气!于是心中恨上了栗姬,想要让她一无所有。馆陶本身与汉景帝刘启关系也比较好,在他的面前还是说得上话的。所以她开始暗中贬低栗姬,本来后位空置,栗姬就一直等待上位,结果刘启听到馆陶的话,也觉得栗姬太小家子气,担不起后宫之主的重责,于是栗姬始终没有被封为皇后,栗姬知道是馆陶暗中挑拨后,直接撕破了脸皮,威胁起了馆陶。于是馆陶觉得不能让刘荣登基,不然对自己非常不利。

  就在馆陶公主思考合适人选的时候,刘彻就出现在了她的眼前。比起跋扈的栗姬,王氏温柔礼貌,对待馆陶也是客气友好,刘彻本人也是才华出众,独树一帜,更让馆陶公主满意的是,面对想将陈阿娇许配给刘彻的事情,王氏非常顺利的同意了。刘彻更是说出了“若得阿娇,金屋藏之”这般话。这让馆陶公主大喜过望,认为刘彻是一个绝佳人选,一定会好好对待自己的女儿陈阿娇的。所以馆陶公主开始大力支持刘彻上位,她先是不停地在刘启面前夸赞刘彻的才华见识及品性,又在朝廷当中为刘彻寻找支持者,于是刘彻逐渐出现在了众人面前,比起骄傲自大的刘荣,刘彻的过人谈吐以及谦逊更能俘获大家的喜爱。

  在大家一致的赞誉下,刘启的想法也逐渐发生了改变,觉得刘彻比刘荣更适合做一个帝王。而这时王氏也频频出现在刘启面前,面对温柔细语的王氏,刘启逐渐宠爱起这个曾经被自己遗忘的妃子,面对这些变故,栗姬慌忙之下,只知道仗势压人,一味的打压,没有策略和方法,所以最后被汉景帝所厌弃,连带着刘荣也被废除了太子之位。

  后来刘彻顺利登基成为了皇帝,不过刘彻不是刘启,面对想要获得更多权力的馆陶公主等人,他是不可能忍受的,卧榻之上,岂容他人鼾睡。于是曾经帮助自己继承帝位的馆陶公主等人,现在却成为了绊脚石,想要成为一个真正的皇帝,大权在握,就要将这些人除掉,曾经的誓言,放在刘彻面前也成了一段笑话。他一方面纵容陈阿娇在后宫之中独大,嚣张跋扈,一方面在前朝他却笼络臣子之心,不断培养自己的心腹。汉武帝与之前崇尚道家思想的皇帝有所不同,他崇尚儒家的学说,所以大力主张儒学治国,为此得到了儒家士子的推崇与追随。

  刘彻为了抑制诸侯国的势力,实行推恩令,用法治推动诸侯王分封诸子为候,使诸侯王的封地不得不自我减少。同时在地方设置刺史,负责监察地方,以此来加强中央集权,巩固自身统治。还将煮盐,冶铁等国家核心经济收归于中央管理,使得中央成为了经济中心。

  另外汉武帝刘彻崇尚儒学,开始重用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并在长安建立太学,重要教授儒学教育。至此汉武帝已经逐渐掌握了国家大权,此时的他不再是曾经那个弱小无依靠的刘彻了,于是对于之前威胁到自己的那些人也可以开始清理了。

  首先汉武帝将馆陶公主等人手里的势力逐渐架空,后来又逐个击破,从此这些人对于刘彻就再没有威胁力了。而陈阿娇因为母亲是皇二代,舅舅是皇帝,祖母是拥有实权的太后,所有从小到大就是自由自在,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所以爱使小性子。即使是面对自己的皇帝丈夫刘彻也是喜怒言于色,对于自尊心强,隐忍了这么多年才出头的汉武帝来说,陈阿娇这是挑衅,是恃宠而骄,所以内心对于本就出于利益娶得皇后,更是早早的厌烦了。

image.png

  恰在此时,卫子夫的出现让刘彻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舞姬出身的卫子夫,年轻貌美,性格温顺,对于厌烦陈阿娇的刘彻来说,两人更是云泥之别。此时的陈阿娇背后的势力,也不敢与汉武帝直接对上,毕竟这位曾经的失势少年与此时霸气的帝王早不可同日而语了。陈阿娇本人也不是善于忍耐之人,她面对夺取了刘彻欢心的卫子夫,怒气满满,总是各种找事。但是卫子夫出身低贱,本人也非常擅长察言观色,她知道汉武帝不喜欢这位陈皇后,尤其讨厌她的蛮横任性,于是面对气势逼人的陈阿娇,她更是一副柔弱退让,楚楚可怜的样子,果然汉武帝彻底被她迷住了,下定决心要让心爱的卫子夫取代陈阿娇。

  事实上,汉武帝这样做除了因为喜爱卫子夫,厌恶陈阿娇外,更重要的是他不想让朝廷被后宫所左右,所以需要培养一股新的势力,出身卑微,温柔美丽的卫子夫自然成了他心目中的理想人选。而且卫子夫的兄长卫青乃将才,为了汉武帝的大业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卫青的外甥霍去病也得到了汉武帝的喜爱和重用。于是废除陈阿娇而立卫子夫为皇后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就这样,曾经被刘彻扬言要金屋藏之的陈阿娇,最终退居长门宫,并于元鼎至元封三年间去世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秘闻野史

古代有一类男子,可随意进出后宫与妃子接触

古代有一类男子,可随意进出后宫与妃子接触
  在我国古代,宫廷之中的等级制度可谓十分之森严。  古代皇家为了纯正皇室血脉,也就产生了一群特殊的存在:太监。  古代皇宫之中,能够存在的男子,除了皇帝之外就要属那些未成年的皇子了。  其次就是所谓的太监和大内侍卫。其实人们并不知道,大内侍卫是不可以接近后宫妃嫔的。  即使大内侍卫轮值守卫后宫,也需要彼此互相监督,不可踏入妃子宫内半步。  但在古代却有一群男子,不必经过阉割就可以随意进出皇帝的后...

隋朝太子杨勇是个怎么样的人?如果杨勇不死还有唐朝吗?

隋朝太子杨勇是个怎么样的人?如果杨勇不死还有唐朝吗?
  隋朝太子杨勇是个怎么样的人?如果杨勇不死还有唐朝吗?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说到隋朝的太子杨勇其实也还是挺有意思的一个人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的死或许是改变了历史的,当然了历史当然是不能改变的我们只是做一些假设,话说如果隋朝的太子杨勇他不死,也没有失去太子之位,那么是不是就没有后面的唐朝什么事了?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分析揭秘看看!  这个问题不太恰当,前半句...

懿安皇后:14岁嫁给侄子唐宪宗,是五居太母之尊

懿安皇后:14岁嫁给侄子唐宪宗,是五居太母之尊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懿安皇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我想很多人都听过醉打金枝的故事,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因为升平公主不尊敬长辈,醉后将她痛打了一顿。然而郭暧跟升平公主的女儿,谱写了大唐王朝的一代传奇。  她就是郭子仪的孙女懿安皇后郭氏(死后追封),郭氏是唐代宗的外孙女,唐代宗的孙子是唐顺宗李诵,所以说李诵是郭氏的表哥。  贞元九年,郭氏因家世显赫,被选为广陵王妃,时为广陵王的宪宗亲临...

朱棣当上皇帝后,为什么连自己的生母都不认?

朱棣当上皇帝后,为什么连自己的生母都不认?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棣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在后人眼中永乐大帝朱棣与洪武大帝朱元璋有着非常相似的性格,二人都有远大的理想、极高的才华、以及极重的杀心与疑心,但是起初在朱元璋眼里并不是这样,虽然朱棣也是自己的儿子,但是朱元璋却把自己近乎全部的爱都给了自己的嫡长子朱标。  嫡长子朱标与皇四子朱棣  大家都知道太子朱标是历史上最幸福的太子,深得当朝皇帝朱元璋的信任和宠爱。而其母亲马...

九子夺嫡究竟有多惨烈?九子夺嫡最后每个人的下场是什么?

九子夺嫡究竟有多惨烈?九子夺嫡最后每个人的下场是什么?
  九子夺嫡究竟有多惨烈?九子夺嫡最后每个人的下场是什么?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历史上帝位之争最激烈的朝代是哪个?答案一定是清朝。那么清朝最激烈的皇位之争是哪两位皇帝之间?答案一定是康雍之间。历史上最为激烈的帝王之争——九子夺嫡,就是发生在这一时期。  当时康熙皇帝序齿的儿子有24个,其中有9个参与了皇位的争夺。九个儿子分别是: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秘闻野史

  • 古代有一类男子,可随意进出后宫与妃子接触
  • 隋朝太子杨勇是个怎么样的人?如果杨勇不死还有唐朝吗?
  • 懿安皇后:14岁嫁给侄子唐宪宗,是五居太母之尊
  • 朱棣当上皇帝后,为什么连自己的生母都不认?
  • 九子夺嫡究竟有多惨烈?九子夺嫡最后每个人的下场是什么?
  • 一人单挑全唐人!乾隆爷的诗有一首看一眼就能倒背!
  • 雍正的顾常在:入宫不到半年就死了,死后八年都没下葬
  • 和珅怎么得罪了嘉庆帝?和珅的杀身之祸是怎么招来的?
  • 大唐第一高富帅贺兰敏之是怎么死于非命的?贺兰敏之做了什么?
  • 明熹宗朱由校的张裕妃:17岁因孕封妃,最后却受冻而亡
  • 乾隆后宫出身最显赫的舒妃,死后天子亲自祭奠
  • 17岁少女进宫嫁给53岁乾隆,却被冷落8年
  • 揭秘:刘伯温临终前让儿子烧掉的一本书是什么?
  • 谋反罪按律凌迟,朱元璋为什么只扒了蓝玉的皮?
  • 乾隆很忙?除了画画写诗,朕在吃上也没输过!
  • 朱元璋在农妇家过夜,后来农妇怀上了?
  • 乾隆有一位“外国妃子”,连生四子最后葬入皇陵
  • 万贵妃比皇帝大十余岁,横行后宫备受宠爱
  • 九子夺嫡唯一的幸存者!十四阿哥胤祯为什么和雍正反目成仇?
  • 14岁侍女被乾隆宠幸,最后却独守空房78年
  • 清朝最惨公主,改嫁3次,最后晚年悲凉
  • 曹操跟许褚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曹操学狗叫许褚能这么肆无忌惮?
  • 乾隆一生有三任皇后,他最爱的谁?
  • 太平公主为什么两次出家?这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
  • 揭秘:明朝开国大将蓝玉为何会被朱元璋扒了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