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战史风云 探索金乡之战的具体过程,于仲文是如何获胜的?

探索金乡之战的具体过程,于仲文是如何获胜的?

  金乡之战指的是南北朝时,北周平定尉迟迥余部的作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陈太建十二年、北周大象二年(580)八月,北周在消灭叛将尉迟迥后,迥部将席毗罗仍拥兵10万,屯于沛县(今江苏沛县东),欲进攻徐州(今江苏徐州)。周河南道行军总管于仲文侦知席毗罗家人均在金乡(今山东金乡),遂派兵俘获席军家属。席毗罗闻讯率军回救,途中被于仲文设伏大败,席军争渡洙水(今山东巨野洙水河),溺死甚众。周军俘叛将檀让,斩席毗罗,平定了河南地区。

  经过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十一日,北周宣帝宇文赞病死。周静帝宇文衍年幼,左丞相杨坚专政。杨坚为预防北周宗室生变,稳固其统治权力,以千金公主将嫁于突厥为辞,诏赵、陈、越、代、滕五王入朝;因尉迟迥(北周文帝宇文恭外甥)位望素重,恐有异图,遂以会葬宣帝为名,诏使其子尉迟敦召尉迟迥入朝;并以韦孝宽为相州总管赴邺取代尉迟迥。六月,尉迟迥恐杨坚专权对北周不利,公开起兵反对杨坚。

  七月,青州总管尉迟勤(尉迟迥弟之子)从尉迟迥反杨。尉迟迥所统相(治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卫(治朝歌,今河南淇县)、黎(治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沼(治广年,今河北永年东南)、贝(治武城,今河北清河西北)、赵(治广阿,今河北隆尧东)、冀(治信都,今河北冀县)、瀛(治赵都军城,今河北河间)、沧(治饶安,今河北盐山西南)及勤所统青、齐、胶、光、莒等州(均属今山东)皆从之,有众数十万。荥州(治成皋,今河南汜水)刺史宇文胄、申州(治平阳,今河南倌阳)刺史李惠、徐州(治彭城,今江苏徐州)总管司录席毗罗等,皆据州响应;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永桥镇将纥豆陵惠以城降尉迟迥。整个山东(太行山以东)除沂州(治琅邪,今山东临沂西)外,几乎都为尉迟迥控制。

image.png

  时杨坚挟幼帝以号令中外,同月十日,杨坚调发关中兵,令韦孝宽为行军元帅,陇西公李询为元帅长史,郕公梁士彦、乐安公元谐、化政公宇文忻、濮阳公宇文述、武乡公崔弘度、清河公杨素等为总管,率军讨伐尉迟迥。

  此后尉迟迥遣兵分路进攻,命大将军檀让攻略河南之地,又派人到东郡诱劝于仲文归附,但遭到拒绝。尉迟迥怒其不从己,遂派仪同宇文威率军攻打东郡,于仲文指挥所部迎战,大破宇文威军,斩500余人,因功被授开府。尉迟迥又派荥州刺史字文胄率军自石济(今河南延津东北)向西、宇文威等率军由白马(今河南滑县附近)附近渡黄河向南,二路俱进,合围东郡,欲置于仲文于死地。在敌众势盛与城内赫连僧伽、敬子哲等响应尉迟迥的情况下,仲文自感难于坚守,只得抛妻别子,率60余骑自城西门突围而走,途中又遭追杀,一路边战边行,死者十之七八,终于回到京都长安。尉迟迥杀其三子一女。杨坚见到于仲秋文后,将其引入卧室,为之下泣。同时赐彩五百段,黄金二百两,进位大将军,领河南道行军总管。给以鼓吹,驰传诣洛阳发兵,进讨檀让。

  时韦孝宽拒尉迟迥于怀县永桥镇(今河南武陟西南),于仲文至韦孝宽处与其商议对策。总管宇文忻因杨坚初为丞相而有自疑之心,因而于仲文说:“公新从京师来,观执政意何如也?尉迥诚不足平,正恐事宁之后,更有藏弓之虑。”于仲文恐宇文忻生变,便回答说:“丞相宽仁大度,明识有馀,苟能竭诚,必心无贰。仲文在京三日,频见三善,以此为观,非寻常人也。”宇文忻又问:“三善如何?”于仲文又回答说:“有陈万敌者,新从贼中来,即令其弟难敌召募乡曲,从军讨贼。此其有大度一也。上士宋谦,奉使勾检,谦缘此别求他罪。丞相责之曰:‘入网者自可推求,何须别访,以亏大体。’此其不求人私二也。言及仲文妻子,未尝不潸泫。此其有仁心三也”(《隋书·于仲文列传》)。宇文忻闻后,心中遂安。

image.png

  此时檀让率军攻下曹州(治左城,今山东曹县西北)、亳州(治小黄,今安徽亳州)后,屯兵梁郡(今河南商丘南)。八月中旬,于仲文率军东进,在汴州(治浚仪,今河南开封西北)东倪坞,击败尉迟迥部将刘子昂、刘浴德两部后,进至蓼堤(今河南商丘县境,梁孝王时所筑大堤,长300里),距梁郡七里。时檀让有军数万,双方兵力众寡悬殊。于仲文先派羸弱之师前往挑战,檀让军悉数来战,于仲文继而佯装败退,待檀让军骄纵懈怠,疏忽戒备后,派精兵快速杀回,由左右两翼突然进击,大败檀让军,生俘5000余人,斩首700级,迫使檀让率余部退守成武(今属山东)。随后,于仲文军乘胜攻打梁郡,尉迟迥守将刘子宽弃城逃走。于仲文军又在追击中擒斩数千人,刘子宽仅以身免。此战,于仲文在兵力对比处于劣势情况下,以机动灵活之指挥,创造战机,突然回兵,攻其无备,终获胜利。

  在交战前,诸将都认为为:“军自远来,士马疲敝,不可决胜”(《隋书·于仲文列传》)。但于仲文却令三军迅速进餐,列阵大战,既而破敌。战后,诸将都疑惑地问道:“前兵疲不可交战,竟而克胜,其计安在?”于仲文含笑说:“吾所部将士皆山东人,果于速进,不宜持久。乘势击之,所以制胜”(《隋书·于仲文列传》)。诸将皆服其理,以为非所及也。

  于仲文乘胜攻克曹州(治左城,今山东曹县西北),俘尉迟迥所署刺史李仲康及上仪同房劲。檀让以余众守成武,别将高士儒以万人守永昌。于仲文诈为书信至各州县,说:“大将军至,可多积粟”(《隋书·于仲文列传》)。檀让闻讯后,认为于仲文部不能马上到达,遂放松警惕,犒劳将士。仲文知其懈怠后,遂选精骑奔袭,一日便至,袭占成武。

  这时,降尉迟迥将领席毗罗率军10万屯于沛县(今江苏沛县东),正准备攻打徐州(治彭城,今江苏徐州)。于仲文察知席毗罗妻子留住金乡,便派人假扮席毗罗使者,向金乡城主徐善净谎报:“檀让明日午时到金乡,将宣蜀公(尉迟迥)令,赏赐将士”(《隋书·于仲文列传》)。金乡人信以为真,皆喜。于仲文简选精兵,伪造尉迟迥的旗帜,加速前往。徐善净以为是檀让军到来,连忙迎接。于仲文随即将其擒获,遂占金乡。诸将多劝屠城,于仲文晓喻部属:“此城是毗罗起兵之所,当宽其妻子,其兵可自归。如即屠之,彼望绝矣”(《隋书·于仲文列传》)。众皆称善。果然,席毗罗仗其优势兵力来攻,企图夺回金乡。于仲文背城结阵,并于数里外麻田中设伏。席毗罗军列阵毕,刚刚发起进攻,背后伏兵突发,俱曳柴草鼓噪,尘埃张天,喧声震耳,席毗罗军顿时混乱。于仲文军乘势进击,席毗罗军惨败,争渡洙水(今山东钜野洙水河),溺死者甚众,洙水为之不流。于仲文俘檀让,槛送京师。席毗罗藏在荥阳一户人家,也被擒斩。尉迟迥所占河南各地,全部平定。后刻碑纪功,立于泗水岸上。此战,于仲文施诈术轻取金乡,又以金乡为饵,诱敌入伏,以少胜多,终于全歼敌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战史风云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后期一次非常重要的农民起义,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然而这场曾横扫清朝半壁江山的运动,前后存在14年,最终还是失败了。  那么究竟有哪些原因,促使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走向覆灭的呢?这就需要了解于太平天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一方面清朝作为旧秩序的延续,是封建专制皇权统治(这里...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唐开元初年不仅是唐朝和中国封建王朝最为鼎盛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丝路贸易的鼎盛时期。然而,好花不常在,好景不常来,安史之乱和其后的藩镇割据让这个曾经强大辉煌的王朝在苦苦挣扎中走向穷途末路。强大的唐帝国缘何由盛转衰?自汉朝开始与西方进行交流的舞台—“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这些疑问我们可以从安史之乱前的怛罗斯之...

方腊起义的起因是什么?方腊起义为什么失败?

  方腊起义的起因是什么?方腊起义为什么失败?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宋徽宗时期的花石纲把东南一带闹得昏天黑地,出产花石多的地方,百姓遭殃也最重。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县)地方,出产各种花石竹木,朱勔的应奉局常常派差人到那里,搜刮花石。当地有个方腊,家里有个漆园。方腊平时靠这个园里的出产,日子勉强过得去。自从朱勔办了花石纲以后,方腊家也遭到勒索。方腊恨透那些官府差役,又看到当地农民兄弟...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从唐穆宗以后,唐朝的皇帝都是由宦官拥立的。这样一来,宦官的权力就更大了,连皇帝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还有谁敢跟他们作对呢?  唐文宗李昂(穆宗的儿子)即位的第二年,各地推荐的举人到京都应试。有一个举人叫做刘蕡(音fén),在试卷里公开反对宦官掌权,认为要国家安定,应该排斥宦官,把政权交给宰相,把兵权交给将...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清朝以武力征服天下,在前期时曾与蒙古准噶尔部进行了长达75年的战争,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最终才将其彻底征服。在与准噶尔部交战过程中,清朝遭到了建立以来最惨痛的一次失败,也成为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话说在康熙年间,康熙帝先后三次亲征,将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击败,之后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成为...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战史风云

  •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
  •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 方腊起义的起因是什么?方腊起义为什么失败?
  •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
  •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
  • 安史之乱是怎么爆发的?安史之乱的经过和结果!
  • 诸葛亮的空城计真的奏效了吗?其实司马懿早已看穿一切!
  • 李世民在位做过哪些事情?唐朝守业者李世民的政绩!
  • 春秋时期发生的争桑之战到底是什么样的 两个村民而引发的战争
  • 黄巢攻下长安后义军为什么迅速落败了?是黄巢膨胀了吗?
  • 赵国反攻秦军大败,秦昭王和赵孝成王究竟谁打残了谁?
  • 六国合纵伐秦明明不止一条路,为何偏偏盯着函谷关不放?
  • 南宋是蒙古最难啃的骨头?元军南侵费了多少时间?
  • 廉颇“抗秦援韩”为什么败了?“抗秦援韩”有机会取胜吗?
  • 长平之战白起为什么没有一鼓作气灭赵?乘胜追击会有什么结果?
  • “死诸葛走生仲达”是什么意思?诸葛亮司马懿相持五丈原!
  • 诸葛亮到底是几次出祁山北伐?诸葛亮北伐的真实战绩如何?
  • 睢阳之战张巡为守城吃三万人,如何评价他?
  • 淝水之战是怎么胜利的?谢玄败秦绝对不是侥幸!
  • 长平之战为秦国统一天下埋下伏笔!长平之战的起因和结果是什么?
  • 安史之乱后大唐怎么衰败了?安史之乱对大唐有哪些影响?
  • 诸葛诞为什么叛魏反司马?诸葛诞最后结局怎么样?
  • 秦琼避战为什么?玄武门之战有什么值得深思的地方?
  • 东吴、蜀汉同时起兵,虞松向司马师献出了什么计策?
  • 襄平之战讲了什么?司马懿谋略与血性爆发尽显牛人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