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名著经典 小说红楼梦中出现的七夕节有何含义?

小说红楼梦中出现的七夕节有何含义?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红楼梦里写到许多节日,如除夕、元宵、中秋等,皆有大篇幅正面文字描写,像贾府除夕祭宗祠、元宵和中秋夜宴等,但曹公唯独没有对七夕节的正面文字描写,却偏偏有三个女子的命运,与七夕相关。

  巧姐:生于七月初七日,暗喻其坎坷命运和人生结局

  红楼梦里众人的生日,都被曹雪芹赋予了很深的意味,比如贾元春的大年初一,贾探春的三月初三,都与其各自命运紧密关联,巧姐出生于七月初七日,正好是七夕节,也就是古代的“乞巧节”,一样寓意深刻。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一回,王熙凤曾跟刘姥姥说,巧姐出生的日子不好,在七月初七日。王熙凤之所以这么说,因为在古代,七月属于鬼月,且生于这天的人,多半被认为是劳碌命,且因喜鹊都去天上搭桥了,所以这天出生的孩子就没有喜鹊报喜……

  总之,这个节日,在古人眼中,虽然是乞巧节,是女儿节,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日,但若是生于这一天,就预示着不好的命运。

  巧姐后来的命运走向,也恰恰与其生日密不可分。首先是刘姥姥根据巧姐生日,为她改了名,并说可以“遇难成祥,逢凶化吉”,都从“巧”字上来,后来贾府被“抄没”,巧姐被“狠舅奸兄”卖掉,恰巧遇到了三进荣国府的刘姥姥,不仅将其救出,还把她带回了乡下。

  其次巧姐判词里有一句“又是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这个纺绩的美人自然是巧姐。经历了家族巨变的巧姐,一夜之间从侯门公府的千金大小姐,摇身一变成了村庄上纺绩的妇人。

  而七夕节亦称乞巧节,对于年轻的女子来说,这一天,都要洒扫庭院,在院中焚香跪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乞求织女保佑自己心灵手巧。早已成为纺绩农妇的巧姐,是否也会在每年的七夕这天,对月跪拜,乞求自己能纺出更多精美的丝线布匹呢?

  综上,巧姐生于七月初七,曹公如此安排,一是暗示其有惊无险的命运,暗合了一个“巧”字;二是暗示其沦为纺绩农妇之命运结局。其命运既与巧字相关,却也与针黹纺绩密不可分。

  贾元春:省亲时点的一出戏文,暗喻其在宫里的真实处境

image.png

  元春是贾府四春中地位最尊崇的大姐姐,身为贵妃的她,曾被允许回家省亲,看似热闹繁华的一段文字,却写出了元春命运的悲凉。

  且不说元春见到祖母、母亲、父亲和弟弟等人的先后六次哭泣,曹公还通过元春点四处戏文,伏线了四大悲剧,其中跟元春命运有关的一出戏是《乞巧》,脂砚斋批语曰:《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

  《长生殿》写唐明皇和杨玉环的爱情,《乞巧》一处写两人于七夕这天盟誓,惟愿生生世世长相厮守,但结局却是,杨玉环最终在李隆基授意下,被勒死于马嵬坡。

  曹公以此戏文暗示元春之死,自然不是随意写来,元春的身份是贵妃,杨玉环的身份亦是贵妃,宝钗被宝玉惹怒时,也曾说“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显然是在影射元春是贵妃一事。

  因此,杨玉环的惨死,也许正是他日元春之结局的伏线。其判词里说“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基本可以推断,元春之死,应跟宫斗有关,这与杨玉环死因多有相似之处。

  其曲词里说“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可知,对于生活于宫中的元春来说,命运的无常来得太快,今日还是荣华富贵高高在上的贵妃,明日可能就是家族被抄戴罪之身的阶下囚。

  由《乞巧》戏文,联想元春封妃,也许她最初是得到了皇帝宠爱的,只是伴君如伴虎,阴晴不定,皇帝对她好时,可以允诺她回家省亲,对她不好时,便是她命入黄泉之时,其经历与杨妃玉环极其相似。

  史湘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暗喻其有始无终的不幸婚姻

  红楼梦里的十二钗都是薄命女,史湘云判词说“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可知其命运亦凄凉。

  曹公笔下的史湘云,虽然“襁褓之间父母违”,命运悲惨,但她几次进贾府,给大观园注入的永远都是欢声笑语,这样一个爽朗爱笑的女孩,本应该有个不错的结局,但造化弄人,她的一生,注定前半生孤独凄惨,后半生亦寂寞悲凉。

  关于湘云结局,一直有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三十一回里说的与湘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的人到底是谁?是贾宝玉还是卫若兰,又或者另有其人?因红楼未完,我们不得而知。

  但根据一条脂批: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纲伏于此回中,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可知,湘云最终应该是嫁给了卫若兰的。

image.png

  其曲词里说“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可知,卫若兰是个青年才俊,湘云对这段姻缘,也寄予了很大的期望,毕竟她的遭遇太凄惨,能够择一良人而嫁,也算弥补了她幼年时的惨状。

  但曲词紧接着又说“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这里的“高唐”的典故出自宋玉的《高唐赋》,“湘江”的典故出自屈原的《九歌·湘君》,写的是男女欢爱和婚姻之悲。

  由湘云判词和曲词,我们大致可以做这样一个推断:八十回后,湘云嫁给了青年才俊卫若兰,两人有过一段甜蜜幸福的婚姻生活,但后来因贾府败落,两人被迫分离,卫若兰下落不明,湘云曾乘船外出寻夫,但未果。

  这即是回目“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后半句之意。“白首双星”中的“双星”即牵牛织女二星,两人每年七夕才能见一次,这似乎暗示湘云嫁给卫若兰之后不久,卫若兰因祸事下狱,与湘云终不得夫妻团聚,两人一年得一次相见,直到各自白头。

  七夕本是人间女子乞巧的节日,但于红楼女子而言,却多伏线其悲剧命运,于是曹公不忍下笔,却又从侧面隐隐写出几个女子命运与七夕之关联,可悲可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名著经典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一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一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靖康中帙六。  起靖康元年正月二十四日庚寅,尽其日。  二十四日庚寅斡离不(改作斡里雅布)再上奏。  书云:伏承御书特加温谕寻绎研味言悉由衷敦固欢好益光圣德陛下既全始终质诸天神斡离不(改作斡里雅布)等永念同盟敢不只畏中山河间两府亦望差近上亲信之臣严赐敕旨令从随少宰专行管勾交拨疆界据喝下金帛拟准见御宝文字续次交送近者猥被圣恩赐致内乐百馀人不欲使去父母之邦因乞放还辱从所请感戴之至无任下情外据所割三...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三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三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靖康中帙。  起靖康元年二月一日丁酉,尽四日庚子。  二月一日丁酉朔姚平均数仲劫金人寨不克败绩杨可胜被执为斡离不(改作斡里雅布)所杀。  中兴遗史曰:先是朝廷大臣皆主和议唯李纲非之及种师道至议论与纲同上意颇和。又姚平仲以士不得速战有怨言达於天听上一日遣使伍辈促种师道战师道奏请召大臣熟议之君子谓师道主张不定其意在乎!败则分谤也。乃与李邦彦李纲吴敏同对於福甯殿皆言可击上问兵期师道请过春分节上以为缓...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五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五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靖康中帙。  起靖康元年二月五日辛丑,尽其日。  德安府进士张柄上书乞罢蔡懋复用李纲种师道。  臣谨按尚书右丞行营使李纲忠亮刚方有为有守功在社稷泽被生灵万口一谈神人系命方金贼(改作师)犯阙而奋不顾身自请督战盖陛下之裴度也。臣窃见纲於瞻对之际不能无主忧臣辱义在必死贼未授首臣无还期之言是宜陛下待以心膂之任无或携贰比闻出师攻贼为统制将校不肯入敌马前退衄遂策废罢成命已行兵民失措为(删此字)忠义解体矣。...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二年里记载了什么?

  谷梁赤所撰的儒家著作《春秋谷梁传》强调必须尊重君王的权威,但不限制王权;君臣各有职分,各有行为准则;主张必须严格对待贵贱尊卑之别,同时希望君王要注意自己的行为。那么此书在哀公二年里记载了哪些事?  二年春,王二月,季孙斯、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伐邾,取漷东田,水郭东,未尽也。及沂西田。沂西,未尽也。癸巳,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句绎。三人伐而二人盟何也?各盟其得也。  夏,四月丙子,卫侯元...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三年里记载了什么?

  谷梁赤所撰的儒家著作《春秋谷梁传》强调必须尊重君王的权威,但不限制王权;君臣各有职分,各有行为准则;主张必须严格对待贵贱尊卑之别,同时希望君王要注意自己的行为。那么此书在哀公三年里记载了哪些事?  三年春,齐国夏、卫石曼姑帅师围戚。此卫事也,其先国夏何也?子不围父也。不系戚于卫者,子不有父也。  夏,四月甲午,地震。  五月辛卯,桓宫、僖宫灾。言及则祖有尊卑,由我言之则一也。季孙斯、叔孙州仇帅...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名著经典

  •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一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三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五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二年里记载了什么?
  •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三年里记载了什么?
  •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四年里记载了什么?
  • 儒家经典《春秋谷梁传》哀公七年的原文是什么?
  • 儒家经典《春秋谷梁传》哀公八年的原文是什么?
  • 儒家经典《春秋谷梁传》哀公九年的原文是什么?
  •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五年里记载了什么?
  • 儒家经典《春秋谷梁传》哀公十年的原文是什么?
  •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六年里记载了什么?
  • 薛丁山征西第71回:御花园打死张保,劫法场惊死高宗
  • 红楼梦贾母是造成贾府衰落的最大推手吗?
  • 红楼梦中众多女子中,有哪些人的结局比较好?
  • 红楼梦中黛玉怒怼周瑞家的是什么原因?
  • 红楼梦中宝玉在芙蓉女儿诔中是如何评价晴雯的?
  • 儒家经典《春秋谷梁传》哀公十一年的原文是什么?
  • 红楼梦中戏班解散后,十二戏子都去了哪里?
  • 薛丁山征西第73回:薛刚一祭铁丘坟,武则天借春天顺
  • 薛丁山征西第72回:武后下旨捉丁山,三百余名尽遭灾
  • 薛丁山征西第75回:薛刚三扫铁丘坟,西唐借兵招驸马
  • 《三朝北盟会编》卷五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薛丁山征西第74回:骆宾王移檄起义,薛刚二扫铁丘坟
  • 《三朝北盟会编》卷四十九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