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战史风云 赤壁之战曹操号称80万大军 曹操真实兵马到底有多少

赤壁之战曹操号称80万大军 曹操真实兵马到底有多少

  对曹操兵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真实的赤壁之战,号称80万大军的曹操,到底有多少兵马?

  《三国演义》里面关于赤壁之战的描述是:曹操带着80万大军南下,攻打刘备、孙权。在曹操的重压之下,孙刘组成了联盟,并且通过了借东风将黄盖的火船送到了赤壁岸边的曹营,最终曹操惨败,退回到了北方。事实上小说里面的赤壁之战,与现实当中有着很大的出入。撇开诸葛亮借东风、草船借箭这些玄乎其神的桥段。实际上小说里的赤壁之战当中还有四个地方与现实不符。

image.png

  其一,真实的赤壁之战,曹操有多少兵马?

  小说当中说曹操率领着80万大军南下,实际上曹操确实也写了一封恐吓信给孙权,信中写道: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但是曹操这恐吓信,说实话连他自己都不信,更何况东吴的。当时东吴的周瑜就给孙权分析过,曹操的真实兵马。周瑜对孙权说:“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在周瑜看来,曹操他顶多二十多万,这二十多万里面有大概十五六万是曹操从中原自己带来的,剩下的七八万是曹操从刘表那边收编过来的荆州兵。

  实际上周瑜的推测还算高了,按照当时的史料推测,曹操率领十五大军就已经算多了。我们从曹操起家算起,看看的手头兵源的变化。自汉献帝中平六年曹操起兵讨伐董卓算起,曹操有过两次大的增兵过程。

  第一次增兵是收编青州黄巾军,初平三年十二月曹操在济北大破青州黄巾军,“得戎卒三十余万”,将其中精锐整编为青州兵。这里的三十万戎卒还是值得推敲的,因为就在初平二年,青州黄巾军才刚跟公孙瓒大战一场,被人家先是“斩首三万级”,接着“复大破,死者数万”,又被俘虏“七万余人’。大战之后,青州黄巾军顶多剩下十来万,哪能被曹操捉去三十万?所以这次增兵,曹操撑死增加了个把万兵源(撇开那些老弱病残以及不愿归降的)。

image.png

  第二次增兵是收编冀州兵,建安十年曹操彻底攻灭袁尚残余势力,平定冀州,又获“冀州兵”,总数在万人左右。加上前后收编的“其众十余万”的黑山农民军,还有臧霸、李典、吕虔等地方势力,全军当在十五万左右。到了赤壁之战的时候,曹操手头上的兵马顶多也就十五万左右,这十五万肯定不可能全部带到赤壁,肯定要留下个五六万驻守许都,尤其是要镇住西凉的马超、韩遂,所以当时曹操身边嫡系部队应在十万左右。

  除了这两次增兵之外,距离赤壁之战最近的一次增兵就是收编部分荆州兵了。按周瑜的预估,曹操收编荆州兵应该也有七八万。但是这实际上也还是算高了,当时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也不过十万大军,水军仅有‘万j荆州虽然富甲天下,但远比江东地狭势弱,怎么可能有匕八万水军?就算有七八万,刘表的两个儿子刘琦、刘琮内讧的时候,刘琦曾带走两万水军到江夏.荆州投降曹操的水军有五万就不错了。

image.png

  所以,赤壁之战前,曹操从北方带来的嫡系部队和荆州投降的旁系水军,总数应该在十五万 左右,比周瑜估算的二十四万少了近十万。再看看孙刘联军方面,孙权有五万,刘备加刘琦有三万,共八万左右,双方兵力对比不到一比二,这也是为什么孙刘两家有胆量在赤壁硬碰硬地和曹操打一仗。

  其二,赤壁只不过是双方的遭遇战

  我们熟知的赤壁之战指的是孙刘联军火烧曹营的那场战争,但实际上双方真正只不过是在赤壁打了一场遭遇战。当时曹操率领5000骑兵追击刘备,不曾想此时孙刘已成联盟,双方在赤壁汇集了四五万兵马。结果曹操的5000骑兵在赤壁与孙刘的四五万大军遭遇,此战曹操败下阵来,只能退回江北大部队当中从长计议。

image.png

  其三,真正的决战在乌林

  曹操退回江北的那个地方并不叫赤壁,而叫做乌林。在乌林曹操将战船用铁索连在了一起,这样虽然解决了北方士兵晕船的问题,但是却给孙刘联军可趁之机。东吴大将黄盖敏锐地发现了可以用火攻将已成连营的曹操大军烧死。

image.png

  其四,东风不是借的,是周瑜等人的经验总结

  当然火攻的最佳实际便是刮东南风的那一刻,在小说里面这东风是靠诸葛亮向上天借的。实际上江南隆冬季节虽然是多刮北风,但按照气象规律,几天严寒天气过后,一般气温会略有上升,风向亦会变为东风、南风。曹操是北方人不了解风向变化的规律。可是周瑜、黄盖等人是地地道道的南方人,他们深知什么情况下,风向会改变,所以才敢定下着火攻的计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战史风云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后期一次非常重要的农民起义,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然而这场曾横扫清朝半壁江山的运动,前后存在14年,最终还是失败了。  那么究竟有哪些原因,促使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走向覆灭的呢?这就需要了解于太平天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一方面清朝作为旧秩序的延续,是封建专制皇权统治(这里...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唐开元初年不仅是唐朝和中国封建王朝最为鼎盛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丝路贸易的鼎盛时期。然而,好花不常在,好景不常来,安史之乱和其后的藩镇割据让这个曾经强大辉煌的王朝在苦苦挣扎中走向穷途末路。强大的唐帝国缘何由盛转衰?自汉朝开始与西方进行交流的舞台—“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这些疑问我们可以从安史之乱前的怛罗斯之...

方腊起义的起因是什么?方腊起义为什么失败?

  方腊起义的起因是什么?方腊起义为什么失败?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宋徽宗时期的花石纲把东南一带闹得昏天黑地,出产花石多的地方,百姓遭殃也最重。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县)地方,出产各种花石竹木,朱勔的应奉局常常派差人到那里,搜刮花石。当地有个方腊,家里有个漆园。方腊平时靠这个园里的出产,日子勉强过得去。自从朱勔办了花石纲以后,方腊家也遭到勒索。方腊恨透那些官府差役,又看到当地农民兄弟...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从唐穆宗以后,唐朝的皇帝都是由宦官拥立的。这样一来,宦官的权力就更大了,连皇帝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还有谁敢跟他们作对呢?  唐文宗李昂(穆宗的儿子)即位的第二年,各地推荐的举人到京都应试。有一个举人叫做刘蕡(音fén),在试卷里公开反对宦官掌权,认为要国家安定,应该排斥宦官,把政权交给宰相,把兵权交给将...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清朝以武力征服天下,在前期时曾与蒙古准噶尔部进行了长达75年的战争,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最终才将其彻底征服。在与准噶尔部交战过程中,清朝遭到了建立以来最惨痛的一次失败,也成为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话说在康熙年间,康熙帝先后三次亲征,将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击败,之后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成为...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战史风云

  •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
  •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 方腊起义的起因是什么?方腊起义为什么失败?
  •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
  •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
  • 安史之乱是怎么爆发的?安史之乱的经过和结果!
  • 诸葛亮的空城计真的奏效了吗?其实司马懿早已看穿一切!
  • 李世民在位做过哪些事情?唐朝守业者李世民的政绩!
  • 春秋时期发生的争桑之战到底是什么样的 两个村民而引发的战争
  • 黄巢攻下长安后义军为什么迅速落败了?是黄巢膨胀了吗?
  • 赵国反攻秦军大败,秦昭王和赵孝成王究竟谁打残了谁?
  • 六国合纵伐秦明明不止一条路,为何偏偏盯着函谷关不放?
  • 南宋是蒙古最难啃的骨头?元军南侵费了多少时间?
  • 廉颇“抗秦援韩”为什么败了?“抗秦援韩”有机会取胜吗?
  • 长平之战白起为什么没有一鼓作气灭赵?乘胜追击会有什么结果?
  • “死诸葛走生仲达”是什么意思?诸葛亮司马懿相持五丈原!
  • 诸葛亮到底是几次出祁山北伐?诸葛亮北伐的真实战绩如何?
  • 睢阳之战张巡为守城吃三万人,如何评价他?
  • 淝水之战是怎么胜利的?谢玄败秦绝对不是侥幸!
  • 长平之战为秦国统一天下埋下伏笔!长平之战的起因和结果是什么?
  • 安史之乱后大唐怎么衰败了?安史之乱对大唐有哪些影响?
  • 诸葛诞为什么叛魏反司马?诸葛诞最后结局怎么样?
  • 秦琼避战为什么?玄武门之战有什么值得深思的地方?
  • 东吴、蜀汉同时起兵,虞松向司马师献出了什么计策?
  • 襄平之战讲了什么?司马懿谋略与血性爆发尽显牛人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