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战史风云 北宋统一战争是怎么回事?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

北宋统一战争是怎么回事?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

  宋朝建立后,北宋对五代十国剩余的割据政权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北汉进行了统一战争,史称北宋统一战争。北宋并没有完全统一古代中国,但也基本统一古代中国。二次讨伐辽国失败,幽云十六州和辽西、辽东还在契丹手中。党项李继迁及其后代后来控制了夏州、灵州、河西走廊,建立了西夏。交州建立的交趾国,也只是成为宋朝的藩属国,即越南的独立。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北宋建隆三年至太平兴国四年(962—979年),宋以先易后难、先南后北方的方针,主要包括慕容延钊、李处耘率军平定武平周保权(963年),同时荆南高继冲主动投降归顺;王全斌率军平定后蜀孟昶(965年);宋太祖率军征讨北汉(968年);潘美率军平定南汉刘鋹(970年);曹彬、潘美率军平定南唐李煜(975年);之后,吴越钱俶、清源军节度使陈洪进主动投降归顺(978年);宋太宗率军平定北汉刘继元(979年)。

  背景

  中原割据

  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在各地的藩镇乘机做大做强。而黄巢之乱以后的唐朝更是出现了“极目千里、无复烟火”的局面。 乱事波及两淮、江南地区,当地群雄纷起抗敌。唐末黄巢起义后,藩镇割据普遍出现,部分实力雄厚的藩镇先后被封为王,所建立的封国实际上已是高度自主的王国。

image.png

  唐朝灭亡后,各地藩镇纷纷自立,其中地处华北地区、军力强盛的政权控制中原。从此,到960年宋朝建立的53年间,中原地区先后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政权,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为五代。这五个依次更替的中原政权虽然实力强大,但无力控制整个国家,只是藩镇型的朝廷。南方和北方的山西也形成很多割据政权,其中统治时间较长的有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作为这一时期地方割据政权的代表,称为十国,并与统治中原地区的五个小皇朝,连称为五代十国。该时期时常发生地方实力派叛变夺位的情况,使得战乱不止,统治者多重武轻文。

  赵匡胤建立北宋后,时南北各地仍由五代残余割据政权所控制:荆南高保勖据有江汉三州;周行逢占据湖南十四州;后蜀孟昶据有两川、汉中四十五州;南汉刘鋹据有岭南六十州;南唐李璟据有江南十九州;吴越钱俶占据两浙十三州;北汉刘钧占据河东十二州。此外,尚有契丹(辽)、与宋并立。分裂割据的局面,阻碍着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社会生产的发展,也使北宋王朝的安全受到威胁。

  各国情况

  五代十国割据时期,各国统治者都十分残暴贪婪,政治黑暗,而且各政权之间也不时出现战争。

  南唐虽然是南方政权里较为强大的,但是李璟即位后,改变父亲李昪保守的政策,开始大规模对外用兵,消灭皆因继承人争位而内乱的马楚及闽国。李璟生活奢侈无度,政治腐败,百姓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李璟秉性庸懦,爱好文学,比较喜欢阿谀奉承。“时时作为歌诗,皆出入风骚”。其子李煜即位后,南唐的形势进一步恶化。

image.png

  吴越钱氏一直实行封中原为正朔的政策,在十国中,吴越国是比较安定的地区。但人性怯弱,“俗喜淫侈,偷生工巧,自(钱)镠世常重敛其民以事奢僭,下至鸡卵榖,必家至而日取”,人不胜其苦。

  后蜀利用中原动乱割据一方为君,君臣竞相奢侈。以至于所用溺器(夜壶),皆以七宝装饰。由于身体逐渐发胖,他外出时不能骑马,而是乘坐步辇,垂以重帘,环结香囊,香闻数里,人不能识其面。由于蜀中久安,宗室贵戚,达官子弟,宴乐成风,以至于有人长到三十岁,竟不识稻麦之苗。加以“增置军旅,用度不足”;又委政于不学无术和素不知兵的“世禄之子”,王昭远、韩保正等,上下离心。

  南汉的历代统治者都十分残暴。南汉历代君主都好大喜功,营建的宫殿建筑穷极奢华,金银耗费数难计,即可见其产量的惊人。刘鋹在位期间,荒淫无度、统治昏庸,国力大衰,朝政糜烂不堪。刘鋹政事皆委诸宦官龚澄枢及女侍中卢琼仙等人。 南汉赋税之重,非常令人吃惊。各州皆有专门的收税机构一制置务,“江湖及池潭破塘聚鱼之处,皆纳官钱,猪、羊、鹅、鹿、鱼、果并外场镇课利,岁收铜钱一千七十贯”。不但税种名目繁多,各地收税标准亦不同。南汉后期,旧将先前多因谗言而被杀,宗室亦遭翦除殆尽,掌兵权的只有宦官而已;楼船战舰、武器盔甲全部腐朽。

  北汉地瘠民贫、国小财乏,大多数官吏贪污公款、勒索百姓,国内很少廉洁奉公的官员。再加上北汉建立后,战事频繁,兵役繁重,统治者强征十七岁以上男子为兵;又滥征赋税以输贡辽,人民被迫逃亡以避战乱和苛敛。河东十二州在盛唐时有二十七万九千一百余户,到北汉灭亡时在籍仅三万五千二百余户,为盛唐时的八分之一。

  荆南(南平)最小,只占三州,民贫国弱,“控弦之士不过三万”,即使“年谷虽登夕民困于暴敛,其势日不暇给。”高保勖又极恣淫,“好营造台榭,穷土木之功,军民咸怨。”

  由此可见,割据者的政权都已腐朽,上下离心,而中原政权已在改革中国势日强,统一的条件已经成熟,所以出现了周世宗的统一活动。

image.png

  统一趋势

  唐末农民起义摧毁了唐王朝的统治,藩镇们展开了兼并战争,导致地区性的统一,为大统一创造了条件。其次,割据者为了巩固统治,在其辖区进行恢复与发展生产,因此各地的经济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为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最后,割据者的长期兼并战争削弱了各自的力量,有利于统一战争的顺利进行,加以契丹贵族的经常南下骚扰,民心思定,要求统一,故出现了统一趋势。

  五代十国后期,统一趋势不断加强。当时处于传统的中央政府所在地的中原地区,已由出身低微的郭威代汉建立后周王朝。郭威及其继承者为了巩固统治,接受前朝尤其是后汉用人不当实施暴政而速亡的教训,搜罗人才对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改革。这些改革,既稳定了社会秩序和统治,又使社会经济发展增强了后周的经济实力,还提高了军队的素质与战斗力,即“士卒精强,近代无比。”

  周世宗柴荣即位后,“常愤广明(唐僖宗年号)以来中国日蹙”,“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因此,在条件成熟时,就开始统一活动。他采取王朴在《平边策》中提出的“先易后难”的主张,即:先攻下江南(南唐)、岭南(南汉),再取巴蜀(后蜀),其后是辽国的燕云之地,最后是河东(北汉),并以此制定统一大计。后来赵匡胤“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统一策略与周世宗的统一策略就是一脉相承的。

  周世宗显德二年(955年),柴荣派兵西征后蜀,接连收复前朝丢失的秦(今甘肃秦安北)、阶(今甘肃武都东南)、成(今甘肃成县)、凤(今陕西凤县东北)四州之地。显德二年(955年)至显德五年(958年)间,三度亲征南唐,后来的宋太祖赵匡胤就参加过对南唐的作战,将长江以北的淮南之地尽皆夺取,并迫使南唐臣服。至柴荣在位晚期,后周的疆域已扩展到长江沿线,统一趋势已渐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战史风云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后期一次非常重要的农民起义,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然而这场曾横扫清朝半壁江山的运动,前后存在14年,最终还是失败了。  那么究竟有哪些原因,促使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走向覆灭的呢?这就需要了解于太平天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一方面清朝作为旧秩序的延续,是封建专制皇权统治(这里...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唐开元初年不仅是唐朝和中国封建王朝最为鼎盛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丝路贸易的鼎盛时期。然而,好花不常在,好景不常来,安史之乱和其后的藩镇割据让这个曾经强大辉煌的王朝在苦苦挣扎中走向穷途末路。强大的唐帝国缘何由盛转衰?自汉朝开始与西方进行交流的舞台—“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这些疑问我们可以从安史之乱前的怛罗斯之...

方腊起义的起因是什么?方腊起义为什么失败?

  方腊起义的起因是什么?方腊起义为什么失败?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宋徽宗时期的花石纲把东南一带闹得昏天黑地,出产花石多的地方,百姓遭殃也最重。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县)地方,出产各种花石竹木,朱勔的应奉局常常派差人到那里,搜刮花石。当地有个方腊,家里有个漆园。方腊平时靠这个园里的出产,日子勉强过得去。自从朱勔办了花石纲以后,方腊家也遭到勒索。方腊恨透那些官府差役,又看到当地农民兄弟...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从唐穆宗以后,唐朝的皇帝都是由宦官拥立的。这样一来,宦官的权力就更大了,连皇帝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还有谁敢跟他们作对呢?  唐文宗李昂(穆宗的儿子)即位的第二年,各地推荐的举人到京都应试。有一个举人叫做刘蕡(音fén),在试卷里公开反对宦官掌权,认为要国家安定,应该排斥宦官,把政权交给宰相,把兵权交给将...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清朝以武力征服天下,在前期时曾与蒙古准噶尔部进行了长达75年的战争,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最终才将其彻底征服。在与准噶尔部交战过程中,清朝遭到了建立以来最惨痛的一次失败,也成为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话说在康熙年间,康熙帝先后三次亲征,将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击败,之后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成为...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战史风云

  •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
  •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 方腊起义的起因是什么?方腊起义为什么失败?
  •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
  •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
  • 安史之乱是怎么爆发的?安史之乱的经过和结果!
  • 诸葛亮的空城计真的奏效了吗?其实司马懿早已看穿一切!
  • 李世民在位做过哪些事情?唐朝守业者李世民的政绩!
  • 春秋时期发生的争桑之战到底是什么样的 两个村民而引发的战争
  • 黄巢攻下长安后义军为什么迅速落败了?是黄巢膨胀了吗?
  • 赵国反攻秦军大败,秦昭王和赵孝成王究竟谁打残了谁?
  • 六国合纵伐秦明明不止一条路,为何偏偏盯着函谷关不放?
  • 南宋是蒙古最难啃的骨头?元军南侵费了多少时间?
  • 廉颇“抗秦援韩”为什么败了?“抗秦援韩”有机会取胜吗?
  • 长平之战白起为什么没有一鼓作气灭赵?乘胜追击会有什么结果?
  • “死诸葛走生仲达”是什么意思?诸葛亮司马懿相持五丈原!
  • 诸葛亮到底是几次出祁山北伐?诸葛亮北伐的真实战绩如何?
  • 睢阳之战张巡为守城吃三万人,如何评价他?
  • 淝水之战是怎么胜利的?谢玄败秦绝对不是侥幸!
  • 长平之战为秦国统一天下埋下伏笔!长平之战的起因和结果是什么?
  • 安史之乱后大唐怎么衰败了?安史之乱对大唐有哪些影响?
  • 诸葛诞为什么叛魏反司马?诸葛诞最后结局怎么样?
  • 秦琼避战为什么?玄武门之战有什么值得深思的地方?
  • 东吴、蜀汉同时起兵,虞松向司马师献出了什么计策?
  • 襄平之战讲了什么?司马懿谋略与血性爆发尽显牛人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