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名著经典 红楼梦中,作者用哪六位古人解读林黛玉?

红楼梦中,作者用哪六位古人解读林黛玉?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楼梦》是曹雪芹呕心沥血10年创作的不朽之作。书中无闲笔,每一个名字,每一朵花,每一个古人,对于书中人物都饱含深情,表达自己的赞誉或者嘲讽。

  例如:冯渊,表示“逢冤”;贾雨村是湖州人氏,表示“胡诌”。

  曹雪芹还用古人表达自己对人物的感情。第75回,中秋节,贾宝玉和贾环各写一首诗,宝玉自比温飞卿,贾环以曹唐自比。

  贾政看了,见宝玉和贾环的词句中都带着不乐读书之意,遂不悦道:“可见是弟兄了。发言吐气,总属邪派,将来都是不由规矩准绳,一起下流货。妙在古人中有‘二难’,你两个也可以称‘二难’了。只是你两个的‘难’字,却是作难以教训之‘难’字讲才好。哥哥是公然以温飞卿自居,如今兄弟又自为曹唐再世了。”说得贾赦等都笑了。

image.png

  曹雪芹也用古人来比喻林黛玉,说明林黛玉的出身、美貌、身姿、才华、智慧、结局。

  用来比喻林黛玉的古人如下:

  一、谢道韫。

  书中说,林黛玉有咏絮才。咏絮才,说的是才女谢道韫。

image.png

  谢道韫出生于陈郡谢氏家族,谢家是江左高门,号称“诗酒风流”。谢道韫的父亲是安西将军谢奕。她的母亲阮容,是阮籍、阮咸族人。

  谢道韫的曾祖父是散骑常侍谢衡。

  祖父谢裒(282年~347年),本名谢魮,字幼儒,因军功受封福禄县伯,后任吏部尚书、国子祭酒,追赠太常卿。

  叔父谢安,是东晋时期政治家、名士、是宰相堂伯父是尚书仆射谢尚。

  谢道韫的弟弟谢寄奴、谢晦、谢渊、谢攸、谢靖、谢豁、谢康、谢玄七人。其中,谢晦是南朝宋初年宰相、南朝宋开国功臣;谢玄是冠军将军,担任徐州刺史。淝水之战中,出任前锋都督,首战告捷。后因病改任左将军、会稽内史。

  谢家一门荣耀,而且每个人都才华横溢,诗酒风流。

  作者用谢道韫来比喻林黛玉就是证明林黛玉和谢道韫一样出身世家名门。

image.png

  谢道韫颇有文才,所著诗、赋、诔、讼,流传于世。余嘉锡说:“道韫以一女子而有林下风气,足见其为女中名士。

  谢道韫与班昭、蔡琰等齐名,说明林黛玉的才华堪比古代才女,她和谢道韫一样,不仅仅是名门淑女,而且有才华,有林下风气,是女子中的名士。那些大家闺秀,还要高一个层次。

  二、西施。

  作者说,林黛玉“病如西子胜三分”。

image.png

  西施是中国四大美人之首。她貌若天仙,增半分嫌腴,减半分则瘦,为古今美人中的第一名。西施是爱国者,她为了越国而牺牲自己。西施是一位容貌和心灵都美丽无双的女子。

  林黛玉比西施“胜三分”,极言其内外兼修之美。

  西施帮助越国打败吴国后,越王把西施接回越国,但王后嫉妒西施的美貌,说西施是红颜祸水,她把西施沉入江底。老百姓都不相信西施会死,传说她做了荷花神。每年采莲节,就能在湖边采莲的女孩当中看到她。

image.png

  林黛玉抽中的花签是芙蓉花,芙蓉花也称莲花、荷花。林黛玉和西施一样是高洁的莲花花神。

  三、比干。

  商王文丁的儿子,商王帝乙的弟弟,商纣王帝辛的叔父,殷商王室的重臣。

  传说比干有“七窍玲珑心”,自幼聪明无比。他20岁担任少师,辅佐帝乙。帝乙临终将比干作为托孤之臣,让他辅佐商纣王帝辛。比干政绩卓越,是“亘古忠臣”。唐太宗时期,追赠太师,谥号忠烈。

  作者说,林黛玉“心比比干多一窍”。可见林黛玉冰雪聪明,比比干更胜一筹。

  四、赵飞燕。

  赵飞燕是汉成帝的皇后。在中国历史上,她以美貌著称,所谓“环肥燕瘦”讲的便是她和杨玉环,“燕”指的正是赵飞燕。

  “燕瘦”也通常用以比喻体态轻盈、瘦弱的美女。《红楼梦》第二十七回的回目有“埋香冢飞燕泣残红”。这回讲的是黛玉葬花。这里作者又将林黛玉比作赵飞燕。

image.png

  以赵飞燕来证明林黛玉“腰骨纤细,善踽步而行,若人手持花枝,颤颤然”。黛玉“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作者用赵飞燕写出了黛玉难以描摹的婉转风流的姿态之美。

  五、娥皇和女英。

  娥皇与女英是姐妹俩,她们是帝尧的女儿,她们的姑姑是嫦娥,姑父是大羿。大羿不是后羿。

  姐妹俩同嫁舜为妻。舜的继母和弟弟曾多次谋害舜。在娥皇女英的帮助下,舜化险为夷。后来,舜继承了尧的帝位,娥皇女英被封为妃。

  后来,舜到南方巡视,结果在苍梧死了。

  娥皇与女英历尽千辛万苦去寻找丈夫。得知舜帝已死,就埋在九嶷山下,她们抱竹痛哭,泪染青竹,她们的眼泪后来变成血,泪尽而死。她们斑斑血泪滴到竹子上,竹子变成斑竹。因此人们称这种竹子为“潇湘竹”或“湘妃竹”。

  林黛玉住在潇湘馆,里面有千百竿翠竹“凤尾森森,龙吟细细”。

image.png

  探春说,黛玉爱哭,因此给她一个潇湘妃子的雅号。作者把林黛玉比喻成娥皇、女英,以此来证明林黛玉对爱情的执着、坚贞不渝。同时也暗喻林黛玉和娥皇女英一样,为了心爱的男人,流尽最后一滴眼泪,泪尽而亡。

  作者用6位古代才女、美女来全方位解读林黛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名著经典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一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一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靖康中帙六。  起靖康元年正月二十四日庚寅,尽其日。  二十四日庚寅斡离不(改作斡里雅布)再上奏。  书云:伏承御书特加温谕寻绎研味言悉由衷敦固欢好益光圣德陛下既全始终质诸天神斡离不(改作斡里雅布)等永念同盟敢不只畏中山河间两府亦望差近上亲信之臣严赐敕旨令从随少宰专行管勾交拨疆界据喝下金帛拟准见御宝文字续次交送近者猥被圣恩赐致内乐百馀人不欲使去父母之邦因乞放还辱从所请感戴之至无任下情外据所割三...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三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三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靖康中帙。  起靖康元年二月一日丁酉,尽四日庚子。  二月一日丁酉朔姚平均数仲劫金人寨不克败绩杨可胜被执为斡离不(改作斡里雅布)所杀。  中兴遗史曰:先是朝廷大臣皆主和议唯李纲非之及种师道至议论与纲同上意颇和。又姚平仲以士不得速战有怨言达於天听上一日遣使伍辈促种师道战师道奏请召大臣熟议之君子谓师道主张不定其意在乎!败则分谤也。乃与李邦彦李纲吴敏同对於福甯殿皆言可击上问兵期师道请过春分节上以为缓...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五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五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靖康中帙。  起靖康元年二月五日辛丑,尽其日。  德安府进士张柄上书乞罢蔡懋复用李纲种师道。  臣谨按尚书右丞行营使李纲忠亮刚方有为有守功在社稷泽被生灵万口一谈神人系命方金贼(改作师)犯阙而奋不顾身自请督战盖陛下之裴度也。臣窃见纲於瞻对之际不能无主忧臣辱义在必死贼未授首臣无还期之言是宜陛下待以心膂之任无或携贰比闻出师攻贼为统制将校不肯入敌马前退衄遂策废罢成命已行兵民失措为(删此字)忠义解体矣。...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二年里记载了什么?

  谷梁赤所撰的儒家著作《春秋谷梁传》强调必须尊重君王的权威,但不限制王权;君臣各有职分,各有行为准则;主张必须严格对待贵贱尊卑之别,同时希望君王要注意自己的行为。那么此书在哀公二年里记载了哪些事?  二年春,王二月,季孙斯、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伐邾,取漷东田,水郭东,未尽也。及沂西田。沂西,未尽也。癸巳,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句绎。三人伐而二人盟何也?各盟其得也。  夏,四月丙子,卫侯元...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三年里记载了什么?

  谷梁赤所撰的儒家著作《春秋谷梁传》强调必须尊重君王的权威,但不限制王权;君臣各有职分,各有行为准则;主张必须严格对待贵贱尊卑之别,同时希望君王要注意自己的行为。那么此书在哀公三年里记载了哪些事?  三年春,齐国夏、卫石曼姑帅师围戚。此卫事也,其先国夏何也?子不围父也。不系戚于卫者,子不有父也。  夏,四月甲午,地震。  五月辛卯,桓宫、僖宫灾。言及则祖有尊卑,由我言之则一也。季孙斯、叔孙州仇帅...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名著经典

  •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一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三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五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二年里记载了什么?
  •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三年里记载了什么?
  •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四年里记载了什么?
  • 儒家经典《春秋谷梁传》哀公七年的原文是什么?
  • 儒家经典《春秋谷梁传》哀公八年的原文是什么?
  • 儒家经典《春秋谷梁传》哀公九年的原文是什么?
  •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五年里记载了什么?
  • 儒家经典《春秋谷梁传》哀公十年的原文是什么?
  •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六年里记载了什么?
  • 薛丁山征西第71回:御花园打死张保,劫法场惊死高宗
  • 红楼梦贾母是造成贾府衰落的最大推手吗?
  • 红楼梦中众多女子中,有哪些人的结局比较好?
  • 红楼梦中黛玉怒怼周瑞家的是什么原因?
  • 红楼梦中宝玉在芙蓉女儿诔中是如何评价晴雯的?
  • 儒家经典《春秋谷梁传》哀公十一年的原文是什么?
  • 红楼梦中戏班解散后,十二戏子都去了哪里?
  • 薛丁山征西第73回:薛刚一祭铁丘坟,武则天借春天顺
  • 薛丁山征西第72回:武后下旨捉丁山,三百余名尽遭灾
  • 薛丁山征西第75回:薛刚三扫铁丘坟,西唐借兵招驸马
  • 《三朝北盟会编》卷五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薛丁山征西第74回:骆宾王移檄起义,薛刚二扫铁丘坟
  • 《三朝北盟会编》卷四十九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