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名著经典 在小说红楼梦中,真正的王夫人是什么样的?

在小说红楼梦中,真正的王夫人是什么样的?

  王夫人是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贾政之妻,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

  初读《红楼梦》时,不懂什么是“真事隐”,什么是“假语存”,但是读完以后,总觉得王夫人这个人物有些别扭。作者总说她吃斋念佛,是个最善良的人。但是,不管是对来打秋风的刘姥姥,还是对服侍自己一场的金钏儿,她似乎都没有一点慈悲之心,让人费解。

  后来,多次反复阅读《红楼梦》之后,才发现,曹雪芹笔下那个善良的王夫人,不过是“假语存”罢了,通过一桩桩事例反应出来的王夫人,才是“真事隐”。曹雪芹一边用显眼的文章“夸”她善良、孝顺、懂事,一边用具体事例来“揭露”她的真实面目。

  一、贾母王夫人婆媳关系真的一派祥和吗?

  “你们原来都是哄我的!外头孝敬,暗地里盘算我。”“你这个姐姐他极孝顺我,不像我那大太太一味怕老爷,婆婆跟前不过应景儿。可是委屈了他了”这两句话都是第46回“尴尬人难免尴尬事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中贾母说的话。

  前一句是在气头上说的,后一句是在探春出面解围后说的。因此,王夫人和贾母的婆媳关系究竟如何,给人留下了想象空间。

  但是,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判断,老太太的第一句话很有可能是在生气以后吐露的真实心声,而后一句极有可能只是给探春面子、给自己台阶的体面话而已。

  其实,王夫人和老太太之间,横着一个无法调和的矛盾,那就是宝玉的婚姻。老太太看着黛玉和宝玉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互生爱慕,所以赞成木石前盟,王夫人手握贾府的管家大权,并希望贾家的这个“大权”能握在王家人的手里“流传”,而不是落入贾家人的手里,所以赞成金玉良缘。

image.png

  表面和谐的婆媳两人,暗中却却没少较劲。王夫人暗中找元春帮忙,端午节赐礼便有给宝钗和宝玉指婚之意。老太太便和张道士演双簧,放话“(宝玉)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王夫人这边让妹妹住在贾府以便“近水楼台先得月”,老太太这边上演“掰慌记”讽刺薛家母女……婆媳二人看似婆慈媳孝,其实早已暗流涌动。

  二、吃斋念佛的王夫人真的善良吗?

  曹雪芹提到,王夫人是吃斋念佛之人,宽厚仁慈。可是,贾府里死去的三个丫头,都和王夫人有关系。

  跳井而死的金钏,是王夫人的大丫头。端午期间,宝玉去王夫人处,趁着母亲睡觉,便“调戏”了金钏几句,话说王夫人的这个大丫头,品行也颇轻浮了些,面对“调戏”怡然自得。

  “假寐”的王夫人突然起身,一口咬定“下作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叫你教坏了”,虽说金钏百般求饶,王夫人还是当即“唤了金钏儿之母白老媳妇来领了下去”,金钏含羞忍辱最终投井而死。

  贾府死去的第二个丫头是司棋。第74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矢孤介杜绝宁国府”中,王夫人受了王善保家的蛊惑,决定抄检大观园。

  在迎春的大丫头司棋的房中,查获了一双男袜及男鞋,还有司棋表哥写给她的情书。司棋因此被撵了出去。回到家里的司棋,下定决心跟表哥双宿双飞,没想法司棋母亲却百般挖苦,拒不同意,刚烈的司棋最终撞墙而死。

  贾府死去的第三个丫头是晴雯。如果说金钏和司棋的死,王夫人只是个帮凶的话,那么晴雯的死,王夫人便是罪魁祸首。在王夫人眼中,只要长得漂亮的就是狐媚子。

  像晴雯这种姿色数一数二的丫头,王夫人断不会留在宝玉身边。于是,在抄检大观园后的某一天,王夫人亲自到怡红院替宝玉“清理门户”,撵走了病中的晴雯,导致晴雯最终病死。

  就从以上三条人命来看,王夫人和“宽厚仁慈”这四个字,不沾边,和“善良”二字更是毫无关系。反倒是心狠、冷漠、无情。

  三、王夫人真能识别“狐媚子”吗?

  王夫人对于“狐媚子”,可以说是恨之入骨。仅仅是见了晴雯“钗軃鬓松,衫垂带褪,有春睡捧心之遗风,而且形容面貌恰是上月的那人”,就已经是怒不可遏、真怒攻心了。

  估计王夫人心想,既然宝玉他爹已经被“媚”住了,断不能再让“狐媚子”教坏了宝玉,于是亲自来到到怡红院,新账旧账一起算,不能留下任何一个“狐媚子”。

image.png

  可是看到王夫人的“去留名单”后,我竟忍不住笑了,真是太讽刺了。打着清理“狐媚子”的旗号,撵走了晴雯、芳官和四儿这三个颇有姿色,聪明伶俐的清白丫头,留下的袭人、麝月却很有说头。她们虽说看上去粗粗笨笨的,却都是真正“狐媚”过宝玉之人。留下她俩,岂不是直接“打脸”王夫人吗?

  袭人自然不用说,在第六回就已经和宝玉初试云雨情,晴雯就曾公开指责他俩做“瞒神弄鬼”之事。当然,在晴雯嘴里,和宝玉“瞒神弄鬼”的,还有麝月。所以,可以推断,宝玉和麝月,也试过云雨。不过,晴雯这张嘴,也真是没谁了!

  想想王夫人也真是可怜。估计当初赵姨娘凭姿色俘获了贾政的心,王夫人从此坐上了“冷板凳”,所以,她将赵姨娘视为“狐媚子”,并以偏概全,将所有长得好看的,都视为“狐媚子”,大有“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之势。

  现在想来,王夫人的原型,或许是曹雪芹的一个长辈,作者无法直接写她的种种不好,所以就用了自相矛盾的手法,一边大张旗鼓地夸她,一边又用事实自我“打脸”。一边标榜她的好,一边揭露她的坏……她自私,她无情,她冷漠,让人觉得可恨,但是看到她对真“狐媚子”的无计可施,对假“狐媚子”的咬牙切齿,又难免有些可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名著经典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一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一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靖康中帙六。  起靖康元年正月二十四日庚寅,尽其日。  二十四日庚寅斡离不(改作斡里雅布)再上奏。  书云:伏承御书特加温谕寻绎研味言悉由衷敦固欢好益光圣德陛下既全始终质诸天神斡离不(改作斡里雅布)等永念同盟敢不只畏中山河间两府亦望差近上亲信之臣严赐敕旨令从随少宰专行管勾交拨疆界据喝下金帛拟准见御宝文字续次交送近者猥被圣恩赐致内乐百馀人不欲使去父母之邦因乞放还辱从所请感戴之至无任下情外据所割三...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三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三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靖康中帙。  起靖康元年二月一日丁酉,尽四日庚子。  二月一日丁酉朔姚平均数仲劫金人寨不克败绩杨可胜被执为斡离不(改作斡里雅布)所杀。  中兴遗史曰:先是朝廷大臣皆主和议唯李纲非之及种师道至议论与纲同上意颇和。又姚平仲以士不得速战有怨言达於天听上一日遣使伍辈促种师道战师道奏请召大臣熟议之君子谓师道主张不定其意在乎!败则分谤也。乃与李邦彦李纲吴敏同对於福甯殿皆言可击上问兵期师道请过春分节上以为缓...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五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五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靖康中帙。  起靖康元年二月五日辛丑,尽其日。  德安府进士张柄上书乞罢蔡懋复用李纲种师道。  臣谨按尚书右丞行营使李纲忠亮刚方有为有守功在社稷泽被生灵万口一谈神人系命方金贼(改作师)犯阙而奋不顾身自请督战盖陛下之裴度也。臣窃见纲於瞻对之际不能无主忧臣辱义在必死贼未授首臣无还期之言是宜陛下待以心膂之任无或携贰比闻出师攻贼为统制将校不肯入敌马前退衄遂策废罢成命已行兵民失措为(删此字)忠义解体矣。...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二年里记载了什么?

  谷梁赤所撰的儒家著作《春秋谷梁传》强调必须尊重君王的权威,但不限制王权;君臣各有职分,各有行为准则;主张必须严格对待贵贱尊卑之别,同时希望君王要注意自己的行为。那么此书在哀公二年里记载了哪些事?  二年春,王二月,季孙斯、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伐邾,取漷东田,水郭东,未尽也。及沂西田。沂西,未尽也。癸巳,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句绎。三人伐而二人盟何也?各盟其得也。  夏,四月丙子,卫侯元...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三年里记载了什么?

  谷梁赤所撰的儒家著作《春秋谷梁传》强调必须尊重君王的权威,但不限制王权;君臣各有职分,各有行为准则;主张必须严格对待贵贱尊卑之别,同时希望君王要注意自己的行为。那么此书在哀公三年里记载了哪些事?  三年春,齐国夏、卫石曼姑帅师围戚。此卫事也,其先国夏何也?子不围父也。不系戚于卫者,子不有父也。  夏,四月甲午,地震。  五月辛卯,桓宫、僖宫灾。言及则祖有尊卑,由我言之则一也。季孙斯、叔孙州仇帅...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名著经典

  •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一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三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五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二年里记载了什么?
  •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三年里记载了什么?
  •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四年里记载了什么?
  • 儒家经典《春秋谷梁传》哀公七年的原文是什么?
  • 儒家经典《春秋谷梁传》哀公八年的原文是什么?
  • 儒家经典《春秋谷梁传》哀公九年的原文是什么?
  •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五年里记载了什么?
  • 儒家经典《春秋谷梁传》哀公十年的原文是什么?
  •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六年里记载了什么?
  • 薛丁山征西第71回:御花园打死张保,劫法场惊死高宗
  • 红楼梦贾母是造成贾府衰落的最大推手吗?
  • 红楼梦中众多女子中,有哪些人的结局比较好?
  • 红楼梦中黛玉怒怼周瑞家的是什么原因?
  • 红楼梦中宝玉在芙蓉女儿诔中是如何评价晴雯的?
  • 儒家经典《春秋谷梁传》哀公十一年的原文是什么?
  • 红楼梦中戏班解散后,十二戏子都去了哪里?
  • 薛丁山征西第73回:薛刚一祭铁丘坟,武则天借春天顺
  • 薛丁山征西第72回:武后下旨捉丁山,三百余名尽遭灾
  • 薛丁山征西第75回:薛刚三扫铁丘坟,西唐借兵招驸马
  • 《三朝北盟会编》卷五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薛丁山征西第74回:骆宾王移檄起义,薛刚二扫铁丘坟
  • 《三朝北盟会编》卷四十九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