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名著经典 在小说红楼梦中贾府被抄,策划者到底是谁?

在小说红楼梦中贾府被抄,策划者到底是谁?

  在红楼梦中的最后贾府被抄,只剩下了宝玉一个人,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红楼梦》贾家的结局被抄家,最直接的幕后人当然是皇帝。如果以敌我双方论,皇帝就是贾家的敌人。不过,一场针对贾家以及背后四王八公旧势力的“阴谋”早在太上皇当皇帝之时已经展开,只是看明白的人不多罢了。太上皇和皇帝父子联手,经过两代消灭了贾家为代表的“四王八公”集团,实现“削藩”集权。下面简单聊聊。

  [一]皇帝

image.png

  皇帝是贾元春的“丈夫”,是贾家服侍的新主子。《红楼梦》开始,皇帝应该继位不久,从宫中还有太上皇就能得出结论。

  皇帝针对贾家,包括八十回后结局,大致做了这么几件事。

  第一,任命林如海为两淮巡盐御史。

  第二,擢升王子腾为九省统制,九省都检点,九省总督,一路高升。

  第三,擢升贾雨村,从地方到中央,升任大司马参赞军机。

  第四,贾元春从贵人连升数级为贤德妃。

  第五,贾政平调学政,外放海南三年。

  第六,外放保龄侯史鼐外地为官。

  第七,纵容六宫都太监夏守忠等来贾家打抽风。

  第八,赐死贾元春。

  第九,抄家贾家。

  从皇帝的一系列行为看,登基不久的皇帝,对林如海非常信任。林如海作为贾家的女婿,得到皇帝信任,代表皇帝对贾家的态度尚好。贾元春也在这期间进宫。

  不过,从将王子腾调离京营节度使升任九省统制看,皇帝对贾家及四大家族并不信任。王子腾看似高升实则离权力中心越来越远。

  京营节度使作为保护京城和皇帝安全的军中最重要职位,非亲信不为。王子腾被调离,代表皇帝对贾家为首的四大家族不信任。更严重的是从宁国公到贾代化再到王子腾,贾家把持的京营节度使位置六七十年,被一朝收回,这本就代表皇帝疏远不信任四大家族。

  贾元春在林如海和秦可卿死后突然晋升,背后疑点重重。看夏守忠下旨后一句话都没留下也知道皇帝的态度并不友好。贾元春晋升贵妃后,贾家没有一个人因元春晋升获益。反倒王子腾和贾雨村这种附属势力不断晋升。压制贾家的意图非常明显。

image.png

  贾政、史鼐随后都被调离京中,看似重用,实则相当于流放,与皇帝渐行渐远。尤其贾政,去海南那种蛮荒之地任学政与发配无异。

  最终,皇帝在积蓄足够实力后撕下伪装,将四大家族甚至更强大的四王八公这一伙全部干掉,是典型的“削藩”集权行为。皇帝最终目的是北静王为首的这一伙横亘王朝近百年的庞大功臣集团,将他们在政治和军事方面的势力一网打尽,权力尽归皇帝所有。

  [二]太上皇

  太上皇在第十六回出场,只出现在贾琏和王熙凤的对话中。妃嫔省亲就是太上皇的旨意。贾家积极响应太上皇的旨意,修建大观园操办元春省亲,显得与太上皇更亲近,这本就有问题。看和珅与乾隆嘉庆的关系知道,臣子与太上皇更亲近,必然被皇帝嫌弃。其实,太上皇对贾家看似友好,实则他做的几件事,件件对贾家致命。

  第一,太上皇将宁国府把持两代的京营节度使交由王子腾。结束了贾家两代实权的历史。贾家第三代再无实权,开始衰落。

  第二,太上皇(当时皇帝)在贾代善死后,下旨贾赦袭爵,贾政赐了主事。造成荣国府一分为二。

  敕造荣国府没有皇帝做主,绝不可能贾政入主掌管。贾母再偏心,也不能私下分派,贾赦袭爵无爵产,贾政无爵袭爵产只能是皇帝下旨。荣国府一分为二,彻底削弱荣国府。贾母一死,哪怕贾家不抄家也会很快分裂,只会越来越弱。

  第三,贾政被赐工部主事在清代为正六品官,而工部员外郎为从五品官。贾政在工部几十年只升一品,什么不干也不至于这么惨。背后人为压制非常明显。

  第四,秦可卿死后,大明宫内相戴权不是皇帝的人,而是太上皇手下。大明宫在唐朝被称“东内”是太上皇居所。皇帝的人没来,太上皇的人来了。还卖了贾蓉一个从五品龙禁尉的实职。

  龙禁尉在戴权手中,就等于在太上皇手中。龙禁尉还只收勋爵老臣家的子弟。贾家和襄阳侯家子弟靠关系可以进,永兴节度使冯胖子的孩子就进不去。一旦龙禁尉这伙“三世祖、四世祖”们发生什么事,家族岂不是会被连累?

image.png

  第五,太上皇不顾皇帝颜面,执意下旨妃嫔省亲,不符合太上皇与皇帝相处之道。省亲的结果是光明正大的掏空贾家,还不给补偿,并将贾家推到皇帝的对立面。

  第六,第五十四回,王熙凤讲述“聋子放炮仗”的笑话,暗示有一场军事政变造成贾元春判词中“虎兕相逢大梦归”的境况。贾家也因卷入其中被抄家。那么,会不会和龙禁尉有关?

  “聋子”暗示“龙子”北静王,北静王带着一群抬炮仗的人,抬着房子大的炮仗却只“扑哧”一声响,预示政变偃旗息鼓是个笑话。贾家被北静王的野心所累,惨被抄家。问题就出在“扎炮仗”的人。

  种种线索都指向太上皇是“扎炮仗”的人。他将所有老臣子弟招入龙禁尉本就没安好心。贾家抄家正是太上皇和皇帝的联手“阴谋”,最终目的就是设计逼迫诱导北静王为首的四王八公谋反,好光明正大的违反当初“五世富贵”的承诺,削蕃集权。

  太上皇和皇帝二十多年不断策划,贾家身在其中不自觉,被阴谋层层裹挟,注定在劫难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名著经典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一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一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靖康中帙六。  起靖康元年正月二十四日庚寅,尽其日。  二十四日庚寅斡离不(改作斡里雅布)再上奏。  书云:伏承御书特加温谕寻绎研味言悉由衷敦固欢好益光圣德陛下既全始终质诸天神斡离不(改作斡里雅布)等永念同盟敢不只畏中山河间两府亦望差近上亲信之臣严赐敕旨令从随少宰专行管勾交拨疆界据喝下金帛拟准见御宝文字续次交送近者猥被圣恩赐致内乐百馀人不欲使去父母之邦因乞放还辱从所请感戴之至无任下情外据所割三...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三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三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靖康中帙。  起靖康元年二月一日丁酉,尽四日庚子。  二月一日丁酉朔姚平均数仲劫金人寨不克败绩杨可胜被执为斡离不(改作斡里雅布)所杀。  中兴遗史曰:先是朝廷大臣皆主和议唯李纲非之及种师道至议论与纲同上意颇和。又姚平仲以士不得速战有怨言达於天听上一日遣使伍辈促种师道战师道奏请召大臣熟议之君子谓师道主张不定其意在乎!败则分谤也。乃与李邦彦李纲吴敏同对於福甯殿皆言可击上问兵期师道请过春分节上以为缓...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五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五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靖康中帙。  起靖康元年二月五日辛丑,尽其日。  德安府进士张柄上书乞罢蔡懋复用李纲种师道。  臣谨按尚书右丞行营使李纲忠亮刚方有为有守功在社稷泽被生灵万口一谈神人系命方金贼(改作师)犯阙而奋不顾身自请督战盖陛下之裴度也。臣窃见纲於瞻对之际不能无主忧臣辱义在必死贼未授首臣无还期之言是宜陛下待以心膂之任无或携贰比闻出师攻贼为统制将校不肯入敌马前退衄遂策废罢成命已行兵民失措为(删此字)忠义解体矣。...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二年里记载了什么?

  谷梁赤所撰的儒家著作《春秋谷梁传》强调必须尊重君王的权威,但不限制王权;君臣各有职分,各有行为准则;主张必须严格对待贵贱尊卑之别,同时希望君王要注意自己的行为。那么此书在哀公二年里记载了哪些事?  二年春,王二月,季孙斯、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伐邾,取漷东田,水郭东,未尽也。及沂西田。沂西,未尽也。癸巳,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句绎。三人伐而二人盟何也?各盟其得也。  夏,四月丙子,卫侯元...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三年里记载了什么?

  谷梁赤所撰的儒家著作《春秋谷梁传》强调必须尊重君王的权威,但不限制王权;君臣各有职分,各有行为准则;主张必须严格对待贵贱尊卑之别,同时希望君王要注意自己的行为。那么此书在哀公三年里记载了哪些事?  三年春,齐国夏、卫石曼姑帅师围戚。此卫事也,其先国夏何也?子不围父也。不系戚于卫者,子不有父也。  夏,四月甲午,地震。  五月辛卯,桓宫、僖宫灾。言及则祖有尊卑,由我言之则一也。季孙斯、叔孙州仇帅...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名著经典

  •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一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三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五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二年里记载了什么?
  •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三年里记载了什么?
  •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四年里记载了什么?
  • 儒家经典《春秋谷梁传》哀公七年的原文是什么?
  • 儒家经典《春秋谷梁传》哀公八年的原文是什么?
  • 儒家经典《春秋谷梁传》哀公九年的原文是什么?
  •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五年里记载了什么?
  • 儒家经典《春秋谷梁传》哀公十年的原文是什么?
  •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六年里记载了什么?
  • 薛丁山征西第71回:御花园打死张保,劫法场惊死高宗
  • 红楼梦贾母是造成贾府衰落的最大推手吗?
  • 红楼梦中众多女子中,有哪些人的结局比较好?
  • 红楼梦中黛玉怒怼周瑞家的是什么原因?
  • 红楼梦中宝玉在芙蓉女儿诔中是如何评价晴雯的?
  • 儒家经典《春秋谷梁传》哀公十一年的原文是什么?
  • 红楼梦中戏班解散后,十二戏子都去了哪里?
  • 薛丁山征西第73回:薛刚一祭铁丘坟,武则天借春天顺
  • 薛丁山征西第72回:武后下旨捉丁山,三百余名尽遭灾
  • 薛丁山征西第75回:薛刚三扫铁丘坟,西唐借兵招驸马
  • 《三朝北盟会编》卷五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薛丁山征西第74回:骆宾王移檄起义,薛刚二扫铁丘坟
  • 《三朝北盟会编》卷四十九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