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名著经典 在小说红楼梦中,端午节真的是个悲剧吗?

在小说红楼梦中,端午节真的是个悲剧吗?

  在小说红楼梦中贾府是小说的中心地带,在社会上是一个很有地位的贵族。 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

  曹雪芹写红楼,在情节设定上,擅长寓悲于喜的写作手法,这一点我们从元宵节元春省亲一回文字可知,这样一件泼天喜事,被曹公写成了暗伏大悲的悲剧,令人心惊。

  同样的手法,曹公在元春省亲之后的那年端午节,再次上演。这年端午,元春从宫里传出旨意,“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戏献供……”。

  打平安醮本是好事,意为求取平安,但围绕这个端午节,却埋伏了三个大悲剧。

  第一、元春端午节礼赏赐有了分别,暗示宝黛爱情悲剧

  宝黛钗三人的爱情、姻缘是红楼梦里的一条主线,在元春端午节礼赏赐出来之前,一直云山雾罩,宝黛之间也矛盾不断,甚至曹公对于宝钗落选的隐晦写法,也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

  偏偏在这年端午,元春借着节日,终于对钗黛二姊妹有了分别。这一点从节礼可明显看出,众姊妹的节礼宝玉和宝钗的一样,黛玉同三春的一样,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

  这里有两个疑点:其一,很多人被回目里“薛宝钗羞笼红麝串”的文字所误,一直认为宝玉宝钗比黛玉多出的是红麝串,其实并不是。

  从原文可知,宝钗宝玉比黛玉等人多出的是“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这两样物品皆是床上用品。袭人口中的“林姑娘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只单有扇子同数珠儿”,这里的“扇子同数珠儿”就是“ 上等宫扇和红麝香珠”,多版本皆同。

  其二,很多人纳闷,元春自幼入宫,也只在元宵节回家省亲一次,钗黛二人应是第一次见,可能都没说几句话,更谈不上了解,为何时隔不久,就差别对待了?

  也许很多人忘记了,在元春省亲之前,贾琏和王熙凤的对话中曾提到一件事“如今当今贴体万人之心……故启奏太上皇、皇太后,每月逢二六日期,准其椒房眷属入宫请候看视。”

  也就是说,生活在后宫的元春,每月有几次见到娘家人的机会,作为母亲且是诰命夫人的王夫人,自然少不了进宫看女儿。母女见面,自然少不了家常,更少不了关于宝玉的话题。

  从宝玉遭魔魇一回我们知道,贾宝玉在元春省亲这一年,是十三岁,在古代来说,这个年龄正是从少年到成年的转变期,是可以议定婚事的了,且宝玉又是元春亲自教导的,所以王夫人若提及此事,想必还会提到钗黛二人。

image.png

  元春自然会明白母亲在择媳上的考虑,加上此时宝钗落选,且年满十五,亦可以自由婚配,所以元春的端午节礼,很大程度上,应是王夫人影响的结果。

  也正是这年端午前后,金玉良缘终于浮出水面,这“金玉良缘”有两种解释,一则是指宝玉与宝钗,一则是指宝玉与湘云。

  关于宝玉与宝钗,原文多处提到, 黛玉对宝玉说:“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但只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宝钗亦有感知:薛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等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所以总远着宝玉。

  关于宝玉与湘云,皆因清虚观金麒麟的出现,这个金麒麟是张道士引出的,且他见了贾母就要为宝玉说亲,很是蹊跷。后文黛玉也因宝玉得了麒麟,生恐二人做出不才之事,所以心中又多一层顾虑。

  两件事在端午前后出现,也就难怪宝黛之间会大闹一场,之前二人因晴雯不开门的误会刚解开,这里又因元春端午节礼的区别与金麒麟的出现,让二人再生嫌隙,而宝玉也再次摔玉。

  宝黛这场矛盾闹得很激烈,最终惊动了贾母。老人家急的抱怨说:“我这老冤家是那世里的孽障,偏生遇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着这两个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偏又不咽这口气。”自己抱怨着也哭了。

  这段话不简单,因为曹公正是在此下谶,暗示宝黛爱情悲剧,即后文贾母死后,宝黛爱情也跟着破灭,彼时王夫人做主,宝玉娶了宝钗,黛玉泪尽而逝。

  我们还知道,宝玉的通灵玉有三大作用,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前八十回里,只应验了一次除邪祟,即宝玉凤姐遭魔魇一回,疗冤疾我以为应是指宝黛爱情,贾母说二人是小冤家,可知,黛玉死后,宝玉应大病一场,生命垂危,此时通灵玉再次应验。

  第二、贾母领衔去清虚观打平安醮,暗示贾府败落结局

  红楼梦里惟一一次全府出动声势浩大的活动,即是端午节去清虚观打平安醮,因为是贾母领衔,所以当日“荣国府门前车辆纷纷,人马簇簇。”“贾母等已经坐轿去了多远,这门前尚未坐完。”可以说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

  但越是这样热闹非凡,富贵异常的景象,越是不长久,一如元春省亲。秦可卿托梦王熙凤交代后事时,曾多次提到“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盛筵必散”‘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等语。

  这一回,曹公就通过贾珍在神前拈的三出戏,为我们提前埋下了贾府败亡的种子,这三出戏分别是《白蛇记》《满床笏》和《南柯梦》。

  《白蛇记》说的“是汉高祖斩蛇方起首的故事。”即当年汉高祖刘邦在芒砀山斩蛇起义,后来坐了天下的故事。这个故事看似与贾府无关,其实它暗示的正是宁荣二公当年随先皇打天下的故事。

  焦大醉骂一回,曾提到“只因他从小儿跟着太爷们出过三四回兵,从死人堆里把太爷背了出来,得了命”“你祖宗九死一生挣下这家业”“二十年头里的焦大太爷眼里有谁?”由此可知,当年的宁荣二公随先皇打天下,亦是劳苦功高,所以才得以加官进爵。

  这里说的“宁荣二公”也即是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一回提到的贾演贾源兄弟二人,从其名字隐喻也可知,他们即是贾府演义的源头。

  《满床笏》说的唐朝名将汾阳王郭子仪富贵满门的故事,原故事出自《旧唐书·崔义玄传》,讲的是崔神庆家族的故事,这里不考证,只取其意。

image.png

  笏即笏板,古代臣子面见天子时手持的工具,将所要奏报的重要事项都写于笏板上,以防遗忘,笏板多为玉、象牙或竹所制。

  所以,满床笏的意思就是笏板放了满满一床,隐含意即是指满族皆在朝中为官,形容富贵异常、繁华到了顶点,甄士隐解读的好了歌里的第一句即是“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因此《满床笏》这出戏,毫无疑问,暗指的是宁荣二公被封为国公之后,贾府迎来了它的鼎盛时期,这是贾府最繁华的顶点,主要时间段应在贾演贾源至贾代化贾代善这两代人身上。

  但红楼梦开篇时,这两代人皆已作古,贾府已非往日,冷子兴开口就说,“如今的这宁、荣两门,也都萧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所以贾母听闻这出戏第二本上的时候,隐隐就觉得有些不悦,因为富贵来得快,去的也必将迅速。

  《南柯梦》取材于戏曲贾汤显祖的《南柯记》,说的是一个叫淳于棼的人,在梦中被招为驸马、南柯太守,加官进爵,权倾一时,最后被逐的故事。

  淳于棼在梦中,经历富贵繁华、骄奢淫逸的一生,醒来后万境归空,如梦方醒,这即是南柯一梦。我们再看红楼梦本身,最终“落了片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又何尝不是一场大梦?

  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其实即是曹公设计的另一个版本的“南柯一梦”,且此梦亦是赖宁荣二公之灵所托而成,但宝玉却是个痴儿,执迷不悟,无论是仙曲,还是美酒,又或者是美人,皆不能警其痴顽。

  这其实也预示着贾府的必将败落,因为子孙后继无人,“安富尊荣者实多,运筹谋划者无一。”其实曹公在第一回里,就已经下了谶语。

  一僧一道曾言: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脂砚斋批曰:四句乃一部之总纲。

  贾母听了第三本戏后“便不言语。”她之所以如此,正因为是“神佛要这样,也只得罢了。”的无奈,其实,睿智的她何尝感觉不到家族的日薄西山?只是自己已无力改变。

  第三、冯紫英家宴出现的青楼女云儿,暗示湘云真正结局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冯紫英家宴上,出现了有头无尾的人物云儿,这也是红楼梦前八十回里出现的唯一青楼女。

  原文说:(宝玉)见薛蟠早已在那里久候,还有许多唱曲儿的小厮并唱小旦的蒋玉菡、锦香院的妓女云儿。大家都见过了,然后吃茶。

image.png

  从后文情节可知,这个叫云儿的青楼女子,与宝玉、冯紫英等人并非第一次见面,彼此是非常相熟的,所以她连宝玉身边的大丫鬟袭人都知道。脂砚斋批语说:云儿知怡红细事,可想玉兄之风情月意也。壬午重阳。

  也就是说,宝玉和青楼女云儿是非常熟悉的,而我们也知道,史湘云也是大家眼中的“云儿”,则贾母清虚观打醮一回,说道金麒麟时,明确提到“是云儿有这个。”且后文紧接着史湘云就出场了。

  曹公为什么偏偏安排一个青楼女子与出身高贵的史湘云重名呢?我想,这是隐喻了湘云结局的。青楼女子云儿关于女儿悲愁喜乐的第一句即是“ 女儿悲,将来终身指靠谁?”这话套用在无父无母跟随叔叔生活的湘云身上,又是多么贴切。

  而且我们还知道,宝玉与湘云自幼曾在一起生活过几年,而她跟袭人关系也极为要好,每次进贾府,第一个找宝哥哥,第二个就是袭人姐姐。再看这个青楼女子云儿,除了跟宝玉熟,还知道宝玉身边的袭人,这不就是曹公在影射湘云吗?

  87版红楼梦大结局时,将史湘云的结局设定为“船妓”,我想亦是综合了湘云判词、曲词与曹公的诸多谶语暗示所得出的。

  端午节与元宵节、中秋节等节日一样,本是喜庆团圆的节日,但曹公却偏于这繁华欢乐之时下悲谶,一个好好的端午节,暗伏三大悲剧,细思令人悲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名著经典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一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一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靖康中帙六。  起靖康元年正月二十四日庚寅,尽其日。  二十四日庚寅斡离不(改作斡里雅布)再上奏。  书云:伏承御书特加温谕寻绎研味言悉由衷敦固欢好益光圣德陛下既全始终质诸天神斡离不(改作斡里雅布)等永念同盟敢不只畏中山河间两府亦望差近上亲信之臣严赐敕旨令从随少宰专行管勾交拨疆界据喝下金帛拟准见御宝文字续次交送近者猥被圣恩赐致内乐百馀人不欲使去父母之邦因乞放还辱从所请感戴之至无任下情外据所割三...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三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三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靖康中帙。  起靖康元年二月一日丁酉,尽四日庚子。  二月一日丁酉朔姚平均数仲劫金人寨不克败绩杨可胜被执为斡离不(改作斡里雅布)所杀。  中兴遗史曰:先是朝廷大臣皆主和议唯李纲非之及种师道至议论与纲同上意颇和。又姚平仲以士不得速战有怨言达於天听上一日遣使伍辈促种师道战师道奏请召大臣熟议之君子谓师道主张不定其意在乎!败则分谤也。乃与李邦彦李纲吴敏同对於福甯殿皆言可击上问兵期师道请过春分节上以为缓...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五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五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靖康中帙。  起靖康元年二月五日辛丑,尽其日。  德安府进士张柄上书乞罢蔡懋复用李纲种师道。  臣谨按尚书右丞行营使李纲忠亮刚方有为有守功在社稷泽被生灵万口一谈神人系命方金贼(改作师)犯阙而奋不顾身自请督战盖陛下之裴度也。臣窃见纲於瞻对之际不能无主忧臣辱义在必死贼未授首臣无还期之言是宜陛下待以心膂之任无或携贰比闻出师攻贼为统制将校不肯入敌马前退衄遂策废罢成命已行兵民失措为(删此字)忠义解体矣。...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二年里记载了什么?

  谷梁赤所撰的儒家著作《春秋谷梁传》强调必须尊重君王的权威,但不限制王权;君臣各有职分,各有行为准则;主张必须严格对待贵贱尊卑之别,同时希望君王要注意自己的行为。那么此书在哀公二年里记载了哪些事?  二年春,王二月,季孙斯、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伐邾,取漷东田,水郭东,未尽也。及沂西田。沂西,未尽也。癸巳,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句绎。三人伐而二人盟何也?各盟其得也。  夏,四月丙子,卫侯元...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三年里记载了什么?

  谷梁赤所撰的儒家著作《春秋谷梁传》强调必须尊重君王的权威,但不限制王权;君臣各有职分,各有行为准则;主张必须严格对待贵贱尊卑之别,同时希望君王要注意自己的行为。那么此书在哀公三年里记载了哪些事?  三年春,齐国夏、卫石曼姑帅师围戚。此卫事也,其先国夏何也?子不围父也。不系戚于卫者,子不有父也。  夏,四月甲午,地震。  五月辛卯,桓宫、僖宫灾。言及则祖有尊卑,由我言之则一也。季孙斯、叔孙州仇帅...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名著经典

  •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一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三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五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二年里记载了什么?
  •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三年里记载了什么?
  •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四年里记载了什么?
  • 儒家经典《春秋谷梁传》哀公七年的原文是什么?
  • 儒家经典《春秋谷梁传》哀公八年的原文是什么?
  • 儒家经典《春秋谷梁传》哀公九年的原文是什么?
  •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五年里记载了什么?
  • 儒家经典《春秋谷梁传》哀公十年的原文是什么?
  •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六年里记载了什么?
  • 薛丁山征西第71回:御花园打死张保,劫法场惊死高宗
  • 红楼梦贾母是造成贾府衰落的最大推手吗?
  • 红楼梦中众多女子中,有哪些人的结局比较好?
  • 红楼梦中黛玉怒怼周瑞家的是什么原因?
  • 红楼梦中宝玉在芙蓉女儿诔中是如何评价晴雯的?
  • 儒家经典《春秋谷梁传》哀公十一年的原文是什么?
  • 红楼梦中戏班解散后,十二戏子都去了哪里?
  • 薛丁山征西第73回:薛刚一祭铁丘坟,武则天借春天顺
  • 薛丁山征西第72回:武后下旨捉丁山,三百余名尽遭灾
  • 薛丁山征西第75回:薛刚三扫铁丘坟,西唐借兵招驸马
  • 《三朝北盟会编》卷五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薛丁山征西第74回:骆宾王移檄起义,薛刚二扫铁丘坟
  • 《三朝北盟会编》卷四十九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