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神话故事 历史上的曹娥有哪些形象?她是孝女,也是一个具有全方位神格的地方神

历史上的曹娥有哪些形象?她是孝女,也是一个具有全方位神格的地方神

  说到曹娥,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提起曹娥这个人,不关注历史的人可能比较少知道,但绝大多数的浙江人是知道的,曹娥是浙江绍兴上虞人,是东汉著名的孝女,而在上虞为了纪念曹娥更是有曹娥镇和曹娥江,还有曹娥庙以及曹娥庙会,上虞人民对曹娥的尊重可见一斑。

image.png

  其实在历史上,曹娥的身份一直是有变化的,曹娥的出身是个巫女,当然不是现代搞封建迷信的那种,而是专门搞祭祀的,曹家是祭祀世家,曹娥死后,东汉政府表彰曹娥的义举,逐渐让曹娥成为了孝女,随着民间的传说和信仰,曹娥渐渐成了水神。

  巫女曹娥

  首先曹娥的父亲曹盱是一个巫者,这在《会稽典录》有记载:“孝女曹娥者,上虞人,父盱,能抚节按歌,婆娑乐神”,《后汉书·列女传》记载:“孝女曹娥者,会稽上虞人也。父盱,能弦歌,为巫祝。”这两个史料都记载了这个事实,也就是说曹娥的父亲曹盱,是一个巫祝,能弦歌,婆娑乐神,是说曹盱是一个能唱歌跳舞的巫祝,当然这个唱歌跳舞不是现在的唱歌跳舞,而是古代祭祀时候的歌曲和舞蹈。

image.png

  古代的巫祝其实一种职业,毕竟这是一个跟神鬼交流的职业,不是谁都能做的,而且做巫祝的话都是世代传承的,因为古人认为这个是遗传的,在中国古代社会,巫者的来源主要有神灵选定、家传世袭、师徒相承三种途径。而家传世袭兼具神灵选定和师徒相承这两种特质,因此曹盱是一个巫祝,那么曹娥最后肯定也要继承父亲的职业,成为一个巫祝,也就是一个巫女。

  除此之外,其实曹娥也会巫术的,继续看《会稽典录》的记载:汉安二年,迎伍君神,涛而上,为水所掩,不得其尸。娥年十四,号慕思盱,乃投瓜于江,存其父尸曰:“父在此,瓜当沈。”旬有七日,瓜偶沈,遂自投于江而死。其实这里曹娥就展示了下巫术,其实这的瓜应该是衣服的意思,也就是说十四岁的曹娥把父亲的衣服扔到江中,并说如果父亲在这里的话,衣服就会沉,七天以后,衣服果然沉了,这种行为在当时看来就是巫术,可见曹娥从小耳濡目染,应该也是会巫术的,即使现在不是巫女,将来也会继承衣钵,成为巫女的。

  孝女曹娥

  身为巫女的曹娥,本来跟现在的形象没有太大的关系,只是曹娥的行为让她成为了一个孝女,曹娥为了找父亲的尸体,用了一点巫术,而且还真的找到了,跟《会稽典录》记载不同的是,《后汉书·列女传》是这样的记载:“孝女曹娥者,会稽上虞人也。父盱,能弦歌,为巫祝。汉安二年五月五日,于县江溯涛婆娑迎神,溺死,不得尸骸。娥年十四,乃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声,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至元嘉元年,县长度尚改葬娥于江南道傍,为立碑焉。”

  就是曹娥这样的行为,刚好符合当时以孝治天下的原则,于是历代朝廷都对曹娥大加赞赏,1093年,宋哲宗敕建了曹娥庙正殿。1110年,宋徽宗敕封灵孝夫人。也是在宋理宗的时候,封其父为和应侯,其母为庆善夫人。元朝1339年,又加封慧感夫人,朱元璋都亲自来祭拜过,清朝同治五年(1865年)加封灵感夫人,钦赐“福被曹江”匾额。

image.png

  后世为了纪念曹娥,于是就有了曹娥江和曹娥镇。而曹娥也成为了世人眼中的孝女。

  水神曹娥

  曹娥作为水神的形象不太为人知的,不过据上虞当地传说,潮水通过曹娥庙前的时候气势就会减弱,而过后却又恢复狂澜,原因是潮神是伍子胥,到了曹娥庙会觉得不好意思肆虐,过了之后又恢复原来的样子,而且在《曹娥庙志》也有记载,清朝多日干旱,但是祭拜曹娥之后就下雨,可以说是比较灵验的。

  在曹娥庙中,当地的民众并不是单纯的把曹娥当做孝女来供奉的,而是当做水神,庙中有42幅壁画反映的是曹娥一生的故事,其中有四幅壁画是描绘抵挡江潮灾害和阻隔水上敌人的,分别题名为:祈潮感应,高丽谒庙、祈潮再应、神风拒贼。

image.png

  也就是说,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曹娥不仅仅是一个孝女,而是一个具有全方位神格的地方神。在曹娥庙附近的信仰者中,有很多虽然崇敬曹娥的孝女行为,但在其心里底层,仍然把曹娥作为神灵祈求庇护,只不过这样的信仰已经不仅仅是水神信仰那么单纯了,人们更愿相信娥是多元价值多样功能神灵的存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神话故事

神话故事女娲造人 女娲造人的故事简单介绍

神话故事女娲造人 女娲造人的故事简单介绍
导读:神话故事之女娲造人——女娲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传说女娲用泥土仿照自己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又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被传为婚姻女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她慈祥地创造了我们,又勇敢地照顾我们免受天灾。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  太虚产生出的形下世界天地上下分离形成,阴阳二气造出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那残留在天地间的浊气慢慢化作虫鱼...

吴刚伐桂的故事介绍 吴刚伐桂有几种神话传说?

吴刚伐桂的故事介绍 吴刚伐桂有几种神话传说?
  导读:神话传说中月亮上的吴刚因遭天帝惩罚到月宫砍伐桂树,其树随砍随合,以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为对吴刚的惩罚。关于吴刚伐桂的传说一共有五种:  传说之一  相传在月亮上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拘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吴刚便开始伐桂,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

神农氏是炎帝吗? 神农氏和炎帝到底什么关系?

神农氏是炎帝吗? 神农氏和炎帝到底什么关系?
  神农氏是炎帝吗? 神农氏和炎帝到底什么关系?炎帝神农氏有哪些传说?炎帝世系及炎帝子孙有哪些?炎帝(Yandi;YanEmperor),华夏始祖之一,与黄帝并称为中华始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首领。又称赤帝、烈山氏,距今6000年至5500年左右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炎帝制耒耜,种五谷。立市廛,首辟市场。治麻为布,民着衣裳。作五弦琴,以乐百姓。削木为弓,以威天下。制作陶器,改善生活。为中华民族...

揭秘赤脚大仙的来历

揭秘赤脚大仙的来历
  在道教传奇与神话故事中,赤脚大仙这一角色的形象虽短暂却极为鲜明,他在《西游记》中的出场更是令人印象深刻。然而,关于赤脚大仙的具体来历,文学艺术形象与传说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将详细解析赤脚大仙的神秘来历及其背后的文化象征意义。  赤脚大仙的基本信息和特征  赤脚大仙,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位散仙。他以赤脚著称,常常四处云游,以其独特的形象和性情在民间传说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赤脚大仙性情随和,...

牛郎织女说的起源 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如何?

牛郎织女说的起源 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如何?
  导读:牛郎织女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是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南北朝时代任昉的《述异记》里有这么一段:“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相传天上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织女和牵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是,天条律令是...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神话故事